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591节

  自然,这里面也有武元庆的私心。

  ……

  收回回忆,武元庆看向相里玄奖,说道:“外甥和杨氏关系不好,舅舅是知道的,可现在陛下却要外甥在调往陕州的时候,多依赖弘农杨氏……舅舅,这里面的事情,陛下应该知道的,可是?”

  武媚娘是弘农杨氏的外孙女,武元庆虽然名义上是武媚娘母亲的继子,但实际上双方的情分早就在当年断了。

  如今之所以还维持着脸面,武元庆是因为武媚娘在宫里做婕妤,杨氏背后有弘农杨氏;而武媚娘母亲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她除了一个在宫里的女儿以外,在宫外还有两个女儿,而这两个女儿的生活都不顺。

  杨氏的年纪也不小了,自己也不知什么时候就没了,自然希望武元庆能在那个时候,多照顾自己的两个女儿。

  相里玄奖和杨氏没什么关系,和武媚娘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关系。

  所以,即便是当年武媚娘以武士彟女儿的身份入宫,现在更是走了婕妤,但也和他没有任何关系。

  看着一脸不明白的武元庆,相里玄奖轻叹一声,说道:“你啊,有的事情,总是看的太浅。”

  武元庆很快冷静给你了下来,拱手道:“请舅舅解惑?”

  “首先,你要明白,你和弘农杨氏的关系并不好。”相里玄奖看了武元庆一眼,低声说道:“甚至如果不是你身上有爵位,有官职,你早就被弘农杨氏给弄死了,你们的关系很差,这一点,你要明白。”

  武元庆一愣,随即不得不点头。

  当年的事情,他做的的确不地道。

  自家人关起门来能够说的过去,但是到了外面,他做的是很不合适的。

  “明白了这一点,你再看局势。”相里玄奖冷笑一声,说道:“这一次陛下东巡洛阳,察查地方是小事,真正出事的,有两件,一件是卢文操案,一件是李弘泰案。”

  “这两件案子有关?”武元庆一时间十分惊讶。

  “长安这边,恐怕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李弘泰案上吧。”相里玄奖神色严肃起来。

  “毕竟赵国公被举告谋反,虽然陛下当场杖杀了那人,但实际上赵国公还是在得到消息之后,就立刻赶到了函谷关去见陛下。”武元庆点点头,长孙无忌被举告谋反,如果真的成真,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若是我告诉你,是因为卢文操被查了,然后才有李弘泰举告赵国公谋反的事情,你怎么想?”相里玄奖一句话,武元庆听的懵了。

  他很快反应了过来:“舅舅是说,有人在报复?”

  “嗯!”相里玄奖面色凝重的点头,说道:“卢文操背后有人,或者说,即便是卢文操已经被推出斩首,但依旧有人害怕陛下顺着那条线查下去,所以,他们就派了个死士,去举告赵国公谋反。”

  “什么人,范阳卢氏吗,不对啊,这不符合范阳卢氏的风格啊?”

  “不是范阳卢氏。”相里玄奖摇摇头,说道:“但你的调动,让我大体猜到了是谁。”

  “啊!”武元庆瞬间就明白了过来,极尽的压低声音道:“是弘农杨氏?”

  “应该是他们。”相里玄奖点点头,沉吟着说道:“朝中有无数大事,陛下回到长安之后,刚刚休息了几日,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通过武婕妤将你叫进宫,尤其是让武婕妤亲自叫你进宫就更有意思了,而且还是调你去陕州。”

  相里玄奖看向武元庆,说道:“陛下是要报复啊!”

  “可是杨氏,他们为什么?”武元庆一脸不解。

  “谁知道。”相里玄奖摇摇头,说道:“世家的事情,不是我们能看明白的,但如果从这一点倒推反而能推出些东西来……你知道卢文操是房相的外甥,那你知道现在的陕州刺史是谁吗?”

