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559节

  李承乾抬头,笑笑道:“若他真的死在了那场火里,自然最好,若是没有,将来也能将袁天罡身上的秘密都弄清楚……其实说根本,还是朕心底有些本能的猜疑。”

  帝王的猜疑。

  “陛下这么想是对的。”长孙无忌赞同的点头,说道:“若是袁天罡还活着,虽然危险极小,但依旧会有麻烦,越早抓住他越好。”

  “杀了他朕也不介意。”李承乾摇摇头,道:“朕对袁天罡的在意,还没有针对袁天罡背后那些人的在意多。”

  袁天罡大慈恩寺刺杀,轻易就弄出了近百名死士,不把他们的身份弄清楚,就是长孙无忌也难以睡的安稳。

  “现在和他们有联系的,是杨氏。”长孙无忌面色凝重的起来,然后又补充道:“起码可控许多。”

  “是,杨氏没有心思,那些人没有杨氏的配合,实际上什么也做不出来。”稍微停顿,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问道:“舅舅觉得,那些人,他们究竟是些什么人?”

  长孙无忌稍微松了口气,看了前方的长安城一眼,说道:“若是臣来猜,无疑他们都是反唐的那些人,不是隐太子那一批,不然他们自己都能打起来。”

  李建成的那帮人,虽然依旧不承认玄武门的结果,但他们承认大唐,和要彻底推翻大唐的袁天罡那些人,自然不是一批人。

  “杨广当年虽然死在了扬州,但实际上,忠心于前隋的人还是有的。”长孙无忌抬头,说道:“就比如杨广的禁卫军,虽然在隋末,王世充,窦建德,宇文化及,还有大唐,清洗了不少忠于前隋的人,但还是有人活下来的。”

  杨广虽然因为三征高句丽,弄得天怒人怨,最后国破家亡,但是有一批人,是不会因此怪罪杨广的。

  那就是杨广花费了巨大代价,豢养的禁卫。

  烂船总有三颗钉,哪怕多少年来,被清洗,人心离散,或者直接老死,但这些人依旧还有人。

  “更别说,萧后和杨政道还活着。”长孙无忌小心的看了李承乾一眼,低声道:“这或许才是弘农杨氏和那些人始终不肯死心的原因。”

  萧皇后,杨广的皇后。

  杨政道,杨广的亲孙子。

  虽然掀不起太大风浪,但一丝人心,却总是断不了的。

  李承乾的眼睛。

  轻轻的眯了起来。

第558章 万世阳谋,肢解世家

  甘露殿中,李承乾坐在短榻上。

  长孙无忌跽坐在下。

  “当然,袁天罡那些人终究不会有太多人,那日的刺杀,用的虽然是死士,但实际上也不可能是袁天罡手下真正的人手,所以,应该还有别的人参与到袁天罡的事中。”稍微停顿,长孙无忌继续说道:“就比如王世充,李密,窦建德,辅公祏那些人的后人。”

  李承乾惊讶的抬头:“这些人还有后人在?”

  “有的,尤其是江南一带,百骑司这些年没少在江南追杀这些人。”长孙无忌轻轻冷笑,说道:“另外还有一些是梁陈遗留下来的地方世家暗中支持的,不过这些人更多是要讨好处而已。”

  “太行山上的盗匪,加上江南湖泊当中的水匪,是这些人吧。”李承乾有些明白了过来。

  太行山深阔,有的人藏在深山一辈子不出来也能活下去。

  江南更是到处湖泊,处处烟雨,想要彻底绞杀他们,可没有那么容易。

  “婺州和歙州之间的天目山深处,也有不少贼匪。”长孙无忌笑笑,说道:“便如同陛下所说,封住了出山的路,这些人就会自己烂死在山里,三两代下来,对大唐也就没有仇恨了,就是实实在在的山民了。”

  “是这样的。”李承乾放松了下来,然后随口问道:“不过舅舅,这些人和袁天罡那批人,他们竟然能凑到一起,也真是稀奇,朕看来,怎么总有股草台班子的味道,而且看他们的样子,将来便是成事,他们自己也会自相残杀起来。”

