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520节

  “喏!”李安俨拱手,然后快速的转身离开。

  如今整个长安城中,李承乾最直接的眼线就是李安俨。

  诸方的消息都会汇聚到李安俨的手里,小事他会自己处理,大事,他会立刻禀奏到李承乾那里。

  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在身后响起,张阿难低身拱手道:“陛下,长乐门下回报,隐太子妃奏请,是否可送先帝最后一程?”

  李承乾的神色冷了下来,低喝道:“她想死不成?”

  张阿难拱手,说道:“陛下,老奴估计,她就是循惯例问上一句,并不打算真的前来。”

  李承乾深吸一口气,逐渐的平静下来。

  隐太子妃郑氏,息隐王李建成的遗孀,先帝的长嫂,李承乾的伯母。

  她如果这个时候,出现在众人眼中,难免会将当年玄武门的事情给带出来。

  然而,不管别人怎么想,她的出现都会破坏李承乾和满朝群臣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先帝圣明无双的印象。

  在先帝给世人留下的最后印象上抹黑。

  “传旨下去,明日稍微改善一下她的伙食,告知她葬礼的一切细节,许她在长乐门自己祭祀,但不许任何人去看她,不许她出现在任何人的视线当中。”李承乾冷眼看向张阿难。

  “喏!”张阿难神色平静的拱手,然后小步退身离开。

  李承乾这个时候,才深吸一口气,神色平静下来,然后慨叹一声。

  当年的那些旧事啊!

  李承乾目光抬起,看向整个太极宫。

  前面的整个皇城,三省六部九寺五监。

  就在眼前的太极殿,脚下的两仪殿,还有后方的甘露殿,以及无数宫殿。

  今夜,是他的父皇李世民,在这座皇宫中的最后一夜。

  明日,虽然李世民的棺椁离宫,归葬昭陵,整座皇宫当中,他的痕迹会一点点的消散。

  一直到整个皇宫,全部都属于李承乾。

  那将是一个新的时代了。

  李承乾一挥衣袖,然后转身朝着千秋殿走去。

  巨大的黄盖顶着李承乾的头顶,禁卫中郎将李玄嗣带着数十名身手极高的禁卫护送。

  还有数十名内侍和宫人相随。

  李义府,窦德玄,上官仪等人,无声的跟在后面。

  李承乾迈步走入到了千秋殿中。

  长安城中所有的亲王,郡王,公主,郡主,王妃,驸马,今夜都在此处。

  看到一身生麻丧服的李承乾步入殿中,所有人齐齐叩首。

  但仅仅是叩首。

  李承乾神色平静的走到了棺椁之前,然后双膝跪了下来。

  “今夜,所有人一起待到子时正,过后,各去休息,明日卯时正,开始起身准备,明日的礼仪极重,都准备好,不要出事。”李承乾微微侧身,所有人齐齐拱手道:“喏!”

  李承乾转过身,目光看向眼前的棺椁。

  棺椁中躺着他的父皇。

  先帝。

  太宗皇帝。

  李世民。

  李承乾嘴唇轻轻张合,想说什么,但却又说不出来。

  有他的父皇在皇宫,哪怕仅仅是棺椁,李承乾心中都极稳。

  他不知道到了明日,李世民的棺椁离京,他的心中,是否还会像今日一样安稳。

第522章 先帝出殡,百万臣民,震慑四方

  永惟元年,八月二十三。

  初阳东上,一片红紫。

  长安城中,处处缟素。

  皇宫之中,哀乐已经响了起来。

  今日是先帝太宗文皇帝出殡之日。

  宫中每一名士卒的身上都披上了白麻丧服,手中的长槊上,也绑上了白色的束带。

  千秋殿东偏殿。

  一身生麻丧服、头戴高冠的李承乾,半蹲在地上,将一对护膝亲手绑在李象的膝盖上,然后抬起头,神色难得温和的说道:“今日手脚小心一些,尽量避开小石子什么的,别磕着碰着,知道吗?”

