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467节

  李承乾在苏淑身侧坐下,目光扫了一眼,低声问道:“在看什么呢?”

  “是长安各家的适龄女子。”苏淑将奏本递给李承乾,同时说道:“妾身让太常寺注意收拢的,长安城中各世家,十二三岁,还没有许亲,长相和礼仪都不错的适龄女子,好将她们选入宫来伺候陛下。”

  “现在这么早就开始弄了?”李承乾眨眨眼。

  “是啊,再晚点,就该一一许亲了,我们总不能在别人已经订婚之后,让别人毁掉婚约,嫁入宫中吧。”苏淑侧身白了李承乾一眼。

  “朕不是这个意思。”李承乾拿过奏本看了一眼,上面密密麻麻的都是女子的名字。

  李承乾放下奏本,摇头道:“皇后知道的,朕向来没有寡人之疾,宫中嫔妃有那么几个就够了,其他的最多也就一年进一个便可以了,朕没有那么多精力顾及更多的嫔妃。”

  “陛下仁德,如今宫中嫔妃不多,陛下能做的雨露均沾,的确极佳,但是……”苏淑抬头看着李承乾,道:“高祖皇帝有诸子二十二人,太上皇有诸子十四人,而陛下,现在宫中只有诸子六人,陛下可以自警自省,但臣妾不可,陛下子嗣繁衍,是国之大事。”

  李承乾想要说些什么,但最后还是不再开口。

  他虽然的确有把握,让现在宫中的后妃多有几个子嗣,但在宫中,除了皇后之外,其他的嫔妃最后只有一两个儿子就足够了。

  再多,恐怕就要威胁到皇后,还有太子的地位了,那样必起风波。

  “今日父皇那边没事吧?”李承乾稍微靠后,转口问道。

  “没事,一切安定。”苏淑摇摇头,然后皱着眉头问道:“妾身有些不解,父皇的身体还算安康,而今日他所服用的丹药已经被几番证明无毒,可是陛下为什么还要再三阻止父皇服药,甚至还连夜在甘露门值守。”

  李承乾沉默了下来。

  苏淑直直的看着李承乾,说道:“妾身对陛下了解极深,若是无事,陛下当不至于如此,所以,陛下,太上皇究竟怎么了?”

第475章 父皇快死了

  “都退下!”李承乾轻轻抬起头。

  屋檐之下,两侧的宫女,还有内侍,全部轻轻行礼,然后小心的从侧面退了下去。

  殿门口,只剩下李承乾和苏淑两个人。

  李承乾身体靠后,目光缓缓上挑。

  远处长安城灯光照亮了半片太空,而更处的夜空上,星辰璀璨。

  “前些日子,武婕妤暗中传话,说父皇偶尔有遗忘之症,甚至手足也常有冰冷失觉之感,身体虚弱无力更是家常便饭。”李承乾侧身看向苏淑,神色担忧的说道:“而且这些日子,父皇的情况,越发的严重了。”

  苏淑忍不住的抓住李承乾的胳膊,急促的问道:“此事陛下就没有找人看过?”

  “哪里需要朕做什么,父皇何等人,他自己的身体出了问题,甚至不用他人提醒,自己就已经察觉到了,只是这结果朕虽然不知道,但是单看孙真人突然离开长安,就知道绝不乐观。”李承乾轻叹一声。

  “这事总有什么说法吧。”苏淑看向李承乾,问道:“陛下自己也通医术,对于父皇的这种症状,总查过吧。”

  “嗯!”李承乾点点头,然后说道:“医术上讲,这叫朱雀离飞之症,心神不在,六神不安,不慧,失智,混乱,瘫痪。”

  “有治吗?”苏淑嘴唇有些颤抖的问道。

  李承乾默默的摇摇头,随后他说道:“此症只能静养,然后安待天时。”

  “若是什么都不做,天时什么时候到?”苏淑紧紧的盯着李承乾。

  “若是症状极轻,二三十年也有可能的。”李承乾有些躲闪的侧过头。

  “陛下!”苏淑忍不住的叫了李承乾一声,神色着急。

  以太上皇的身体状况,怎么可能极轻,而且他身上还有其他的病症,多年旧伤,一起发作下来,恐怕……恐怕……

  “一年!”李承乾闭上眼睛,最终还是和苏淑说了实情。

  “太上皇只有一年了吗?”苏淑看着李承乾,一脸的难以置信。

  李承乾微微闭上眼睛。

  一年,一年的时间都在往宽裕了讲。

  他很快睁开眼睛,说道:“这也是父皇为什么要开始服丹的原因,他希望自己的身体能在丹药的作用下有所改善。”

  “但是……但是父皇的身体本就有疾,贸然用丹,恐怕会……”苏淑的话有些不敢说下去。

  贸然用丹,会导致全身上下病症冲突,然后突然……暴毙。

  苏淑抬起头,咬着嘴唇看向李承乾。

  她现在终于明白,为什么李承乾要昨夜一整夜都守在了甘露门外了。

  “不过这次的丹药看上去还好,应该没有什么问题。”李承乾看向苏淑,笑着说道:“过了这一日一夜,父皇依旧还安好,那么这种药,便能长久的服用下去。”

  “这样便好。”苏淑松了口气,然后说道:“这药应该能让父皇好转一段时间吧,增寿一年或许多些,但半年总有吧?”

