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292节

  李承乾微微一愣,随即反应了过来,拱手道:“房相为国操劳,儿臣钦佩至极。”

  “嗯!”李世民满意的地点头,然后转口说道:“高句丽的事情暂时如此,兵部按照计划行事,户部筹备粮草,工部整修军械,两到三年之内,朕要再临高句丽。”

  “喏!”群臣齐齐拱手应声。

  没有人去劝李世民,也不会有人在皇帝如今兴头上去浇什么冷水。

  两年之后,三年之后,谁知道是什么样子呢?

  或许皇帝身体安康,但一场波及广泛的水灾,就足够打灭皇帝所有一切的热情了。

  “好了,说说薛延陀的事情吧。”李世民神色严肃起来,然后眼神冰冷的说道:“朕东征高句丽,薛延陀竟然真的敢趁势动兵,真的是不知死,索性,今日,朕就灭了他薛延陀。”

  “喏!”李承乾跟着群臣拱手,眼神有些惊讶的看着皇帝。

  他知道皇帝要对薛延陀动兵,毕竟在不久前,皇帝就已经开始命令大唐各边州做好动兵准备,但是开战和灭国是两码事。

  薛延陀又远在漠北。

  漠北距离大唐边境极远,超三千里,大唐想要越过茫茫草原,灭国薛延陀,谈何容易。

  皇帝坐在御榻上,略微有些得意的看向李承乾,然后开口道:“太子,对于此战,你觉得应该如何打?”

  李承乾此刻脑海中快速的思索,同时说道:“父皇,作战之事,由军中诸位大将指挥便可,儿臣相信平灭薛延陀并不难,然而真正难的,是灭了薛延陀之后的漠北格局,所以,儿臣思虑,是不是提前布局?”

  李世民微微一愣,随即感到有些好笑的说道:“你说!”

  “漠北想要因为距离遥远,大唐控制不足,所以匈奴,突厥,薛延陀此起彼伏,接连控制,如今即便是大唐灭了薛延陀,那么明日,说不得回纥,铁勒,谁家就又重新崛起取代薛延陀,所以为了漠北的长久稳定需要一条长远的策略。”李承乾神色沉吟。

  “你继续!”李世民神色严肃起来,东*突厥灭亡之后,李世民就期待漠北稳定,但是因为薛延陀一家独大之后,野心四起,开始南下,试图成为另一个东*突厥,挑衅大唐边境,吞并突厥部族。

  更甚至于接二连三在李世民分心东顾的时候,派兵攻打大唐边境。

  不灭他,皇帝心口那口气顺不过来。

  然而,灭了薛延陀,最多二三十年,必然会有另外一个强大的国度崛起。

  与此同时,突厥内部也开始蠢蠢欲动,人心不安。

  如何彻底安定北疆,是李世民需要认真去思索的问题。

  “马!”李承乾说完,抬头看向李世民,拱手道:“父皇,儿臣希望大唐在战后的战利品分配中,不要薛延陀的人口,不要薛延陀的牛羊,只要薛延陀的马!”

  “草原部族来去如风,根本依仗的就是战马,没有了战马,便是彼此攻伐,也将受到极大的限制。”李勣站了出来,对着皇帝拱手,然后看向李承乾道:“太子的目光极准,若是能够在战后,收走薛延陀的所有战马,那么北疆草原部族起码二三十年会安定。”

  李承乾的眉头微微皱起,忍不住的看向了李勣。

  李勣摇头,拱手道:“然而殿下,如果我们从漠北带走大量的战马,一来,大唐无法提供足够的草料让这些战马生存,二来,战马是草原的根基,我等清楚,草原部族也一样清楚,一旦有事,这等于逼这些北部部族全部联手起来……所以完全取战马不可行。”

  “他们还是有野心啊!”李承乾轻叹一声。

  “完全取战马不可取,那就以取战马为主,牛羊为辅便是了,国是大唐灭的,大唐在战后尽可能多的取战马便是了。”长孙无忌站出来支持李承乾。

  “太子!”李世民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拱手,说道:“父皇,儿臣想的,是如果能够从薛延陀获得大量战马,然后带回长安,将军中所有的老弱战马全部替换掉,老弱战马,哪怕是身体好一些的战马也全部卖到民间,尤其是可以向南卖,尽可能让民间使用马匹……”

