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477节

  一名穿着绿色官袍,须发皆白的突厥老者,从外面小心的走了进来。

  看到长孙无忌,他有些害怕,但又强行镇静的拱手道:“下官中书译语人史诃耽,参见司空。”

  “不必多礼。”长孙无忌盯着史诃耽,他皱了皱眉,问道:“为何本公觉得你有些眼熟?”

  “国公记忆过人。”史诃耽有些谄媚的笑笑,然后说道:“小人是右卫大将军,北平郡王,突利可汗的麾下,当年颉利可汗入朝,圣人大宴群臣,小人曾经也有幸随在殿中。”

  突利可汗当年在大唐和颉利相争的时候,选择了大唐。

  所以最后颉利被平定之后,突利被封为右卫大将军,北平郡王,顺州都督。

  “下官曾经是顺州参军,原本要致仕的,但因为中书省要用人,所以被调为中书译语人。”史诃耽低头,有些苦涩的说道:“只是老了,儿孙不孝,才不得不将圣人赐下的房屋出卖,这才有了这次的事情。”

  贞观初年的时候,长安城的人口,还没有现在这么多。

  长安城的房屋,在那个时候,空缺的也有很多。

  李世民也不吝啬,将不少房舍赐给了很多在长安城定居的突厥人。

  史诃耽的房子位置不错,也是这个原因。

  长孙无忌轻叹一声,突然间一下子没有了兴致,他摆摆手,说道:“你的房子,朝中很快就会还回去,你的官职是不可能晋入五品了,不过你的儿子愿意从军的话,本公可以推举他到右骁卫做个队副。”

  军中一队五十人,五十名精锐骑兵的队副,是从九品下的官职。

  “下官愿意,多谢国公。”史诃耽顿时满脸惊喜,随即沉沉拱手。

  如今仅仅是队副的话,他花些钱有事能够做到的,但是长孙无忌推举的队副和自己花钱进入到能队副一样吗?

  “好了,你去吧,之后有人会去找你的。”长孙无忌对着史诃耽微微摆手。

  “谢司空!”史诃耽再度拱手,然后才转身离开。

  长孙无忌不由得松了口气,就在这个时候,刚走到门口的史诃耽突然停步,然后转身看向长孙无忌,小心的拱手道:“司空,有件事情,下官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第484章 夜叩宫门:熊熊烈火,焚我残躯

  火光摇曳,烛台影横。

  长孙无忌惊讶的看着转身回来的史诃耽,点头道:“有什么话,你说?

  “下官听说天竺术士那逻迩娑婆寐在为太上皇炼制不死药,敢问国公,是否有此事?”史诃耽拱手,神色认真的看着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摇摇头,说道:“那逻迩娑婆寐为太上皇炼制的不是不死药,只是调理身心的益寿延年丹而已。”

  史诃耽有些迟疑,想了想,他还是拱手道:“司空,那逻迩娑婆寐的药吃不得。”

  长孙无忌脸色微微沉了下来,问道:“为何吃不得?”

  “司空。”史诃耽拱手,认真的说道:“有件事情司空可能不知,下官的内人是粟特人,她信奉祆教,而祆教来自波斯,波斯人还在西市南边的怀远坊建起了神殿。”

  “萨宝府,专门管理波斯人在大唐诸事的官廨。”长孙无忌摇摇头,道:“从前隋开始就是如此了,但他们很听话,很少惹事。”

  “是!”史诃耽稍微迟疑了一下,但还是说道:“祆教的确如此,每个月他们甚至还在神殿之中集中祭祀。”

  长孙无忌皱皱眉,问道:“有什么话,你直接说。”

  “是!”史诃耽躬身,然后舔舔嘴唇:“拙荆曾经在去年八月的某一次祭祀中,偶尔见过那位那逻迩娑婆寐法师,他还和萨宝言谈过几句……因为下官是正六品的中书译语人,所以拙荆的位置靠前,她下意识的也关心。”

  “你的意思是说,那逻迩娑婆寐是祆教信徒?”长孙无忌忍不住的有些疑惑。

  “祆教法会虽然只有自己人可参与,但不是,司空。”史诃耽拱手,然后说道:“那逻迩娑婆寐他不是祆教信徒,因为祆教信徒从来不会对外说自己是佛教信徒,他也不是佛教信徒,因为佛教信徒不会出现在他教的神祭当中。”

  “所以呢?”长孙无忌的眼睛眯了起来。

  “他是拜火教的人。”史诃耽拱手,说道:“国公,拜火教实际上是祆教的一支,但是后来融合了景教,佛教,还有其他诸多宗教的教义而成的一个教派,相比于祆教,拜火教更加激进,手段也更极端,他们信奉,除了至高神之外,天下再无神明。”

  长孙无忌一愣,随即他忍不住的站了起来,盯着史诃耽说道:“你的意思是说,他这一次给太上皇献药,是别有所图。”

  “是!”史诃耽拱手,说道:“下官知道,陛下对于佛道之事向来公平,而天下又有无数神明,所以陛下对拜火教没有任何兴趣,所以他们能够依赖的只有太上皇,所以才会想着向太上皇进行不死药。”

  “不死药。”长孙无忌喃喃的念着这几个字。

  现在佛道为李世民炼的不过是调养身体的益寿延年丹,但若是最后不受控制,肯定会朝着不死药的方向发展。

  不死药,听起来是那么回事,但是长孙无忌心里清楚。

  这天下哪有什么不死药?

  所谓的不死药,都是一些有问题的丹药。

  那逻迩娑婆寐,拜火教,唯一神。

  他给太上皇进献的药物一定有问题。

  长孙无忌顿时忍不住的站了起来,他抬头看向一侧的长孙冲说道:“大郎,你现在去找左千牛卫中郎将张绚,派人密查那逻迩娑婆寐的住所,看看有什么问题没有?”

