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382节
所以,如果骆宾王真的是李元吉的后人,那么,他对皇帝将毫无丝毫威胁。
“所以,要么那人是别人的棋子,要么就是齐王之子。”李承乾抬头,看向长孙无忌和皇帝道:“既然如此,那是不是可以私底下将他是齐王之子的消息传出去,毕竟他一直都以为自己是隐太子之子,若他知道朝中将他认定成是齐王之子……”
“他要么发疯,要么就回去自己想办法调查,这背后的一切。”长孙无忌看向皇帝,说道:“如果他查出自己根本就什么都不是,只是一个被利用的棋子,他会不会杀了背后那些人?”
“去做吧。”李世民点点头,说道:“看看那些人自相残杀也好,不过朕很想弄清楚,是哪些老家伙跳出来了,太子,查出来!”
“是!”李承乾认真拱手,然后他抬头道:“父皇,稚奴离京是不是晚一些?”
“不,就后天!”皇帝眼神冷漠。
“喏!”
第395章 流放李治,前世今生的颠倒
三月十六日,皇帝离京,入翠微宫休养。
太子监国。
太子居两仪殿监国。
天下事,除东征高句丽准备之事外,其他皆进太子处决,无需奏送翠微宫。
三月十七日,晋王离京,流放黔州。
……
长安城西,金光门外。
李承乾牵着一匹马,等候在道旁。
一群兵卒押送李治徒步从长安城中而出。
看到一众金吾卫,兵卒识趣的让他们将李治带到了李承乾身前。
一身粗麻布衣,一根黑带束发。
身形虽然依旧挺直,但是眼底却满是茫然。
来到李承乾身前,李治下意识的行礼道:“皇兄。”
“平身吧。”李承乾看着李治,说道:“父皇已经去了翠微宫,所以今日由孤前来送你。”
李治嘴角微微抽搐,皇帝现在根本不想见他最后一面。
“孤亲自准备了衣服,鞋袜,还有一点盘缠,同时嘱咐沿途的官吏待你好些。”李承乾神色突然认真起来,看向李治说道:“稚奴,你记着,沿路不要随意和任何人说话,不要接任何信件,到了黔州之后亦是如此。”
“是!”李治立刻凝神起来,对着李承乾拱手道:“谢皇兄提醒。”
李治知道,李承乾的目标从来就都在皇帝身上,而不在他的身上,所以他对自己没有杀意。
但他没有,不代表其他人没有。
朝中的御史,还有那些奸佞小人,乃至于那些山野之间不安于室的人物。
或者想借自己作伐,或者想要自己的人头,甚至是用自己的名义造反,尤其是最后。
所以,不和任何人交通,是对自己最好的办法。
“远离人群,独室暗处。”李承乾稍微停顿,轻声说道:“笔还好,纸墨消耗太大,地方官员怕是不会为你提供,所以,孤会让人给你准备一把刻刀,然后定时送些木片过去,你自己读了那么多书,自己一本本的刻出来吧。”
如今的大唐,纸张是稀罕物。
虽然不是很贵,但是很稀少。
便是地方自己所用都不一定够,更别说是提供给李治这么一个流放的人物了。
至于书本,那是引灾之物。
不留最好。
“是,多谢皇兄。”李治再度拱手。
“弟妹会先待在禁苑几年,等你在黔州彻底安定了,孤再派人将她送过去。”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至于李忠,等他年纪大些,孤会让人带他回长安科考,若是能过,便去秘书省修一辈子的书吧。”
“多谢皇兄。”李治彻底的放松了下来。
“还有一件事。”李承乾将手里的缰绳递给李治,同时说道:“骆宾王很有可能是巢刺王之子,现在朝中正在追查。”
“什么?”李治愣住了,一瞬间,他和骆宾王交往的所有一切细节全部出现在了脑海中。
顿时一些曾经被他疏忽过的细节,也迅速的浮现了出来。
“皇兄。”李治看着李承乾,脸色难看,想要说什么,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放心,他会死的。”李承乾拍拍李治的肩膀,然后低声说道:“朝着翠微宫的方向磕个头吧,算是和父皇告别。”
“是!”李治沉沉低头,然后看向翠微宫方向,直接跪倒,叩首九次之后,李治才直起身。
深深的看了翠微宫一眼,李治转过身,对着李承乾三叩首道:“多谢皇兄!”
