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108节

  “谢殿下。”李德謇走到一侧,小心的坐了下来,然后才拱手道:“多谢殿下提醒,若非是殿下,臣今日怕是要有大麻烦。”

  “查的如何了?”李承乾摆摆手,直接问详情。

  李德謇面色凝重的点点头,说道:“在臣的一位部下的家中,发现了这枚原本不存在的薛延陀小可汗印。”

  说着,李德謇将一枚金印放到了李承乾的桌案上。

  李承乾拿起来,稍微掂了掂,然后说道:“分量倒是没有问题,足斤足两的,但这文字……”

  李承乾翻了过来,随即眉头紧皱的说道:“这文字竟然也没有什么问题,难道鸿胪寺那里也出了问题,还有礼部,又或者是他们的手上有铁勒人,这枚印,咦,它是假的。”

  李承乾突然给出了这枚印是假的的结论。

  “殿下。”李德謇惊讶的看着李承乾。

  “你看这些刻印的深处,底部,有些细节做的不是很到位。”李承乾看向李德謇,笑着说道:“放心吧,就如同孤相信你一样,你也应该相信你麾下的兄弟们,这种金印,他们是不敢私藏的。”

  “原来如此。”李德謇彻底的明白了过来,说道:“所以今日,他们原本是要利用这枚金印,来弹劾与臣……”

  “然后打击东宫。”李承乾轻轻冷笑,说道:“可惜,他们找的御史台的人,绕不过李义府。”

  “臣倒是真的需要好好谢谢那位李御史了。”李德謇长舒一口气。

  如果不是有李义府进行提醒,这一次,他的仕途恐怕会彻底的了结,就像李靖当年那样。

  “也不必怎么,过两日郡主百日礼,你们多喝几杯就是了。”李承乾有些好笑的点头。

  “还要感谢殿下,若不是殿下及时应变,臣也不至于这么容易就摆脱这一劫。”李德謇对着李承乾沉沉拱手。

  李承乾直接摆手,说道:“孤也没做什么,不过顺手做了半枚假印,放入了你的府中,顺带截断了去查去属下的路而已,今日真正要感谢的,应该是那位薛延陀使者,如果不是他突然提出的求娶公主之事,事情还有的麻烦。”

  李承乾亲眼看到的,监察御史王黯,几次蠢蠢欲动,但都被他自己收了回去。

  关键还在于山格突然提出的请嫁公主的事情。

  “他们在学吐蕃。”李德謇赞同的点点头,这件事直接让皇帝直接恼火了。

  不是什么人,不是哪个大小国家的国王都有资格娶大唐的公主的。

  尤其还是刚惨败在大唐手上的薛延陀。

  皇帝恼火薛延陀,这个时候,李德謇说自己没有认出薛延陀小可汗印,尤其还是在他将小可汗印直接一劈二半的时候,皇帝只会更加的高兴。

  这个时候去弹劾李德謇,只会引起皇帝的厌恶。

  “薛延陀的事情,这两年不会有事,但不代表以后就不会有事。”李承乾神色肃然起来,看向李德謇说道:“卿回家之后,正常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有空就来回多走动一下。”

  “是!”李德謇目光微微一挑,虽然沉静的拱手道:“臣领命。”

  “明年回到夏州之后,在关注薛延陀的同时,也要关注吐蕃和高句丽的来往。”李承乾神色肃然起来,他今日看到了,当山格提到求娶公主的时候,皇帝的脸色微微变了。

  这一点,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吐蕃,一想到吐蕃,就想到了如今依旧还滞留在通天河的松赞。

  李承乾瞬间就猜到,松赞如今停留在通天河,恐怕也有等这一仗结果的打算。

  这一仗大唐虽然赢了,但到了最后,皇帝才突然意识到,还有一个吐蕃。

  三万精锐骑兵随时可能会从吐蕃高原上杀下来,而大唐之前竟然没有丝毫防备。

  不能说没有丝毫防备,李承乾起码在随时盯着松赞,因为他对吐蕃人没有丝毫好感。

  可即便是他在盯着,但他也没有想过,松赞有任何杀下来的可能。

  这件事情,别说是现在,就是上一世,说实话,李承乾也没有想到过。

  或者说,整个大唐,在上一世也没有人想过。

  因为上一世,大唐对吐蕃人的态度极好。

  文成公主出嫁,大唐不知道陪了多少的嫁妆,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没人想过这个时候,松赞竟然还做着随时杀向大唐的打算。

  “臣领命。”李德謇认真拱手,

  ……

  看着李德謇离开的背影,李承乾转身看向李安俨,说道:“安俨今日你也早些归家,另外,顺带去一趟大理寺,找孙寺卿,就说孤怀疑朝廷之内,有人和薛延陀的人暗通消息,让大理寺的人盯死薛延陀使者,严查每一个和他来往的人。”

  “喏!”李安俨肃然拱手。

  “顺带,叫贺兰过来。”李承乾平静的一句话,李安俨顿时就明白,这件事情没有那么容易结束。

  很快,李安俨离开,贺兰楚石出现在李承乾的面前:“殿下。”

  “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今日的事情都听说了吧。”

  “是,有人想要算计李德謇。”贺兰楚石认真的点头,李德謇在殿上被人刻意点出,已经有人忍不住的联想到当年李靖被人弹劾的事情,尤其是东宫的官员,不少认识李德謇的人,之前还为他立功授封而高兴,如今一下子就紧张了起来。

