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289节
……
长孙无忌神色严肃的进入殿中,对着李世民认真拱手道:“陛下!”
“无忌,朕的病情有人对外透露了。”李世民目光有些忧伤的看向了殿外。
长孙无忌咬牙,点头道:“是,臣有错。”
当初皇帝让他统管内外,禁绝一切消息传出,但是最后,还是有消息传了出去。
以至于今日,有这样的事情发生。
所以这里面,长孙无忌是跑不了责任的。
“不关你的事情。”李世民淡淡的摆摆手,说道:“去查吧,无忌,把这件事情查清楚,再来报朕吧。”
“喏!”长孙无忌肃然拱手,立刻转身离开。
就在长孙无忌走出殿中的瞬间,李世民幽幽的声音响起:“今日都如此,他日呢?”
长孙无忌的脸色彻底的沉了下来,走出殿外,他看了一眼跪在地上的李治,然后面无表情的从他身边走过。
殿中,皇帝的神色异常的平静,眼底轻轻闪过一抹淡漠。
第308章 父慈子孝
“殿下,陛下刚刚将武昌郡公叫过去了。”长孙祥进入偏殿,对着里面正要休息的李承乾躬身禀奏。
武昌郡公,右卫将军李君羡,护卫李承乾和李治北上,他为主管。
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稚奴突然北上,最连累的便是武昌郡公了,孤有些担心,武昌郡公不会在父皇面前说稚奴什么好话的。”
“是晋王太不晓事,太胆大妄为。”长孙祥的神色也很不好看,关键是他之前虽然知道李治有争储之心,但是他和李承乾之间的过手中间都隔着好几次,但像这一次这样直接下毒,还是第一次。
而真正要害的,还是李治进入行宫之后。
虽然李承乾进入行宫的时候,李治是在为皇帝吸吮脓疮,但在此之前呢,他在皇帝面前又说了什么。
每每想到这一点,长孙祥就感到一阵浑身寒冷。
同时,他也对李承乾感到一阵阵的佩服。
李治明显是要借着替皇帝吸吮脓疮来获取皇帝的好感。
邓通的事情,几乎所有人都知道。
邓通通过替汉文帝吸吮脓疮,在汉文帝在世时,不知道获得了多少的帝宠爱,便是时为太子的汉景帝也丝毫奈何不了他。
李治如果真的以此获得了皇帝的恩宠,长孙祥都能想到,原本安稳的朝堂会再次动荡起来。
李治也就再度获得了和太子争储的基础。
但可惜,他失败了。
好在,他失败了。
太子应变极佳了。
看着长孙祥脸上的神色,李承乾轻轻笑笑,他的笑容随即收敛,然后说道:“此事看父皇如何处置吧,孤有些担心的是武昌郡公会将此事在军中诸将那里说开……”
“殿下,此事怕是如今已经传开了。”长孙祥忍不住的摇头。
太子从长安赶来,这本身就是极大的事情。
更别说如今的军中,有不少人在东宫有兼职,甚至是和东宫有关的。
比如李勣,他依旧是太子左卫率;李大亮,他是太子右卫率;李道宗,他的女婿在东宫任太子千牛副率;薛万彻,他弟弟薛万备是太子右卫率郎将。
此外还有杨务廉率领的一干将作监的官员。
其他刘祥道,高审行等家中和东宫有关联的人亦有不少。
那些外族将领对太子的观感也很好。
这些人对太子的到来更加关注。
晋王试图争储的行为太明显,恐怕李君羡将事情透露出三言两语,就会有人将事情添油加醋的传到所有军中将领那里。
有侯君集和张亮的前车之鉴,军中将来都会离的李治远远的。
甚至其中不少将领还会因为李治利用皇帝而厌恶他。
这一切还是在李治的胡乱作为对皇帝身体的伤害一事,没有被外人所知之前……
李承乾收回思绪,轻叹一声,说道:“算了,都别管了。”
“是!”长孙祥拱手。
“邢州驿丞的事情。”李承乾抬头,说道:“父皇虽然说了人交给孤处置,但是就这么将人杀了也不妥当,这样吧,将人送到将作监。
告诉杨务廉,将人用来打造军械吧,别死了,孤要用他打造一辈子的军械。”
长孙祥眉头一挑,随即拱手道:“喏!”