  “房仁裕!”武元庆刚说完,脸色就严肃了起来。

  “你看!”相里玄奖一副果然如此的一笑,轻声道:“这不就关联了起来了吗,所以陛下才要报复,而你只是第一步而已,相信不久之后,陕州的官员都会有所调动,甚至最后是陕州刺史。”

  武元庆面色凝重的点头。

  相里玄奖看了他一眼,问道:“那么问题来了,大郎,在弘农杨氏和陛下之间,你选择谁……不,在弘农杨氏和陛下与赵国公之间,也选择谁?”

  “陛下和赵国公。”武元庆瞬间就不再迟疑,皇帝本就是至尊,而长孙无忌,是天下权相啊!

  “是啊,那是赵国公啊,跟着先帝一起走到今天的国舅,所以说弘农杨氏的麻烦大了。”摇摇头,相里玄奖收拾情绪,看向武元庆道:“大郎,洛阳的事情,陛下不过是为了朝局稳定,才暂时忍了下来,尤其马上就要东征高句丽,所以不能出乱子,但不代表陛下什么都不能做。”

  “外甥明白。”武元庆认真点头。

  “放手去做。”相里玄奖拍拍武元庆的肩膀,说道:“不管是你们武家,还是我们相里家,相比于弘农杨氏那样的大族,我们究竟是寒门,所以,我们只能站在陛下这一面,替陛下看住弘农杨氏,一点点的收拾他们。”

  “是!”武元庆咬牙点头,他本身就和弘农杨氏不对付,该怎么做,不用犹豫。

  “而且,眼下这件事,阿舅是因为你的调动,才能这么快看透,但时间一长,会有越来越多的聪明人看透……这种事,聪明人都知道该怎么做,到时候,他们这些人一样会跟着对付杨氏。”相里玄奖看向武元庆,道:“大郎,你能想象那种场面吗?”

  武元庆认真点头,弘农杨氏虽然是天下大族,但他同时得罪皇帝和长孙无忌,就等于和整个元勋集团开战。

  “陛下需要一个大案啊!”相里玄奖深深的看了武元庆一眼。

  武元庆眼神一凝,随即重重点头。

  相里玄奖轻轻地笑了,抬头看向窗外。

  窗外,轻雪飘落。

  ……

  雪后初晴。

  宫城素白。

  不知觉已经是腊月十四了。

  相里玄奖从马车上下来,看了眼承天门的方向,然后转身朝着鸿胪寺的方向而去。

  就在这个时候,一名穿着厚实青袍的少年,在内侍的引领下,从朱雀门,朝着承天门走去。

  相里玄奖微微一愣,下意识的看了一眼,他有些觉得,那名少年有些脸熟。

  突然,相里玄奖愣住了,喃喃的说道:“魏王世子,李欣!”

  李欣并没有察觉到相里玄奖认出了他,而是平静的跟着内侍的身后,朝着两仪殿而去。

  这条路他很熟,只是现在,轻易之间,他已经没有了再踏足这条路的资格。

  两仪殿内,看着唇上多了一抹轻须、认真拱手行礼的李欣,李承乾心底感慨一声,然后问道:“欣儿,这一年四方游历,收获如何?”

  李欣认真的拱手道:“回陛下,虽然天下大雨,百姓灾困,但百姓所过并不艰苦,而是多有期待。”

  “期待什么,期待明年朕再免天下百姓的租税。”李承乾笑笑,然后说道:“明年朕就不会天下全免了,毕竟也不是那么容易找理由的,但派人巡视天下,确定真正受灾的地方,然后多减免却是可以的。”

  “多谢陛下!”李欣感激的拱手。

  刚才那番话,以他的身份,原本是不应该说的,他也只是点了一点,但皇帝听懂了,而且答应了明年减免受灾州县明年的赋税,这就足够了。

  “明日吏部便开始登记明年科举名单,你明年要好好考。”李承乾认真的看向李欣。

  “喏!”李欣认真拱手。

  “好了,回去休息吧。”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另外,大年三十那日,入宫吧,朕安排人带你去后宫见见你父王。”

  李欣又惊又喜的抬头,随即跪倒叩首道:“谢陛下大恩。”

  “平日里多去阎家走走,阎卿毕竟是你的亲外公。”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有人问,就是说朕说的。”

  “是!”李欣再度叩首,道:“谢陛下!”

