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280节
“他在试探陛下不在时,殿下对天下的掌握,他在试探我大唐是否因为陛下东征高句丽,而有所虚弱。”房玄龄认真的点头。
李承乾说到底只是太子,皇帝离开了,虽然让他监国,但实际上他能动用的权力很少。
如果这一次大唐应对不利,那么吐蕃立刻就会大动,然后趁着皇帝东征的时候,从大唐的身上狠狠的撕下一块肉来。
如果能够因此影响到皇帝东征大败,吐蕃说不好立刻就会倾巢而出。
“所以,光是松州都督府和裴行方是不够的。”李承乾脑海中想着益州都督府的地图。
“调太子舍人,兰州长史席君买,统领兰鄯府兵,出兵三千,从吐谷浑杀入党项背后,于松州都督府前后夹击,彻底灭了这一伙党项叛贼。”李承乾说完,看向兵部侍郎崔敦礼。
“若仅是三千骑兵的话,是可行的。”崔敦礼拱手,然后说道:“快速的杀过去,快速的解决,然后快速的退回来。”
高原反应,在高原反应还没有伤害过来之前,就彻底的退回兰州,这种情况可保稳胜。
“不,若真是快去快回,反而有麻烦。”李承乾摆摆手,说道:“裴行方和席君买联手在短时间内平定茂州不难,难的是之后,如何避免类似的情况再度发生。”
房玄龄眉头一挑,对着李承乾拱手道:“请殿下赐教。”
“茂州党项黄郎弄部叛唐,所有握刀之人,尽皆砍断手脚大拇指,收缴一切牛羊,将妇女和不过车轮的儿童分给其他党项部落,剩下活着的男人,全部赶到西边黄河源头柏海而去,同时警告羊同,苏毗,吐谷浑和吐蕃,一概不许接济这些人。”
李承乾冷眼看着群臣,冷声说道:“这些人没有了手脚大拇指,行动不便,没有了牛羊,便没了吃的,没有妇女儿童,便没有帮助他们,在柏海,他们只有吃枯草和枯水,最后一点点的饿死的下场。”
群臣中一些人,不知道为什么莫名的打了个寒战。
这样残酷的手段,别说是党项人了,苏毗,羊同,还有吐谷浑、吐蕃,都会吓坏的。
“等到他们都死了,将他们的尸体堆到通天河北岸,告诉吐蕃人,党项是大唐的事情,不许他们丝毫插手。”李承乾拳头紧紧的握起,殿中群臣同时凛然拱手:“喏!”
“矫枉要过正!”李承乾看向群臣,淡淡的说道:“若是党项的问题,只处理党项,那么必然后患无穷,只有彻底的警告吐蕃,一切才会安定下来。”
“喏!”群臣再度拱手。
“殿下!”杨师道站了出来,小心的拱手道:“是不是稍微加上一点宽仁之法……”
“不,就这样。”李承乾对着杨师道笑笑,说道:“孤知道郡公是为了孤好,但是就眼下而言,行事凶狠一些,对孤对大唐都好,至于剩下的宽仁,等父皇回京之后,由父皇施恩吧。”
“是!”杨师道顿时就明白了李承乾的想法,党项的事情最后要由皇帝出面来安抚,这样黑白分别才能控制人心。
“对了,吐蕃人现在还是羊同身上想办法。”李承乾轻轻冷笑,说道:“来而不往非礼也,派人告诉羊同国王一声,孤请羊同王派其王子和国内贵族之子来长安读书。”
“是!”鸿胪寺卿宇文崇嗣站出拱手。
“孤阻止不了吐蕃控制羊同,但是孤却可以留个后手,将来不管是杀入羊同,还是威胁吐蕃,又或者帮羊同复活,更甚至于直接吞并羊同……大唐都是可以做的。”
……
等到群臣离开之后,马周这才轻轻上前,低声道:“殿下,此事会不会和御史大夫的事情有所牵连。”
“你是说和隐太子余孽和吐蕃人勾连起来了?”李承乾惊讶的看向马周。
“殿下不能不防啊!”马周拱手,说道:“还有御史大夫的事情,臣听说商队的事情……”
李承乾直接摆手。
马周顿时噤声,然后退了开来。
贞观十九年,右卫中郎将裴行方讨茂州叛党项羌黄郎弄,大破之,穷其余党,西至乞习山,临弱水而归。
