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469节

  片刻之后,他终于长叹一声,从大殿之中走出。

  头顶天空清澈,但耳边似乎有无尽的嘈杂声在响起。

  不知不觉中,天色已黑。

  朱雀门下,一队金吾卫护送着一辆紫篷马车从宫中而出。

  长孙无忌正襟危坐在马车之中,他的脑海中浮现出御史台对褚遂良案件的整体调查。

  是的,褚遂良是低价购买了史诃耽,但是出面的,却不是褚遂良,而是他的长子褚彦甫。

  御史台,刑部和大理寺讯问,史诃耽就是一口咬定,自己被褚彦甫用褚遂良的权势给欺压了。

  后来他在中书省,也有人来警告他不要多说。

  但是,这件事情没有看上去的那么简单。

  史诃耽是突厥人,他在长安城的房子,是早年东*突厥的贵族投诚大唐之后,有一大批人带着大量的金银财宝,定居在了长安,同时朝廷也有官职赐下。

  褚遂良低价逼买史诃耽的房子,看上去是那么回事,但以长孙无忌对褚遂良的了解,凭借褚遂良的政治手段,这件事情应该处置的更加圆滑一些才是。

  你低价买了别人的房子,那么你就要在别的方面给人好处。

  史诃耽已经六十七岁了,他能要的,要么是子孙的事情,要么就是自己在致仕之前,能够更进一步。

  或得官职,或得爵位。

  不管怎样,都能对得起付出。

  这样的事情,褚遂良怎么可能不懂。

  所以,这件事情要么是褚遂良被人算计了,要么就是这件事情褚遂良一开始不知道,而他知道的时候已经晚了。

  如果是前者,那么就是有人在算计褚遂良。

  但是谁呢?

  首先排除皇帝。

  皇帝现在要忙的事情有很多,而且褚遂良现在对皇帝十分的配合,皇帝用他很多。

  至于说皇帝的目标是越过褚遂良来针对他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同样觉得不可能。

  太上皇身体的真实情况,朝中知道的人太少了,所以,皇帝需要长孙无忌。

  万一太上皇山陵崩,长孙无忌是唯一能够帮助李承乾稳定天下的人。

  所以,不是皇帝。

  那就是来自其他方面的敌人。

  满朝上下,谁不知道褚遂良是他的人。

  弹劾褚遂良,就是在针对他长孙无忌。

  然而,弹劾褚遂良的韦仁约,此人出身京兆韦氏小逍遥公房,早年进士及第,被授予应城县令,后来得到得到中书侍郎高季辅提拔,迁监察御史。

  高季辅出身渤海高氏,是高士廉的族侄。

  高季辅并没有什么派系,他是谏臣,在贞观年间就以切谏著称,建议皇帝提拔重用正直清廉的官员,减少对百姓的徭役,抑制公侯勋戚的奢靡之风,提高地方官员的薪俸待遇等等。

  太上皇曾称赞他的话是药石之言,还特意赏赐一面金背镜,以表彰他的清鉴。

  也很合皇帝的治政理念。

  这个人没有派系。

  若是有派系的话,他是魏征一派的人。

  和于志宁,张玄素,马周,孙伏伽,尹君等人有同样的志趣,但不算同党。

  所以这件事情左看右看都是褚遂良自己出了问题。

  当然不是褚遂良自己。

  长孙无忌断言,如果不是有人构陷,那么这件事情,就是褚遂良那个不成器的长子褚彦甫做的好事。

  长孙无忌轻轻闭眼。

  眼下事情已经这样了,关键是接下来该如何?

  虽然今天散朝的时候,皇帝一句话也没有,但是长孙无忌能切实的感受到皇帝发自内心的失望。

  皇帝是最擅长布局的人,同样他也最喜欢防微杜渐。

  褚遂良的事情,皇帝不可能轻易了之,不然满朝上下学起来,他还怎么延续贞观盛世。

  褚遂良。

  不管怎样,得要皇帝知道真相,这样,皇帝在处理起来,就会斟酌许多。

  最关键是,皇帝在心底不能真正的对褚遂良丧失期盼,那么褚遂良就真的完了。

  ……

  五月初五,端午。

  后苑南海湖,望云亭外。

  李世民一身黑底金丝长袍,神满气足的朝着望云亭走去。

  李承乾跟在身后,双手随时准备伸出去搀扶李世民。

  一直到走到亭中坐下,李世民都一点事也没有。

  “放心,佛门的丹药朕已经全部用了,一点事没有,反而神色更好。”李世民拍拍石凳,示意李承乾坐下,然后才说道:“佛门还是有些东西的,说不定朕真的能多活几年。”

  “儿子自然希望如此。”李承乾轻轻躬身,神色也放松了下来。

  李世民抬起头,看向远处,皇后在带着皇帝的后宫嫔妃,和他的后宫嫔妃,还有诸王公贵族的家眷一起在说笑着什么。

  李世民收回目光,转头看向李承乾,神色平静的问道:“所以,褚卿的事情查的怎样了,皇帝你打算怎么处理?”

