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529节

  “呵呵呵……”李承乾突然那忍不住的笑了,许久之后,他才看向乙支弘毅说道:“恐怕朕等来的,不会是泉盖苏文将政权交给高宝藏,而是会等来,他篡位弑君的消息吧。”

  “陛下!”乙支弘毅忍不住的跪了下来,然后叩首道:“陛下,必不至于如此,大对卢没有任何不臣野心。”

  “大唐对高句丽征战,从来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高句丽是大唐属国。”李承乾身体前倾,冷声道:“高句丽历代先王对大唐敬奉有加,从不怠慢,大唐对高句丽也向来多有照顾,所以,想要大唐退兵,可以,泉盖苏文将政事交还宝藏王,除此以外,大唐别无所求。”

  乙支弘毅满脸惊愕的抬头。

  李承乾轻轻冷笑道:“怎么,宝藏王即位已经快八年了吧,他也是快四十多的人了,还没有学会执政吗,还是说,泉盖苏文根本就一点朝政都不给,甚至就是等着将来要弑君篡位吗?”

  “陛下,大对卢从来没有此意!”乙支弘毅赶紧用力的叩首。

  李承乾抬起头,平静的说道:“卿可以回去告诉泉盖苏文,还有高句丽的大小臣民,大唐从来没有灭高句丽的打算,只要泉盖苏文将政权还给高宝藏,大唐可以立刻退兵,然后我们划江而治。”

  大唐从来没有灭高句丽的打算?

  乙支弘毅惊愕的抬头。

  李承乾继续说道:“至于泉盖苏文,你可以告诉他,只要他将政权还给高宝藏,他若是觉得高句丽待不下去,那么他可以到大唐来。

  朕这里,起码能够给他一个鸿胪寺卿,甚至是一州刺史的官职,他的能力朕觉得还是可以的。”

  “陛下!”乙支弘毅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让泉盖苏文到大唐来做官?

  “但是!”李承乾盯着乙支弘毅,冷冷说道:“但是,若泉盖苏文仍旧执迷不悟,依旧要把持高句丽政权,甚至窥伺王位,那么朕便只有派兵打过大同江,打的身死族灭,最后被天下耻笑,卿可懂得。”

  乙支弘毅脸色一阵难看,心脏也一下下快速的跳动,呼吸沉重起来。

  李承乾突然一笑,说道:“卿放心,朕针对的只是泉盖苏文一族,泉盖苏文一族灭绝,归政高宝藏,高句丽还是需要贤臣辅政的。”

  乙支弘毅难以置信的愕然抬头。

  李承乾神色突然平静下来,看着乙支弘毅说道:“卿可以回去了,将朕的话,带给高句丽上下臣民,只要高句丽政权能够重归高家,大唐立刻退兵和谈。”

  “是!”乙支弘毅迟疑片刻之后,最终叩首道:“外臣告退,陛下万寿无疆。”

  ……

  看着乙支弘毅退出大殿的身影。

  李承乾轻轻地笑了。

  殿中群臣也跟着忍不住的笑了起来。

第529章 大唐手段,去母留子

  两仪殿中,内侍少监窦知节从侧畔站出,肃然道:“肃静。”

  原本轻笑的群臣立刻收敛,肃然拱手。

  李承乾看着群臣,开口道:“许敬宗!”

  “臣在!”给事中、起居郎许敬宗站了出来,拱手领命。

  “刚才朕和高句丽国使的对话,全部整理出来,送往辽东军前,然后让人用纸张,竹片,树皮,甚至是石碑,制作成信文,传送到高句丽国内,尽可能的传的远些,然后等高句丽国使回高句丽。”李承乾神色肃然。

  “喏!”许敬宗认真拱手。

  李承乾看了许敬宗一眼,微微摆手,许敬宗立刻退回到桌几之后。

  群臣看向许敬宗的眼神,闪过一丝凝重。

  起居郎,给事中。

  下一步就该是黄门侍郎,还有宰相了吧。

  许敬宗的文采自然斐然,但是也极为擅长挑拨离间,这也是皇帝用他的原因。

  李义府站在一侧,神色平静,甚至没有多看许敬宗一眼。

  他清楚,他和许敬宗并不是一条线上的竞争者。

  皇帝用许敬宗,是因为许敬宗有能力,而皇帝用他,是因为他才是皇帝的心腹。

  许敬宗的竞争对手是上官仪,而不是他李义府。

  李义府并不认为朝中有谁是自己的对手。

  因为论及对皇帝称心,没有谁超过他李义府。

  ……

  御榻之上,李承乾平静的扫过群臣,轻声道:“诸卿,你们说,朕说的,大唐不以灭高句丽为目的,他们会信吗?”

  群臣齐齐拱手,没人开口。

  “你们不信,但朕是信的。”李承乾叹息一声,说道:“朕是真的没有灭高句丽的打算,天子一言九鼎,岂能随意反悔!”

  群臣有些疑惑的抬头。

  “呵呵呵……”李承乾突然笑了,摆摆手说道:“朕是没有灭高句丽的打算,大唐也没有,但他的国祚多大,却是朕说了算了,万一他年,他因为国弱,而被新罗和百济所灭,就不关朕的事情了。”

  群臣目光一挑,随即拱手道:“陛下英明。”

  李承乾侧头,看向长孙无忌,说道:“舅舅,去见一下金上泉吧,让他跟在高句丽国使的身后返回江北。”

  “喏!”长孙无忌站出拱手。

  皇帝一声令下,大唐对于高句丽的灭国大略,正式步入了执行的截断。

  “英国公!”李承乾看向李勣。

  李勣立刻站出拱手:“陛下!”