“还有那两名侍女。”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算了,她们先安置起来,其他的回到长安再说。”
“殿下,要不要再问一问。”长孙祥有些诧异的看了李承乾一眼。
“查查也好,将她们的底细全都查出来。”李承乾说完,微微抬手道:“好了,就如此吧。”
“是!”长孙祥松了口气,拱手道:“臣告退!”
……
殿中已经一片黑暗。
李承乾躺在床榻上,轻声叹道:“可惜了!”
是真的可惜了。
他原本想要将这两个女人送到皇帝身边的。
这两个女人和李承乾没有关系,她们不是李承乾的人,是邢州驿丞找来的罪女。
而且,这两个人姓齐。
没错,就是义丰齐氏的女子。
是齐知玄的族中姐妹。
这两个女人是邢州驿丞找的,那么便可以算作是清河赵氏找的,也就是李治找的。
这两个女人真要是被送到皇帝身边,将来出了什么事情,都是李治的责任。
毕竟李承乾从来也没有真正的接触过这两个女人。
当然,李治可以通过这两个女人,来稳固在皇帝身边的位置。
但是,只要这两个女人开口,皇帝恐怕立刻就会反应过来,赐死这两人,顺带牵连到李治身上。
这两个女人也可能不管李治,反而是希望从皇帝身上来拯救她们自己的族人。
不过义丰齐氏而已,还有几人。
但李承乾真正希望的,是她们做点别的……
可惜了,皇帝没要这两个女人。
李承乾轻轻的摇摇头,感慨一声。
算了,本身就是一招可能性不大的棋子。
李承乾转头看向侧畔,低声说道:“我们的人现在在哪里?”
帷帐之后,有人影轻轻躬身,说道:“回殿下,照殿下之令,他们已经去了太原。”
“如此便好。”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眼神微微的眯了起来。
皇帝之前并没有深究驿丞背后的意思,也就是不会追究清河赵氏,不追究清河赵氏,也就是不会追究李治。
这看起来是对李治的一种爱护,但是李承乾却从中嗅到了一股不一样的味道。
这两年来,李治的种种作为,已经足够让皇帝对他失望了。
尤其是如今李承乾的种种手段之下,朝中文武倾向于李治的少之又少。
李治即便是成了太子,他也没有任何治理天下的基础。
皇帝强行立了他,最后的结果只会是天下大乱。
李承乾只要自己不犯错,那么他的太子之位将会更加的稳固。
李治。
李承乾微微摇头,现在这种时候,反而不能让李治回地方了。
他越是留在皇帝身邊,就越会扎眼,越会让群臣不满。
皇帝不是杨坚,群臣也不是杨坚手下的那批人。
尤其还有舅舅在。
至于并州,李承乾轻轻冷笑,太原有太多他的人了。
和洛阳一样。
心中有了计较,李承乾微微闭上了眼睛。
帷帐之后也是一片安静。
……
清晨,晨光照亮了整个行宫。
李治叩首在蒲团上,身后披着披风,冬夜之下,他早已经困乏难耐的睡了过去。
一阵清脆的脚步声在身后响起,李治猝然惊醒,猛然抬头看向后方。
一张黑色的氅衣出现在眼前,随即盖在了他的身上。
氅衣落下,李治一眼就看到了一身明黄色蟒袍的李承乾出现在身后,他一时间愣了。
李承乾神色关切的将氅衣盖在李治身上,然后轻声说道:“稚奴,天亮了,一夜了,你就算有再大的过错,跪了一夜也足够了,好了,该回去休息了,不然就真的要生出病来了。”
“皇……皇兄!”李治的声音莫名的有些沙哑。
李承乾眉头一皱,伸手摸向了李治的额头,然后抬头,看向侧畔的内侍道:“晋王有些低烧,还不赶紧扶晋王下去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