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409节

  身为公主,礼法早就应该深入到骨髓之中。

  但是永嘉公主见了他,就像是老鼠见了猫一样,躲的很厉害。

  这里面有鬼!

  李承乾的眼神冷了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徐安的声音在车帘之外响起:“陛下,右千牛卫郎将丘神勣到。”

  “宣!”李承乾微微抬头。

  随即,一身红衣金甲,面色谨慎的右卫郎将丘神勣出现门口。

  丘神勣单膝跪倒,对着李承乾行礼道:“臣,右千牛卫郎将丘神勣,参见陛下!”

  李承乾看着丘神勣肃穆的神色,心中不由得轻叹一声。

  他现在终于有些明白,为什么历史上的帝王,都喜欢用一些酷吏的。

  因为他们这种人真的很少受人情往来的影响。

  行事果断,又肯背锅。

  实在是皇帝最佳的黑手套人选。

  “丘卿,右千牛卫的职责是什么?”李承乾微微抬头。

  “奉旨,掌执御刀,宿卫侍从。”稍微停顿,丘神勣拱手道:“右千牛卫另有暗责,监察诸王公主事。”

  李承乾轻轻点头,道:“前些年,朕和魏王,晋王,闹的实在有些不成样子,让你们难做了,但现在,一切安定,该做的事情,都要去做。”

  “喏!”丘神勣神色肃然起来。

  “朕今日去探望长广大长公主,发现她的病情很有些异样,去查一查,究竟是怎么回事?”稍微停顿,李承乾眯着眼睛,问道:“右千牛卫知道该怎么行事吧?”

  “臣知!”丘神勣凛然躬身。

  “去吧。”李承乾微微摆手。

  “臣告退。”丘神勣对着李承乾抱拳,然后转身走出了御乘。

  抬眼,不知不觉中,御乘已经来到了太极殿侧畔。

  丘神勣快步从马车跳下。

  御乘继续朝着前方的两仪殿而去。

  丘神勣站在太极殿的阴影中,目光看向两仪殿的方向。

  赵国公长孙无忌站在大殿门口等着皇帝,旁边还有梁国公房玄龄和英国公李勣,一众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高官。

  丘神勣从人群的阴影中,看到了自己阿耶、雍州都督丘行恭的身影。

  ……

  御乘停在了两仪殿的门口,李承乾神色平静下来,随即在迈上金阶的一瞬间,他的脸上已经满是温和的笑意。

  两仪殿门口,长孙无忌等人,看到李承乾,齐齐拱手道:“参见陛下!”

  “众卿平身,有劳众卿今日久等了。”李承乾有些抱歉的点头,同时步入两仪殿。

  长孙无忌起身,跟在李承乾身侧,低声说道:“臣等等等倒是没有什么,但陛下这一声不吭的突然出宫,着实吓倒了臣,万一出了什么意外,怎么办?”

  “朕知道是朕的不对。”来到了丹陛下,李承乾转身看向长孙无忌,叹声说道:“但朕今日也是迫不得已,若是朕今日没有去长广大长公主府,恐怕今日,诸卿就都要去公主府了。”

  李承乾话在最后稍微隐了一下,但在场的群臣,立刻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长广公主快不行了。

  “陛下,究竟是怎么回事?”长孙无忌神色终于凝重了起来。

  “姑母今日突患风疾,病倒不能起身,朕到的时候,已经艰难到甚至只剩下半个时辰。”李承乾摇摇头,道:“李秦说,用银针刺百会穴,或许可能救命,但杨卿,还有他的家人都不敢做决定。”

  做了决定,人可能立刻就死,也可能会活过来。

  不做决定,拖着,人可能在半个时辰后死。

  他们宁肯要那半个时辰的安心,也不愿意要可能会致死导致一辈子的不安。

  就这么回事。

  “是朕果断的下了决定,李卿这才及时用针,姑母最后缓了过来,李秦还在那边治疗,但相信仔细调养,再有个二三十年不成问题。”李承乾轻叹一声,然后走上丹陛,在御榻上坐了下来,然后说道:“若是朕今日不去,姑母一旦出事,消息传到翠微宫……”

  有句话,叫做哀伤是会传染的。

  长广大长公主,毕竟是太上皇李世民的妹妹,而且年纪相差也不是太多。

  如果她出了事情,消息传到太上皇的耳朵里,心伤之下,难免会对他的身体造成影响。

  在场的众人都是久经世事的人,当然明白这个道理。

  尤其太上皇如今年龄大了,因为病情又躺在床榻上动弹不得,一旦长广公主病逝的消息传过去,谁知道会不会导致他的身体支撑不住。

  一旦皇帝出事,整个天下都会出事。

  “陛下仁孝。”长孙无忌反应过来,立刻有些后怕的对着李承乾拱手。

  “这是朕该做的事情。”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殿中监!”