  “喏!”长孙冲立刻拱手。

  长孙无忌随即看向史诃耽,说道:“你,现在跟我一起进宫,我们先去见陛下,然后和陛下一起去见太上皇。”

  “是!”史诃耽认真拱手。

  长孙无忌轻叹一声,说道:“希望没事吧。”

  ……

  朱雀门下,宫灯彻照。

  一队千牛卫,两队金吾卫,护送着长孙无忌来到了朱雀门下。

  稍远处,还有更多的金吾卫在护送戒备。

  长孙无忌的马车缓缓的停在了朱雀门前,就在这个时候,一匹快马飞快的从长街西侧而来。

  快马在长孙无忌车驾之前停下,左千牛卫中郎将张绚快速的翻身下来,然后对着马车内的长孙无忌说道:“启禀司空,末将刚刚派人翻查了那逻迩娑婆寐的住处,从暗中找出了许多的违禁药物,还有几本异教典籍。”

  马车之内,史诃耽小心的看向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扫了他一眼,摇摇头,说道:“光这些东西是没法彻底钉死他的,还需要找出他的同党,审查他的药方,确定他有没有伤害太上皇……如果都没有,那么就很难定他的罪。”

  拜火教也好,祆教也罢,在大唐并不犯法。

  那逻迩娑婆寐早年是僧侣,后来加入祆教,最后又回归佛门。

  这些事情,只要佛门没有意见,那么大唐就没法以此来追究他。

  “那怎么办?”史诃耽喃喃的抬头。

  “只有诈一诈他了。”长孙无忌起身,然后走下马车。

  城楼高耸,士卒林立。

  长孙无忌站在城门下,高喊道:“今夜是哪位将军值守?”

  “末将郑仁泰见过司空。”朱雀门上,一身红衣金甲的郑仁泰从女墙后面探出头来,他目光警惕的看着长孙无忌说道:“请恕末将失礼,敢问国公,深夜来朱雀门可是有事?”

  “本公要求见陛下。”长孙无忌微微抬头,说道:“有万分紧急之事。”

  宵禁之后,宫门闭锁,便是长孙无忌是当朝司空,是皇帝的亲舅舅,他也是没有办法叫开宫门的。

  尤其今夜负责宫门值守的还是右卫将军郑仁泰。

  郑仁泰是贵妃郑氏的亲爹,是燕王李玖的外祖父。

  论及和皇帝的关系上,虽然比长孙无忌是差点,但是也没差多少。

  “末将现在就派人去请示陛下。”郑仁泰轻轻躬身。

  长孙无忌站在城门下,能够清楚的听到里面有人从城门走下的急切脚步声。

  长孙无忌微微点头,看向郑仁泰道:“宿松县公,天竺术士那逻迩娑婆寐现在还在宫中吗?”

  “是的。”郑仁泰点头,虽然有些诧异,但还是说道:“那逻迩娑婆寐现在在尚药局,太上皇今日服用了他所炼的丹药,所以,需要他在宫中等候。”

  “太上皇已经服药了?”长孙无忌的脸色微微一变,抬头看向郑仁泰,说道:“宿松县公,现在麻烦你立刻派人围住尚药局,监控那逻迩娑婆寐。

  这个人的身份有问题,他很可能在太上皇的丹药中做了手脚。”

  “什么?”郑仁泰面色不由得一变。

  他也是从玄武门杀出来的秦王府宿将,对李世民的态度自然不一样。

  听到长孙无忌这么说,郑仁泰立刻转身说道:“传令左千牛卫郎将段宝玄,即刻拿下那逻迩娑婆寐。”

  “喏!”一名卫士躬身领命,然后快步的转身去。

  宫禁之后,郑仁泰值守朱雀门,薛仁贵值守玄武门。

  整个皇宫中,后宫附近,薛仁贵在关键时刻拥有特殊的权力,而在前面的皇城中,郑仁泰同样也拥有紧急事务的处理权力。

  这是皇帝授予的。

  “宿松县公,只需要监控住就可以,不用着急拿人。”长孙无忌有些诧异,他们现在手上的证据还不足。

  “司空。”郑仁泰看向长孙无忌,面色凝重的说道:“今日太上皇在服药之后,巡游北苑,他见了魏王。”

  “什么?”长孙无忌忍不住的惊叫出声,随即他忍不住焦急的看向郑仁泰:“此事为何不通知我,这么大的事情,要出事的。”

  “司空放心,太上皇巡游北苑是由陛下陪同的。”郑仁泰赶紧解释,然后说道:“太上皇从北苑回来之后,就休息了,也没其他事情。”

  长孙无忌轻轻叹息一声。

  好好的,李世民去见李泰做什么。

  他难道不知道,今日这样的行为,很有可能会激发皇帝的某种心态吗?

  一个不小心,皇帝会下令杀了李泰的。

  当然,不是说李承乾就真的会怎么样。

  李承乾的为人品行,长孙无忌心里是有数的。

  但是,朝争从来不能够简单的从这些方面来看。

  朝堂中,最不缺,就是那种不择手段拿他人做伐的小人。

  真要再碰上个李承乾心情不好的事情,李泰就是死了,最后也不过是李承乾将来后悔而已。

  长孙无忌抬头看了眼城楼。

  原本他心中还有的要不要一个人坐篮篓进宫的想法,这刻彻底的消失了。

  他是当朝司空,尚书左仆射,又是皇帝的亲舅舅,像现在这样的特殊时刻,他是可以强行入宫的。

  哪怕仅仅是他一个人入宫,局面立刻就会不一样。

首节 上一节 477/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