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526节
另外,李元景的女儿嫁给了房玄龄的儿子房遗则,
这一次先帝丧仪之中,李元景和房遗爱走的很近。
房遗爱的身后还有一个高阳公主。
“吴王身边的人手,安插的隐秘一些,相反,在蜀王身边多安插些人手。”李承乾轻轻抬头,说道:“吴王是个谨慎的人,想要让他动心,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相反的,蜀王就太容易被别人下手了。”
“喏!”张阿难肃然拱手。
“感业寺那边,多盯着点,毕竟都是先帝的嫔妃。”李承乾稍微叮嘱了一句。
若是先帝的嫔妃,在出家的时候,在感业寺和什么男人有了关系,先帝的头上难免会绿上一些。
“是!”张阿难微微躬身。
“最后便是武婕妤,时刻盯住她的每一个动作。”李承乾稍微停顿,说道:“武婕妤和武元庆之间的关系并不太好,两人之间勉强的保持往来已经不容易了,想要让武元庆帮武婕妤做些什么事情并不容易,所以,要注意和武婕妤见面的杨家人。”
“喏!”张阿难神色凛然起来。
武媚娘的母亲便是吏部尚书杨师道的亲堂妹,杨家的人和武媚娘的关系很近的。
“告诉皇后,准备规划一下诸妃离宫之后,后宫的安排情况吧,现在不能让人再在东宫住着了。”李承乾微微抬头。
自从他登基以来,除了他和皇后,还有郑霜儿,魏薇是住在皇宫这边的,李承乾的其他嫔妃依旧住在东宫。
现在,太宗皇帝已经离开皇宫了,他的后宫三日之后,也会彻底的离开。
而太宗皇帝留在宫中最重的痕迹,恐怕也只有眼前的这座牌位了。
皇宫是新的,他只属于新皇。
“喏!”张阿难平静的拱手。
“去吧。”李承乾摆摆手。
张阿难立刻拱手而退。
……
“想要做改革,想要拉拢能过的人,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利益拿出来。”李承乾看向供桌上高祖皇帝李渊的牌位,轻轻叩首道:“祖父,孙儿不孝,恐怕只能对荆王下手了,而且这一次,孙儿怕是真的要见血了。”
和以前的李泰李治不同,那个时候有太宗皇帝在,李承乾会尽可能的克制自己,不要将事情逼到绝路上。
但是,李元景不同。
他虽然是李承乾的王叔,但和他的关系又远了一层。
李元景的母亲是莫嫔,而李承乾的祖母是太穆皇后窦氏。
所以,对于这个在太宗皇帝刚刚归葬,就升起野心的王叔,李承乾会用最狠手段。
“祖父放心,孙儿一切按照朝制走,不会冤枉他一丝一毫,但也不会纵容他一丝一毫。”李承乾神色平静的开口,说道:“最多,孙儿保他最后留一条血脉。”
李承乾不会那么快对李元景下手的。
虽然说李元景一旦垮台,必然会露出巨大的利益,但是,在保证这些利益完全的落入自己手中之前,李承乾不会轻易动他的。
朝中有那么多的派系,光是他的舅舅长孙无忌,就是最大的一头饿虎。
一旦李元景出事,那么他的鄜州刺史,他的封地,和他相关的所有人,这里面空出来的巨大利益都会被长孙无忌和他身后的关陇门阀盯上。
但是,李元景出事以后,恐怕来的巨大利益,李承乾要全部留给他自己的人。
至于说长孙无忌他们想要做什么,去和弘农杨氏抢吧。
李承乾目光转向,看向一侧太宗皇帝李世民的牌位,神色哀戚,低声说道:“父皇,儿子不想对三郎动手,但是他若是听话,愿意太妃去和萧后作伴,儿臣最多以他为饵,将前隋余孽和弘农杨氏的人调出来,然后让他做个孤臣。”
做了孤臣虽然局面不是很好,但起码能够好好的活下来,甚至不会影响到子孙,但是,李恪让李承乾失望了。
李恪敏锐的察觉到了这里面可能存在的凶险,所以他果断的拒绝了。
他不信李承乾。
或者更准确的讲,他还是希望能够保留下弘农杨氏的根基。
保留下自己培植起来的力量。
但可惜,这样李承乾就不愿意了。
所以,李承乾会动用后手,挑动李恪和长孙无忌的矛盾,他现在做的,就都是这些事情。
至于说,李恪能不能在长孙无忌的手段下幸存下来,就看他自己的本事了。
不过李承乾估计很难。
李元景盯上了李恪,李恪的背后有弘农杨氏,而李元景的背后就河东裴氏,还有房家。
房玄龄在的时候,还好,一旦房玄龄不在了,房遗爱和高阳究竟会做出怎么样的事情,谁也不清楚。
