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411节
李承乾抬头看了李义府一眼,深吸一口气,神色平静下来,点点头道:“爱卿是对的。”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李承乾的眼神依旧极冷。
杨豫之,杨豫之。
他怎么敢。
李承乾原本以为那日武顺所说的事情,已经是极度荒唐了,没想到,竟然还有更加荒唐的事情。
荒唐到甚至他都难以启齿的地步。
这件事情不能掀开,它事关大唐的颜面,事关整个李唐宗室的颜面。
李承乾看向丘神勣,说到:“丘卿,长广公主别院,这两年来,陆续有二十多名侍女失踪,大概是都死了,找个人,装作是某个侍女的父亲,到万年县去状告。”
“陛下,事涉公主,万年县也不好处置,而且公主别院,万年县进不去的。”丘神勣有些不解的看着李承乾。
依唐律,奴婢贱人,律比畜产。
但是,依照唐律,没有官府批准,便擅自杀牛或杀马,也是要徒一年的。
擅自杀了奴婢,自然也是有错,但律法对权贵又有“七议”之权,所以最后的结果,必然是以罚钱结束。
“万年县告不成,再去雍州府告。”李承乾看着丘神勣,直接说道:“让你阿耶接到奏本之后,就来宫里见朕,以涉及公主为由,请朕裁决,然后,朕会让于相,长史,还有宗正卿一起去处置。”
于志宁,张玄素,李百药,他们都是当年在东宫劝解李承乾好好做太子的榜样。
如今他们出面,即便是长孙无忌求情,恐怕也很难让他们改变态度。
改了,就等于是他们自己在打脸。
打他们自己的脸。
他们当年教导李承乾,不要荒唐,要做一个正直有品行的太子。
若是他们遇到这种事情手下留情,李承乾会当着满朝文武百官的面,剥了他们的脸皮。
“陛下,那御史台,刑部和大理寺?”李义府拱手。
“杨豫之是公主之子,宗谱属外戚,归宗正寺管辖。”李承乾淡淡的抬头,说道:“由宗正寺卿行宗法,便足够了。”
宗法,轻则圈禁,重则刑杀。
只不过向来,宗正寺很少做这种事情,即便是做,也是在皇帝的密旨之下。
如今的这件事情……
李承乾突然抬头看向殿外刚刚站定的岑长倩,问道:“岑卿,有事吗?”
“陛下,开化郡公赵节,在宫外求见。”岑长倩轻轻拱手。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随即轻轻笑道:“他回来了。”
“陛下!”李义府和丘神勣同时拱手。
“你们先退下,朕想想,这件事情该怎么调整。”李承乾抬起头,赵节回来了,这件事情就得婉转一些了。
李义府和丘神勣同时退入到了两侧的帷帐之后。
李承乾抬头,看向岑长倩道:“传!”
……
“臣,洋州刺史,开化郡公赵节,参见陛下!”一身干净紫色官袍的赵节,跪倒在地上,对着李承乾沉沉叩首。
“平身吧。”李承乾神色温和的看着赵节,问道:“怎样,回府见过你阿母了吗?”
“见过了。”赵节起身,然后拱手道:“臣是先见过阿母,等阿母睡下,臣才来见的陛下……还没谢过陛下救命之恩!”
赵节话没说完,人已经再度跪了下来,然后对着李承乾沉沉叩首。
李承乾轻叹一声,赵节前世因为追随他,最后坐罪赐死,但是他的母亲替他求情,还让杨师道也一起求情,最后连累杨师道被罢相,其他不说,他母亲虽然改嫁,但对他们兄弟俩,是真的用心了。
“平身吧,你和朕还用说这些吗?”李承乾摆摆手,赵节的母亲,是李承乾的亲姑母,他们表兄弟也不用太客气。
“是!”赵节这才起身。
“洋州的事情如何了?”李承乾神色严肃起来。
“启奏陛下,秋收之事已经进行了一半,臣原本要继续盯着的,但是陛下召臣回来……”赵节有些迟疑,这几年,他在李承乾的严格要求下,已经开始逐渐的进入了一个合格地方刺史的角色。
“洋州的事情,让长史去办,大不了之后朕派一个监察御史去盯着。”李承乾神色缓和下来,说道:“你如今在长安,唯一的职司就是看着你的阿母……对了,你这次官假能有多久?”
“半个月,陛下!”赵节有些为难的看着李承乾,他现在是刺史,虽然他是皇帝召回来的,但如果他真的是在家中待着伺候老母,半个月之后,难免会被御史弹劾。
“这样吧,朕给你个闲职,你每日去点个卯,然后在家中照顾你阿母便是。”李承乾平静的笑笑。
“谢陛下!”
“朕看,你就检校一个雍州别驾吧。”李承乾说完,赵节已经有些惊讶的看着李承乾,拱手道:“陛下,这不合适吧?”