  李承乾摆摆手,李欣这才起身,然后拱手而退。

  等到李欣退出大殿,一道人影从侧殿走了出来,赫然正是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深深的看了李欣一眼,然后转身对着李承乾拱手道:“陛下仁德。”

  “都是自己家的孩子,该如此的。”李承乾摆摆手,说道:“舅舅,年底了,房仁裕在陕州刺史位置上已经多年,也该动动了,你觉得谁合适?”

第587章 绞索在一点点的勒紧

  站在丹陛之下,长孙无忌忍不住抬头看了李承乾一眼,随即拱手道:“陛下,岐州刺史长孙操如何?”

  长孙操是长孙无忌的族叔,也是秦王府老人,很有能力。

  “人倒是个好人选,但朕这里也有一个人选,舅舅看看觉得如何。”李承乾深深的看了长孙无忌一眼,然后递出一张短笺,张阿难立刻接过,递送到长孙无忌手里。

  长孙无忌接过,然后打开短笺,上面就写着一个名字。

  褚遂良。

  “陛下!”长孙无忌忍不住的抬头,难以置信的看向李承乾。

  李承乾轻轻摇头,说道:“叔公虽然有能力,但说实话,他去了陕州,必然会和杨氏有一场龙争虎斗,而现在,朕最需要的其实是稳定,不需要龙争虎斗,所以,以褚卿的威望,调任陕州,足够压制弘农杨氏一切异动。”

  褚遂良曾经是宰相,不过是因为欺凌下属,被罢免相位。

  如今皇帝将他调任陕州,一眼就能看出皇帝有重新任他为相的想法。

  以宰相镇压弘农,弘农杨氏敢有动静才怪。

  而且以褚遂良的能力,足够压制弘农杨氏的一切异动。

  “陛下英明。”长孙无忌还能说什么,长孙操虽然是他的族叔,但褚遂良也是他的亲信啊!

  只要褚遂良再回长安,那么就能再度为相,那才是对长孙无忌最大的帮助。

  脑中灵光一闪,长孙无忌顿时就想明白了。

  褚遂良想要重回长安为相,那么他就必须要彻底的解决弘农杨氏这个问题。

  最彻底的解决。

  “好了,这件事就这么定下吧。”李承乾抬头,说道:“召集诸相,朝议吧!”

  “喏!”长孙无忌凛然拱手。

  ……

  李承乾坐在御榻之上。

  长孙无忌,唐俭,马周,于志宁,来济,张玄素,孙伏伽,张行成,刘德威和尹君等十人,分列大殿两侧。

  一名名刑部,大理寺,还有御史台的官员,将一份份奏本搬到了大殿中央的矮几上。

  密密麻麻,有上百份卷宗。

  李承乾看着这些卷宗,轻叹一声,说道:“诸卿,朕登基两年以来,自以为天下安定,但实际上没有想到,人心竟然松弛至此,两年时间,竟然有上百位地方参军和县令,行有不法。”

  “陛下!”群臣面色凝重的齐齐拱手。

  “这里面有相当多一批人,实际上是年轻人,不少都是父辈有爵位的二代。”李承乾眉头紧皱,看向群臣道:“甚至有人在被刑部,吏部,御史台和大理寺查获之后,还大言炎炎,说实话自家有功有爵,根本不怕惩处。”

  群臣面色肃穆的地方,他们忍不住的看了那些卷宗一眼。

  一个名字在这个时候,跳入了他们的脑海中。

  卢文操。

  卢文操是房玄龄的外甥,其父也曾是秦王府的老将,但是他却敢在洛州仓做手脚,其胆子之大,令人乍舌。

首节 上一节 591/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