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160节

  “是!”柴令武面色凝重的点头。

  李泰起身,说道:“这是我们诸事运行的根本,若是这里不出问题,我们做事,恐怕只会事倍功半。”

  柴令武看着神色低沉的李泰,刚要说些什么,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敲门声传来。

  “进!”李泰抬头。

  刘孝孙认真肃穆的走了进来,对着李泰微微躬身,然后拱手道:“殿下,陛下刚刚下旨,以南昌公主之女苏旖为太子良媛,即刻入宫。”

  “什么!”李泰顿时忍不住的站了起来,满脸惊骇。

第179章 心机之窟:残缺佛像,倒霉李泰

  四月初夏,雨雾迷蒙。

  太极宫,武德殿。

  李承乾躺在床榻上,左腿吊在了半空中,虽然疼痛有所加剧,但这种办法,按照孙思邈的说法,能够加快他的左腿愈合,只是究竟能加快多少,便是孙思邈也不好说。

  但这就够了。

  李承乾心里明白,李泰是绝对不会任由他就这么痊愈的。

  在他痊愈之前,李泰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对他动手。

  尤其是明年。

  一旦李泰察觉自己通过暗中的手段无法得逞的时候,他就会发急。

  其实,李泰对李承乾有所图谋的时候,李承乾对李泰也有所算计。

  一直以来他在做的,就是一点点的剥离李泰的羽翼。

  从杜楚客,房遗爱,苏勖都是如此,日后魏王府的其他人也少不了要如此。

  一旦到最后真的众叛亲离,李泰能有选择只有一个。

  李承乾可不想等到李泰率兵杀入宫中的时候,他还躺在病榻上,或者行动不便。

  那才是要命的。

  所以,他要用尽一切手段,尽可能快的复原。

  在李泰以为打他一个措手不及的时候,他反过来,打李泰一个措手不及。

  这才是他最想看到的。

  李承乾的脸色微微一狠,但瞬间就消失无踪。

  李秦坐在殿堂之中,低头整理着医案,顺带照顾李承乾。

  其他的几名年轻医官,捣药的捣药,煎药的煎药,李承乾的腿想要复原,他需要服用的药物多了。

  “吱呀”一声,殿门打了开来。

  苏淑迈步走进殿中,李安俨提着食盒跟在后面。

  李秦还有殿中的其他医官立刻起身,躬身道:“见过太子妃。”

  “诸位继续吧。”苏淑温和的点点头,然后走到了内殿床榻之前,看着躺在上面的李承乾,关心的问道:“殿下今日感觉如何?”

  “孤还好。”李承乾点点头,问道:“宫中怎么样?”

  “一切都好。”苏淑坐了下来,从李安俨的手里接过食盒,然后取出熬好的骨头汤,同时说道:“其他的倒是没有什么,就是旖娘这些天情绪不高。”

  “旖娘自从年初入东宫以来,根本就没有出去过,如今更是直接留在了宫中,心绪不高也是能理解的。”李承乾轻轻点头,眼神中带出一丝愧疚,因为他的关系,他们算计得苏旖最后被迫嫁入东宫,做了他的太子良媛,她未必能接受。

  “不过妾身看,旖娘不高兴的原因,在于其他人入东宫,都是八抬大轿正式抬进来的,只有她,住在东宫就成了太子良媛,其他的仪式什么都没有,所以才不高兴。”苏淑托着碗,看着李承乾,说道:“殿下,什么时候补点什么吧。”

  “嗯!”李承乾微微点头,然后说道:“等到孤回到东宫之后吧,爱妃稍微准备一下。”

  “好!”苏淑端起碗,然后一勺一勺的将汤喂给李承乾。

  等到做完这些,她才将碗递给李安俨。

  李承乾也顺势看向李安俨,问道:“安俨,洛阳方面如何了?”

  李安俨拱手,然后说道:“陛下到了洛阳,先是去了嵩山一趟,过几日可能还要去龙门,据说在洛阳的王公贵戚都要去,参加龙门佛龛的揭幕仪式,臣听说,就连白马寺的大和尚,都要去好几个……”

  李安俨忍不住的看向李承乾,两个人脸上同时露出神秘的得意笑容,但一闪而逝。

  苏淑坐在一侧,说道:“龙门佛龛终究是为母后祈求冥福所刻,殿下,我们要不要派人过去?”

  “不用。”李承乾摇摇头,说道:“杜荷在那边,他和城阳都会去的,写封信,让他多准备一份贺仪便是。”

  “喏!”李安俨立刻拱手。

  李承乾神色认真起来,说道:“东宫众卿最近如何?”

