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277节
“姐夫~”
“嘿!”
……
黎明晨光,张萱躺在李承乾的怀里,轻轻睁开了眼睛。
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殿下,出事,御史大夫上吊自缢了。”
第296章 韦贵妃传话,韦挺是病死的
武德殿中,李承乾面色凝重的坐在做主榻上。
房玄龄,杨师道,于志宁,刘德威,马周,郑仁泰等人站在两侧。
孙伏伽站在殿中,面色凝重的拱手道:“启禀殿下,今日天色未亮,韦府的下人前往书房收拾,这才发现韦……韦挺死在了自家书房。”
韦挺,前御史大夫,前晋王长史,前扶风县男,吊死在了书房。
因为李治在太原犯的错,所以韦挺被皇帝免去了所有的职务,被罢为庶人。
虽然韦挺回到长安之后,乱七八糟的事情做了不少,但说实话,李承乾从来没有见过他。
如今好端端的,他就死了。
上吊自杀。
“大理寺如何核验的?”李承乾呼吸沉重,韦挺虽然是被废为庶人,但像他这样遭遇的,每年总有那么几个,过个一年半载就会起复,所以他现在虽然是庶人之身,但内外人等,也没人瞧不起他。
“大理寺初步勘验,没有外伤,没有其他任何多余的伤口。”孙伏伽拱手,道:“如今人已经送往大理寺准备进一步尸检。”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说道:“诸卿,韦卿毕竟曾经是朝中大员,如今身亡,孤以为需要严查,不然父皇回来没法交代。”
“喏!”房玄龄,杨师道等人齐齐拱手。
“好!”李承乾抬头,说道:“万年县,雍州府,大理寺,刑部,左金吾卫,左千牛卫,都派人去查,但凡有一点蛛丝马迹,都给孤深入的去挖,孤就不信,韦卿他会自缢。”
李承乾的脸色十分的难看,韦挺如今虽然倒霉,但说到底不过是政治斗争失败而已。
作为胜利方的李承乾没有打算要他的命,那么他就不应该去死。
起码他没有外在的压力逼他去死,但是,他就是死了。
莫名其妙就上吊自缢了。
这件事情如果查不清楚,等到皇帝回京之后,那么就必然是他的责任。
于志宁,郑仁泰,刘德威等人齐齐拱手道:“喏!”
“于相,此事你领头来查,查出结果通报政事堂和孤。”李承乾看向于志宁。
“喏!”于志宁立刻拱手。
“房相留下,其他人都去忙吧。”李承乾直接摆手,众人齐齐躬身,然后退了下去。
……
李承乾看着殿外众人离开的背影,神色严肃起来:“房相,百骑司那边……”
“殿下,陛下不会这么处理一个老臣的,尤其韦挺的事情查到现在,百骑司那边也没有查到任何和他相关的证据,而陛下如今又远在辽东,再加上韦挺今年以来颇为安静,没必要乱来。”房玄龄微微摇头,面色凝重。
韦挺的事情,不是李承乾做的,同样也不是房玄龄做的。
韦挺之前的确做了一些手段,但是房玄龄已经报复了回去。
韦挺之子韦待价如今还是千牛备身,几次升迁都没有他的份,这就是房玄龄的报复。
这边已经足够了。
朝廷权力争斗,如果不是彻底撕破脸,大家都是不会轻易下死手的。
手段之所以是手段,就是因为没人想要被牵连到自己。
房玄龄之前被人举报谋反,实际上不会有人相信房玄龄谋反的,那件事情挑拨的就是皇帝的敏感。
只要在皇帝心底插下一根敏感的刺就足够了。
但可惜,那件事情没成。
所以,房玄龄报复,截一截韦待价的仕途便足够了。
韦挺如今是庶人,等到皇帝要起用他的时候,房玄龄再拦一手,这就是正常的报复。
但现在,韦挺死了。
韦挺一死,其他人第一个要怀疑的就是房玄龄要报复,第二个怀疑的,就是李承乾。
但他们两人都清楚,这件事情不是他们彼此做的,那么只有一个可能,是皇帝派人密裁了韦挺。
不过房玄龄不认同,因为这样的话,就太不李世民了。
“韦挺没必要自缢了,所以他的死必然有问题。”李承乾皱了皱眉头,看着房玄龄说道:“此事,孤甚至想过的是稚奴,但是,时间不对。”
房玄龄微微一惊。
李治派人杀了韦挺,然后陷害李承乾和房玄龄,这的确很有可能。
不过随即,房玄龄也就是赞同的点点头,如果李治要算计他们,甚至是用韦挺的命,那么最好的时间,就是在皇帝回来的一个月,甚至是几天之内,这样皇帝立刻就能掌控全局,而不至于让房玄龄和韦挺狗急跳墙,杀了李治。
所以,时间不对,不是李治。
“殿下会不会和佛道相争有关?”房玄龄的神色顿时严肃起来,躬身说道:“韦家向来和佛门走的近。”
李承乾微微摆手,说道:“那就更不对了,韦家再怎样,也不至于用韦挺的命来做什么布局,更别说父皇如今又不在长安,若是这件事情最后什么也没查出来,岂不是人就白死了,总不至于这件事情,又是在玩什么人心算计吧,这也太曲折了。”
京兆韦氏没必要那么做。
“那边只能看于相那边能查出什么,不管最后如何,一切以证据论断,跟着真的证据追究,假的证据就查出作假的人。”房玄龄认真躬身。
“嗯!”李承乾抬头,轻叹一声,说道:“长安城这一年,就不能安静一些吗?”
