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579节

  李承乾叹息一声,略微思索道:“安排杜妃今夜侍寝吧,在东西吐谷浑,还有西域,杜家的商队往来联络,很重要,安抚一下吧。”

  “是!”徐安躬身,然后小心的退出了大殿。

  李承乾低头继续处理公文。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黑。

  “陛下!”一个清脆的声音在殿中向前。

  李承乾下意识的抬头,华灯之下,一名身穿红绿襦裙的高挑美人站在殿中。

  杜倪,京兆名门杜氏女。

  长相明艳,明眸皓齿,行走间顾盼生辉,又有一股清雅之气。

  从李承乾的角度看过去,神色英气,言辞温婉,举止投足间落落大方。

  这才是长安顶级门阀培养出来的贵女。

  李承乾看着杜倪抬着头,丝毫没有羞涩和畏惧,反而带着好奇和些微挑衅的目光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感到好笑的同时,也稍微有些头疼。

  这个杜倪,一看就不是省油的灯。

  日后宫中怕是不容易安静下来。

  “平身吧。”李承乾起身,从丹陛上走了下来,走到了杜倪对面,目光审视的看着她。

  杜倪起身,反而低下了头:“陛下!”

  李承乾心中一时好笑:还知道示弱。

  “来!”李承乾伸手抓住了杜倪的手腕,然后拉着她走到了内殿的床榻之前。

  杜倪微微有些发愣,皇帝没有让她坐下。

  就在杜倪发愣之间,李承乾一把伸手,直接将她抱在怀里,然后抬头招手。

  侍女立刻将交杯酒送到了李承乾和杜倪眼前。

  李承乾拿起交杯酒,递了一杯给杜倪,然后杜倪就这么坐在他怀里,和他喝了这杯交杯酒。

  一时间,杜倪的脸上满是羞红。

  李承乾放下酒杯,然后放开杜倪,让她站在自己面前。

  然后伸手,一件件的将她身上的嫁衣褪了下来。

  烛火在她的身后,轻轻摇曳。

第576章 该治病治病,该杀人杀人

  八月深秋,黄河奔流。

  三门峡侧的山道上,李承乾一身黑衣黑甲,勒马远眺。

  峡石耸立,浪花如雪。

  李承乾稍微侧身,看向一侧的都水少监黄仁素道:“狭窄的水道中,水流湍急,泥沙很少淤积下来,而西汉王景的治水之法也多有类似,黄卿看看,能不能在一些泥沙淤积严重的河道,试行此法,疏通河道。”

  “臣领旨。”黄仁素认真拱手。

  李承乾微微抬手,说道:“要注意,排沙不要太快,不然下游容易海水倒灌,那样就麻烦了。”

  “陛下竟然还懂得此道。”黄仁素惊讶的抬头。

  “纸上谈兵罢了。”李承乾收敛神色,看向前方,催马道:“走,去洛阳。”

  “喏!”唐俭,来济,刘德威,崔敦礼,长孙祥,李乾祐,杨思讷,许敬宗,李安俨,丘孝恭,薛仁贵等文武百官齐齐拱手。

  无数骑兵跟随李承乾身后,形成一条不见首尾的长龙。

  沿着山道,朝崤函古道奔行而去。

  ……

  出崤函古道,入洛河平原。

  过洛河,直抵洛阳城下。

  定鼎门外。

  战马狂啸,然后骤然停在了城门之前。

  一身黑衣黑甲的李承乾,马侧悬着长槊,腰间挂着千牛刀,目光冷漠的看着等候在城门外的众人。

  洛州都督李文暕,洛州长史萧钧,右千牛卫将军薛孤吾仁,还有一众洛州官员,致仕耆老,洛州士子,全部齐齐跪倒:“臣等参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众卿平身!”李承乾身体稍微前倾,冷漠的眼神逐渐恢复几分光彩。

  他抬起头,看向前方宏伟的洛阳城,点点头道:“人言,初来乍到,当奉上厚礼,朕内外鄙薄,也没带什么好东西,只能略尽心意,传旨:免洛阳百姓明年一年租税!”