  “回殿下,一切都进展顺利。”稍微停顿,李安俨说道:“众人得知殿下的腿疾能够完全康复,往来做事都积极了很多。”

  “这样便好。”李承乾长松了一口气。

  他是太子,东宫的诸官每一个人都来历不俗,甚至每一个背后都有一个庞大的家族。

  长孙祥和独孤大宝就不说了,其他人:萧钧是萧瑀的亲侄子,裴宣机是裴矩的儿子,虞昶是虞世南的儿子,秦怀道是秦琼的儿子,刘仁实是刘弘基的儿子……

  还有其他很多从东宫出去的官员,背后一样实力雄厚。

  李德謇是李靖的儿子;刘应道是刘林甫的儿子,他的弟弟是刘祥道……

  还有李纲,王珪,这些老臣家中,都和李承乾紧密相关。

  房玄龄是太子少师,高士廉是太子少傅,更别说,还有杜荷,赵节,王敬直,李元昌这些人。

  李承乾的东宫,同样实力雄厚。

  只不过因为上一次他断腿跛脚后,所有的一切发生的太快。

  李泰在极短的时间里,就获得了皇帝的青睐,开始对储君之位发起冲击。

  与东宫诸官联系的各个家族因为皇帝的态度开始迟疑起来,让李承乾不得不亲自下场和李泰搏杀。

  如今,李承乾的腿伤在完全复原之后,就会彻底治好,不会再有跛脚的情况发生。

  这一年的争斗,李泰也彻底的落入下风。

  皇帝重新青睐李承乾。

  这个时候,东宫诸官背后的家族,立刻重新开始朝东宫靠拢,李承乾在朝中的影响力瞬间恢复到了一个太子应有的水准。

  李泰这时候再对他发起挑战,他要面对的就不是李承乾一个人,而是整个东宫内外无数官员,还有他们背后家族的反击。

  尤其如今李承乾的腿还没有彻底的痊愈,这个时候,帮助李承乾,那才叫付出少,收益大。

  李承乾神色认真起来,看向李安俨说道:“洛阳的事情我们不用太管,抓住《南史》、《北史》的编修,崇文馆的弩弓,还有司农寺的事情,孤听说有人献出了施肥之法……”

  ……

  洛阳,龙门石窟。

  一座宝相庄严,衣饰精致的阿弥陀佛像端坐在石台之上,两侧数座佛像站立在侧,躬身侍奉。

  李世民站在石窟之中,面色庄重的躬身,

  两侧的墙壁上,北魏时期雕刻的帝后礼佛图,无声瞩目。

  李泰站在石窟洞口,和长孙无忌并肩站起。

  其他房玄龄,杨师道,李治,唐俭,李道宗,晋阳,高阳,还有城阳,杜荷,柴令武等数十人,站在石窟之外。

  杜荷看了众人一眼,然后又看向石窟之中,神色平静,但心底闪过一丝冷嘲。

  李泰为了为文德皇后祈求冥福而在龙门石窟开凿佛龛,然而时间紧,工期重,所以他们就直接在北魏宣武帝发愿镌造而未完工的宾阳南北洞进行续凿和妆銮。

  当年北魏宣武帝开凿宾阳南中北三洞,最后花了二十多年的时间才只完成了中洞,南洞和北洞因为种种原因只完成了一半。

  李泰是北魏的基础上续凿,花费了大量的人工,甚至就连阎立德都来这里帮忙,这才让南北洞同时完工。

  如今他们在,正是宾阳南洞。

  面朝东方,迎接大日。

  皇帝捧着高香,对着佛像沉沉三躬身,然后将高香递向侧面。

  来自白马寺,龙门寺和潜溪寺的三位高僧躬身,由龙门寺主持亲自接过高香,然后插入到了香炉之中。

  ……

  李世民从佛龛之中走出,对着李泰点点头,说道:“青雀做的不错。”

  “多谢父皇夸赞。”李泰神色喜悦的拱手。

  皇帝的神色平淡下来,然后说道:“走吧,去宾阳北洞去看看吧。”

  李泰神色顿时一紧,后方的柴令武面色也在一瞬间凝重了下来。

  李泰小心的上前,拱手道:“父皇,于北洞,儿臣有密奏呈上。”

  李世民抬头,看向众人说道:“你们都留在这里,无忌和魏王陪朕一起去北洞。”

  “喏!”群臣齐齐拱手。

  杜荷站在后方,神色诧异,看到皇帝和李泰走远,然后才看向城阳公主问道:“公主,北洞是怎么回事?”

  “不太清楚。”城阳公主看向一侧的高阳公主,高阳公主也是一样的茫然。

  宾阳北洞石窟,是长乐公主,豫章公主,城阳公主,高阳公主,晋阳公主,新城公主,还有其他王公陪同李泰一起捐赠而成了一座佛龛,其中以长乐公主和高阳公主捐赠最多。

  但北洞究竟怎么样,他们也不清楚。

  ……

  “啪”的一巴掌,李世民狠狠的扇在了李泰的脸上。

  李泰顿时捂住脸,难以置信的看向李世民:“父皇。”

  李世民指着面前佛手残缺的佛像,愤怒的说道:“这就是你费心为你母后祈求冥福雕刻的佛像,就这,佛祖在上,怕不是要一雷劈死你。”

  相比于宾阳南洞,宾阳北洞的佛像就要显得粗糙许多,甚至于大佛的拇指直接断裂,成了一副剪刀手的模样。

  这是对佛的不尊敬,同样也是对长孙皇后的不尊敬。

  “父皇,这不是儿臣的错,岳父本来要到这里的,但是因为突然就任广州才导致这里……”李泰的话还没有说完,身后的长孙无忌突然开口打断:“魏王,不要再说了。”

  李泰神色一滞,抬起头看向李世民。

首节 上一节 160/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