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17节

  李义府后来能成为宰相,全是李治的提拔。

  甚至在废王立武风波当中,李义府坚定的支持武后,就是因为他本就是李治的亲信。

  不过,如此一来,后来李义府被罢相……

  “殿下。”许叔牙这个时候开口,说道:“本来今日是应当让殿下和晋王兄弟相处,但晋王还有功课没有做完……”

  “无妨。”李承乾温和的摆摆手,说道:“孤今日和太子妃,就是来看看稚奴和兕子,一会就回去了,来人,把东西都拿下来吧。”

  “喏!”身后众人立刻开始从步辇上搬运东西。

  李承乾伸手,一手揽住李治的肩头,一手拉住晋阳公主,一边往里走,一边说道:“你皇嫂亲自缝了两件衣裳,另外还带了几套其他制式的衣裳,也不知道合不合适,你们两个待会试一下,其他还有一些糕点,还有些中午特意做的小菜……”

  ……

  李义府小心的站在许叔牙的身后。

  认真的看着太子和太子妃将带来的大量东西,一件件的交代给晋王和晋阳公主。

  之后,又关心的问了他们的学业,仔细看了两人的书法。

  甚至在立政殿提早用了晚膳,这才离开。

  临走前,太子妃又拉着晋阳公主说了很多女儿家的贴己话。

  家人情谊,在短短的一下午,温馨的充斥在了立政殿的每个角落。

  李义府忍不住的看向了许叔牙。

  他们两人今日之所以会在这里,就是因为如今东宫和魏王府明争暗斗激烈,许叔牙担心事情会牵扯到晋王,这才强行留了下来。

  不过看的出来,太子并没有将晋王拉扯进去的意思,他们有些过于担心了。

  ……

  立政殿前,夕阳层霭。

  李承乾拉着李治的手絮絮叨叨说了许多,一直到苏淑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夫君!”

  李承乾一愣,这才有些苦笑的看向李治和晋王公主,道:“今日也不知道是怎么了,一下子就说了这么多,好了,稚奴,兕子,为兄该回去了,你们两个要是有什么事情,可以直接到东宫来找阿兄!”

  “是!”晋阳公主有些舍不得抓着李承乾的袖子,低声说道:“阿兄,你以后要多来看我们。”

  “好好,一定。”李承乾有些感慨的点头。

  “有时间,稚奴和兕子也可以去东宫看看大郎和二郎,他们两个也已经很久没有见过两个了。”苏淑一时间也有些感伤起来。

  “是!”李治和晋阳公主齐齐点头。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看了看天色,说道:“差不多了,宫门该落锁了,我们该走了。”

  “恭送皇兄。”李治有些眼眶发红的对着李承乾和苏淑拱手,晋阳公主跟着福身行礼,眼泪眼看着就要流了下来。

  “好了,又没什么事。”李承乾顺带在步辇上坐了下来,看着李治和晋阳公主,说道:“立政殿和东宫也没有几步远,你们和父皇说上一声,什么时候想过来就过来了。”

  “是!”李治和晋阳公主同时点头。

  李承乾目光落在晋阳公主的身上,然后对着李治说道:“稚奴,照顾好兕子。”

  “遵命,皇兄。”李治面色认真的躬身。

  “走吧。”李承乾微微摆摆手。

  步辇立刻被抬起,然后抬着他和太子妃苏淑,一起离宫而去。

  等到李承乾的背影消失在视线当中,李治这才转过身,看了一眼眼中泪花一样掉落下来的晋阳公主,然后才看向许叔牙道:“许师,你能问一声父皇,我们何时能够去看望皇兄,还有皇嫂和皇侄。”

  许叔牙立刻躬身:“臣明日就写奏本。”

  ……

  出了朱雀门,许叔牙这才松了口气。

  “许师傅!”李义府对着许叔牙轻轻拱手。

  许叔牙转身诧异的看向李义府,问道:“御史可是有事?”

  “许师傅,你说,若是陛下允了殿下和公主所请,去东宫,是好事还是坏事?”李义府目光紧紧的看着许叔牙。

  许叔牙眉头一跳,然后双眼垂下,沉吟着开口道:“太子孝悌,晋王也不能差了,礼仪上讲,应该回礼才对。”

  “不去,或者没有坏处,但去了,也不见得就都是坏处。”李义府斟酌着,同样小心的用字说道:“去一趟还是应该的,但具体怎样,还需要陛下考量。”

  “是如此。”许叔牙面色凝重的点点头,目光不由得看向前方。

  若是他记得没错,魏王怕是有好几年没到立政殿,而太子基本每年去一次。

  或许,很多时候,他们都没有选择。

  ……

  东宫崇德门下,太子步辇缓慢而入。

  李安俨从门后上前,轻轻躬身。

  李承乾微微颔首,目光抬起,落在东侧的崇仁殿,紧闭的殿门之内,是隐约凄惨的哀嚎声。

  李承乾侧身,说道:“做准备啊,晋王过些日子要到东宫来,准备好好招待。”

  李安俨肃然拱手:“喏!”

  李承乾的脑海中,这个时候却闪过了李义府的身影。

第22章 这次是砸到了腿,下次砸到头怎么办?

  崇教殿中,李承乾坐在诸位上。

  于志宁,张玄素,孔颖达,李百药,狐德棻,萧钧等人坐在两侧。

  蓝色的奏本放在身前,李承乾抬头看向东宫诸臣道:“孤实在没有想到,孤不过是去了一趟立政殿,一个太子仆寺丞竟然这么出了事,查过了吗,具体怎么回事?”