……
李承乾拿起纸钱,然后一张张的放进火盆里,然后轻声说道:“荆王,房遗爱,还有高阳,他们三个恐怕是要真的做出一番事情来,儿臣只希望自己能够控制得住,免得……”
李承乾的话停顿了下来。
有些话,即便是在他父皇的灵位之前,他都不愿意开口说出来。
免得什么,免得像前世李治时,牵连过大,李恪,李愔,薛万彻,李道宗,还有房玄龄的其他儿子,以及军中的不少将领,都被长孙无忌借机给清理干净了。
但这不是李承乾需要的。
他需要的,是他们打掉弘农杨氏,然后李承乾来做到分配弘农杨氏。
但是可惜,长孙无忌即便是打掉了李恪,最后依旧没有对弘农杨氏下手,错过了解决“唐传三代,女武代唐”谶言的最佳时机。
或者说,长孙无忌对弘农杨氏,可能会选择在解决掉所有直接的麻烦之后,对他松手。
毕竟弘农杨氏毕竟是老牌的关陇世家,内外姻亲往来集中,甚至就连李承乾的后妃中,也有一个在先帝病重期间纳进来的杨妃。
但李承乾需要彻底的肢解掉弘农杨氏,这样他才能够用弘农杨氏空出来的利益,拉拢百官。
“希望舅舅到时候不会做出错误的选择吧。”李承乾轻叹一声,然后对着诸灵位沉沉叩首,然后起身。
转身,来到了太庙门口。
两道身影这个时候,等在了那里。
李承乾脚步停下,看着出现在这里的宗正寺卿李百药和太庙令勃海王李奉慈,问道:“你们怎么一起来了?”
“陛下,有高祖皇帝和太宗皇帝遗训。”李百药和李奉慈同时拱手。
“嗯?”李承乾眉头立刻皱起,说道:“什么事?”
“请陛下进太庙正殿。”
……
“什么,留遗诏?”李承乾惊愕的看着李百药,随即他看向李奉慈,问道:“此事是皇祖父安排的。”
“是!”李奉慈躬身,说道:“臣兄在武德年间任太庙令,高祖皇帝便有所安排。”
陇西郡王李博乂,勃海郡王李奉慈的亲兄长。
高祖用李博乂为太庙令,太宗皇帝用李奉慈为太庙令,原来是一脉相传的秘密。
“所以,祖父在玄武门之前,就留了遗诏,而父皇在登基之后,也留了遗诏?”李承乾轻轻侧身。
“是!”李奉慈躬身,说道:“高祖皇帝的遗诏是很早就留的,至于先帝,先帝是在高祖皇帝死后,才留的遗诏。”
“所以,你们也是到了今日才告诉朕。”李承乾有些明白了过来,他随即问道:“那么皇祖父当年遗诏上写的传位是谁?”
是太子,还是秦王。
“臣不知道。”李奉慈摇头,说道:“那份遗诏,被先帝给烧了。”
“那么父皇的遗诏上……”李承乾一笑,说道:“看朕问的,父皇的遗诏上当然写的是朕的名字……祖父死后,贞观十年后。”
贞观十年后,李世民突然莫名其妙的宠幸李泰,贞观十年后,宗正寺卿窦诞莫名其妙的开始受到猜忌。
“太子!”李承乾有些明白了过来,当皇帝明确的写下遗诏,以太子继位的时候,太子就已经成为了他皇位最大的威胁之人。
所以,也才有了当年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而如今,轮到李承乾,写遗诏,传位李象了。
他的呼吸顿时重了起来。
第527章 遗诏,真正的玄武门诅咒
太庙之中,李承乾提笔书写遗诏:“朕受先帝嘱托,荷承大统,尝惧菲凉,不足承祖宗鸿烈。
兵休民靖,底于丕平,何德以堪之。
唯天之大变,以有大渐,遂隐留遗诏于太庙。
后世子孙,亦当效仿,以备万一。
皇太子象,天性仁爱,聪知明睿,可承嗣之托矣。
但有万一,可柩前即皇帝位。
皇后以坤仪之尊,左右朕躬,慈仁端顺,闻于天下,可尊皇后为皇太后。
若皇帝年不及十七,皇后可垂帘听政。
丧服以日易月,山陵制度,务从俭约。
於戏。
死生之事,惟圣为能达其归。
矧宝天命,不坠大唐。
钦此。”
李承乾收笔,看着遗诏上的字迹逐渐的阴干凝固,他的脸上带出一丝清晰的苦涩。
自己这才登基一年,先帝才不过刚病逝。
自己就要亲自给自己撰写遗诏。
真的是很讽刺。
收敛笑容,李承乾神色严肃的看向李奉慈:“渤海郡王,你最好确认,祖父和父皇留下的遗令无差。”
“是!”李奉慈拱手,说道:“此事有历代宗正寺卿见证,虽有明诏,但宗正寺密档亦有记载,陛下可随时前往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