  打击李德謇,就是在打击东宫,就是在打击太子。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监察御史王黯,孤看的很清楚,他几次想要出面弹劾。”

  贺兰楚石脸色顿时沉了下来。

  “薛延陀人做局,监察御史弹劾,这里面必然有人联系,找到这个人。”李承乾面色冷了下来。

  “喏!”贺兰楚石肃然拱手。

  “薛延陀人这一次南下,朝中必然有人与其相通,或许从监察御史王黯的身上,就能找到什么。”李承乾看着贺兰楚石,说道:“贺兰,尽一切力量找到这个人。”

  “是!”贺兰楚石拱手,然后快速的转身离开。

  李承乾站在黄昏落日之下,神色平静的抬头。

  整个长安的上空,全部都在他眼前。

  他知道,这一次必然和柴令武脱不了关系。

  但是,他没有必要去盯着柴令武。

  甚至他都没有必要去用自己的私人。

  他相信,大理寺,千牛卫,还有百骑司的人,会比他更快一步的找到相关的人。

  借力行事,才是他这个太子该为的。

第128章 太子是觉得朕封禅不了泰山

  辰时正,天黑如墨。

  东宫承恩殿,李承乾缓缓的睁开了眼睛。

  耳边两个轻柔的呼吸声顿时传入耳中,李承乾的目光不由得柔和了起来。

  是苏淑和女儿安康郡主。

  本来,女儿出生之后,一般是由奶娘来带,但是李荑出生之后,苏淑却突然决定这个孩子由她亲自带来。

  女孩子,相比于男孩子,夜里睡觉要安稳许多。

  李承乾也就逐渐的接受了过来,他是从心底里喜欢这个前世没有的女儿。

  又稍微躺了一会儿,李承乾起身。

  今日恰好是安康郡主的百日礼,同时又是腊月二十三日,小年日。

  不少人今日都会到东宫来贺仪。

  ……

  陪苏淑用过早膳之后,李承乾到了内院之中,这里很多地方都已经挂上了红绸红灯。

  腊月二十三,小年日,也已经到了年底。

  长安城中不少人已经开始准备年货等事。

  东宫也是如此,年底很多该准备的事情必须要准备,甚至现在开始准备都已经是迟了。

  就在李承乾走到崇教门的时候,一身深绯色官袍的张玄素从门下走了进来。

  看到李承乾,张玄素立刻拱手道:“见过殿下。”

  “今日家宴,张公不必多礼。”李承乾微微笑笑,然后转身道:“张公内殿休息。”

  “喏!”张玄素没有怎么客气,跟着李承乾一起进入了崇教殿。

  坐定之后,李承乾立刻问道:“张公,那本奏章可准备妥当了?”

  “已经准备妥当。”张玄素从袖子里面取出奏本递给李承乾,然后才小心谨慎的问道:“殿下,陛下还有的是机会封禅泰山,如今就退而求其次,劝陛下封禅嵩山,是否有所不妥?”

  李承乾看了一眼奏本,然后合上,这才对着张玄素说道:“张公,你觉得,三年之内,父皇封禅泰山的可能有多大?”

  张玄素一愣,他没有立刻开口,反而沉吟的说道:“殿下是说东征高句丽之事?”

  “张公也是明白人。”李承乾点点头,说道:“父皇最近在多准备东征之事,准备时间起码两年,开战征伐,即便是顺利,也需要两年时间,等到回来就是四年之后,也就是说四年之内,父皇不会封禅泰山。”

  张玄素面色沉凝的点点头,他知道不只是四年,皇帝就算是东征高句丽而归,也不可能第一时间就准备封禅泰山。

  所以这个时间还会更长。

  “所以,孤会建议父皇,在出兵高句丽之前,封禅嵩山,不,起码是祭祀嵩山,以此祈求上苍庇佑,征战有成。”李承乾神色肃然起来,他可是知道,他的父皇一辈子都没有能够成功封禅泰山。

  这几年的东征高句丽就不说了,从高句丽回来,他早年征战沙场的老伤立刻就会爆发。

  到时候,卧床之下,如何封禅泰山。

  更别说光一个征伐高句丽,来来回回打了三次,当然,第三次甚至还没有来得及出兵。

  其实从今年取消封禅开始,皇帝有生之年的精力,就都会落在高句丽的身上,再没有封禅泰山的可能。

  李承乾只是提供给皇帝一个封禅嵩山的选项,至于他什么时候封禅嵩山,那是他自己的选择。

  “而且今年封禅未成,张公,你觉得父皇他的心底就没有失落吗?”李承乾最后一句话,张玄素微微一愣,随即点点头。

  “有了这本奏章。”李承乾严肃起来,说道:“一旦到了明年春末,父皇要东巡,那么想起东宫的辅政之事,张公这个太子少詹事,也就能顺利的往上走一步。”

  “臣明白了。”张玄素认真拱手。

  “好了,张公既然到了,内外之事,孤就交给张公和安俨,还有两位表兄去吧,孤正好歇歇。”

  “喏!”

  ……

  日光推移,东宫之中逐渐来了宾客。

  不少人被引入后院承恩殿,李承乾在中堂接待内外宾客。

首节 上一节 108/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