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429节
李承乾一愣,随即看向了李世民。
“哈哈哈!”李世民忍不住的大笑了起来。
……
鸿胪寺门前,噶尔·钦陵快步从里面走出,然后直接出端门,天津桥,进入早就停在对面的马车里。
“阿耶,天可汗最近没有召见我们的意思?”噶尔·钦陵低身。
“天下刺史和诸外番使者都召见了,偏偏就是不召见我们,这是心虚啊!”禄东赞微微冷笑。
李世民带着李承乾,一起召见从天下各处而来的刺史,和外番使者,让皇帝熟悉他们。
也让他们熟悉皇帝。
“不过阿史那·贺鲁倒是带出一个消息,天可汗见他的时候,只是坐在软靠上,除了头转,其他地方什么都不动,似乎,似乎……”噶尔·钦陵最后几个字始终不敢说出来。
“天可汗,他瘫了。”禄东赞轻轻抬头,眼中带出一丝狠辣。
“是!”噶尔·钦陵点头,说道:“不仅是贺鲁,还有其他很多人,都是这样见天可汗的。”
“两件事!”禄东赞神色严肃起来,直接说道:“派人从隐秘的渠道,将这个消息送到赞普手里。”
“喏!”
“第二件事,嵩山上,这些日子,还允许百姓祭拜吗?”禄东赞盯着噶尔·钦陵。
“允许!”噶尔·钦陵点头。
“很好,安排人明日上嵩山,在太上皇封禅的必经之路上挖个坑。”稍微停顿,禄东赞补充道:“挖那种一个人上去没死,但一次上去两个人,就会将坑洞弄塌的陷阱,里面放满刀剑。”
“是!”噶尔·钦陵有些疑惑的看着禄东赞。
禄东赞抬头,面色狰狞的说道:“早就听过皇帝说他要背太上皇上嵩山,原本以为是一句玩笑,没想到竟然是真的……这样正好,一次性的解决掉所有的问题。”
“是!”噶尔·钦陵眼睛一跳,他已经彻底明白父亲要做什么了。
“太上皇瘫了,皇帝要表现小心,背太上皇上嵩山封禅,但天时不予,他父子二人的亵渎震惊上天。”禄东赞眼神迷离,呓语道:“我吐蕃正好承接天命,灭唐而定天下。”
“喏!”噶尔·钦陵非常标准的拱手行礼。
第439章 辽东大捷,漫天风火
洛阳城东,建春门外。
一名红尘仆仆的千牛卫,骑马飞快地从远处而来。
还没来到建春门下,来人便已经高声大喊道:“捷报,捷报,辽东大捷,左武卫将军牛进达,右屯卫将军苏定方,鸭绿江畔击溃高句丽来犯之敌,斩首两万,大战奏捷,皇帝万岁。”
建春门守将立刻令手下人驱赶城下百姓让开道路,与此同时,随即让手下人敲响信鼓
一阵阵的急促的鼓点声伴随着飞驰的骏马,快速的将消息送到了皇宫之中。
徽猷殿中,李承乾一脸惊喜,对着李世民拱手道:“恭喜父皇,辽东大捷。”
李世民点点头,说道:“恭喜皇帝。”
“谢父皇!”李承乾笑着拱手。
“你去吧,这件事情是你苦心筹划的。”李世民微微抬头,然后笑呵呵的说道:“朕就不掺和了!”
李世民是什么人。
斩首万人这种小功,还不被他看在眼里。
“是!”李承乾神色肃然的拱手,然后转身退出徽猷殿。
……
大业门下,一身紫袍的英国公李勣已经在等候。
看到李承乾走出,李勣立刻上前,低声道:“陛下,一个月前,辽东奏报,盖苏文疑有动作,琅琊郡公牛进达和武邑县男苏定方,依陛下所定之策,退兵至鸭绿江北岸,将南岸城池留给了盖苏文,并且在里面暗藏了大量的引火之物……”
李承乾微微点头。
夏天的时候,在李承乾初登基的时候,就命令牛进达和苏定方清扫整个大同江北岸到鸭绿江南岸的广袤土地。
同时清剿高句丽海军。
盖苏文那个时候,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能命人后退收缩。
最后,他们好不容易才在大唐的眼皮子底下,偷种的那些田地,全部被摧毁。
大军随即后撤。
等到李承乾登基的消息传到高句丽,盖苏文反应过来,已经晚了。
花费了好几个月时间,好不容易筹划了一次反击,没想到,却是李承乾早就让人安排好的陷阱。
虽然说具体发生了什么还不知道,但是盖苏文这下子肯定是吃大亏了。
李承乾继续前行,稍微轻松的说道:“朕现在就想知道,盖苏文有没有在军前,他有没有死?”
