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356节
李治轻轻低头,他要冷静下来,冷静下来。
皇帝和太子在警惕他,他没有必要这个时候强行去做什么,更何况他原本的计划,就是现在这两个月要安静下来。
现在正好,按原本的计划安静下来就是。
他真正需要担心的,是年底的骊山温泉宫的事情,人手和东西都已经安排到位了。
如果年底时候,没有机会,那么他必须要撤人。
不,不能撤。
谁说一定就没有机会呢。
李治脑海中一下子通畅了开来。
需要一个灵活的方法,能够以最小的代价撤人,同时又能够在需要的时候,全部力量扑上去。
李治的眼神一下子淡漠了下来。
什么办法。
只有一个的办法。
杀。
李治笑了,笑的很肆意。
的确,他这一次回京的确不得不小心,但他不是一个人,他还有骆宾王,还有褚遂良,还有武媚娘,还有……
他能做很多的。
……
东宫,承恩门。
李承乾神色淡入的门下而过,两侧的侍卫轻轻躬身。
李承乾看向承恩殿门口,就看到几名太子妃的贴身侍女站在了殿门前。
她们远远的看到李承乾,立刻俯身行礼。
李承乾想了想,然后走上台阶,走入承恩殿中,果然看到了坐在短榻上在不停打瞌睡的苏淑。
李承乾笑笑,走了过去,也不顾将她惊醒,就这么抱着她来到了床榻上。
李承乾将苏淑放下,然后自己躺在了她的身侧。
低下头,苏淑已经趴在了李承乾的胸口,抬着头看着他。
“怎么了?”李承乾轻轻搂住苏淑,看着她的眼睛。
“妾身听说晋王回长安了。”苏淑眨着眼睛看着李承乾,说道:“妾身原本还有些担心的,但是看殿下如今的模样,便知道是妾身自己多想了。”
李承乾笑笑,道:“稚奴回京,的确是有威胁的,不过也仅仅是有威胁罢了,只要你我不出皇宫,那么便一点事情也没有。”
“不出皇宫,殿下这话可不是好词啊!”苏淑惊讶的看着李承乾。
皇宫中有无数禁卫护卫,他们自然不用担心什么,但李承乾这话的意思,却是说一旦他们离了皇宫,很可能会有危险。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父皇的身子也就是在这一两年了,就连西域那边都不安分,更别说是稚奴了,他如果再不做些什么,恐怕就真的没有任何机会了,而他又常年在外,所以,当御医告诉他父皇身体不佳时,唯一的办法便只有狗急跳墙了。”
“御医为什么会告诉晋王陛下身体不佳?”苏淑有些诧异的看了李承乾一眼。
“孤怎么会知道。”李承乾平静的摇摇头,说道:“不过,稚奴既然已经知道了父皇的身体不好,那么渠道便只有御医了。”
“是吗?”苏淑有些不确定的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笑笑,没有解释什么。
……
“既然知道晋王会狗急跳墙,那么父皇为什么还要让他回来?”苏淑忍不住有些抱怨。
“他必须回来,也应该回来。”李承乾一只胳膊放在脑后,看着苏淑说道:“父皇的身体不好,若是能够撑过今年,那么自然一切无事,稚奴便是有无数手段,也白费,但父皇身体若是撑不过今年,那稚奴就更应该留在长安了。”
“父皇……要看稚奴一眼。”苏淑将中间的半句话咽了回去。
“不是,是因为防止意外。”李承乾摇摇头,说道:“父皇如今可继位的皇子只有两个,孤和稚奴,万一孤有什么时候,父皇不会选择象儿的,他只会选择稚奴。”
“殿下,这是什么话。”苏淑愣了。
“史上不知道有多少太子,死在了继位之前,这不奇怪。”李承乾目光看向上方,轻声说道:“这可以是意外,可以是中毒,不管怎样,身为皇帝都应该考虑这样……至于为什么不选象儿,孤若是意外身死,而凶手不是稚奴,那么就是有别的野心家。
象儿太小了,压不住的。”
“别的野心家?”
“爱妃不会以为现在这个时候,在长安,真的在动的,就只有稚奴吧。”李承乾摇摇头,说道:“不,除了稚奴,还有很多人在浑水摸鱼。”
“那殿下可要保重自己。”苏淑有些担忧的看着李承乾。
“孤已经交代下去了,表兄会看着外面,而在内院,就靠爱妃了。”稍微停顿,李承乾捏着苏淑的下颚,轻声说道:“等一切结束了,孤和爱妃再生个儿子吧?”
苏淑皱眉看着李承乾:“三个儿子还不够吗?”
“不够。”李承乾摇摇头,说道:“看看孤,青雀,稚奴,我们三兄弟,为了一个太子之位,就差死一个了,为了避免象儿他们将来也是如此,多生一个吧……四个就不会斗得太厉害了。”
“这样吗?”
“当然!”李承乾轻轻笑笑,皇帝调李治回来,还有最后一个原因。
他要保李治一命。
但他保得住吗?
