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605节

  左侧是长孙无忌,唐俭,于志宁,马周,来济,张行成,阎立德,刘德威,崔敦礼,长孙祥等朝中重臣。

  右侧是尉迟敬德,程知节,张士贵,丘行恭,常何,薛仁贵,李安俨,执失思力和契苾何力等一众大将。

  一身紫色官袍的苏定方神色郑重的从殿外走入。

  左侧两侧的重臣,不少都曾经参加过当年东征高句丽之战。

  如今这一场大战,他们当中虽然也会有不少人被抽调过去,但更多的,还是会留在长安。

  不过苏定方注意到了,在两侧的廊柱之后,还有不少的年轻人在。

  裴行俭,戴至德,李义府,刘仁轨,许敬宗,裴炎等人,站在左侧后。

  薛万彻,丘孝恭,秦善道,程处弼,尉迟宝琳,韦待价,段宝玄,王方翼,冯智玳,刘审礼等一干年轻一辈的将领,站在右侧后。

  苏定方心中隐隐明白,这些年轻一辈的将来,怕是全部都要上战场去历练。

  人才是打出来的。

  ……

  走到大殿中央站立,苏定方对着丹陛之上的皇帝拱手,然后跪倒在地,叩首道:“臣,右屯卫将军、清河县伯苏定方,叩见陛下,陛下万寿无疆。”

  “嗯。”李承乾点点头,看向一侧道:“宣旨意吧。”

  “喏!”于志宁拱手站出,高声道:“右屯卫将军、清河县伯苏定方,素称骁悍,兼闻智略,久在戎场,夙推武用。才有所适,礼则从权,宜复官资,更为边捍。

  可左屯卫将军,清河县公,钦此。”

  “臣谢陛下大恩。”苏定方忍不住沉沉叩首。

  从右屯卫将军,略升左屯卫将军,这不算什么,真正超乎他意外的,是皇帝将他从县伯,越过县侯,直授县公。

  这有些超擢了。

  “自古,功大莫过于灭国。”李承乾看着苏定方,说道:“此战,虽然不至于直接灭国高句丽,但要彻底打掉高句丽阻挡大唐越过大同江的一切力量,为灭国做好准备,朕提前封赏不算什么,卿若要达到国公之位,就看大战之后的经营了。”

  “臣领旨。”苏定方沉沉的躬身,他听的出来,日后攻破平穰城后,驻扎统帅军前的,将是他苏定方。

  “平身吧。”李承乾微微点头,说道:“军中诸事朕已经知晓,朕现在想问的,是泉盖苏文现在是什么反应,大军动作,他不应该看不到的?”

  “是!”苏定方起身,然后拱手道:“陛下,自从高句丽江北都护府建立之后,整个高句丽内部已经人心蠢动,泉盖苏文虽然杀了不少人,勉强镇住局面,但最后,他也不得不有所放松,放不少百姓和将士越过大同江进入江北。”

  “这些人当中,怕是有不少泉盖苏文的探子吧。”李承乾不在意的摆摆手,说道:“这些事情英国公处理得过来,朕就不细问了,关键在于大同江,那一条大同江素来不好过,现在情形如何?”

  “是的,陛下,大同江不好过。”苏定方面色凝重的点头,说道:“大同江原本就极为宽阔,度过不易,这些年,泉盖苏文又积极的在大同江南岸摧毁一切容易登岸的地点,然后又再平穰城到大同江之间的地面上,布置无数陷阱,还有加困城防,攻城不易。”

  李承乾身体微微靠后,说道:“卿继续。”

  苏定方拱手,说道:“陛下,泉盖苏文守平穰城,根本的方略只有一个,那就是拖,只需要从三月拖到十月,他便赢了。”

  辽东天气苦寒,三月虽然能够动兵,但规模不会太大。

  九月便已经是最后攻城的时间了,十月就得准备退兵了。

  “朕明白。”李承乾点点头。

  辽东地广人稀,到了后世,即便是有亿万人口,加上工业化无限发展,温度也依旧低的可怕。

  如今,辽东和江北,人口少的可怜,工业化基本没有,温度更是低的恐怖。

  “大同江以南,好几城,泉盖苏文都做了充足的防备,在后面,更是有不少的骑兵可以随时增援。”稍微停顿,苏定方说道:“从去年开始,百济虽然减少了对高句丽的粮草支援,但并没有完全断绝,而在平穰城西北,已经有一支三千人百济军队驻扎。”