  “儿臣知道。”李象神色有些茫然的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微微苦笑,说道:“这种事情,你经历过一回之后,就知道其中的感受了。”

  “陛下就不要故弄玄虚了。”苏淑从一旁抬头,她已经帮李厥和李隅绑好了护膝,没好气的看了李承乾一眼,然后才对李象说道:“象儿,按丧仪,先帝灵柩每过城门和桥梁,都要停下来叩首祭拜,从长安到昭陵一百四十里,如果不做准备,膝盖会很疼的。”

  “哦!”李象抬头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点点头,笑着说道:“父皇当年送你皇祖母去昭陵的时候,就是因为没有注意,所以才疼了好几天才好的。”

  李象没有说什么,只是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李承乾拍了拍他的额头,然后才又看向一侧的苏旖,说道:“旖娘你今日和孩子们坐在马车上,不必步行,今日你可是比朕还重要的人。”

  “陛下说的哪里话。”苏旖忍不住的咬了咬嘴唇。

  李承乾笑笑,但眼神中依旧满是关心。

  今日是他父皇的葬礼,苏旖恰好在这段时间被诊出有孕。

  在一些特殊的人的眼里,苏旖肚子中的孩子多少沾了一些先帝的特别气运。

  她今日随同一起去昭陵,若是不出事,那么自然没什么人关注,可是她一旦出事,立刻就会被天下人认为不吉。

  这种事情,多少会影响一些人心。

  所以,李承乾很注意。

  李承乾抬头,整个东偏殿中,都是他的妃嫔和孩子们。

  “皇后。”李承乾看向苏淑,说道:“今日内外人多,回来的时候,记得将人都收拢好,张阿难会帮你的。”

  “陛下放心。”苏淑认真的点头,今日苏均和苏良嗣都在,她不缺人用。

  李承乾神色平静下来,然后点点头道:“我们走吧。”

  “喏!”殿中众人齐齐行礼。

  李承乾转身,从东偏殿中走出。

  偏殿之中,依旧满满当当是诸王,公主,驸马,王妃,还有他们的子嗣。

  百官站在稍后一些的地方。

  只有房玄龄,长孙无忌,窦诞,李神符和李袭志站在棺椁一侧。

  看到李承乾,所有人齐齐躬身道:“陛下。”

  李承乾点点头,目光看向殿外。

  整个长安所有九品以上官员,还有魏征,萧瑀,高士廉一众致仕老臣,以及诸外番使者,甚至还有为数众多的外命妇,密密麻麻的人影蔓延出去几乎都看不到。

  “人都到齐了吗?”李承乾看向对面的长孙无忌。

  “都到齐了。”长孙无忌点头,然后看向李承乾道:“陛下,可以开始了。”

  李承乾对着长孙无忌点点头,长孙无忌立刻侧身。

  不远处的太常寺卿赵元楷,重重的敲击在钟謦上。

  连续九下,清脆的钟謦声立刻传出皇宫之外。

  太宗皇帝葬礼,正式开始。

  ……

  哀乐鸣响,清香袅袅。

  一身金红色僧袍的玄奘对着李承乾认真拱手,然后将三本经文递给李承乾,合十道:“陛下,这是贫僧亲手翻译的《瑜伽师地论》,陪伴先帝,护佑幽冥。”

  《瑜伽师地论》,大乘佛教瑜伽行唯识学派及法相宗的根本论书,是玄奘西行所取的重要经典。

  甚至民间有人在说,此书是弥勒菩萨口述,相传下来的经文。

  “多谢大师!”李承乾郑重接过《瑜伽师地论》,然后转身放进了一旁的棺椁之中。

  一身紫色道袍的尹文操真人上前,将一本手写的《道德经》递给李承乾,然后躬身退下。

  李承乾温和的对着尹文操点头。

  相比于玄奘,尹文操真人做此事也不是一回了。

  《道德经》是楼观道的根本经典。

  李承乾转身亲手将《道德经》放入到棺椁之中,然后缓缓起身。

  站在李承乾身后的长孙无忌,将一卷画轴递给李承乾,低声说道:“陛下,这是先帝最喜爱的《兰亭集序》。”

  李承乾转身看向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微微抬头,眼神询问。

  李承乾平静的点头,然后转身毫不留恋的将《兰亭集序》放进了棺椁之中。

  他对于这些字画没有什么特别的好感。

  相比于用《兰亭集序》来收买三五文人的心,还不如将它放入先帝的棺椁中,当做陪葬品,送入地下彰显孝心,对他治理天下更有好处。

  李承乾闭上眼睛,然后后退三步,嘴唇轻轻地颤抖起来。

  长孙无忌立刻开口高喊道:“合棺!”

首节 上一节 520/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