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516节
“大唐起码有上百万的奴婢,这些人都会像感恩父母一样感恩陛下的。”稍微停顿,李元景摇摇头道:“但还远不止如此。”
“请王叔解惑。”房遗爱再度拱手。
“虐杀奴婢,殉葬奴婢,都会使奴婢减少,而少了奴婢,自然就会去市面上找。”李元景斜眼看向房遗爱,问道:“权贵世家掠夺奴婢的手段,还用我说吗?”
“嗯!”房遗爱点点头,借贷,高利,损害,让人还了一辈子都还不上,权贵有一连串的手段让人为奴为狗。
“现在是,有了律法制约,权贵不能随意打杀奴婢,让奴婢殉葬,顶罪,他们对外需要的奴婢数量就少了,百姓就能好过很多。”李元景叹息一声,说道:“而且便是百姓不得已之下自愿让子女为奴,也不用担心他们下场会很惨,这些都是陛下之德。”
房遗爱轻轻地点头,他明白,这些律法一旦组合的施行起来,百姓的日子将会好上许多。
不要将百姓当成什么都不明的愚顽,他们自身能感受到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还有,陛下在先帝刚开始停灵的时候下诏,免去长安百姓一年的赋税。”李元景轻轻苦笑,说道:“如今的长安城百姓,几乎要将陛下当成是万家生佛,不信,你细细听!”
房遗爱抬起头,看向远处的长安城中。
隐约之间,似乎能够听到一阵阵的欢呼声从长安城中传来。
“从今日起,这长安城中,陛下稳如泰山。”李元景神色平静,说道:“而且,就今日定论人殉之事,陛下在史书上的评价绝对低不了,这便等于陛下在文人士子,还有在贤能朝臣的眼中,是一等一的仁君。”
房遗爱嘴角微微抽搐,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他实在没有想到,就这么一件事情,皇帝竟然从其中收获了几乎没有止境的好处。
“难道就没有人反对吗?”房遗爱小心的看向李元景。
李元景深深的看了他一眼,然后说道:“有,肯定有,但是,谁能反对的了,这事虽然是陛下定的,但实际上却是为了先帝的葬礼,此事先帝也要增加贤名,赵国公,梁国公,还有满朝重臣,都会极尽拥护,但凡有人反对,绝对会死无葬身之地。”
“多谢王叔指点,二郎明白了。”房遗爱轻叹一声,很认真的点头。
……
李元景看着房遗爱,轻轻笑道:“不管是谁,想要更进一步,从今往后,都要更加的摸准陛下的态度。”
“更进一步。”房遗爱低头苦笑,摇摇头道:“二郎恐怕很难再更进一步。”
“少府少监。”李元景摇头,说道:“少府少监想要更进一步,要么是九寺寺卿,要么是六部侍郎,要么就是外放地方做刺史,少府是陛下的钱袋子,不知道多少刺史恨不得放下刺史之位去做少府少监。
你啊,想要的太多了。”
“二郎只盼望将来能外放个好地方做刺史,便已经足够了。”房遗爱抬起头,看向两仪殿的方向,轻声道:“二郎和魏王的事情,陛下虽然没有追究,但肯定,朝中依旧没有了二郎的位置。”
李元景直直的看着房遗爱,房遗爱被李元景看得毛骨悚然,下意识的问道:“怎么了,王叔?”
“什么事情,也不要想不可能。”李元景转身,说道:“如今朝堂之上,唐相,安德郡公,始安郡公等等,六部尚书当中起码有三个三五年内就要退,宰相们最多留下一半,你怎么会觉得自己没机会?”