第299章 松赞:一旦天可汗亡故
通天河南岸,一身盔甲的禄东赞看着对面竖立的十几座京观,面色阴冷的可怕。
转身,禄东赞就带着身后的数百光军,朝着后方的苏毗都城昌都而去。
相比于羊同,苏毗早已经被吐蕃吞并。
所谓的女儿国,早已经是男权主导的国度。
王宫之中,一名名侍女穿着白色半透明的轻裙,引领低头的禄东赞进入王宫深处。
十几条身影在前往退散,禄东赞进入殿中,见到了穿着一身宽松长袍的松赞。
“赞普!”禄东赞认真行礼,然后低头道:“黄郎弄部已经彻底被剿灭,所有车轮以上的男丁都被放逐在柏海,然后挣扎半月而亡,消息传遍整个党项,羊同,吐谷浑之地,所有人噤若寒蝉,若是再想动,恐怕只有我们自己上了。”
松赞从禄东赞的身侧走过,走到大殿之外,然后俯瞰整个昌都。
禄东赞悄然跟上,神色恭敬。
“大唐太子对吐蕃向来不是很友好,这不是第一天了,但不知道为什么,本王总有感觉,若是吐蕃现在发兵攻唐,恐怕会正中其下怀,你说这是为什么?”松赞微微侧身。
禄东赞略微沉吟,随即眉头一挑,道:“赞普,据传大唐国内皇权争斗剧烈,魏王李泰被废之后,晋王李治又冒出头来。
如果我们这个时候主动站到了大唐的对立面上,天可汗或许会因为外部威胁,而不会轻动太子了,太子的地位会更加的稳固。”
松赞点点头,说道:“你是见过大唐太子的,你觉得将来天可汗一日亡故,大唐太子能够接任天可汗的衣钵吗?”
“不可能!”禄东赞直接摇头,说道:“天下间,没有任何人能接替天可汗,天可汗是上苍赐予天地间的唯一雄鹰,只有赞普能继承其衣钵。”
“不要说这种奉承话。”松赞摆摆手,但神色很是受用,随即他神色一肃,认真的说道:“天可汗已经四十七岁了,快五十的人,还跑到辽东苦寒之地去征伐,他就不怕身体彻底垮掉吗?”
禄东赞面色微微一变,然后躬身拱手,没有开口。
“高句丽的使者还在逻些吧?”松赞目光抬起,看向辽东方向。
“是!”
“薛延陀和西突厥都败了,他们现在求到我们头上了。”松赞冷冷一笑,然后问道:“你觉得高句丽这一次能够坚持住吗?”
“这要看天可汗的目的。”禄东赞躬身,说道:“若是天可汗是打算要彻底灭掉高句丽,那么就算是打破平穰也没用,高句丽人会撤入深山当中,然后常年累月的和大唐打,这样,大唐就算是胜了,其实也是败了。”
“你都能看明白的问题,天可汗会看不明白吗?”松赞摇摇头,说道:“天可汗或许只要高句丽臣服便可以了,主要还是要看他的身体。”
“是!”禄东赞赞同的点头。
皇帝最是敏感,身体一有不适,立刻就会影响到心态,尤其你还是一国之主,这个时候可能就会担心后路。
“大唐太子真是聪明啊!”松赞一句话点出了李承乾现在这个时候折腾出党项之事的极大好处。
给了皇帝退兵的借口,同时也让皇帝对自己放心。
但从根本上说,李承乾和李世民一脉相传的是对吐蕃的忌惮。
“大唐太子虽然聪明,但是他终究没有天可汗的威望。”禄东赞低身,继续说道:“一旦将来天可汗有个万一,大唐国内的那些骄兵悍将有多少愿意服从,天下四方,高句丽,薛延陀,西突厥,甚至吐谷浑和东突厥,都会蠢蠢欲动。”
松赞微微点头,李世民太强了,他手下的文臣武将,也是自古以来少有的强悍,一旦李世民不在了,李承乾这个太子,未必能够压得住。
更别说还有那些被李世民击败的外族,高句丽、薛延陀和西突厥自然不用多说,关键是吐谷浑和东突厥,尤其是东突厥。
突厥人可是就在长城之内居住,一旦有变,他们立刻就会直接杀往长安。
“派人去长安吧,盯住那位大唐太子。”松赞转身朝着宫殿之内走去,同时说道:“还有羊同的那个小王子,本王不希望他还活着。”
“喏!”
