从西线开始征服欧陆 第69节
原本有些拥挤的空间里立刻就只剩下了雷恩,德莱文,施里芬,还有那位穿着西装,留着大胡子,脑袋光秃秃的男性。
雷恩不认识这人,但总觉得似乎从哪里见到过,就是不熟悉,想不起来。
再者,施里芬就在自己的面前,要是想太多的话显然会给自己留下不好的记录。
几人看着雷恩,德莱文继续道:“之前贵官同黑林根司令的谈话,司令部和参谋部也都已经知晓了。但对于贵官所说的,有关总动员之后,也就是战争的持续时间会以年计这一点,元帅还有一丝疑惑。”
“持续时间……么?”
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雷恩心想。
而他也是立马就明白了为什么布莱恩会用那种惶恐,甚至是惊恐的表情回忆起这段记忆。
事实上,正如德莱文所说的一样,其实军官从上尉晋升少校是不用来这里的。
但只有那些特别被看好的人,才会有资格来到这里,和元帅见面。
想必布莱恩当年就是因为做出了足以让施里芬满意的答复,才能够和坐火箭一样冲上准将的级别的。
想明白这点的雷恩不得不多看了一眼德莱文,并得到了肯定的答复。
“关于这个问题”,雷恩立刻向地图挂架的方向走去,“需要从很多的方面进行考量。”
因为是军队里的标准地图挂架,所以雷恩立刻就找到了整个欧陆的地图,并悬挂起来。
手中的木棍当即指在了帝国的领土上。
“目前帝国只处于同法尔兰展开的反侵略战争之中,对于大多数的基层士兵还有国民们来说,他们并不认为这场战争会持续很长的时间。”
“这是因为他们无法确认到前线的改变,而那几乎只有最南端部分被突破到国境内部的战线,显然无法让所有人都满意。”
“而这种几乎所有战线都在边境线上的战斗,必然会因为战斗双方都拥有相对完好的物资运输能力和补给能力而向着拉锯战的方向发展。”
他用铅笔在地图上分别从帝国还有法尔兰内画出两个大箭头,直指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的分界线。
“与此同时,元帅阁下在十年前所制作的作战计划,也因为时间上的尺度足够短,进而诞生了战争不会超过三个月的认知。”
“下官的看法,则与其相反。”
雷恩说完,便立刻将话题拉回,并在佩里杰的烈日要塞群上画了一个大圈。
“问题就出在佩里杰的作战之上。”
“怎么说?”穿西装的男人微眯着眼睛,被大胡子遮住的嘴角微微扬起:“为什么是烈日?”
雷恩直接就道:“因为烈日要塞的夺取作战里,帝国迟了整整两天才达成战略目标。”
“原本应该在十二天内就被彻底夺取的烈日,硬是靠着自己的堡垒坚持了十四天,这使得帝国彻底失去了借道佩里杰进攻法尔兰的速度和情报优势。”
“法尔兰人目前肯定已经在阿登地区配置了大量的部队,虽然无法阻挡帝国的一百四十万大军,但却能为他们保护帕琉提供宝贵的时间。”
“基于以上的情况,当前的前线,应该是以法尔兰人和帝国都需要同时面对两道战线的情况为主。”
“其中,法尔兰人需要建立战线保护首都,以及南锡方向(洛林)的边境。”
“帝国则需要同时保护好自己的边境,并进攻敌人的首都。”
“可我们有140W的……”男人刚欲说话,却看到施里芬扭过头,狠狠的瞪了自己一眼。
他立马闭嘴,雷恩也是得以继续说到。
“在如此情况之下,对于表面上正处于和法尔兰的僵持状态的帝国来说,最大的危机其实并不是法尔兰。”
收起木棍,雷恩背负双手站在地图旁:“我们目前最大的敌人,其实是我们自己。”
“有点意思。”施里芬亲自开了口:“为什么是我们,上尉。”
雷恩毫不客气:“因为我们的进攻速度,决定了法尔兰人的生和死。”
“元帅阁下的计划确实天衣无缝,可偏偏问题就出在这里。”
“帝国部队目前正在按照元帅阁下的计划向前推进,这没有问题。”
“计划全部以精确到小时的级别完成,需要39天的时间,在这段时间里我军部队若是能完成对帕琉的占领,那一切都不会有变化。”
“因为不论是联合王国,还是沙俄皇国,他们都不具备在短短39天的时间里完成对全国的动员。”
“可一旦我们的部队在前线,因为某些目的无法立刻按照时间要求达成,则部队之后的所有行动都会因此受到牵连。”
“以这次的烈日要塞作战来看,我们在烈日要塞浪费了两天的时间,这将直接导致完成元帅阁下计划的时间延长到41日。”
“期间,法尔兰人也拥有了两天以上的动员时间,以集团军为单位的作战,往往会耗时一周左右,因此,我们的部队在后期的前进中,需要的是比之前更加激进的作战方案和推进速度。”
“而这,就给了联合王国以及沙俄黄国动员的机会。”
雷恩连珠炮一样的说了一大串话。
施里芬元帅则是一动不动,就这么看着地图,几个字词从口中飘出:“判断的很新颖。”
可他随即就又到:“但你还没有解释最重要的东西,持续时间为什么会以年,而不是月计?”
