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西线开始征服欧陆 第81节
相对的,经营获得的收益则是归了帝国所有,并且帝国还保证会向佩里杰王国提供一定的武器装备和驻军用以协助其快速恢复城市,治安以及经济。
不过原本的一马克方案倒也没有被彻底删除,而是以备用方案的方式写在了下面。
其余的内容则是基本一字未动。
不论是要立刻做出决断并赶在联合王国宣战之前就签署条约的事情,还是要通过各种方式对联合王国旁敲侧击,致使其错失对帝国开战的宝贵时机的方案,德莱文中将都一字未动。
“不错的方案。”
许久之后,当窗外的天空已经开始泛起微黄的光芒,并在这间奢华的会议室里投下明亮曙光的那一刻,皇帝开口了。
他先是看向其他已经读完了这份方案的内阁成员,然后才看向德莱文:“这是那位弗利格上尉起草的方案么,德莱文公爵?”
“现在是少校了,陛下。”
德莱文微微颔首,口中继续道:“弗利格少校的部队目前已经彻底占领奥斯坦德,并俘获了包括两艘狮级战列巡洋舰在内的总计六千人的联合王国军部队,但他们目前能调用的人数实在是太少,我们最好还是先做好决定为妙。”
“我认为这份文件并无不妥”,皇帝显然是看透了德莱文的心思,一副轻松的模样,“诸位大人有何看法?”
话音未落,外交大臣就立刻站了出来:“我的陛下,阿尔贝一世的抗争意识非常强烈,仅靠这种方法,或许无法逼迫佩里杰王国签订和平协议。”
其余还有两位和佩里杰王国打过交道的大臣也纷纷点头,他们一位是帝国的海军大臣,还有一位便是小毛奇——他不是以帝国大臣,而是以总参谋长的身份参与的这场内阁会议。
“如果佩里杰王国愿意签订和平协议的话”,小毛奇沉声说道,“那自然是再好不过,可自开战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多次派出过使团和阿尔贝一世接触,但每一次的结果都不尽如人意。”
小毛奇说这话的时候,视线一直在不停的朝着德莱文的方向撇去,就好似在提防着德莱文一样:“弗利格少校的提案确实不错,可我认为还是有些太过保守了……”
他这话一下就把德莱文说的不开心了,两个眼睛瞪得老大,怒气肉眼可见的凝在身上。
讲道理德莱文其实和小毛奇关系还不错,但自从上次被施里芬那老登狠批了一顿之后,小毛奇就越看雷恩越觉得不顺眼,连带着德莱文在处理雷恩的事情的时候往往都要多考虑一下小毛奇的意见,防止这家伙突然从角落里蹦出来给自己来一个大的。
甚至于德莱文现在还在庆幸自己之前调集飞艇部队是用的自己的关系,而且还是赶在那次会议之前就确定的事情,不然铁定要被小毛奇这个家伙给搅和了。
当然,帝国的总参谋部和总司令部是并行存在的不同部门,就算总参不同意,德莱文也还能靠着自己在总司令部的关系强行把舰队送到雷恩手里就是了。
而德莱文不爽的也正是这点。
小毛奇这家伙管的太宽了,还踏马又胆小又保守。
更重要的是。
这家伙现在居然发展到了要在皇帝面前说雷恩坏话的程度。
是可忍孰不可忍。
德莱文当即就道:“那你倒是说说什么才叫不保守?”
“是带着两百人的部队一路飞出去八百公里干掉联合王国的一个旅不够保守了,还是指挥四艘飞艇俘虏两条战列巡洋舰不够保守了?”
“弗利格少校在前线顶着十几倍兵力差距向后方送来法尔兰军情报的时候你在做什么?施里芬元帅上次骂你没听够现在还要我来一遍是吧!”
“也就得亏今天是在内阁,不然你小子铁定要被老子揍上一顿!!”
“当年我和老元帅带着部队打法尔兰人的时候你连个少尉都不是,现在当上元帅了开始觉得自己能和我们叫板了是吧!”