……
七月初秋,大同江两岸已经结上了一层秋霜。
无数的厚靴踩碎枯草上的秋霜,然后登上战船,渡过大同江,朝着平穰城杀去。
无数滚石横空,弩箭翻飞,一座座战船在冲刺到半途的时候,就被岸上的投石车打翻。
即便是有少数船只冲到岸边,随即就落入岸边的陷阱坑中,然后被尖木桩刺穿,随即血流而死。
对面的河岸上,竟然部都是密密麻麻的陷阱。
李世民站在北岸,神色淡漠的看着这一切,他的目光远眺,落在平穰城城头之上,一名穿着古怪盔甲,包括全身,但眼睛锐利的将领在同一时间看了过来。
大同江南岸是沉稳雄厚的平穰城,大同江北岸是密密麻麻数以万计的大唐士卒,在枕戈待旦。
抵达大同江北岸一个月,李世民除了稳守大同江北岸以外,除了少有的几次试探,并没有对平穰城发起太大的攻势。
高句丽人在大同江防线的经营要远超过鸭绿江,这让李世民一时间有种当年攻克洛阳的感觉。
人心。
当然李世民攻洛阳,关键就是因为王世充内部纷乱,让他在人心上有可乘之机,再加上他麾下士卒战力强悍,可即便是如此,从开始围困洛阳,到王世充出城请降,整整用了七个月的时间。
若是再算上攻打整个洛阳各方势力的时间,他更是用了超过十个月的时间。
如今的整个高句丽,李世民所打通的,只有从鸭绿江到大同江这四百里平原的道路,东部更深的山区,还有不知道多少高句丽的士卒在潜藏着,准备随时从山中杀出来,然后狠狠的给他来上一击。
高句丽三四百万的百姓,想要彻底攻灭,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眼前的平穰城,同样没有那么容易拿下。
李世民神色冰冷的看了城头一眼,如果不出意外,那人应该就是盖苏文。
李世民心中冷哼一声,目光落在大同江上。
江面上冲击的船只虽然不少,但实际上并不是很成体系。
不少士卒虽然落入了水中,但很快就重新浮了起来,看了对岸一眼,然后没有丝毫犹豫的朝着北岸重新游了回来。
是的,重新游了回来。
李世民曾经下过圣旨,落水之后,不必继续游向对岸,返回即可。
整个大同江之上,唐军攻势很散,上下十几处,不像是在攻城,更多的是像在测试对岸的防御强度。
两个时辰之后,李世民微微摆手。
身后的鸣锣声瞬间响起。
“咚咚咚!”
大同江上的船只立刻撤向了北岸。
李世民一直在北岸盯着城墙,他手下的士卒撤退之后,平穰城中没有丝毫之际的追击迹象。
“盖苏文还是有些手段的。”李世民摆摆手,然后转身朝远处的军营而去。
……
中军大帐之中,李世民坐在长榻之上。
长孙无忌,李勣,李道宗,李大亮等人站在两侧。
李世民抬头,平静的问道:“现在牛进达那边情况如何了?”
长孙无忌拱手,说道:“陛下,琅琊郡公已经杀入深山之中,攻破城池七处,不过如今脚步放缓了许多。”
大唐陈兵在大同江北岸,最为担心的就是高句丽从山中杀出截断他们的退路。
高句丽只有西部是一片小长条的平原,而在东部是一片片的横贯山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