  “臣等多谢陛下,陛下仁德千古。”群臣齐齐叩首。

  李承乾轻轻笑笑,这些人享惯了高官厚禄,根本就没有想到李承乾这一句话,对洛阳百姓的意义。

  “驾!”李承乾也不理会众人,缓缓的催马进入洛阳城。

  八月桂花香。

  定鼎门大街两侧,种着各色各样的树木,保证四季常青。

  李承乾在定鼎门大街上前行的速度并不快。

  他上一次来洛阳,还是在前年,他刚登基的时候,为他的父皇太宗皇帝准备嵩山封禅之事。

  转眼间,已经将近两年过去了。

  他的父皇没了,但洛阳繁华依旧。

  皇帝免洛阳百姓明年租税的消息很快就传了开来。

  洛阳城中的百姓几乎是瞬间就认识到了这意味着什么。

  今年天下雨水增多。

  粮食减产。

  虽然朝廷尽可能的救灾,但依旧有不少灾民涌入洛阳,加上奸商惜售,洛阳的粮价着实涨了不少。

  也就是在去年的时候,李承乾免了天下百姓一年的租税,这才让洛阳的粮食没有涨的太离谱。

  尤其是秋收之后,百姓手里有了粮,商人手中的粮食很快就没人买了,逼到他们不得不降价。

  这样明年又免一年租税,百姓想也知道,即便是明年再有一整个夏天的雨水,他们也能轻松度过。

  所以当消息传开的时候,整个洛阳城中,立刻就传来了一阵阵的欢呼声。

  从远到近。

  很快,李承乾的视野当中,便已经满是感动叩首的洛阳百姓。

  跟在稍后的杨思讷,看到这一幕,他的瞳孔不由得一阵紧缩。

  皇帝这才刚到洛阳啊。

  一句话,就将洛阳百姓的人心给收了起来。

  李文暕和萧钧这些人,日后治理洛阳会轻松的多,这样他们的目光就会看向其他方向。

  皇帝自己在洛阳这段时间,也一样会轻松很多。

  好手段啊!

  百姓的忠诚,是需要花钱来养的。

  李承乾缓缓的催马向前。

  大唐在长安养民三百年,这才是大唐历经无数风雨,还能够屹立的根本所在。

  武媚娘最终选择在洛阳篡唐,也是因为李治每年都和她来洛阳巡视,甚至一年中,在洛阳待的时间,要超过长安。

  每隔两三年就改一回年号,顺带大赦天下。

  这才是她能够篡唐的真正根本。

  弘农杨氏位在洛河上游,在整个洛河平原的影响极大,但这样的影响再大,也大不过皇帝的一道圣旨。

  ……

  洛河在天津桥下缓缓流过。

  李承乾骑在马上,缓缓的过天津桥。

  提前一步抵达的李安俨已经站在端门之上,对着李承乾肃然躬身。

  丘孝恭守承天门,薛仁贵守玄武门。

  整个洛阳紫微宫,已经彻底掌控在李承乾手中。

  乾元殿遗址前,李承乾翻身下来。

  唐俭,来济,刘德威,崔敦礼,长孙祥,李乾祐,杨思讷,许敬宗,李文暕,萧钧等人,跟着站在两侧。

  李承乾看向侧面,开口道:“公叔!”

  李文暕立刻上前,拱手道:“陛下!”

  “阎卿设计的图纸你看过没有?”李承乾侧身看向李文暕,问道:“洛阳提供工匠和材料,有什么问题没有?”

  李文暕稍微犹豫,拱手道:“陛下,大多数的工匠和材料,洛阳方面都能支持,就是这主梁洛阳方面适合的很少,需要从西南深山当中调运,然而即便是西南深山,寻找许久,也未找到适合的主梁。”

  李承乾轻轻点头,说道:“朕明白,适合大殿的主梁,才是最大的问题。”

  群臣赞同的点头。

  他们能看得到,光是眼前的乾元殿遗址,便已经丝毫不比长安太极殿小半点。

  甚至前隋时期的乾元殿,还要比如今的太极殿更加的宏伟壮观。

  这里面需要的种种材料,比现在长安在建的大明宫含元殿,要求还要更高。

  尤其是主材。

  尺寸真要超出一分,很有可能意味着不知道多少木料被淘汰。

首节 上一节 579/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