  “你跟着跑一趟吧,去将江北都护府建立起来。”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江北都护府,从上到下,都必须要用亲大唐的高句丽贵族,同时每一级都设置监察,从辽东都护府调人,以当年在高句丽生活过的人为主。”

  “喏!”李勣拱手。

  “江北都护府设大唐国使馆,你来推荐个合适的人,任大唐驻高句丽国使。”李承乾轻轻敲敲御案。

  殿中群臣立刻明白,日后这大唐诸高句丽国使,才是真正决定江北都护府内外一切的人。

  “臣领命。”李勣躬身。

  “最后便是军中的事情了。”李承乾看着李勣,说道:“从辽东军前,抽调军官,掌握江北都护府的军卒,确定一切尽在掌握之后,辽东大军,推进到大同江北侧。”

  “是!”

  “江北都护府的军大,要在大唐手中,而整理百姓,还是收税的事情,让金上泉去做。”李承乾抬头,说道:“江北都护府所收到赋税,每年上贡一半,作为辽东道的军费。”

  “是!”李勣拱手领命,然后退回班列之中。

  群臣神色肃然,他们都知道,一旦江北都护府建立起来,高句丽的人心必然动摇不说,大唐在辽东的消耗也能极具的减少,然后为大唐灭高句丽,奠定坚实的基础。

  李承乾平静下来,开口道:“吐蕃国使也来了,那么顺便将吐蕃的事情定一下,好集中精力在高句丽方面。”

  “喏!”

  ……

  大殿之中,一名身高七尺,穿一身赭红色氆氇长袍,肩胛宽阔的高原汉子,沉沉的叩首在地:“吐蕃国使韦·达玛仁增,叩见大唐皇帝陛下,陛下万寿无疆,万岁万岁万万岁。”

  李承乾看着韦·达玛仁增,轻轻点头道:“平身吧。”

  “喏!”韦·达玛仁增平静的站了起来,高耸的眉骨瞬间映入李承乾的眼帘。

  李承乾目光轻轻向下,扫过他的咽喉,皮肤轻软。

  “松赞如今身体还好吧?”李承乾抬头,凌厉的眼神,直接看向韦·达玛仁增。

  “赞普身体已经转好,谢陛下关心。”韦·达玛仁增拱手,神色严肃的说道:“陛下,外臣此番奉赞普之令来长安,一来是彻底了结大唐和吐蕃战事,二来是为天可汗奔丧,毕竟赞普也是天可汗的女婿,三来是来请大妃回吐蕃。”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东西送到了,大唐和吐蕃之间的战事自然了结。”

  “多谢陛下!”韦·达玛仁增松了口气。

  吐谷浑一战大败,吐蕃在高原上立刻处于劣势。

  如果说大唐继续进攻,国破危机之下,吐蕃自然能够凝聚足够的力量,然后利用高原的地形,抵抗大唐。

  甚至击败大唐。

  这样一来,高原的局势就又回到了吐蕃的掌握之中。

  但可惜,大唐清醒的很。

  李君羡驻兵通天河北岸,时刻威胁吐蕃局势,轻易又不进兵,稍有不顺,便开始打苏毗的主意,让人异常难受。

  好在如今国内一切终于有了定论。

  黄金送到了大唐,大唐自然将视线东移。

  ……

  “松赞为大唐驸马,奔丧至诚。”李承乾抬手,说道:“礼部,拟旨,进封吐蕃赞普、西海郡王、驸马都尉松赞干布为賨王,诸勋如制。”

  “喏!”李袭志站了出来,拱手领命。

  “朕让人雕刻了松赞的石像在昭陵北侧,替代真人护卫昭陵。”李承乾看向韦·达玛仁增,问道:“卿觉得如何,可像吗?”

  “陛下仁德,已经极像了。”韦·达玛仁增认真拱手,然后轻轻低头。

  看到他这幅样子,长孙无忌猛然抬头,看向看向丹陛之上的李承乾。

  李承乾轻轻摇头。

  韦·达玛仁增去过昭陵,也去过北玄武门内,见过了松赞干布的遗像,但是他却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满。

  松赞快死了。

  “陛下!”韦·达玛仁增突然抬头,盯看向李承乾道:“陛下,自从去年四月,大妃抵达长安,参加大唐立国三十年庆,到后来陛下登基,还有如今的先帝病逝,已经有一年有余,不知大唐可否允许大妃回吐蕃。”

  韦·达玛仁增眼窝深陷,琥珀色的瞳孔异常凝重的看向李承乾,目光坚定。

  李承乾平静的点点头,说道:“如今大唐和吐蕃的纷争已经结束,按道理,皇妹是应该回逻些了,不过父皇刚刚归葬,按照礼仪,皇妹应该服大功九个月,如今已经过了三个月,便还剩下六个月,六个月之后,皇妹若是愿意回吐蕃,朕不阻拦,但……”

  “多谢陛下。”韦·达玛仁增躬身叩首,将李承乾剩下的话堵回进嘴里。

  李承乾看了韦·达玛仁增一眼,他这一手,对那些重面子的君王来讲,或许有用,但李承乾!

  “朕听说,如今的逻些,驸马只剩下一个继承人!”李承乾突然转口。

  韦·达玛仁增面色凝重下来,拱手道:“是!”

  “按大唐礼仪,皇妹应该算是他的嫡祖母,对吗?”李承乾微微抬起。

  韦·达玛仁增一愣,随即拱手道:“喏!”

首节 上一节 529/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