  高真行站出,一脸愧疚的拱手道:“是臣不小心,这才出了意外。”

  东宫群臣目光落在高真行的身上,不少人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沉吟。

  李承乾看向高真行,随即笑笑,摆摆手道:“人没有大事就好,让太医随时调用医药照料,暂时就住在崇仁殿吧,将卢卿的妻儿接过来就近照料,不过太子仆寺……”

  于志宁立刻拱手开口道:“自从长孙太子仆令调任太子率更令以后,太子仆令就一直空虚,如今太子仆寺丞又出事,太子仆寺也到了需要补缺的时候,此事需要向陛下奏禀。”

  太子家令,太子率更令,太子仆令,是管理东宫诸内事最重要的臣子。

  之前,太子家令是李安俨,太子率更令是欧阳询,太子仆令是长孙祥。

  欧阳询调任弘文馆学士之后,太子率更令就卸任了,最后由太子仆令长孙祥升任太子率更令。

  同时在新任太子仆令到任之前,由长孙祥兼管太子仆寺。

  也就是那段时间,在长孙祥刚刚调走,管理顾及不过的时候,李承乾出事了。

  如今太子仆寺连太子仆寺丞都出事了,加上空缺的太子仆,整个太子仆寺直接没人主事,必须补充。

  ……

  “这话倒是没错。”李承乾点点头,然后说道:“不过太子仆令毕竟是从四品上的官员,是应当由吏部,政事堂和陛下决定,但我东宫英才无数,也可以找一二人向上推荐,不管成不成,总是要做一做的。”

  张玄素皱了皱眉头,拱手问道:“不知道殿下属意何人?”

  “此事长史和少詹事决断便可,孤就不插手了。”李承乾笑着摆摆手,说道:“免得孤推荐了人选,最后却没有成,反过来反而不是一件好事。”

  李承乾推荐的人成了,那么自然是大涨威严的一件事,但若是不成,也是对他自身威严的一种损害。

  太子仆令这个位置对如今的李承乾来讲,已经不是那么重要,东宫的马匹都在皇帝的眼线当中,他想要调用根本不可能。

  与其如此,还不如将这个位置扔出去,让别人去斗,让别人去争。

  反正最后争出来的,绝对不可能是他的亲信。

  而且他日后也不可能再骑马了。

  起码在他的腿好了之前是不可能的了。

  “还有太子仆寺丞,也从东宫挑选推荐人员。”李承乾平静的看向高真行,说道:“选出推荐人选之后,高卿将公文送到尚书省,至于吏部之后究竟会选什么人,和我们没有关系了;封卿将公文送到中书省,详述其中原因,然后禀奏陛下。”

  “喏!”高真行,封言道两人同时拱手应诺。

  李承乾点点头,道:“稍后家令和孤一起去看看卢卿,之后才去崇文馆看看,《考工志》事关重大,但诸卿亦要注意安全。”

  “臣等谨遵殿下教诲。”诸臣同时齐齐拱手。

  “戴卿议事稍后跟着高卿一起去尚书省。”李承乾抬头看向戴至德。

  戴至德立刻站出拱手道:“喏!”

  李承乾点点头,道:“开始吧。”

  ……

  崇仁殿偏殿门口,贺兰楚石亲自带着两名卫士守护,看到李承乾走来,三人立刻拱手道:“殿下。”

  李承乾微微停步,平静的问道:“人怎么样了?”

  “昨天刚受伤的时候,还惨叫了一阵,用过药之后人就睡了,不过半夜还叫了几声,今日他的妻儿到了之后,人倒是安静的许多。”贺兰楚石目光谨慎的看着李承乾,嘴里有什么话想问,但始终都沉沉的压着。

  “孤进去看看。”李承乾点点头,然后迈步走了进去。

  看着李安俨跟着进去,贺兰楚石略微犹豫,但还是按着千牛刀走了进去。

  偏殿西厢,卢护正躺在床榻上,双腿被干净的白麻布紧紧的包裹住,空气中满是草药的味道。

  一名身穿青色襦裙的年轻妇人,正带着女儿手忙脚乱的收拾着。

  明显看得出,不是做粗活的,也不知道是哪家的大家闺秀。

  若是在他们在家中自然有人帮忙,但是在宫里,完全没人管,只能自己收拾。

  清晰的脚步声打断了卢护的哼唧,他有些挣扎的睁开眼,看到已经站在内室门口的李承乾,眼中一瞬间露出无比的惊恐,但在瞬间,他就赶紧低头,然后挣扎着要坐起来:“太子殿下。”

  等到卢护的动静,他的妻子,一个长相颇为秀丽的女子,赶紧转身,看到李承乾,赶紧带着女儿上前行礼:“臣妇郑氏,见过太子殿下。”

  “你姓郑,荥阳郑氏?”李承乾诧异的回头看向李怀俨。

  “是!”郑氏赶紧带着女儿福身,道:“妾身出自荥阳郑氏南祖房。”

  李承乾顿时就明白了过来,那是左卫中郎将郑仁泰一脉。

  荥阳郑氏女郑观音虽然是隐太子李建成的太子妃,但真正在支持李建成,准确的讲是荥阳郑氏北祖房那一脉。

首节 上一节 17/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