  “有!”李承乾笑着点头,但他的心底却微微不安。

  这种丹药,能服用三个月,药效恐怕就要递减了,而且李承乾更加担心的,是李世民在同时还要服用佛门的丹药。

  当然,经过了尹文操和张宝藏检验之后,这药的确没有危害,可以服用。

  但是,没有危害的丹药,药效又能有多少呢。

  李承乾有些担心,这两种药的药效,没有尹文操和玄奘说的那么好,也没有李承乾预估的那么理想。

  那样的话,他们就要改良药物了。

  李承乾轻叹一声,今日,他已经在竭力的阻止了,但是作用寥寥。

  至于以后,恐怕也只有认真的盯着,然后严格审查,才能让李世民服丹。

  当然,还有张阿难,李承乾相信,张阿难会比他还要更加小心。

  但是,药效这种事情。

  好坏不是人能看的通的。

  沉默许久之后,苏淑才开口问道:“那么此事,除了陛下,还有谁清楚。”

  “舅舅应该也知道一些。”李承乾轻轻摇头,说道:“所以舅舅才会在走也和朕一起等在甘露门外,不过这事连朕都无法多做什么,更别说是舅舅了。”

  苏淑轻轻点头,然后依偎在李承乾的怀里。

  这么多年了,他们已经习惯了有太上皇在的日子。

  一旦没有了太上皇,他们夫妻便要独自面对整个天下。

  苏淑轻轻的抓住李承乾的袖子,目光却落在了眼前的奏本上。

  上面每一个名字的背后,都是当朝有权有势的大世家和功勋大臣,以及军中大将。

  ……

  细雨连绵,转眼三天过去。

  两仪殿中,一身赤黄色衮龙服的李承乾,神色平静的从东殿走入。

  等在殿中的长孙无忌、房玄龄和一干朝中宰相,六部尚书,军中大将,全部肃然拱手:“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李承乾在御榻之上坐下,然后才看向众人道:“众卿平身。”

  “谢陛下!”群臣齐齐拱手。

  李承乾笑着看向众人道:“朕刚去探视父皇,昨夜他已经服下了楼观道上奉的第二颗益寿延年丹,今日他的身体舒服了许多。”

  “天佑太上皇。”群臣再度拱手,神色一下子轻松了许多。

  很多人虽然不知道内情,但史书上有太多记载服食丹药之后出事的例子了。

  他们跟随李世民一辈子,也不希望他在临老了之后再出事。

  “父皇身体安康,那么今年东巡的事情就要提上日程了。”李承乾看向房玄龄,说道:“房相,告诉洛州长史萧钧,朕和父皇要会在五月初十左右抵达洛阳,让他多做准备。”

  “喏!”房玄龄站出拱手。

  “还有便是隐太子余孽的事情,虽然说去年已经清查的很干净了,但是也难保不会有人再兴事,得派个人过去看看。”李承乾看向殿中的诸相诸尚书和诸将,最后开口道:“雁门郡公。”

  右金吾卫将军梁建方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

  李承乾神色平静的说道:“你去一趟洛阳,将洛阳地面上好好清理一番,朕不希望有任何不相干的人和事情干扰朕和父皇。”

  “臣领旨。”梁建方再拱手,然后退回班列之中。

  群臣的目光落在梁建方的身上,神色微微凝重。

  朝中有那么两员大将,一向不怎么被人喜欢。

  一个是丘行恭,一个是梁建方。

  他们虽然功勋累累,但是说起来在朝中的地位却并不很高。

  就是因为他们两个在战场上杀戮过盛。

  太上皇在的时候,虽然没有怎么对付他们,但是到后来,这两个人已经很少出现在战场上。

  然而李承乾登基之后,对丘行恭很重视。

  不仅丘行恭做了雍州都督,甚至他儿子丘神勣也做了右金吾卫中郎将。

  去洛阳查察的事情,原本可以让薛孤吴仁和田仁会做的,但是皇帝却选择了梁建方。

  这意味着皇帝在需要的时候,也是不介意举起屠刀的。

  “对了。”李承乾转头看向长孙无忌,问道:“舅舅,西昌州的事情怎样了?”

  长孙无忌站出拱手,道:“启奏陛下,卫国公已经回到了西昌州,开始筹建州城曲沟,同时加大对西昌州盐湖的开采。另外,东吐谷浑不日将攻入西吐谷浑。”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户部做好粮草调配,工部诸坊和将作监要加大军械的生产……西昌州做的声势越大,吐蕃人就会越早的将那批黄金送到长安来。”

  “喏!”群臣拱手的同时,脸上忍不住带起一丝笑容。

  “英国公。”李承乾看向李勣。

  李勣持笏站出,拱手道:“陛下!”

  李承乾抬起头,看向殿外迷蒙的细雨说道:“夏日了,不少州县已经步入汛期,不要等那批黄金了,户部和工部要提前将修渠款和修渠计划进行下去,朕可不想听到某日哪个地方,哪里决堤,出现了洪涝,伤及百姓,同时毁掉今年秋收的事情。”

  “臣领旨。”李勣肃然的拱手。

  隋末以来,地方农桑水汛之事废弛。

  大唐立国之后,经历了多年的整治,良田丰满,沟渠纵横,天下逐渐繁盛。

  但这种事情,一个不慎,就有可能被全部摧毁。

  他需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

首节 上一节 467/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