一时间,整个内阁会议室里的所有人都沉默不语。
原因也很简单。
德莱文和小毛奇其实是同岁,但两人的经历却截然不同。
作为一个正统军事贵族家庭出身的人,德莱文早在20岁的时候就从帝国战争学院毕业,加入了部队。
并在22岁的时候随老毛奇一起出征法尔兰,为帝国的稳定和和平立下了汗马功劳。
至于明明是现任的帝国元帅小毛奇……
他在战争结束后的第三年才进入战争学院进修,直到战争结束后的第六年才从学院里毕业……
可以说,要不是因为小毛奇有一个好叔叔,让他能老毛奇离世之后立刻担任皇帝的副官,那现在的帝国元帅是谁还真就不好说。
这也是德莱文敢在所有人面前痛骂小毛奇的原因。
他有底气,这底气是靠把自己脑袋别在裤腰带上换来的,而不是靠着什么血缘关系拿来的。
而在会议桌的一段,现任的帝国皇帝则是觉得德莱文骂的虽好,但还是有些太脏了,不适合在这种大庭广众之下说出口来。
为了防止事态恶化,皇帝立刻咳嗽了两声,连忙叫停了愈发暴躁的德莱文:“公爵大人,我们还是谈谈正事吧。”
“哼!”
德莱文最后冷哼一声,再也不看小毛奇,转而对着皇帝:“如您所愿,陛下。”
他道:“外交大臣刚才的发言也不无道理,阿贝尔一世因为坚决抗争,目前获得了大量的支持,这确实是会让我们的谈判难以进行。”
“因此,我们认为,还可以通过一定的舆论战的方式来迫使阿贝尔一世签署和平协定。”
“细说。”
皇帝立刻道。
德莱文停顿了一下:“我们可以通过报纸来向外散步联合王国虚假派兵的事实,并借此将其行动的目的转移到联合王国想要用牺牲佩里杰王国的方法来确保自己能够和法尔兰王国一样发起对帝国的入侵战斗的范畴里。”
“但帝国却并不希望和佩里杰王国发生战斗,故帝国愿意将所有已经占领的地区交还给佩里杰王国,只要他们愿意同帝国停火,并保证帝国的部队能够借其铁路系统移动即可。”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但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48小时,一旦我们没能在48小时里完成和平协定的签署,那联合王国就必然会继续向佩里杰派兵。”
所谓48小时,和施里芬元帅计算出来的六到八周是一样的。
后者是沙皇俄国进行全国动员需要的时间,而前者则是联合王国进行全国动员的时间。
也是直到此刻,在场的所有人才都明白,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48小时……”
皇帝低着头,口中喃喃自语……
过了一会儿,他看向德莱文:“我的公爵,如果按照您所说的来做,大概有多少的可能成功?”
“若您愿意为我调遣一支飞艇舰队的话,我能保证,今天日落之前,您便能在电话里同阿贝尔一世商定会晤宴会的时间和地点。”
“当真?”