……
贞观殿中,李承乾坐在御榻之上。
房玄龄,长孙无忌,李勣,褚遂良,于志宁,唐俭,阎立德,李道宗,刘德威,尉迟敬德,程知节等人,全部站在大殿两侧。
千牛卫跪在地上,高声道:“臣,左千牛卫千牛备身徐昶,奉左武卫将军,琅琊郡公之命,战报奏捷……十一月十七,盖苏文率军五万抵达鸭绿江南岸,大军弃守南岸城,高句丽大军两万人入城,当夜,北风呼啸……”
李承乾坐在御榻上,不由得一阵战栗。
他的目光看向殿中群臣,群臣也全部都是如此。
北风狂吹,城中起火。
迅疾之间,大火便已经蔓延到了整个城中。
李承乾几乎敢肯定,这场北风,就在苏定方的计算当中,甚至整个战局都在他的算计中。
深沉寒夜,北风卷火,火借风势,几乎瞬间就铺天而来。
随即,早就准备好的船只迅速的搭载大军过江。
一举杀入混乱的敌军当中。
“城中有一万人直接烧死在大火之中,剩下的在混乱中被杀散。”徐昶拱手,道:“最后清点,斩首两万余人,最后有不到两万人回到了平穰城,其他有一万人逃入深山,或者失踪。”
李承乾很想直接将战功按三万人计,但可惜不行,毕竟那一万人很有可能会有一半返回平穰城。
“传旨,升左武卫将军琅琊郡公牛进达,为左武卫大将军。”李承乾直接抬头,看向群臣,继续说道:“升右屯卫将军、武邑县男苏定方为武邑县伯,加实封两百户。”
房玄龄站出拱手道:“臣领旨!”
李承乾抬头,开口:“光禄寺!”
“臣在!”光禄寺卿长孙祥站了出来,拱手。
“光禄寺准备一批酒肉,以最快的速度送往军前。”李承乾轻声叹息,说道:“赏赐军中将士,同时让琅琊郡公将军功名单快点送到长安,兵部和吏部核实后封赏。”
“喏!”长孙无忌和唐俭站出拱手。
李承乾抬起头,看向群臣道:“前军大胜,传旨,长安洛阳两城,免宵禁三日,全城庆贺!”
“陛下英明!”群臣齐齐拱手。
“平身。”李承乾侧身,看向一侧的张阿难,说道:“传旨尚膳局,准备午膳,朕与群臣共贺大捷。”
“谢陛下!”群臣齐声欢呼。
……
夜色轻笼,华灯初上。
李承乾轻轻地睁开了眼睛。
眼前一片黑暗。
一阵轻柔的呼吸声在耳边响起,李承乾轻轻笑了,他一听就能听出苏淑的声音。
殿外隐约传来一阵阵的爆竹声。
李承乾伸手将苏淑轻轻地抱在怀里,这一刻,他什么都不去想。
突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在殿外响起。
苏淑突然被惊醒,有些朦胧的睁眼道:“陛下醒了?”
“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皇后接着休息,朕出去看看,外面究竟是什么事情?”
“嗯!”苏淑迷糊的应了一声,李承乾已经起身,然后走出内殿。
一侧的宫女已经上前帮李承乾披好外袍。
李承乾走到了门前,神色平静下来。
今日群臣贺辽东大胜,所有人都喝了不少,尤其眼下,马上就要宵禁……
李承乾轻轻一拍额头,他免了洛阳城三日之内的宵禁。
“什么事情?”李承乾走到了门前,厚厚的帷帐外面,窦知节肃然拱手道:“启奏陛下,洛州长史萧钧求见,说有大事!”
李承乾眉头一挑,点头道:“让他去贞观殿,朕立刻就赶过去。”
“喏!”窦知节在外面拱手,然后快步的转身而去。
李承乾伸手将外袍穿好,然后张开双臂,两侧侍女快速的帮他绑好玉带,挂好配饰。
李承乾这才快步走出庄敬殿,然后大踏步的朝着贞观殿走去。
远处的洛阳夜空中,一片片红晕浮空。
李承乾迈步走入贞观殿,一身紫袍的萧钧神色肃然的拱手道:“参见陛下,陛下万寿!”
“平身吧。”李承乾看了眼萧钧,他虽然神色精神,但是眼角还有一丝酒意。
今日午宴,他也喝了不少。
李承乾在御榻上坐下,然后看向萧钧问道:“什么事情,这么急?”
“陛下,人找到了!”萧钧拱手,认真说道:“陛下让臣找的徐守一背后的那个人,臣找到了。”
李承乾身体一顿,然后坐直,面色严肃起来:“人找到了,在哪里找到的?”
“汉王府!”萧钧拱手,说道:“洛州府排查了半个月,动用了洛阳河南二县所有的捕快,不良人,还有各坊坊长,终于在今日找到了那人……或者说,是那人今日突然从汉王府出来透气,这才被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