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200节

  李承乾在东宫之外的触角,只有李安俨一个人,一旦离开了李安俨,李承乾对于宫外来说,就等于是聋子是瞎子。

  所以,皇帝给了李承乾一封密旨。

  一封只有李泰造反的时候,李承乾才能够打开的圣旨。

  当然,李承乾什么时候打开圣旨,打开圣旨之后做了什么,皇帝都会派人盯着。

  至于李泰,他或许根本就不知道,皇帝已经张开了大网在等着他。

  还有侯君集和张亮。

  当然,还有房玄龄。

  如果房玄龄在这个时候出错,他也会被皇帝一起埋葬。

  整个长安,所有人都在皇帝的考验当中,没有一个人是例外。

  就是刚才都禁卫中郎将李玄嗣也是一样。

  那么这封密旨当中又写的什么呢?

  ……

  东宫崇教殿,李安俨面色难看的对着李承乾拱手道:“臣被调任右监门卫将军,殿下这里……臣要不要辞了?”

  “你一辞,恐怕身上所有的职务都被辞掉。”李承乾笑着摆摆手,说道:“不过是调出东宫罢了,而且只有几步之遥,不需要担心的。”

  “那外面的事?”李安俨的声音低了下来。

  宫外他们好不容易避开所有人都眼线建立起来的情报网络,一旦无法及时到通过李安俨送到李承乾的手里,那么这个网络的作用立刻就会大大降低。

  李承乾微微摆手,说道:“核心的东西,你自己留下来,若是有不得了的事情,通过太子家令丞送过来。

  至于其他的,全部交给表兄,孤会以他为核心,再建一份网络,不过这一份网络,就不会太瞒着父皇了……所以你那边才是关键。”

  “是!”李安俨拱手,然后他抬头道:“殿下,那么臣日后行事?”

  “不要管太远。”李承乾摆摆手,说道:“先将青雀的事情解决掉……趁着你现在调离了东宫,盯住柴令武,孤要知道他的所有一切秘密。”

  “喏!”李安俨认真拱手。

  “至于再剩下的,便是等到父皇东征高句丽之后了。”李承乾看着李安俨,突然笑笑道:“或许到时,就该是孤放你到战场上征伐的时候了……父皇东征高句丽,薛延陀和吐蕃,还有西突厥都不会安静,到时候,孤说不定就会将你送到战场上。”

  “殿下!”李安俨面色有些沉重。

  李承乾起身,拍拍李安俨的肩膀,在他耳畔轻声说道:“自保,自保,你任右监门卫将军,值守延喜门,孤便能有最大程度的自保……这才是最重要的。”

  李安俨眼睛突然间亮了。

  他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了。

第220章 李泰:皇兄太谨慎了,这次没坑到他

  三月十一,春光正好。

  武德殿窗前桌案上,两盆芍药沐浴春光,摇曳生姿,含苞待放。

  李承乾收回目光,看向坐在两侧的长孙祥和马周两人,然后开口道:“东宫在长安城布置眼线,主要有三个打算:其一是替父皇在朝政之事上查缺补漏,毕竟父皇需要关注的事很多,有一些田间百姓之间的事情,父皇是关心不到的。”

  “就比如殿下之前所做的农植工具之事!”马周有些恍然了过来。

  李承乾笑着点点头,不管怎样,他做事都要将皇帝摆在第一位,如此,事情才能名正言顺。

  “其二,便是自监。”李承乾神色收敛,继续说道:“东宫官员上下有几十人,难免会有人在外面打着孤的名义为非作歹,东宫虽有监督之官,但却不如御史和千牛卫,所以孤需要谨慎一些,派人到市面上去打听一些消息。”

  马周和长孙祥认真点头,但神色已经逐渐凝重起来。

  “其三,便是自保。”李承乾抬头,轻声道:“孤虽是太子,但孤的那些兄弟们,可没一个省油的灯,所以诸王府的动静,要时刻盯着一些。”

  马周有些犹豫的抬头看向长孙祥。

  对面的长孙祥这个时候恰好躬身,说道:“殿下所言极是。”

  马周瞳孔微微放大,但在这一瞬间,他立刻就明白了过来,长孙祥对这种事是安全接受的。

  长孙祥,文德皇后的族侄,从隋末一路而来,见过太多的血腥。

  甚至他还是文德皇后一手抚养大的。

  他的兄长长孙家庆,本身就是太子的东宫侍读,在长孙家庆不幸病逝之后,长孙祥从中书舍人调任太子率更令。

  这里面皇后交待的味道不要太浓重。

  马周虽然是后来才入朝任职的,但对于当年太子册立前后的一些风雨也是听说过的。

  “是!”马周点点头,他如今已经是太子少詹事,已经上了这艘船,太子位置越稳对他越有利……只要太子不犯糊涂就好。

  今日,太子肯将这些事情光明正大的说给他,已经是对他的信任了。

  “如今安俨已经调任右监门卫将军,里外的人手已经全部交了回来。”李承乾看向两人,说道:“东宫在外面的眼线,总共分为三类,第一类便是东宫的官员,他们在下值之后,在宫外听说的,一些不方便拿到台面上的消息。”

  马周和长孙祥同时点头。

  李承乾继续说道:“这部分的消息,表兄同时通报马卿,马卿需要介入的时候,表兄完全配合。”

  长孙祥有些诧异的看了马周一眼,随即点头道:“喏!”