  “嗯!”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开战之后,这三千人很可能会不顾百济国王的命令直接参战,朕心中有数,不过只要百济不要全国援助盖苏文,对朕而言,便已经算是成了。”

  “是!”苏定方点头,然后继续说道:“另外,还有东部山中,大同江源头处,今年以来,大同江上游来水少了不少,臣等怀疑他们是在上游筑坝截水,一旦开战,若是有尖木桩混入,水木其下,威胁极大。”

  “这么说来,你们是没有找到筑坝的地方,也没有摧毁他们。”李承乾听出了苏定方话里的意思。

  “是的,他们藏的太深了,而高句丽山区要多余平原,山中广阔难行不说,他们还多布有堡垒,臣等派人几次上寻,都被杀了回来。”苏定方轻叹一声,这一战不易啊!

  “嗯!”李承乾意外平静的点头,说道:“爱卿继续。”

  “喏!”苏定方拱手,说道:“盖苏文派了不少人,从山中进入江北,潜伏在更广阔的群山之中,将来一旦开战,少不了要从山中冲出,从而截断大军粮道,若是这个时候,江北都护府的高句丽加以内应,情况更严重。”

  “嗯!”李承乾淡然的点点头,这不是什么问题,关键时刻,在江北都护府多杀些人就是了。

  “还有。”苏定方抬头,说道:“泉盖苏文派人联系突厥,契丹,靺鞨等族,希望他们能够在后方呼应起兵,但好在李谨行高侃很得力,一时还能镇压得住。”

  ……

  “这便是辽东如今的艰难了。”李承乾看向苏定方,轻轻笑笑,说道:“朝中也有困难,这两年天下大水,粮草几番筹措,但依旧有不少缺额,舅舅,你说说吧,如今情况如何?”

  “喏!”长孙无忌站了出来,拱手道:“陛下,今年虽然天下大水,陛下减免了不少地方今年的赋税,但实际情况比预想的好的多,经过统计,大约有五千人左右的缺额。”

  “嗯!”李承乾点点头,他这两年基本没有对地方做太大的手脚,维持贞观年间的局面,粮食依旧有增。

  “其中,尤其是广州,广州这两年送到洛阳的粮食一年比一年多,若是依照这个势头,说不得明后年,这五千人的缺额也能补足。”稍微停顿,长孙无忌说道:“不过可能需要这五千人从海上走,这样粮草从广州运来,便能够弥补的上。”

  “嗯!”李承乾神色依旧平静,群臣反而有些凛然。

  这件事,杜正伦一直在广州都督任上没有离开。

  对于自己的这个亲信,皇帝一点没将他调回中枢的打算。

  而杜正伦在广州,这些年提供的粮草越来越多,不能不说,皇帝的目光相当敏锐。

  “粮草只要明后年,天下没有大灾,勉强也足够。”长孙无忌稍微松了口气,他和户部算了几个月,才终于算足。

  殿中所有的朝臣,这个时候,心也全部放松下来。

  粮草,兵之心。

  没有足够的粮草,军心立刻就会动摇起来。

  “今年冬天的大雪比去年少些,所以明年虽然依旧会有雨,但比今年少。”李承乾抬头,说道:“所以,各地依旧要预防水灾。”

  “喏!”群臣齐齐拱手。

  李承乾看向苏定方,说道:“苏卿在朝中这几个月,可以和兵部商讨一些攻破平穰城的具体策略。”

  “喏!”苏定方躬身点头。

  “至于说这一战,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该如何最快的攻破平穰城。”李承乾轻轻笑笑,说道:“百骑司和将作监,这两年很是弄出了些有用的东西,抽空,朕领着诸卿一起去看看,相信对攻破平穰城有用。”

  “喏!”群臣拱手间眼神好奇,皇帝这几年用心在军械革新上,他们是知道的,只是究竟弄出来多少好东西,他们还不清楚。

  李承乾看向苏定方,神色温和的说道:“爱卿归朝,平日里除了歇息,也参与宫中值守吧……有爱卿在,朕睡的也能安心些。”