“因为我们的作战目的不同。”
雷恩立刻接道。
“之前下官在文件里有提出过,帝国的战术是通过优先击溃一方敌人,以和谈的方式,确保战线不会同时存在两条,然后再以大规模部队击溃剩余的敌人。”
“由元帅阁下提出的作战计划也正是以此为基准展开的。但现在的情况是,我军的推进速度正在不断变缓,这使得其他的国家可以尝试进行动员。”
“而一旦,帝国在对法尔兰的作战之中彻底陷入泥潭,那联合王国和沙俄皇国必然会不惜一切代价的,让帝国彻底进入双线作战的状态之中。”
“他们的指挥阶层对于刚开始的几场战役,我推测应该是不在乎的。”
“因为不论是谁都明白,帝国的国力是绝对无法支撑自己同时和三个国家在两条战线上战斗的。”
“所以,当全世界都发现佩里杰的堡垒群成功阻挡了帝国军的脚步之后,他们都会立刻发现,这或许会是他们唯一一次的,消灭帝国的机会。”
话音未落,雷恩就看到施里芬的眉毛微微跳动了一下。
雷恩吞了一口唾沫:“持续时间会以年计的原因,便在这里。”
他重新掏出木棍,在法尔兰,联合王国,还有沙俄皇国的位置上各点一下。
“法尔兰等国,拥有可以从陆地和海路上同时包围帝国的优势,这将逼迫帝国只能以本土的资源和他们对抗。”
“在对抗的过程中,帝国或许会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靠着积累下来的物资获得一定的胜利,可只要时间越拖越长,帝国的后力就会愈发的薄弱。”
“因此,对于法尔兰等国来说,他们要做的,就只有让战争继续下去。”
“只要战争不停止,那帝国就必然会在一个特定的时间点,因为无法向前线提供物资而走上自我毁灭的道路。”
语毕,雷恩放下了木棍,看了眼德莱文,最后才将视线定格在施里芬身上。
施里芬沉默了很久才开口,他低着头,雷恩看不出他的表情:“也就是说,上尉您认为这场战争能否胜利,不取决于兵力,只取决于后勤保障?”
他的话让雷恩犹豫了一下,但在德莱文的催促下,雷恩还是开口道:“从长远的角度来看,确实如此。”
施里芬:“很新颖的角度,没有理论和逻辑上的错误。”
他对雷恩的发言展现出了足够的尊重:“那么,如果必须要胜利的话,你认为帝国应该怎么做?”
说着,施里芬抬起头,沧桑的视线投向雷恩,却没有德莱文那样有力。
雷恩感觉施里芬已经是命不久矣。
可现在不是说这种事的时候,他简单思考一下,便道:“在维持战线并保证进攻节奏的同时,通过小规模部队执行手术刀式的精确打击,迫使敌人的后勤,指挥体系和前线脱节,进而令敌人在特定僵持战区陷入物资短缺的情况……”
“其主要目的,在于迫使敌人放弃阵地,为了存活和获取补给而进入移动状态。”
“一旦目的达成,我军的精锐部队即可通过短时间且长距离的移动,对敌人展开追击。”
“操作得当的情况下,即使我军只有一个团,敌人有两个团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放出诱饵,迫使敌人向战区各处分散的方式,人为创造出一个即使总体来说敌人数量占优,但个别战场上的我军却可以用两个营的兵力迅速歼灭敌人一个连的兵力的绝对优势环境。”
“这种将小规模游击战的方案,扩大到团乃至师,甚至是集团军级别的作战,我将其称之为。”
“运动战。”
第90章 和虫豸在一起!怎么搞的好军队!
“运动战……运动战……”
听闻雷恩发言的施里芬口中不断呢喃着这个词。
雷恩看着他,但心中其实也是对自己的这个说法有些不满意的。
帝国语和老家的汉语不同,所以他口中的运动战,以字面翻译的话,其实意思是【在持续移动之中展开的战斗】。
这是雷恩目前能想到的最佳称呼了。
但施里芬却对这个说法很是满意。
他每重复一次,脸上的表情就会愈发的舒缓一分。
“这是个好名字”,他看着雷恩,陷在沙发里的身体虽还无力,但显然要比之前好不少了,“这是你在军大学学来的,你的教官是?”
雷恩哪里上过军大学,更别提自己的教官了。
他压根没这方面的记忆,因此当机立断否认了施里芬的说法:“并不是,元帅阁下。”
“这是我年幼时的一位老师教我的,他曾是一位军官。”
这样说倒也没有问题,雷恩心想。
施里芬显然不信雷恩的说法,但他不是什么傻子,自然不会追问下去,只是道:“眼光毒辣,心思缜密,胆大心细,这不是寻常人能够想出的作战策略。”
“他要求部队的每一级指挥官都要有优秀的战况分析和战术乃至战略决策能力。”
“还要求部队拥有远超敌军部队的机动性,因此部队必然会是一支轻装部队,用以提升行进速度。”
“弗利格少校。”
施里芬突然换了一个称呼,这让雷恩心头一紧。
“在!”
施里芬道:“我听说你正在组建一支拥有四艘飞艇的部队?还想要把步兵部队空投到敌人的占领区里执行作战。”
“是的,阁下!承蒙德莱文中将厚爱,部队已经于昨日整编完成!”
雷恩不明白施里芬为什么会突然这么说,不过考虑到之前和总参还有总司令部的交涉,他还是把军大学的事情说了出来:“部队除去我之前带的两个营和一个连外,还另外招募了一个营数量的军官大学的准毕业生,他们将会在完成训练并接受过实战的洗礼之后,成为帝国军中不可或缺的基层指挥力量。”
可就在雷恩说完之后,施里芬却是立刻冷下了脸来,喉咙里发出一股明显带着怒气的声音:“这是谁提出的要求?”
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试图撑着自己起身,雷恩不敢怠慢,连忙将其搀扶起来。
但施里芬直接拍开了他的手,硬是颤颤巍巍的站了起来,看向德莱文和另一个男人。
上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