  “臣在!”殿中监豆卢怀让站了出来。

  李承乾看了豆卢怀让一眼,这一位也是他的姑父,高祖皇帝六女万春大长公主的驸马。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下朝之后,让尚药局和太医院,派人去朝中重臣家中请诊,日后定为常例,每十日一次。”

  “臣领旨!”豆卢怀让有些感激的拱手,他的老父亲豆卢宽的年纪也不小了,皇帝的关心让他很感动。

  “好了,说正事吧。”李承乾神色肃然起来。

  “喏!”群臣齐齐拱手。

  ……

  司徒,梁国公房玄龄站在殿中,拱手道:“启奏陛下,卫国公分别从沙州和肃州抽调了五千骑兵,然后在祁连山进行高原训练,之后还会从甘凉抽兵,最后尽力选出五千能够适应高原环境的骑兵。”

  “高原瘴。”李承乾点点头,说道:“高原瘴的确不是一般人能够适应的,但一旦适应了,就不会有再大的问题。”

  “而且在祁连山练兵,能完全隔绝吐蕃人的窥视。”房玄龄拱手,说道:“卫国公回奏,说是在张掖往南有一条能够越过祁连山杀入西吐谷浑的小路,一旦吐蕃人大军南下,卫国公就会从西吐谷浑杀出,和兰州鄯州大军东西夹击吐蕃大军。”

  中书舍人刘仁轨拿着一张兵部绘制的地图从朝中每位重臣的眼前走过。

  窦知节也将一张地图放在了李承乾的眼前。

  “这样的大迂回!”李承乾忍不住的倒吸一口凉气,看向李勣,直接问道:“英国公,这样可行吗?”

  李勣站出拱手道:“陛下,当是可行的,所以卫国公现在就提前开始从张掖训练士卒。”

  殿中不少人都赞同的点头。

  他们中有不少人当年跟着李靖一起灭亡吐谷浑,很多秘密,他们可比现在的人知道多了。

  “若是这样能行,一旦松赞从高原率军而下,鄯州方面又处于守势,岂不是他的后路都要被抄掉。”李承乾说完之后,整个人不由得有些兴奋。

  一旦西北这一战,大唐能够获胜,李承乾的皇位就能够彻底坐稳。

  “有卫国公在,吐谷浑也不敢首鼠两端。”长孙无忌站出拱手,道:“如此,陛下也就不用担心灭了吐谷浑之后的人口问题。”

  东吐谷浑少说有五十万人,这些人一旦全部交给大唐来管理,光是粮草就能拖垮大唐。

  “东吐谷浑的事情再说。”李承乾摆手,说道:“现在的关键是不让松赞察觉到西北有战,这样他才能够入局。”

  “陛下!”礼部尚书李道宗站出拱手,说道:“年底洛阳封禅,可以将地方刺史召回洛阳,反正大军作战,一时也用不到他们,反而可以从夏州,灵州等地迂回调兵。”

  灵州都督,右监门卫大将军钱九陇早年的时候,曾经和李靖一起共事过。

  夏州刺史李德謇更是李靖的长子。

  将它们迂回的从北边调过去,出其不意之下,松赞干布要吃大亏。

  “就这样吧。”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兵部将大策做好,什么时候该调兵,什么时候该调将,不要延误了。”

  兵部尚书崔敦礼站出拱手道:“喏!”

  李承乾看了崔敦礼一眼,继续问道:“高句丽那边的情况怎样了?”

  崔敦礼拱手,说道:“启奏陛下,现在陛下登基的消息,应该还没有传到高句丽,所以那边暂时安静。”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如今入秋了,让牛进达和苏定方派人清扫一遍大同江以北,免得他们在什么地方又种了农田,再往水军总管刘德敏,清洗一下高句丽海疆,别让他们的水师成了气候。”

  “喏!”崔敦礼肃然拱手。

  李承乾抬起头,继续说道:“到了冬天,朕登基的消息传过去,他们也该反击了,前线的兵力有些不足,传旨调右骁卫郎将高侃,率三千骑兵,从幽州支援军前。”

  “喏!”崔敦礼和站出的程知节两人同时拱手。

  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说道:“诸卿回去之后,多用心在辽东战事,大张旗鼓一些。”

  “臣等领旨。”群臣全部拱手笑笑,他们都知道,皇帝是要狠狠的坑松赞干布一把了。

  东西线的战事,重心在西线。

  ……

  秋风微拂,凉意清爽。

  李承乾在阎立本和丘行掩的陪伴下,行走在大明宫。

  四周到处都是搬运砖石的民夫和工匠。

  甚至一部分右屯卫也调了过来。

  大明宫是李治在登基中后期经常居住的地方,他们甚至用含元殿替代了太极殿。

  当然,这里面根本的原因是李治犯了风疾。

  风疾。

  李承乾的眉头不由得轻轻皱起。

  他的姑母长广公主是此症,他的父皇现在的情况,也有几分此症状的原因。

  另外,还有他的祖父,后来也有几分类似症状。

  李承乾微微低头。

  他日后,也需要小心这些事情。

  前行之间,不远处就是含元殿。

首节 上一节 409/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