  “是!”苏定方有些诧异的抬头,皇帝这话……朝中出了什么事。

  “好了,今日便如此吧,年底了,该把年前做完的事情全部都做完。”稍微停顿,李承乾指向一旁的裴行俭,戴至德,刘仁轨,裴炎,秦善道,程处弼,尉迟宝琳,韦待价,段宝玄,王方翼,冯智玳,刘审礼等人,说道:“这些家伙,爱卿这几个月带带,看看有谁能带到辽东去,给朕个名单。”

  “喏!”苏定方肃然拱手。

  “退朝吧。”李承乾直接起身。

  群臣拱手道:“臣等恭送陛下。”

  李承乾迈步从殿中走出,在偏殿门口,李承乾看向张阿难:“荆王到哪里了?”

  张阿难拱手:“回陛下,荆王三日后抵京。”

  ……

  高阳公主府。

  家令对着坐在中堂内一身男子装束的高阳公主拱手道:“殿下,荆王刚刚去给国公上香,之后便告辞离开了,不过驸马刚刚也从后门离开了。”

  “他们要密会!”高阳公主直接站起来,拿起一旁的长剑,眼神冷冽的说道:“走,我们去看看,他们究竟密会些什么。”

  “喏!”家令拱手。

  高阳公主离府之后,现在从平康坊直接穿过,最后又离城出现在了自家的庄园中。

  “砰”的一声,房门被高阳公主直接踹了开来。

  房中的四个人直接愣了。

  高阳公主也愣了。

  四个人?

第599章 清君侧,清君,君临天下

  “砰”的一声,房门被踢开,坐在房中的四个人同一时间握刀起身,然而看着门口的高阳公主,四个人全愣了。

  高阳公主的目光从杨思讷,房遗爱,李元景的身上掠过,最后看向坐在最里侧的薛万彻,难以置信的问道:“姑丈,你为何也会在这里?”

  薛万彻。

  是的,除了原本就各有心思的杨思讷,房遗爱和李元景三人,这里的第四个人,正是丹阳公主驸马,左卫中郎将薛万彻。

  薛万彻看着突然出现的高阳公主,脸色微微一变,然后低声问道:“公主又因何会在这里?”

  “自然是早就发现了他们三个的动作。”高阳公主一挥手,手里的长剑已经被她拄在地上地上,同时冷哼一声,说道:“今日还在平康坊玩了一手金蝉脱壳,李代桃僵,难道你们就没有想到,人多,反而容易让人起疑吗?”

  杨思讷,房遗爱,李元景,还有薛万彻,哪一个是简单人物,他们出行,什么时候不是前呼后拥一大堆人。

  今夜前面鬼鬼祟祟,后面到了平康坊,却一下子前呼后拥了起来。

  尤其是房遗爱,他现在还在孝期,真要被人逮住出入平康坊,立刻就会被御史弹劾,到时候,他就什么也别想要了。

  杨思讷和李元景相互对视一眼,眼神无奈。

  今日在平康坊的,实际上只有他们两个的人手。

  即便是别人看到了,李元景也能说是在为杨思讷的孙女牵线引绳,提前几年定下和房遗爱长子的婚事。

  更别说,他们本身就是巧遇。

  正常情况下,根本不会有人想到,他们几个会在一起私聚,尤其是还有薛万彻。

  薛万彻才是他们不惜暴露自己,也要隐藏的。

  “我的事情说了,姑丈你呢?”高阳公主死死的盯着薛万彻。

  “我来说吧。”房遗爱平静的抬头,看向门口的高阳公主,说道:“薛家这两年,虽然有薛仁贵很受陛下重视,但薛仁贵终究是庶出,还有薛万备如今虽在军前,也不过是个右卫中郎将,姑丈在军中留下的人手,他根本就收拢不起来。”

  高阳公主看向薛万彻,薛万彻闭上眼睛轻轻点头。

  薛万彻之所以从右卫将军,被贬为左卫中郎将,便是因为他在军中的势力,在被苏定方快速的侵蚀。

  尤其如今,苏定方刚刚起来,皇帝就召见百官为他接风,现在苏定方更是值守承天门,皇帝的重视可想而知。

  薛万彻未来的前途已经蒙上了一层阴影。

首节 上一节 605/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