  “陛下说的没错。”长孙无忌有些好笑的点头,说道:“他们估计也不过是松散的联合,有事的时候,联手做一做,没事的时候,就自己散了。”

  “所以,远没有一个世家有威胁。”说完,李承乾忍不住的沉吟起来,他看向长孙无忌:“舅舅,若是让朕来描述他们的状态,或许更准确的讲,是一个教派。”

  李承乾心底默默的吐出两个字,魔教。

  “一个四分五裂,但又有因为某种原因联合起来。”李承乾笑了,说道:“是因为他们有个共同的敌人,所以联合起来。”

  长孙无忌轻轻想想,点头道:“陛下说的没错,但是要怎么解决他们呢?”

  “杨家。”李承乾抬手,接过张阿难递过来的茶水,稍微喝了一口,然后才继续说道:“这样一个教派,需要在大唐境内活动,钱财,还有路引,诸般事务的进行都需要用人来遮掩,而这些就是杨氏做的事情。”

  “陛下是说,查杨家的人员和钱财流动。”长孙无忌缓缓点头。

  “只要能够找到具体的位置,就调杨家的人去主持绞杀。”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说道:“旁边派个人盯着就是了。”

  杨家和这样的人联系,终究是隐患,所以,这个联系早晚要切断。

  “喏!”长孙无忌点头,这么做是必然的,随后,长孙无忌看向李承乾,问道:“陛下,那么杨氏呢?”

  “弘农杨氏啊!”李承乾轻叹一声,然后笑笑,说道:“若是之前,朕或许会想办法,让杨氏和那些人自相残杀,偶尔露个空子,让那些人在杨氏追杀他们的时候,杀一两个杨氏嫡系,但现在,朕的想法变了。”

  “愿听陛下教诲。”长孙无忌抬头,直直的盯着李承乾。

  李承乾平静下来,说道:“杨家之中,真正和逆贼有关的,其实只有观国公杨恭仁一脉,其他的人和这些都没有关系,他们不知道这些人的存在,甚至已经完全的归服大唐,没有丝毫疑心,所以……”

  长孙无忌神色肃然。

  “朕想将观国公杨恭仁一脉的那些人,慢慢的,一个个都调往南方,福州,赣州,潭州,黔州,甚至是给他们一个广州都督也可以,只要将这些人分散的安插在南方的各个角落,就可以了。”李承乾神色平静。

  “陛下就不怕他们联起手来在南方造反吗,尤其是广州。”长孙无忌面色严肃起来。

  “不怕!”李承乾自信一笑,说道:“舅舅,且不说弘农杨氏本家就在陕州,南方水网纵横,山脉阻碍,来往联系不便,便是舅舅和朕也会在他们身边多安插亲信,盯着他们。”

  李承乾突然平静下来,说道:“朕没有清洗整个弘农杨氏的打算,最多不过是将有威胁的人从北方赶出去而已,朕心如此,他们若是不体谅朕的善意,那么朕便只能让弘农杨氏宗堂,开了他们。”

  不是杀人,而是利用宗族的力量,来解决杨恭仁一脉的隐患。

  这就是阳谋手段了。

  “陛下的想法,是要让杨恭仁一脉,从弘农杨氏迁出去,最好是能够弄一个湖广分堂一类的。”长孙无忌有些明白了过来。

  扬州李氏实际上也是陇西李氏的一支,只不过他们在很早之前就迁移到了南方,最后成了独立的宗望,

  李承乾现在要做的,就是将杨恭仁一脉,从弘扬杨氏剥离出去。

  或者更准确的讲,李承乾是要一步步的将弘农杨氏的大部分宗房,全部从弘农迁移出去。

  最后从根本上,彻底的肢解弘农杨氏这个天下望族。

  不仅是弘农杨氏,天下很多世家大族,都可以用这种手段。

  一步步的肢解他们,彻底解除他们对皇室的威胁。

  当然,这不是一件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事情。

  这需要两到三代人,甚至更多的人来完成。

  李承乾已经做好准备,准备在太庙之中,将这条国策,一直在他的后世子孙当中延传下去。

  只有这样,大唐才一步步的走上万世不灭的盛世。

  这才是堂皇正大的阳谋手段。

  这些事情,也就没必要告诉长孙无忌了。

  ……

  “陛下仁德。”长孙无忌看着李承乾,欣慰的笑笑,说道:“这样一来,天下世家,也就不会因为陛下对弘农杨氏下手过重而有任何不满。”