  原来今日李承乾将他们两个同时叫来,就是要让马周也介入到东宫的情报消息网络当中。

  李承乾转身看向马周,马周也是愣了一下,随即立刻拱手道:“喏!”

  “东宫的第二类眼线,是东宫官员们的家属,下人,还有孤的外家,苏家,郑家,张家,这些愿意替东宫收集消息的人,他们主要针对诸王,诸公主,驸马,还有其他所有对东宫有恶意的人,关键时刻,需要盯住他们。”

  有的人针对东宫,是为了帮助其他皇子夺嫡。

  有的人针对东宫,则仅仅是为了博取皇帝的好感。

  或栽赃,或嫁祸,他们的手段很令人厌恶。

  “这些消息很敏感,表兄通知孤以后,孤会有选择的告知马卿,当然,马卿如果有什么需要调查的,也可以直接和表兄说。”李承乾看向长孙祥和马周,两人同时点头。

  之前的那些已经接受,到了现在,也就没什么不好接受的了。

  “还有长安东西市,民间百姓之中,甚至诸外番的消息,这类都是需要调查的。”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尤其是父皇不在长安时,更是需要多调查一些,特别是薛延陀人和西突厥,他们不只一次趁着父皇不在长安有所动做了。”

  “是!”长孙祥和马周两人同时拱手。

  “东宫的第三类眼线,是东宫的太子千牛。”李承乾看向长孙祥的下首,皱眉说道:“今日本来贺兰也应该在的,他突然有事请假……”

  转过身,李承乾看向马周说道:“东宫需要通过太子千牛,从左右千牛卫当中获得消息,同时,东宫如果需要做些什么的时候,一般也会通过千牛卫,比如父皇让孤处置一些事情,必须东宫的官员调任地方需要人保护……”

  马周顿时就明白了过来。

  如果说之前为国,还有自保之外,如今便是杀人了。

  不过东宫没有私下专门杀人人手,一切需要借助千牛卫的力量。

  这就意味着这些事情皇帝都是知道的。

  当然,这些人手东宫现在没有,不代表将来也没有,万一……

  “臣明白了。”马周认真拱手,如今他开始介入这些事情,将来东宫真的有什么不受控制的,他也能够控制。

  或许太子今日告诉他这些,本身就有着让他在未来进行约束的打算。

  当然,最好的办法,就是在宫外,彻底的掐灭所有一切针对东宫的威胁。

  如此,太子也就不需要走到这一步上了。

  李承乾笑笑,抬头看了桌案上的芍药一眼,然后看向马周说道:“父皇如今已经东巡,春种,农耕,灌溉,水利疏通,粮草调动,军械生产,还有府兵情事,东宫的舍人们都出去带人盯着,孤是监国太子,这个监字,东宫诸官要做到位。”

  “喏!”马周认真的点头。

  如今的东宫,虽然张玄素是太子詹事,但说实话,东宫真正令人信服的是马周。

  所以张玄素平常做的最多的,就是教导太子和监督百官,而具体事务的处理,则落在了马周这个太子少詹事的身上。

  李承乾松了口气,笑着说道:“父皇东巡,众卿虽然累些,但却恰恰是众卿大展身手的时候。”

  马周赞同的点头。

  皇帝在长安的时候,东宫的官员过的小心翼翼,平日里也没有什么权利,然后皇帝一旦东巡,太子监国,东宫的官员们立刻就有了依仗太子的权利介入六部九寺朝堂诸事的机会。

  当然,这是皇帝允许的。

  这么多年下来,他们也一直都是这么做的。

  就在这个时候,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

  东宫内侍徐安站在殿门口,看到李承乾的目光看过来,他立刻拱手道:“殿下,内侍少监窦知节求见。”

  “他来做什么?”李承乾眉头皱了起来,忍不住的看向来马周。

  内侍少监窦知节是宫中内侍当中仅次于张阿难的人物,之前还陪伴文成公主去了吐蕃,然后在文成公主吐蕃成婚之后才回返了。

  皇帝东巡,张阿难跟着去了洛阳,而窦知节则是留在了长安。

  毕竟内宫之中,嫔妃不少,还有几位皇子公主需要照顾,所以自然要留下人来看着。

  “或许是内宫出了事!”马周的神色严肃了起来。

  李承乾抬头,说道:“叫!”

  ……

  大吉门下,一道轻纱帷帐被拉了起来。

  李承乾,房玄龄,马周,窦知节站在帷帐南侧,几道身影站在了帷帐北侧。

  房玄龄拱手,认真说道:“启禀贵妃,陛下前日已经从洛阳启程,巡视河北,一切安好。”

  帷帐之后,贵妃韦珪微微点头。

  皇帝这一次东巡洛阳,并没有带她,实际上,也就带了燕妃和杨妃。

  韦珪抬头,看向李承乾道:“这一次请太子来,主要是因为齐王的事情。”

  齐王?

  李承乾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

  坐在贵妃韦珪旁边的德妃阴氏有些愧疚的看了韦珪一眼,接口说道:“齐王最近在齐州,和权长史关系有些紧张,故而妾身想请太子去信劝说一下齐王,让他……让他能够克制一下。”

  李承乾眉头一挑,随即他开口道:“齐王去年年底的时候,孤见过他,他还是很开朗的样子,说明去年他和权长史关系相处妥当,怎么今年突然又出事了?”

  “妾身也不知道。”阴妃摇摇头,有些担忧的说道:“齐王来信语焉不详,似乎权长史开始管他的后院诸事。”

首节 上一节 200/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