“这些,都是陛下留给自己的亲信的,二郎再有两年,这少府少监就做到头了,只希望陛下不要随便找个地方将我踢出去任下州刺史,就足够了。”房遗爱不由得轻叹一声。
“有梁国公在,陛下不会亏待你的。”李元景停顿下来,看向房遗爱,说道:“便是梁国公不在了,你只要抓住陛下最想要的东西,哪怕你有天大的过错,他也会不计前嫌的用你。”
“最想要的东西?”房遗爱有些不解的看向李元景。
“虐杀奴婢,殉葬奴婢,免长安百姓一年赋税,陛下的目的,无非就是人口罢了,他自己很早就说的很清楚了。”李元景拍拍房遗爱的肩膀,轻声说道:“如何增加人口,你只要有良策,便是户部尚书,陛下都会放给你做。”
“办法?”房遗爱眼神逐渐的热切起来。
“这事你得问梁国公,他绝对有办法的。”李元景笑笑,然后转身进入了千秋殿中。
……
两仪殿中,李承乾坐在御榻上,对着写好的诏书,盖下了自己的印玺。
张阿难从一旁接过,然后走下丹陛,递给长孙无忌。
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稍微松了口气,然后说道:“要不是千牛卫这一次提前有所察知,不然被毕国公和凉国公他们两个突然来这么一下,朕恐怕还真的不好招架。”
“陛下过虑了。”长孙无忌摇摇头,说道:“他们两个本身就是提前对方放出消息,让陛下知晓,免得真的弄出差错。”
李承乾笑笑,点头道:“舅舅说的对。”
“有了今日之事,他们两个,还有朝中的所有藩将,以及他们背后的部族,都会竭尽全力的为陛下效力。”长孙无忌笑着拱手,道:“臣还没有恭喜陛下。”
执失思力,契苾何力,阿史那社尔,阿史那忠,薛孤吴仁等等,朝中光是将军大将军一类的藩将,起码就有将近十人。
更别说,还有左右骁卫,左右领军卫,左右武卫,近十万藩族士卒,以及近百万族民。
安定任用,今日一次朝会,彻底的解决了。
“这里面也有舅舅的功劳。”李承乾对着长孙无忌感激的点头。
“还是陛下英明,臣便忘了要额外加赐丝绢。”长孙无忌有些感慨的叹了口气。
“钱财罢了,用六千匹丝绢,换百万人的安定,臣不知道要赚多少。”李承乾摆摆手,说道:“今日之事,恐怕很多人很快也都能看明白,不过,想来他们更多的是畏惧。”
“陛下说的是阿史那·贺鲁。”长孙无忌神色严肃起来。
“我们这位西突厥可汗,名义上可控弦之士达到了三十万,麾下百姓两百万,不可小觑啊!”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舅舅,是时候准备人来代替他了。”
“臣领旨。”长孙无忌肃然拱手。
“还有禁止人殉诏。”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认真的说道:“舅舅,必须要严格的履行到位。”
“是!”长孙无忌拱手领命。
李承乾抬起头,轻叹一声:“这虽然不是父皇留给天下的最后遗产,但却是必然会被史书铭记的重大功绩,只有保证它得到最严格的执行,父皇的仁圣之名,才会远传千古。”
“陛下放心,臣一定不会让任何人玷污了先帝的仁圣之名。”长孙无忌用力的点头。
“该是如此。”李承乾松了口气,然后笑笑,他知道,这种事情,只要说到这里,长孙无忌比他还要更上心。
“好了,该去千秋殿了。”李承乾刚要起身,长孙无忌立刻拱手道:“陛下,臣还有一事。”
“嗯?”李承乾诧异的看向长孙无忌。
“臣听说陛下已经决定,要让杨妃离宫,在敦化坊出家修行?”长孙无忌看着李承乾,神色已经完全凝重起来。
“这有什么不对吗?”李承乾神色愕然。
“陛下,杨妃不能出宫。”长孙无忌对着李承乾沉沉拱手,神色严肃,一句话斩钉截铁。
第518章 徐妃去感业寺后,就让她叫明空吧!
两仪殿中,李承乾一身白麻丧服,坐在御榻上,他的眉头已经紧皱了起来。
看着长孙无忌,李承乾忍不住的问道:“舅舅,这是为什么,杨妃为什么不能离宫出家?”