……
李治正在后院,陪着赵氏,就在这个时候,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外面响起。
姬家福快速步入,然后走到了李治身侧,低声在他耳边说了几句。
“辩机?”李治一句话下意识出口,赵氏有些惊讶的看着他。
第372章 父皇的身体不好,一旦他知道辩机之事
晋王府后院,高阳公主跟在姬家福的身后,朝着书房走去,同时不在意的说道:“晋王也真是的,有什么话不能在前面说,非要来后面。”
姬家福没有说什么,只是平静的在前面引路。
绕过小湖,走过庭廊。
姬家福在书房门外停步,推开房门,然后后退一步,伸手恭请。
高阳公主平静的点点头,看了他一眼,然后才迈步进入书房。
“吱呀”一声,房门被关闭。
高阳公主有些诧异的回头看了一眼,随即就没有再在意。
……
看到坐在主榻上读书的李治,高阳迈步朝李治身侧走去,同时开口打招呼:“晋王!”
李治放下手里的书籍,然后抬头看向高阳,神色温和的说道:“皇姐。”
“你这是在看什么啊!”高阳不在意的去拿李治放在一旁的书籍,同时坐了下来。
“是《显扬圣教论颂》。”李治看向高阳,平静的说道:“这是玄奘法师的高徒辩机和尚帮助玄奘法师编撰出来的经文,皇姐崇佛,应当知晓的。”
高阳公主的手轻轻一顿,然后满脸笑着看着李治说道:“是的,皇姐见过玄奘法师,之前也看过这本经文的……不过,话说回来,晋王怎么也对佛经感兴趣了,皇姐记得你一向崇道啊!”
“稚奴一向对佛道没有偏见的。”李治笑笑,然后说道:“稚奴如今依旧还记着当初在洛阳龙门石窟时,和皇姐,还有魏王兄一起捐赠修佛之事。”
高阳公主神色微微一淡,看向李治说道:“晋王今日有什么话,不妨直说。”
“皇姐之前一直称呼稚奴的,怎么今日全是晋王?”李治脸上有些苦涩。
“若是没什么事情,本宫就先离开了。”高阳公主直接站了起来,然后朝着书房外走去。
李治平静的拿起《显扬圣教论颂》,然后轻声开口道:“稚奴尤记得当年,皇姐和佛门高僧走的很近,如今稚奴回到长安,也听说了关于皇姐的一些事情,和辩机和尚的一些事情!”
“晋王!”高阳公主猛然转身,压抑着愤怒的看着李治,喝问道:“你究竟想说什么?”
“皇姐,有些事情是不经查的。”李治拿着《显扬圣教论颂》,向前一递,然后手一松,《显扬圣教论颂》便已经掉在了地上。
哗啦一片。
高阳公主双拳紧握,目光死死的盯着李治。
李治起身,平静的走向房门,然后当着高阳公主的面直接打开了房门,然后淡淡的说道:“皇姐若是什么都不担心,便请吧。”
高阳公主缓缓的转身,深深的看了李治一眼,然后一步步的朝着房门走去。
就在她走到房门口的一瞬间,李治再度开口道:“不过稚奴劝皇姐,行事还是要小心一些,若是皇姐一不小心怀上了辩机和尚的孩子,哪怕到时候,死的恐怕就会是一大片人了。”
“晋王!”高阳公主终于忍不住愤怒的怒吼。
“呵呵!”李治笑了,也不看高阳公主,关上房门,转身重新走回到主榻上,然后才看向了高阳公主。
高阳公主深深的看了李治一眼,然后脚步沉重的走到了李治身侧,然后坐了下来:“你究竟要做什么?”
李治抬起茶壶,给高阳公主倒了一杯,然后才淡淡的说道:“皇姐私事,稚奴没有插手的意思,只是劝皇姐一句,行事务必小心,此事一旦让父皇和太子知晓,恐怕绝对不是小事,人死不算什么,骨肉分离才是大事。”
“你!”高阳瞪直了眼睛看着李治。
李治浅浅笑笑,拿起茶杯抿了一口,然后淡淡的说道:“父皇如今身体不是太好,皇姐又没有想过未来。”
高阳公主看了茶杯一眼,眼神不屑的说道:“父皇身体不过是暂时不好而已,用不了多久就能好过来,你别忘了,父皇今年不过才四十八岁,他还很年轻。”
“皇姐历来就是这么自欺自人的吗?”李治轻叹一声,说道:“若是没有准确的消息,稚奴今日会这么请皇姐来吗?”
高阳公主愣住了。
“父皇的身子就在这一两年间,这是御医的原话,所以稚奴是真的不希望看到皇姐瞎折腾。”李治轻轻摇头,说道:“若是真有什么事情,父皇,皇兄,还有舅舅,都不会放过皇姐的。”
高阳公主的脸色不由得微微一变。
她不在乎房遗爱,不在乎房玄龄,甚至不在乎自己的两个孩子,但是她必须小心一个人,那就是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是皇帝稳定天下的定鼎神柱之一。
关键他还是皇后的兄长。
他如果用皇后的名义来收拾高阳,谁都救不了她。
更准确的讲,高阳只在于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