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581节

  除非他能有其他方面的优势,能够弥补这个这方面的缺失。

  不然,这样的太子是必然会被废掉的。

  至于杜构,他在中枢任职,最大的问题也是行走。

  便是长孙无忌,在太极宫中,也需要来回步行。

  杜构腿脚不好,但却远没有到李承乾为他开特例,让他坐辇在宫中行走的地步。

  所以,他能做洛州都督,甚至雍州都督,但朝中的重职并不容易。

  李承乾神色平静下来,侧身道:“传旨下去,加杜构太子左谕德,赏洛阳永泰坊宅邸一座。”

  “喏!”徐安站在一侧拱手,神色凝重起来。

  太子左谕德,掌谕皇太子以道德,随时讽赞。

  正四品下。

  “另外,将朕当年用过的那套藤甲送给杜构,让他内外出入安全一些。”李承乾微微抬手。

  “喏!”徐安立刻转身,然后朝着殿外而去。

  ……

  刚刚走到承天门下,就接到皇帝圣旨的杜构,跪在地上,捧着圣旨,还有房契和藤甲。

  一时间,他感到自己眼眶中已经湿润了起来。

  他对着贞观殿的方向沉沉叩拜:“臣,杜构,叩谢陛下大恩,陛下万寿无疆,大唐万年无期。”

  士为知己者死。

  如是而已。

  四周来往的朝臣,看着一身紫袍,但面目陌生的杜构不由得窃窃私语起来。

  有认识杜构的,赶紧告诉他们,这是前相杜如晦的长子,驸马都尉、左卫将军杜荷的兄长,莱国公、杭州刺史杜构。

  不少人神色惊叹。

  然而敏感的人逐渐察觉到了一个问题。

  杜构调任杭州刺史,检校太子左谕德。

  前一段时间,房遗直调任慈州刺史,接任的是杜构的位置。

  另外还有传言,杭州刺史的位置本来应该是赵国公长孙无忌长子的长孙冲的。

  如果真的深入去研究的话,就能够发现,皇帝最近一段时间,开始在着重培养朝中功臣的嫡长子。

  在无形中,能够感到一种秩序,在逐渐的被竖立起来。

  在将来,皇帝会重用更多的功臣嫡长。

  杜构也在众人的注视下,离开了皇宫,最后前往了皇帝在永泰坊赐下的宅子。

  永泰坊在洛阳南市东南,距离皇宫并不算太远。

  内中居住的百姓,要么是洛阳街坊,要么就是外来的富贵人家,地段相当不错。

  杜构站在门前,看着四方来人满意的点点头。

  就在他推门而进的一瞬间,眼角余光突然瞥见,斜对面一座宅子里,一双眼睛突然闪过。

  杜构进入大门,脚步停了下来。

  他有种感觉,自己刚才看到的绝对不是错觉。

  莫名的,杜构想到了坐在御榻上的皇帝。

  皇帝安排自己住在这里,绝对不是平白无故的。

  ……

  贞观殿中,李承乾伸了个懒腰,看了眼殿外昏暗的天色,他侧身问道:“御史台的事情,查的怎样了?”

  徐安站出拱手:“陛下,御史中丞高智周和侍御史苏良嗣已经盯上人了。”

  “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继续查吧,洛阳的隐患必须尽早解决。”

  “是!”徐安拱手领命。

  李承乾轻轻抬头,问道:“左武卫大将军牛进达到哪里了?”

  “再有三天就到洛阳了。”

第578章 大将军太长时间在外面了

  贞观殿中,火炉汹汹燃烧。

  轻微燃起的烟气弥漫在大殿中央。

  一身红衣金甲,站在大殿中的牛进达,神色肃重的看向御榻之上的皇帝,拱手道:“陛下,洛阳虽然秋冷,但相对而言,辽东冷的更早,天气森冷,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出去撒泡尿,慢了,也会被直接冻住。”

  李承乾不由得笑了起来。

  进入九月下旬,秋霜深重,天色森寒,感觉透彻。

  所以太极殿中早早就升起来炉火,百姓家中可能晚些,毕竟现在穿的厚点,也还是能挨一挨的。

  李承乾点点头,看向外表黑瘦的牛进达,叹声道:“大将军,这几年辛苦你了。”

  “都是臣职责内之事。”牛进达认真拱手,说道:“陛下,高句丽江北都护府已经暂时稳定,今年有近四万户百姓从山中而出,在江北定居,同时种了一茬粮,虽然不足以提供大军所需,但他们自己吃食却是已经足够了。”

  “头一年,这样已经很不错了。”李承乾点点头。

  “好处虽然不少,坏处同样也很多。”牛进达神色凝重,说道:“百姓过江,泉盖苏文手上的粮食压力一下子减轻了许多,同时,来到江北的人中,也不乏泉盖苏文的眼线,说不定什么以后,他就会找到连我等自己都不知道缺口,杀过江来。”

  李承乾轻轻点头,笑着道:“这些朕倒不是很担心,朕以英国公为安东道安抚使,这些事情,他能够处理的过来。”