“陛下!”长孙无忌面色凝重的拱手,说道:“杨妃毕竟是隋炀帝杨广之女。”
“杨广已经死了很多年了。”李承乾看着长孙无忌,摇头道:“便是有些什么人,在朕和舅舅的监督下,难道还真的能有人勾连吴王,诱他谋逆吗?”
“自然不是如此。”长孙无忌眼睛闪了闪,然后拱手道:“陛下,吴王成功谋逆可能不大,但是,前隋毕竟还有人留下,难免有人会以构陷他们谋逆而以图幸进。”
李承乾神色严肃起来,他的脑海中忍不住的闪过了李义府的身影。
长孙无忌继续说道:“陛下,即便是吴王谋逆能查清楚,但其中必然要牵涉陛下处理天下大事的时间。”
李承乾的脸色沉了下来。
长孙无忌心中微微松了口气,说道:“而且,最怕的是这种事情查不清楚,吴王一个人倒也罢了,但是还有蜀王,还有他们的子嗣,好几个先帝的子孙啊,而且这万一还要牵连到其他诸王的身上,怎么办?”
李承乾闭上眼,沉沉的叹息一声。
“所以,陛下,杨妃留在宫中最好,对吴王好,对蜀王好,对宗室诸王好,也对陛下好。”长孙无忌沉沉的叩首在地,然后轻轻抬头道:“这对先帝也好。”
李承乾身体微微一顿,随即缓缓的点头道:“舅舅说的有理。”
“多谢陛下!”长孙无忌拱手,说道:“陛下初登基,安稳是头等大事。”
“嗯!”李承乾身体轻轻靠后,说道:“其他倒没有什么,只是让杨妃出宫的事情,朕已经和吴王说过了,这下子又要和他解释。”
“陛下,臣去吧。”长孙无忌拱手,认真说道:“臣会和吴王解释清楚的。”
李承乾摆手,笑着说道:“怎么能让舅舅去,这件事情,还是朕想想办法吧,吴王也还是通情达理的。”
“是!”长孙无忌拱手,说道:“那么臣便先告退了。”
“嗯!”李承乾平静的点头。
……
坐在御榻上,看着长孙无忌离开了背影,李承乾看向侧面道:“将诏书修改一下吧。”
李义府从侧畔的帷帐后站出,拱手领命。
李承乾起身,从丹陛走下,然后走入两仪殿东偏殿。
徐安跟着走了进来,拱手道:“陛下!”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这件事情,舅舅还没有准备妥当?”
“啊?”徐安一脸的茫然,不知道李承乾在说什么。
李承乾笑笑,目光看向殿外。
长孙无忌当然没有准备妥当,“唐传三代,有女主武王代唐自立”的谶言,明显和弘农杨氏有关,只是现在还在先帝的丧期,长孙无忌还没有来得及算计。
李承乾让杨妃出宫,一旦有人趁机对李恪下手,最后查清楚了,长孙无忌再想要借助李恪来针对弘农杨氏就不容易了。
而且,长孙无忌说的没错,先帝丧期未久,如果因为李恪的事情弄出大的动静,就真的不好了。
李恪,弘农杨氏。
李承乾有些怀疑长孙无忌其实也是看到了李承乾开始布局的打算。
毕竟李恪的王妃就是来自弘农杨氏,再加上杨妃,萧皇后,还有杨政道,杨师道他们这些人,事情很容易和弘农杨氏勾连起来。
不过,李承乾贸然动手的话,不仅达不到效果,反而容易打草惊蛇。
李承乾轻轻笑笑,对于弘农杨氏和李恪,他的确有自己的手段和布局,但却没有长孙无忌想的那么浅薄。
如果他真的有那么浅薄,长孙无忌,还有李恪,就都不会收到消息了。
……
千秋殿东偏殿。
李承乾站在殿门口,扫了内殿一眼。
内殿之中,诸王已经退去。
只有内侍,还有禁卫站立两侧。
一身白麻丧服的徐慧跪在地上,沉沉痛哭起来。
不知觉间,已经半天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