房玄龄无声躬身。
……
晋王府,李治一整天都坐在书房。
终于,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出现在殿外,李治目光立刻一抬。
“吱呀”一声,姬家福推门而入,然后转身将房门重新关上,他这才回身对着李治拱手道:“殿下!”
“如何了?”李治深吸一口气,面色凝重。
“叔父回话,万年县,雍州府,大理寺,刑部,金吾卫,千牛卫,还有百骑司,都已经全面动了起来,尽一切力量的调查此事,韦府内外,如今正在被人里外翻开一切的去查。”
稍微停顿,姬家福说道:“叔父说,就连王府的一些东西也被查了出来,不过确定和长史之死无关后,就被放过了。”
李治微微眯眼,轻声说道:“这幅架势,不像是皇兄在动手杀人啊,房相也没有阻止,难道说真的是父皇?”
李治一瞬间也将猜疑的目光放在了皇帝身上。
韦挺之前虽然触怒了李承乾和房玄龄,但两人都没有太大的动作,所以李治几乎可以肯定,两人是在等着皇帝回到长安之后,让皇帝来亲自处理韦挺的事情。
韦挺毕竟曾经是御史大夫,他的死如果真的有问题的话,那么如今长安上下,都会人人自危的。
“殿下,陛下如今已经杀入了高句丽,就算是留话也不应该是现在啊!”姬家福忍不住的摇头。
“不是现在。”李治摆摆手,说道:“父皇很可能是在杀入高句丽之前留的话,他杀入高句丽,留话解决掉长安的一切隐患……不对,长安制衡一些比较好,父皇就算要处置长史,也应该是在他回来之前。”
“会不会还是太子,现在主持调查的人是于相,于相是太子的人……”
“于志宁那人如果真的查出是皇兄动的手,他是不会替皇兄隐瞒的,更别说还有刘德威和孙伏伽在。”李治面色沉吟,然后他突然抬头,看向姬家福说道:“去查,吴王,还有荆王,他们留在长安的人有什么动静?”
“殿下是怀疑……”
“有人试图搅乱长安这滩水!”李治神色凝重,严肃的说道:“父皇东征,皇兄已经将大量的心思放在了农耕和军械之事,现在这个时候,有人害了长史,就是想要将长安这滩水搅浑……父皇不在,长安一旦乱起来,立刻就会有人浑水摸鱼。”
“是!”姬家福顿时警惕起来。
李承乾和李治都是皇帝的嫡子,如果他们两个都出了事,那么之后可能会成为太子的只有吴王李恪。
当然,荆王李元景也有嫌疑。
李治的脸色沉重,如今的局面,证据不足,便是连他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
幽幽七日,流水而过。
韦曲,韦宅。
“太子驾到!”
李承乾一身黑色蟒袍,平静的步入韦府。
哀乐之声骤然减缓。
满院白幡,黄纸垫道。
韦待价,韦履冰,韦兴宗,韦彤,韦义节,韦观,韦巨源等等大小老少韦氏人等,全部出迎。
另外,房玄龄,杨师道,于志宁,孙伏伽,刘德威,马周,郑仁泰等人也同样出来迎接。
当然,还有先李承乾一步到的李治。
李承乾神色哀重的对着众人点点头,最后步入灵堂,对着韦挺的灵位上香,三鞠躬,然后才被请入后堂。
韦待价跟在韦义节的身后,进入殿中,对着李承乾拱手道:“殿下!”
韦义节是韦挺的堂弟,殿中少监,如今在韦曲之中,官位最高的就是他了。
他们更长一辈的,嫡系都已经病故,剩下的,年纪小,身份也不高。
至于同辈的,都在地方任职,如今能够及时从外地赶回来的,只有韦克己这个陇州长史。
其他官位更高的,都在南北任刺史,有的甚至在军前。
李承乾微微摆手,韦挺和韦义节立刻站在众人稍后一些地方。
李治,房玄龄,杨师道,于志宁,孙伏伽,刘德威,马周,郑仁泰等人,此刻都在后堂之中。
“韦卿是朝中重臣,如今身故,实在遗憾,贵妃今日传话,说是长兄病故,但因为身份所囿,无法出宫,还望族中兄弟体谅。”李承乾看向了韦义节。
韦义节诧异的看向李承乾,李承乾面色凝重的微微颔首。
是的,韦贵妃的意思,就是说韦挺之死是病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