  “是!”牛进达放松了下来,拱手道:“苏使君回了安东之后,陛下安排的诸项事务,也在有序推进,只是因为有些东西还在统计,需要到年底的时候,才能送到长安。”

  “放心,朕不着急。”李承乾对着牛进达抬抬手,道:“琅琊郡公,朕在洛阳城中为你准备了一间大宅,你先在洛阳休息一阵,到了十月中,和朕一起返回长安……对了,你的家人朕也接过来了,好好的在洛阳享受享受,长安虽然繁华,但美景却未必比得上洛阳。”

  “多谢陛下!”牛进达神色立刻欣喜起来。

  “另外,你在安东几年,身体难免有伤,朕让御医为你诊查一番,将来灭国高句丽,你的首功朕可不想给别人。”李承乾轻轻地敲敲桌案。

  “多谢陛下!”牛进达立刻忍不住的跪了下来,满脸感激的叩首。

  “平身吧。”李承乾满意的点点头,看了天色一眼,侧身道:“传膳吧,时间差不多了,琅琊郡公,今日与朕一同用膳。”

  “谢陛下!”牛进达认真拱手,这才起身。

  ……

  一张圆桌放在了西偏殿中。

  李承乾坐在主位上,看向眼前的旋转圆桌,还有上面满满当当的菜品,有些无奈的看向牛进达道:“琅琊郡公,你是知道朕的,朕向来不喜欢奢靡,但宫中规矩森严,便是朕都没法更改。”

  牛进达看了一眼长安不知道什么时候出来的旋转圆桌,抬头看向李承乾道:“陛下,宫中规矩还是必须守的,当年玄武门之变前,先帝不止一次中毒,后来称帝之后,也不时的有人下毒,但一次都没有得逞,就是靠了这些手段。”

  皇帝用膳,光是在御厨房,每一个灶口,每一口锅,都有至少两个太监在随时盯着。

  一样菜,起码要由七八个厨师每人做一盘,然后由一个太监端着,两个太监跟着一起送到了皇帝跟前。

  而皇帝一餐饭,要吃三十多道菜。

  更别说还要让人试菜。

  即便是如此,每一道菜,皇帝只允许吃三口。

  是每一道菜,一道菜有七八盘。

  就是害怕有人知道了皇帝的喜好,专门在一道菜里下毒。

  这样即便是有人给皇帝在菜里下慢性毒药,皇帝最多吃一口,根本没有长时间吃,也就等于无毒。

  “好吧。”李承乾点点头,对着牛进达说道:“朕是吃不了太多,大将军多吃些,别浪费了。”

  “喏!”牛进来立刻开心的笑了。

  军中的人,最喜欢的,除了厮杀,便是酒肉。

  自然,美食也是他们最喜欢的。

  牛进达吃的酒足饭饱才从贞观殿西殿门离开。

  刚出殿门,一阵轻微的鸡叫声在旁边响起。

  他下意识的抬头,就看到了三只鸡,三只兔子,还有三条鱼被放在笼子里和鱼缸里。

  前面的小盘里,还放着一点刚刚皇帝吃过的菜品。

  牛进达有些懵,看向一侧的内侍问道:“宫中现在这么小心的吗?”

  徐安站在一侧,低头道:“洛阳陛下并不常来,洛阳宫里的宫人,除了长安带过来的,多数都是常年待在洛阳的,人生地也不熟,尤其是水,谁也知道水里有什么东西,直接下毒倒也罢了,万一和别的什么弄成混毒就麻烦了。”

  牛进达愣住,下意识的说道:“洛阳有这么可怕吗?”

  徐安轻轻躬身,道:“大将军有太长时间在外面了。”

  牛进达脸色不由得一变。

  ……

  贞观殿中,李承乾神色严肃的坐在御榻上。

  一身红衣银甲,白袍长槊的薛仁贵,脸色淡漠的站在左侧丹陛之下。

  大殿门口,一名身穿绯色长袍峻骨嶒嵘的中年将领,从殿外走入,走到殿中,行大礼参拜道:“百济佐平扶余福信,参见大唐皇帝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佐平,百济官序一品官。

  李承乾微微抬手道:“国使平身吧。”

  扶余福信这才叩首起身道:“多谢陛下!”

  李承乾淡淡的点头道:“国使一路是从海上而来吧,海上风浪如何?”

  扶余福信拱手道:“海上风浪颇大,艰苦难行。”

  李承乾深深看了扶余福信一眼,点头道:“若朕记得没错,百济也是大唐属国,为何朕登基之后,高句丽和新罗都有使者前来道贺,唯有百济无人到来?”

  “陛下虎威,国中畏惧,加上海浪阻隔,这才无人敢来,直至唐使抵达百济,知晓陛下仁慈,国主这才遣臣而来。”扶余福信脸色平静的躬身道:“外臣此次来,奉国主命,敬奉百济美女十人,珠宝五箱,黄金一箱,以贺陛下登基之喜。”

首节 上一节 581/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