  “草料不足。”皇帝点出了关键,不是什么地方都适合养马的,马也不是在任何地方都能生存下来。

  “向草原部族购买草料。”李承乾的眼神微微眯了起来,然后轻声说道:“用茶叶,丝绸和草原部族低价购买草料,这样变相的控制草原部族的战马数量,从而控制草原部族的强大。”

  李世民脸色顿时一惊,如果能够控制草原部族的战马数量,那么草原部族的威胁能极大的降低。

  一瞬间,李世民就想出了好几条借题发挥的办法。

  李承乾微微侧身,看向殿中的群臣,说道:“如今的大唐,军中的战马数量还是太少,若是能够有大量战马,军中战力提升暂且不说,光是用空缺出来的战马来运输粮草,粮草损耗能大大降低不说,也能够迅速的跟上军中行动。”

  如今的军中粮草运输,要么是车,要么是船,甚至是单纯的人力,但不管车船,压上满满当当的粮草,他的运输速度总是快不了,可是战马就完全不同。

  战马的速度要远远的快出车船和人力,能够及时的跟上大军行动,如此一来,途中的消耗就大大减少。

  李承乾向前一步,认真拱手道:“父皇,只要有足够的战马,儿臣可以保证,军中的将士打到哪里,朝中的粮食就能跟到哪里。”

  李承乾一句话,殿中群臣全都惊讶的看着他。

  尤其是武将,惊讶的同时,眼中也带出无限的喜意。

  后勤对战事的重要性,他们最是清楚,如果有足够的粮草后勤,他们甚至能够打到天涯海角去。

  太子,太子,太子真的是大唐的好太子了。

  日后谁想要夺太子的储君之位,军中将士第一个不答应。

  ……

  “殿下此言有些夸大其词了。”李勣赶紧再度拱手,说道:“战船和马车运送粮草,一车就能有好几石,而战马呢,可运送不到十一。”

  “那就多准备些马好了。”李承乾看向李勣,认真说道:“若是有一千匹,三千匹,甚至五千匹战马用来运送粮草,那么数量就不再是问题。”

  “那样……”李勣一时间不知道该如何反驳,因为这样又回到了大唐没有足够马匹的问题上。

  大唐没有足够的马匹怎么办?

  从草原劫掠。

  什么时候?

  现在!

  唐俭的呼吸不由得轻了下来,他不管战场厮杀的事情,但是如果给他足够的战马来运送粮草,那么其中的损耗能够降低到极限。

  其中剩下来的民夫,更是能够重新投入生产。

  所以只要有足够的马匹,那么户部的压力将会小到极限。

  皇帝坐在御榻上,他在琢磨李承乾的话。

  有足够的粮草,最低的损耗,那么即便是攻伐辽东,大唐也能够承受。

  不只是辽东,还有西域,漠北,安南,吐蕃,甚至天竺,波斯,都会在大唐的铁骑之下。

  到时候,他所统治的,就将是一个无比广袤的帝国。

  然而,他毕竟是李世民。

  他敏锐的洞察到这其中存在了风险。

  很大的风险。

  ……

  “太急了。”李世民坐在御榻上,看着李承乾,轻轻摇头道:“大量的战马替换,更多的战马需要处置,这不是你嘴里说处理好就能处理好的,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就比如这么多的战马涌入地方,若是有人倚其作乱,甚至谋反,如何防止?”

  李承乾神色一怔,拱手道:“父皇,凡三十匹马以上必须登记,否则以谋逆论;同时想办法削弱不在军中的战马的耐力,最后控制兵刃,削减民间刀剑的长度……”

  “朕要的,是如何杜绝人心以此谋反。”李世民看着李承乾摇头,说道:“你的办法都需要时间,而且不是一两年,是十年,二十年,甚至更长的时间。”

