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116节

  苏良嗣微微抬头,郑重的说道:“诸赃已经运往户部查实,请陛下审阅。”

  内侍监张阿难立刻从丹陛之上走下,接过奏本之后,快速的放到了皇帝的面前。

  李世民虽然已经看过一遍了,但如今还是再度打开细细审阅。

  ……

  丹陛之上三阶,李承乾持笏拱手。

  耳边是皇帝翻阅奏本的声音,眼前是白釉鎏金笏板,低着头的李承乾,却在思索着这件案子。

  党仁弘贪赃百万,买官卖官,鱼肉乡里,烧杀劫掠,这是毋庸置疑的事情,然而很多人却忽略了其中的细节。

  贪赃一百二十万贯,其中运回同州四十余万,七十余万存于广州都督府,诸赃已经运往户部查实。

  一百二十万贯全部没动。

  真有意思。

  但更大的问题,是为什么会有四十余万运回同州,其他的留在了广州都督府。

  是来不及运,还是不敢运。

  李承乾眼神随即凝重起来,不管这件案子背后有怎样的玄机,但在眼前,最重要的,还是党仁弘贪赃百万之事。

  这是大唐立国以来,被查实的贪赃数目最大的一桩案子。

  整个朝野内外无数人都在瞩目,整个御史台的所有人都在磨刀霍霍的要将党仁弘送上断头台。

  以儆效尤。

  刑部,大理寺,还有门下省,所有人都准备在关键时刻鼎力相助。

  甚至于就连病重的魏征都也赶了过来。

  党仁弘在高祖李渊起兵反隋时,就亲率两千多人投唐,之后皇帝东征王世充和窦建德,党仁弘在后面竭力的支持粮草,后来玄武门之变,他也是参与者之一,可以说是秦王府的起家功臣。

  贞观以来,凡十五年,他便已经任过南宁、戎和广州都督,为人颇有才略,所到之处,也很有政绩和声望。

  皇帝很是器重他。

  然而这样的人,却在多年的任官之中逐渐的贪婪了起来,甚至贪性爆发,一下子贪了百万贯之巨,这样的事情,便是大唐开国多年,也是头一份的。

  但,在群臣虎视眈眈之下,皇帝却要救党仁弘。

  上一世的时候,皇帝以要郊祭三天向昊天请罪为由,逼到群臣不得不妥协。

  当然最后皇帝也是以下了罪己诏为由,才将党仁弘之罪,改为罢官,贬庶人,流放钦州。

  很多人都说皇帝是在顾念老臣,也有人说皇帝是在通过轻放党仁弘,来收买秦王府旧臣的人心。

  李承乾上一世也这么认为,但经过了一次重生,他对此事却已经有了不同的看法。

  他是皇帝,是天可汗李世民,天下人人敬仰的太宗皇帝,根本不需要通过这种手段来收拢人心。

  所以这里面必有玄机。

  李承乾如今也已经逐渐的看了出来。

  ……

  皇帝合上奏本,然后看向御史大夫韦挺,问道:“御史台如何说?”

  “启奏陛下。”韦挺持笏站出,拱手道:“党仁弘贪赃之巨世所罕见,又有买官卖官,鱼肉广州之罪,故,请判斩首。”

  李世民稍微停顿,然后沉沉的叹息一声,问道:“大理寺如何说?”

  大理寺卿孙伏伽拱手站出,然后恭敬的说道:“启奏陛下,按律,当以斩首。”

  皇帝轻轻的敲敲桌案,然后看向一侧,问道:“门下省如何说?”

  黄门侍郎刘洎拱手站出,认真说道:“启奏陛下,门下省请斩,以儆天下!”

  皇帝又看向了中书令杨师道,杨师道刚要站出开口,皇帝突然看向李承乾,问道:“太子,你如何说?”

  杨师道微微一愣,伸出去的半只脚,被收了回来。

  李承乾站在丹陛三阶之上,闻言赶紧拱手道:“启禀父皇,大理寺,御史台,刑部,门下省,都是一致意见,党仁弘之罪,以律当斩,这毋庸置疑,然而党仁弘多年以来多有立功之处,律法也有议功之说,故而儿臣以为,当以议功,减一等,为绞刑。”

  斩首,一刀之下,尸首分离。

  绞刑,留个全尸,依旧要死。

  群臣之中一两声哗动之下,然后全部肃静了下来。

  党仁弘是秦王府的旧臣,多有功劳,议功之事,便是太子不说,也会有其他人说。

  如今只是从斩首到绞刑,百官倒也能够接受。

  而且太子只是提出议功,皇帝完全可以不接受,但是……

  “太子所言有理。”李世民轻轻点头,然后看向群臣道:“但党仁弘为国效力多年,如今贪赃已经全部追回,诸卿看,是否可以再减一等,以罢官处置。”

  “陛下,当斩。”杨师道站了出来,神色认真的拱手。

  “绞吧。”高士廉跟着站了出来,附合李承乾的意见。

  李世民的眉头忍不住的一皱,目光看向了房玄龄和长孙无忌。

  房玄龄站出拱手道:“陛下,当绞。”

  皇帝看向长孙无忌,长孙无忌皱了皱眉头,拱手道:“陛下,按律当斩,同样按律可绞。”

  长孙无忌知道皇帝心中的想法,但是这件事情,想要在明面上去回缓,很难。

  “来人,传党仁弘。”皇帝抬头,看向殿外,两名红衣金甲的健硕卫士,已经大踏步的走下了金阶。

  ……

  脚步狼藉,头发灰白,明显苍老了很多的党仁弘,被两名卫士押送着步入殿中,也不抬头,直接沉沉叩拜道:“罪臣党仁弘,叩见陛下。”