“当真。”
德莱文郑重的点了头。
“那就全权委托给您了,德莱文公爵。”
皇帝立刻松了口气。
他转而看向一旁的落地窗。
橘黄色的太阳此刻刚好从地平线下跳出,以最完美的姿态出现在天空之中。
——————————————
几个小时后。
联合王国王都,白金汉宫。
温斯顿·丘吉尔从未遇到过如此紧张的时刻。
但在他的对面,那位四年前才登基的年轻国王乔治五世,却比他还要更加的紧张。
六个小时前,乔治五世在副官的催促下,和海军大臣兼代理宰相的丘吉尔一起会见了负责王国情报工作的卡明爵士。
对方带来的有关帝国军荣誉通讯内容的文件,以及一份用于应对这道荣誉通讯所带来的影响的解决方案,此刻赫然成为了这两名手握联合王国命脉的大人物的燃眉之急。
丘吉尔坐在椅子上,嘴里叼着才点燃的雪茄,两个深陷在眼窝里的小眼睛一会儿看向乔治五世,一会儿看向自己面前的两份文件,心中的愤恨几乎要写在脸上。
但他更在意的,还是帝国到底是怎么在不到短短几分钟之内消灭驻扎在奥斯坦德的联邦海军陆战队的。
丘吉尔清楚的知道,自己派出的部队足足有三千人,他们由乔治·伯纳迪斯顿少将指挥,各个都是拥有海外驻扎和实战经验的士兵。
如果不是极度精锐的部队,是绝对无法在短时间内消灭掉他们的。
同样的想法也在乔治五世的脑子里定格。
但和丘吉尔不同的是,乔治五世更多的是后悔,而不是担忧。
他不是一个合格的将军,没法做到和丘吉尔一样的细致分析,但他很清楚,作为坚定不移提出要和帝国决一死战的人,这只海军陆战队旅会成为俘虏,很明显会让自己的联邦王国海军成为全世界笑料。
国民的支持度也会迅速跌落,届时别说是要组织部队出兵海外了,怕不是连维持统治的权力都将失去。
联合王国是立宪君主制,虽然目前君主还有不小的权力,但那终究是建立在国民对自己的信任度上的。‘
一旦国民的信任度没有了,那所谓的联合王国国王,也只不过就是一个用来帮议会在各种文书上签字的工具人罢了。
焦虑和慌乱之中,这位才登基执政四年的国王用有些犹豫,带着明显迟疑的声音向一旁的丘吉尔问到:“温斯顿,我们是否应该先行撤军呢?”
“不行,我的陛下,这是绝对不行的。”
丘吉尔几乎是想也没想的就驳回了乔治五世的想法,他拿走了口中的雪茄,细长的眼睛里透露出一丝寒光:“对佩里杰王国派兵的行动,在开始的时候就使用了国王的名义。如果现在立刻撤军,必然会导致一部分铁了心反对参战的势力迅速掌握话语权。”
丘吉尔的话让乔治五世有些摸不着头脑,因为他清楚的记得就在昨天的这个时候,丘吉尔还是一个坚定不移的反战主义者。
可到了今天,他却背弃了自己之前的立场,转而变得比那些坚定不移支持战争的人还要激进。
他问到:“可我的宰相,您在最开始的时候不也是……”
“现在已经不同了,国王陛下。”
丘吉尔的声音一如既往的模糊,但却十分的有力:“王国的部队在支援友邦的当天就被帝国剿灭,这是帝国对我们的挑衅,是对我们的宣战!”
“我们现在最不能做的就是撤军,但正如您所知道的一样……”
丘吉尔指向乔治五世面前的那份文件,表情凝重:“我们现在既不能撤军,也不能随意的增派部队。”
“帝国的军队规模必然不大,但他们很显然做好了和我们决一死战的准备,否则他们绝不会在听到王国派遣了八万士兵的消息后还要坚持出兵。”
“被俘的两艘狮级至今为止也没有发回半点的消息,这说明敌人肯定是派出了军舰——至少是能彻底消灭狮级的舰队。”
“再者,佩里杰王国的国王还没有就此事发表声明,我们现在能做的就只有等,一边进行全国范围的动员,一边等待从前线传回的消息……”
“更重要的是……”
说着,丘吉尔的声音顿了顿,开始用手指尖敲击器起桌板来:“帝国为了向我们挑衅,甚至打出了足足三十道的荣誉通讯来。”
“如果按照他们过去一个团一个荣誉通讯基站的规格来算,那这就代表他们一次性向前线投入了三十个团的兵力……”
沉闷的敲击声不绝于耳。
“但他们显然不会有如此强大的运输力量,或许他们已经做好了要在奥斯坦德迎战我们支援部队的准备,如果真的是这样,那我们倒不如按兵不动。”
乔治五世感觉自己隐约能理解丘吉尔的意思,他试探性的问到:“是为了让法尔兰人能够重新组织攻势?”
丘吉尔重新叼起雪茄:“有这个想法在里面,但我更希望能够尽早得到来自阿贝尔一世的消息。”
上一篇:南明,朕的天命太抽象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