  李承乾微微点头,改变,不改革,带来的不仅是好处,还有坏处,这一点他必须承认。

  商鞅,王安石,哪那个的下场好了。

  李承乾现在方略虽然暂时看不出不对来,但是一旦有不对出现就晚了。

  “而且英国公说的有道理,草原部族也不是傻子,哪怕他们一时间看不穿这其中的玄机,但只要有心人跑一趟联络内外,那么到时候,长城之外,草原部族兵临长安,长城之内,有人谋反,那么立刻就是翻天覆地的大变。”李世民直接点出了其中的要害。

  “是!”李承乾嘴角微微才抽搐,这个问题他无法反驳,这种局面的确很可能存在。

  不,是必然会出现的,有这种机会,但凡能够看穿这一点的,就都不会放过这样的机会。

  “更别说还有吐蕃。”李世民神色凝重,叹声说道:“西突厥远些,还好,但吐蕃从高原而下,可没有那么难。”

  “是!”李承乾不得不再度点头。

  “所以,战马可以流入民间,但流入民间的数量必须严格控制,甚至于每一匹战马都需要登录。”李世民抬头,说道:“这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最后形成的制度;还有兵刃的长度不许变,你忘了,府兵作战是自带兵刃的。”

  李承乾眉头一跳,立刻拱手道:“是!”

  “慢慢来。”李世民笑了,看着李承乾说道:“朕必须承认,你的方向是对的,大唐想要成就伟业,那么必须要有足够的战马,只不过这些战马都必须严格清晰的控制,还有草料,必须要有足够的草场控制,这些都必须掌握在手中。”

  “是!”李承乾认真拱手。

  “三十年,不能太快了。”李世民看着李承乾,轻轻摇头,说道:“方方面面的问题必须要最稳妥的解决,你回去之后写一个方略,三十年的大体方略,三十年后,大体便可以了……东控安东,西抵波斯,北掌漠北,南定安南,成就一个实实在在控制的强大帝国。”

  “儿臣领旨!”李承乾肃然拱手。

第312章 命太子御前领政

  李世民坐在御榻上,看向李勣,问道:“英国公,这一仗,如果原本预期的话,你觉得最后能带回多少战马?”

  “陛下,差不多两万匹战马左右!”李勣很快拱手,说道:“这一次要调动回纥,突厥,契丹,奚,靺鞨等诸族,所以臣原本打算带回长安两万匹精壮战马,还有大量的牛羊。”

  “三万。”李世民抬头,面色冰冷的说道:“牛羊也照比例翻,不要有差别,不要让人看出大唐的目的。”

  “喏!”李勣肃然拱手。

  李承乾不由得轻叹一声,论及老辣,又有几人能够超过他的父皇呢。

  李世民收敛神色,看向李承乾,问道:“太子,朕刚才问的是如何动兵,不是说处理战后的事情,你说,若是你打算如何动兵?”

  “是!”李承乾拱手,说道:“儿臣以为大体分三路,一路从兰州,凉州,灵州北上,调动回纥回纥、拔野古、同罗和仆骨等铁勒部族,从西部直插薛延陀王庭;一路从云中都护府出发,调动突厥各部落,从中部直插漠北中央;最后一路从幽州营州出发,调动契丹,奚,靺鞨等诸族,直插薛延陀东部。”

  “长安也出一路兵,和定州出兵主力,一起杀入薛延陀。”李世民抬头,开口道:“江夏王!”

  礼部尚书江夏王李道宗站出拱手道:“臣在。”

  皇帝淡淡的开口道:“命你率大军主力,然后发朔、并、汾、箕、岚、代、忻、蔚、云九州兵力,出军漠北。”

  “臣领旨!”李道宗肃然拱手。

  “右领卫大将军执失思力!”

  “臣在!”执失思力站出拱手。

  “你即刻回长安,调右金吾卫将军田仁会,发长安兵一万,从延州北上,调延、鄜、坊、石、隰五州兵力北上,出军漠北。”

  “喏!”

  “右卫将军薛万彻,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社尔。”

  薛万彻和阿史那社尔立刻站出拱手道:“臣在。”

  “令你二人发凉、灵、原、宁、盐、庆、胜、夏、银、绥十州兵力,从西线北山。”

  “喏!”薛万彻和阿史那社尔拱手领命。

  “营州都督张俭,右千牛卫将军薛孤吴仁。”

首节 上一节 292/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