  “朕是皇帝,总是要从大局着想的。”李承乾收敛神色,说道:“舅舅,大策已经已经定下,那吏部尚书的事情,今日也便定下吧。”

  “张行成?”长孙无忌抬头。

  “张行成。”李承乾点头,说道:“张卿做过数年雍州长史,资历本就已经足够。

  朕当年还曾经想过,要将他调入东宫,任太子詹事,只是后来出了点事,才让他以四品雍州长史代行诸事。

  如今做了吏部侍郎,也算补缺最后的履历不足,现在提做吏部尚书,想来满朝上下,也不会有任何人不满。”

  “陛下圣明。”长孙无忌认真拱手,眼底满是轻松。

  张行成虽然出身河北,但是和渤海高氏有姻亲,和长孙无忌也算亲近。

  这也是长孙无忌不排斥他做吏部尚书的原因。

  “吏部尚书已定,吏部侍郎又空了出来。”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说道:“舅舅,杨氏此次让杨思讷入京,本身便有让他代替安德郡公立足长安的打算,但朕不想将吏部侍郎的位置给他。”

  “他不够资格。”长孙无忌直接摇头。

  将吏部侍郎的位置给杨思讷,长孙无忌自己就不愿意。

  “兵部的韩媛,让他在兵部侍郎的位置上待着吧,过几年,让他直接做兵部尚书。”李承乾微微抬手。

  “是!”长孙无忌心里一阵感激,韩媛是他的人,让韩媛做兵部尚书,是对他最大的信任。

  “户部的位置,杨家的人不能去。”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工部朕也不想给他,毕竟工部牵涉太多机密,万一他给朕偷出去,带入杨家,就危险了。”

  长孙无忌赞同的点头,皇帝这两年很是改良各种弩弓,甚至很多已经是国之重器。

  一旦让杨家人将这些东西偷出去,后果太严重了。

  而且长孙无忌相信,以杨思讷的品性一定会如此的。

  “礼部朕也不想让他插手,一个想着要谋乱的人,让他插手礼部,朕觉得恶心。”李承乾直接摇头,说道:“最后能给他的,只有刑部,所以,便以刑部侍郎李乾祐为吏部侍郎。”

  李乾祐?

  长孙无忌忍不住的抬头。

  出身陇西李氏丹扬房的李乾祐。

  “李卿做过侍御史,长安令,又有刑部侍郎,如今调任吏部侍郎,也是可行。”李承乾稍微笑笑,说道:“便让杨思讷去做刑部侍郎吧,反正过个一两年就会将他调走,暂时过渡一下也是。”

  长孙无忌目光一抬,随即放松下来,点头道:“陛下说的是!”

  “这样,便有个凤州刺史空缺了出来。”李承乾看向长孙无忌,抬头道:“舅舅去安排人吧,朕就不管了。”

  “多谢陛下!”长孙无忌立刻沉沉拱手,心底彻底的松了口气。

  “雍州府的事情,舅舅多盯着点,三日之内,长安城中,再没有袁天罡的一丝踪影,这样,才能说他是真的彻底死了。”李承乾认真的看向了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立刻起身,拱手道:“陛下放心,臣一定不会让袁天罡活着的。”

  李承乾认真的点点头。

  长孙无忌躬身道:“如此,臣便告退了。”

  “舅舅这几日小心。”李承乾眼中有些担忧。

  “臣省的。”长孙无忌再度拱手,然后转身朝殿外走去。

  ……

  夜色逐渐的笼罩了整个长安城。

  徐安快速的走入甘露殿,对着李承乾认真拱手道:“陛下,袁天罡的尸体送入宫中了。”

首节 上一节 559/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