第477章 卢照邻,驸马都尉你做吗?

  望云亭下,暖风微熏。

  李承乾抬头看向对面的南海湖,轻声说道:“父皇,此次不得已之下,儿臣可能要下重手。”

  “哦!”李世民很不在意的应了一声,身体靠后,问道:“你说。”

  李承乾微微点头,说道:“此事御史大夫的正式奏报还没呈上来,不过千牛卫已经将具体的详情,全部都查的清清楚楚,这一次褚相的事情,恐怕要牵连不少人。”

  “你继续说。”

  “褚相有两个儿子,长子褚彦甫已成婚多年,甚至他的儿子褚祔也已经十二岁了。”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要定亲了。”

  “所以,这件事情,是褚卿的孙子要定亲,没有房子,所以才引出的一连串荒唐事?”李世民微微抬头。

  “是!”李承乾低头,说道:“这件事情,原本就不是一件地买地产案,而是一桩权钱交易。”

  李承乾原本最不以为的就是这里面有权钱交易,但实际上查出来的却就是如此。

  “史诃耽是正六品上的中书译语人,只需要再进一步,就是从五品下的官职。”李承乾转身看向李世民,道:“唐律,五品及以上官员,可荫其一子。”

  荫官入仕也是仕途正路,可相比于科举进士,最低可任从九品下的官职。

  史诃耽只需要轻轻往前迈一步,就是五品官。

  他的儿子可以任一名从九品下的门下省主事。

  从而成功的步入仕途。

  “五品官,他盯上的是哪个五品官?”李世民平静的问道。

  “太仆丞。”李承乾有些好笑,说道:“他们是真的不怕儿子知道了,最后杀个血流成河。”

  “吏部通过了?”李世民惊讶的抬头。

  “吏部郎中张叡册通过了,然后直接递交到了唐卿的手里。”李承乾微微摇头,说道:“唐卿知晓轻重,给卡了下来,放在一旁不管,儿子不知道褚卿什么时候知道的,但是在他和唐卿打招呼之前,韦仁约上本弹劾了。”

  “韦仁约。”李世民轻轻低头,念着这个名字。

  “韦卿还算正直,但实际上他之所以能知道这件事情,是因为盯着太仆丞这个五品官的,本身就有韦家的人。”李承乾好笑的摇头,说道:“他们怎么会让一个六十七岁的突厥老头抢了位置,一出手便直接弹劾中书令。”

  韦家是长安大族。

  虽然这几年,在中枢核心没有韦家的人,但是在地方,韦家的刺史却有十几位。

  说不定什么时候谁就调回来了。

  弹劾了中书令,朝中起码能空出不少的位置来。

  “韦家是真的不服你舅舅啊!”李世民抬头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轻轻点头,神色凝重。

  韦裴薛柳杨杜,关中门阀。

  他们或许在中枢高层没有足够能抗衡长孙无忌的人,但在地方,他们的人手还是不少的。

  而且在李世民的后宫中,也有不少这些门阀的嫔妃。

  韦妃甚至是李世民的皇贵妃,如今的皇太妃。

  便是苏淑也看到了他们的作用,打算从这六家当中选纳女子入后宫,从而让他们可以为李承乾稳定天下。

  “所以,这件事情,你打算怎么做?”李世民直接问道。

  “儿子要下重手。”李承乾微微低头,看着眼前的石桌,低声道:“这件事情,若是褚相的儿子站出来坦诚事实,那么他这个正七品的四门博士,就别做了,而帮他通过此事的吏部郎中张叡册,以权谋私,罢黜官职,流三千里。”

  “那么褚遂良呢?”

  “先查!”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此事若是只此一件,褚相他又从头到尾不知情,那么便以教子不严,免去他的金紫光绿大夫,免去他河南郡公爵位,免他俸禄半年,但若不只有此一件,而他又至始至终知情,那么儿臣便只能够免去他的中书令。”

  罢相。

  一切终究还是要走到这一步。

  李世民轻声问道:“那你舅舅那边,你打算怎么办?”

  褚遂良是长孙无忌的人。

  长孙无忌如今是尚书左仆射,褚遂良是中书令。

  两个人联手,或许在政事堂的权力没那么绝对,但在三省六部之间,两个人如果联手,掌控中书省和尚书省,李承乾这个皇帝甚至都有被架空的可能。

首节 上一节 469/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