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504节
萧瑀和杨师道跟着叩首,痛哭,随后二人才对李承乾躬身道:“陛下节哀。”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宋国公身体欠佳,尚衣奉御身体敏感,也是一样,七日之后和父皇下葬之日,前来祭拜便可。”
“多谢陛下恩典,陛下万寿,先帝冥福无疆。”萧瑀和杨师道同时对着李承乾叩首。
李承乾这才平静的转身,对着三人微微三点头。
三人这才起身拱手,然后缓缓的退了出去。
……
从承天门而出,杨政道搀扶萧后和萧瑀坐在了马车上,
萧后坐在马车里,缓缓的朝着宫外而行。
一直到出了朱雀门,萧后才微微松了口气。
她的目光看向车外,两侧是紧紧护卫队两队金吾卫,而在更远处,随时有人在不停戒备。
萧后看向对面的萧瑀,轻声道:“七郎,如今的这位皇帝,虽不如先帝,但也是有能力有手段的人。”
“阿姐不必担心。”萧瑀微微低身,说道:“陛下为人仁孝醇厚,登基之前又与吾家多有关联,之前皇后为陛下纳关中七家女儿的时候,便有人问过萧氏,族中已经议定,等到陛下丧期过去,就将家中的一个女儿送入宫中为妃。”
萧皇后想了想,微微点头。
萧氏终究和杨氏不同。
她侧身看向另外一侧的杨政道,目光中闪过一丝担忧。
萧瑀轻轻抓住了她的手腕,神色温和的微微摇头,说道:“陛下心中明澈,只要我们足够安分,他就什么都不会做的。”
“希望如此吧。”萧后不由得轻叹一声。
突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在车外响起。
萧后皱了皱眉头,下意识的看向了车外。
狂奔的马蹄声,这一刻也放缓了下来。
随即,大雨之中,一名身穿白麻丧服、风尘仆仆的青年男子从马车旁而过。
他的目光恰好和看出外面的萧后碰撞在了一起。
随即,在萧后平静的目光中,那人脸色大变,但随即就被奔马,带向了承天门方向。
萧后有些诧异的回头。
“是吴王。”杨政道第一次开口,神色复杂的看向了萧后。
萧后嘴唇微微颤动。
吴王李恪,他的母亲是杨广的女儿。
当然,那不是萧后的女儿。
是另外一名普通妃嫔的女儿。
甚至在杨广死前,她都没有得到任何的公主封号。
不像萧后的女儿,一生下来,便已经是有封号当公主了
但不管如何,李恪的母亲,见到萧后,也必须称一声母亲。
萧后是杨妃的嫡母,也算是李恪的外祖母。
杨政道是杨广的孙子,是齐王杨暕的儿子,是李恪的亲表兄。
萧皇后对着杨政道摇摇头,眼神逐渐冷厉下来。
杨政道沉沉低头,随即他平静的点点头。
他不会和李恪有任何的往来交集。
萧后面色依旧凝重,她转身看向了萧瑀,眼神中带着一丝询问。
萧瑀面色凝重,目光看向了车外。
大道广阔。
怎么可能恰好这么相遇。
难道是有人算计不成?
……
武德殿中,李恪脚步沉重的迈入殿中。
他的脸上满是悲戚,泪水不自禁的留了下来。
纪王李慎站在一侧,对着李恪低声说道:“皇兄,先拜祭父皇,然后参拜陛下。”
李恪这才回过神,对着李慎感激的点点头,然后才走到了御床之前,直接跪了下来,然后沉沉的叩拜。
痛声哭泣。
片刻之后,李恪才抹了抹眼泪,转身看向李承乾,对着他躬身叩首道:“臣弟吴王恪,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起来吧。”李承乾长叹一声,看向李恪说道:“三郎,朕就是在等你了,你来了,父皇便可以移灵了。”
“臣弟有罪,耽搁时间至此。”李恪再度沉沉的叩首,泪水再度流了下来。
他本来应该提前到的,但是偏偏赶上山洪冲垮道路,将他给耽搁了。
“无妨,你终究是到了。”李承乾看向右侧后方的杨妃和蜀王,说道:“先归位吧,稍后你我兄弟再聊。”
“臣领旨。”李恪再度对着李承乾拱手,然后退到了自己母妃身侧。
看到自己的母妃,李恪面色安慰的同时,脑海中也忍不住的闪过之前见过的萧后的身影。
他的脸色顿时凝重了起来。
就在这个时候,一道身影从他的身侧走过。
李恪抬头,一眼就认出来长孙无忌。
他的心里顿时一惊,难道说这一切都是长孙无忌在设计?
还是说是皇帝在设计?
难道,皇帝要杀兄弟吗?
第507章 皇帝,独掌生杀大权
雨下的很大。
声似裂帛。
李承乾一身生麻丧服,静静的站在两仪殿的门槛内。
眼前的雨幕一层层不停落下,浓重的几乎遮住了所有的视线。
李承乾的目光落在前方大雨中隐约的太极殿上。
先帝的棺椁已经被移到了太极殿,会在那里停灵七日。
七日之后,移送到千秋殿。
等到八月二十三,归葬昭陵。
大雨倾盆,不少人都被得淋湿,所以在诸人行礼之后,便各去两侧偏殿更衣擦拭。
李承乾这才带着诸王和诸臣来到了两仪殿,商议事务。
李恪被李承乾留在了太极殿守灵。
先帝的灵前,总得留个年纪大点的儿子不是。
“这雨这么大,若持续下去,难免会对今年秋收造成影响。”李承乾轻轻侧身,看向身后的长孙无忌道:“舅舅,需下令关中诸州加挖沟渠,加快排水,同时,也要下令黄河下游诸州,即刻开始加固堤坝,避免洪水冲垮堤坝。”
“臣领旨。”长孙无忌肃然拱手。
黄河泛滥是每年夏天都让人心惊肉跳的一件事。
李承乾侧过身,看向殿中群臣。
房玄龄,长孙无忌,唐俭,于志宁,李勣,马周,来济,杨师道等人都在。
站在另外一侧,除了程知节和尉迟敬德诸多武将之外,还有荆王李元景,汉王李元昌,韩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轨诸王。
李神符和窦诞被送回府休息去了。
他们两个年纪大,身体又不好。
李承乾可不想他们两个出什么事情。
至于李慎和李恪这些先帝之子,接下来商议诸事,与他们无关。
李承乾转身,群臣退到两侧站立。
李承乾走到了丹陛之上,然后在御榻上坐下。
目光抬起,看向群臣。
群臣齐齐郑重的行礼道:“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李承乾目光扫过所有人。
他们对李承乾的郑重,还要超过之前。
先帝不在了,李承乾独自一人掌握生杀大权。
他如果起了杀心,再没有任何人能够回缓,不由得他们不小心。
“众卿平身吧。”李承乾肃然抬头,道:“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再次行文诸州县,今日秋收不得延误,有违者重惩。”
“臣等领旨。”群臣凛然。
“另外,吐蕃的黄金,从今日开始,就不用催的,告诉卫国公,派人前往苏毗,寻找当年苏毗女王的后人,声势做的大一些。”李承乾轻声冷笑。
群臣各自有些恍惚。
稍微一想,他们才想起来。
吐蕃的黄金,到现在还没有送到长安来。
如今太上皇病逝,说不得他们会因此而观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