“起来,去吧。”李承乾直接摆手,然后有些不忍的侧过身。
李治轻叹一声,然后翻身上马,骑马朝远处而去。
李承乾这才转过身,看着李治远去的背影,曾经的一幕,突然从他的脑海中浮现了出来。
上一世,他被废流放,李泰也被发配地方。
李治什么都没做,最后却捡了便宜,成了太子,继承了皇位,最后成了高宗天皇大帝。
甚至如果没有武媚娘,或者说武媚娘和李治同时病死,那么李治绝对是会在史书上被人无限夸赞的贤明帝王。
但可惜,一个武媚娘,将他的名声毁了一半,将他的功业也毁了一半。
如今,李治走了。
他这一走,没可能回来的。
李承乾几次对他动过杀心。
或者是忌惮皇帝和长孙无忌的态度,或者是他自己突然心软,起码到最后,李治虽然被流放,但终究是活着离开了长安城。
李承乾希望他这一路,能一口气走到黔州,中途千万别回头。
如果他回头了,便是皇帝和长孙无忌都会杀了他。
即便是他们,对他也只剩下最后一点的容忍了。
……
李承乾轻叹一声,前一世,他离京的时候,李治前来送他,送了衣物和钱粮,但李承乾没要。
至于马匹,上一世他左腿残疾,皇帝赐的马,不然他根本到不了黔州。
然后,这一世,李治接受了他的衣物,钱粮和马匹,但这一路依旧风险重重。
最首先得是马匹。
山路艰险,人不好走,马又能好走到哪里去。
最起码到了成都,他就必须要换马,但是李治凭什么换马,不会有人给他换马的。
之后从成都到黔州的路,他会走的很艰难。
到了黔州,他会只剩下一口气。
然后面临瘴气。
没人会刻意针对他,但不会有一个人会好心的去帮助他。
前世,李承乾挣扎了一年,病死半路。
这一世,李治呢?
李承乾猛然转身。
李治走了,带着他原本可能会创造的辉煌走了。
留下了这座宏伟巨大的长安城。
李承乾抬起头,他能够清楚的听到这一座宏伟的长安城中,有无数的嘈杂热闹的声音传来,起码几十万人。
长安城,天下帝京,整个天下。
他将会代替李治,在皇帝之后,治理这个天下。
不,这本就应该是属于他的天下。
李治即位,虽然是太子即位,但他根基不稳,压不住天下重臣,尤其是他的舅舅,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为了帮助李治稳固皇位,清洗了一大班的宗室,然后,李治反过来又将长孙无忌给清洗了。
长孙无忌不是司马懿,更不是杨坚,你杀他做什么。
李承乾轻轻摇头,他即位,虽然初期不免有所动荡,不然有人心刺探,但他有足够的把握压下这些事情。
李治前世耽搁了十年的时间。
十年,高句丽喘过气来了。
虽然竭尽全力灭了西突厥,灭了高句丽和百济,但是吐蕃和新罗成长了起来。
现在,李承乾手上省了这十年之间。
他会用最快的速度,灭了西突厥,高句丽,百济,新罗和吐蕃。
一手创立一个超越他的父皇,超越前世的李治,甚至创造一个永恒强大的国度。
……
马车被拉了过来。
李承乾坐进了马车中。
马车缓缓的朝长安城而去,李承乾轻轻地掀开车帘,看向南面的终南山翠微宫方向。
皇帝翠微宫休养,除了准备高句丽的战事,其他天下事,全部都交给李承乾处置。
这和之前完全不同。
李承乾虽然以前也监国处理政事,但很多时候,都需要考虑朝中百官,还有上面皇帝的态度,行事战战兢兢。
不敢有自己太多的主见。
但是现在,皇帝自己将那把手松开了,处置政事,甚至生杀予夺的权力都给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