  “你让朕失望了。”皇帝看着党仁弘,神色一阵复杂。

  “臣有罪。”党仁弘满脸惭愧的叩首在地。

  “为何会如此?”李世民看着党仁弘,咬着牙,沉痛的说道:“自太原以来,多少人战死沙场,便是因为前隋暴虐,百姓艰苦,如今才要改造一番天地,你看你现在的作为,与当年的暴隋有什么区别。”

  “陛下!”当党仁弘跪在地上,突然痛声哭道:“陛下,臣寒门起家,如今虽为广州都督,但年余岁俸,竟不如广州一贩商之家,因此才大起贪心。

  臣有罪,请陛下依律责罚。”

  李世民紧紧的握紧了拳头,脸色一阵愤恨,许久之后,他才艰难的开口道:“朕本想念及你当年的功劳,免你死罪,但是你贪的实在太多,百万贯,实在太多太多,便是将你的功劳全部都填进去,也依旧逃不了一个绞字。”

  “臣认罪!”党仁弘用力的磕在地面上,同时痛声说道:“是臣对不住陛下的期望,是臣贪污渎职,请陛下赐死!”

  皇帝坐在御榻上,面色一阵的苍白。

  “父皇!”李承乾拱手,对着御榻之上的皇帝,说道:“党仁弘有罪,当斩当绞,但诸刑还是年后再判吧,如今岁末年底,判死,不吉。”

  李世民神色有些麻木的转身,看向李承乾:“太子说什么?”

  “如今岁末年底,判死,不吉。”李承乾神色郑重的再度拱手。

  皇帝微微甩了甩头,人彻底的清醒了过来:“太子说的不对,便是岁末年底,该判死的依旧要判死,传旨,广州都督党仁弘,贪赃枉法,买官卖官,鱼肉乡里,烧杀劫掠,应判斩首,但议功,减一等判绞,其余人等,大理寺按律判罚。”

  稍微停顿,李世民转头看向杨师道说道:“中书省即刻起草塘报,行文天下各道州府县,警示天下官员,若再有贪赃枉法之人,一律依律处置。”

  “臣等领旨。”殿中群臣齐齐拱手。

  他们听的出来,皇帝心中依旧有不想处罚党仁弘的念头,但太子一番话,让皇帝改了想法。

  但党仁弘终究是被严惩了。

  只是没有多少人注意到,长孙无忌和房玄龄微微松了口气,一侧的魏征,眉头却是不由得皱了起来。

  “太子,赵国公,梁国公,郑国公留下,其他人退朝。”

  “臣等领命。”

第136章 太子,你代替朕祭祀献陵吧

  两仪殿中,党仁弘依旧跪在地上。

  皇帝的目光直直的看着他,眼中满是恨铁不成钢的神色。

  长孙无忌,房玄龄,魏征,还有褚遂良,各自跽坐在大殿两侧。

  李承乾站在丹陛之下,后退两步,并不显眼。

  李世民轻叹一声,看着党仁弘,问道:“说说吧,这其中究竟是怎么回事,给朕说清楚。”

  “是!”党仁弘叩首,然后开口道:“臣在广州,原本所行虽略有过错,但也未有多少贪腐之事,直到后来一海外富商,找到微臣,让臣允许他在广州售卖所得货物……”

  “什么海外富商,说清楚?”皇帝虽然是在呵斥党仁弘,目光却是看向了魏征。

  魏征跽坐在一侧,轻轻发出一声咳嗽。

  “是!”党仁弘微微起身,然后说道:“启奏陛下,其实那人不是什么海外富商,他是在南海来回劫掠商队的海盗。”

  “继续说。”

  “南海边缘,海岛众多,隋末,五华乱华之时,都有不少人啸聚为盗,甚至于有人说,其中核心匪首,乃是孙恩的旧部。”党仁弘稍微停顿,御榻之上,皇帝的脸色已经阴沉了下来。

  孙恩,东晋五斗米道江南道主,其叔父孙泰,因谋乱被东晋司马道子诛杀,孙恩便逃入海岛,继续力量准备复仇。

  后来东晋弱乱,孙恩趁势而起,呼啸南北,鼎盛之时,麾下有数十万人之巨,皆以道门组织,为祸甚剧。

  然其最后为刘裕、桓玄所败,挟众投海自尽。

  其余部,在之后几十年里被陆续剿灭。

  可即便如此,依旧有不少孙恩教徒,逃入大海深处,最后不知所踪。

  南海亦是其藏身之地之一。

  ……

  “南海偏远,臣有心组织船队剿灭,但屡屡失算,加上其多数劫掠海外商旅,于大唐商人并无多少侵害,臣这才逐渐的放弃了围剿,这个时候,便有人找上了门。”党仁弘再度叩首。

  “是那些海寇在广州府的内线。”皇帝摇摇头,眯着眼睛说道:“不,应该是两相呼应之人,有的人在海外劫掠,有的人负责将东西在广州贩卖,但是这些若要不出问题,就需要你这个广州都督的点头。”

  “臣有罪。”党仁弘再度叩首。

  “百万余贯,这就说的通了,怪不得几年时间,你竟然能积攒下百万余贯的收入。”李世民轻叹一声。

  “但臣也得罪了不少人。”党仁弘抬头,认真说道:“那些勾连海外贼寇的人,还有那些被贼寇侵占了利益的人……其中御史前往广州,臣派人追杀者,便是和海外贼寇勾连之人。”

首节 上一节 116/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