“有什么不合适的,魏王当年不还是以相州都督,领雍州牧吗?”李承乾摆摆手,说打:“一个雍州别驾而已,不算什么,正好让你休息,对了,大不了你再领个太子右谕德,这样就行了吧。”
“谢陛下!”赵节终于松了口气,然后他小心的看向李承乾,问道:“陛下为何到现在还不立太子?”
“父皇还在,朕不着急。”李承乾摇摇头,说道:“象儿太早被立为太子,朝臣就不会太将父皇放在心上了。”
太上皇是君,皇帝是君,太子也是君。
若是只有太上皇和皇帝,那么人心之中,太上皇依旧是很重的,但是多了一个太子,人心就会下意识的将太上皇抛之脑后了。
“是臣欠缺考虑了。”赵节拱手。
“无妨。”李承乾笑笑,说道:“本来应该留你在宫中用膳的,不过你阿母身体不好,你就早点回去吧,对了,记得约束家中子弟,这几日好好在家中待着,还有每日巳时到雍州府点卯一次。”
“臣领旨。”赵节心里感到有些好笑,皇帝对他还是像对小孩一样,方方面面都要照顾得到。
“好了,你下去吧,朕这里还有很多事情要忙。”
“臣告退,陛下保重。”赵节认真感激的看了李承乾一眼,然后才转身快步朝殿外而去。
等到赵节彻底消失在视线中,李承乾的神色才淡漠了下来。
“陛下!”李义府和丘神勣从两侧的帷帐中走了出来。
“告诉你阿耶,等到赵节履职之后,这几日下朝后都不用急着回家。”李承乾轻轻地看向丘神勣。
“臣明白。”丘神勣点头。
他知道,皇帝这是要让赵节自己来处理他同母异父弟弟杨豫之的事情。
杀人诛心。
“看看他吧,看看他究竟会怎样。”李承乾摆摆手,起身道:“你们继续忙吧,朕去散散心,这些都是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
“恭送陛下!”殿中群臣齐齐起身。
走出两仪殿,午后的凉风吹来,让人一阵阵舒爽,但李承乾心里却有一种按耐不住的杀意。
“陛下!”徐安轻轻上前。
“去宜冬殿魏妃那里。”
“喏!”
……
秋雨刚歇,长安城外公主别苑。
赵节站在被挖开的大坑前,看着出现在眼前的一具具白骨,还有靠的很近的似乎是刚死没多久的女尸。
大把头发缠绕在挖掘的锄头上,混杂在泥土里,每一丝仿佛都挂满了寒意。
赵节转过身,看向四周依旧在动作的雍州官员,他的身体不由得微微颤抖。
突然,他快步走向一旁的马匹,然后快速的翻身上马,然后飞一样的朝着皇宫而去。
不多时,赵节已经来到了承天门下。
岑长倩似乎刚送走一名官员,看到赵节,他上前拱手道:“开化郡公。”
“我要见陛下!”赵节说着就要朝宫中走去。
岑长倩赶紧伸手拦住赵节,无奈的说道:“郡公,朝有朝规,便是陛下现在就在两仪殿,也请先等下官通报再说,更别说陛下现在根本就不在两仪殿。”
“陛下不在两仪殿,那他在哪儿?”赵节死死的盯着岑长倩。
“陛下回了东宫,在宜冬殿。”岑长倩无奈的看着赵节,说道:“陛下在东宫,一般是不让人打扰的,而且陛下这些时日都在宜冬殿,似乎有和魏妃再生子嗣的打算。”
“魏妃,皇后不说什么吗?”赵节突然皱起了眉头。
“魏妃是郑国公的女儿,皇后不会多说什么的。”岑长倩说完,对着赵节沉沉拱手,然后毫不犹豫的转身就走。
郑国公,魏征。
赵节面色突然一白。
明晚这一段完了,我们就开“三代以后,武王代唐”
第423章 皇帝,他要改贞观律
宜冬殿中,李承乾靠在魏薇的怀里。
一脸婴儿肥的魏薇,手里拿着木耳勺,认真帮着李承乾小心的掏耳朵。
李承乾则是双眼放空,无思无想的看着殿外。
殿中一片清静,甚至就连孩童的啼哭声也完全不见了。
李承乾的五子李善已经三岁了。
在乳娘的照顾下,安静的睡着了。
魏薇轻轻的拍了拍李承乾的肩膀,同时她手里的耳勺也从李承乾的耳朵里拿了出来。
李承乾顺势转身,然后任由耳勺从他的另一只耳朵当中伸了进去。
李承乾很安静,他什么都不想去想。
现在是他难得的放松的时候。
片刻之后,魏薇在拿出掏耳勺,然后甜甜的笑着看向李承乾,说道:“好了,陛下!”
“嗯!”李承乾没有起身,而是继续躺在魏薇的怀里,平着身子看着她。
他的手指轻轻地握住魏薇的柔荑,眼睛却直直的看着她黑漆灵动的双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