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68节
“外臣必然竭尽全力。”禄东赞满脸感激,然后将一杯酒一饮而尽。
“通商吧,取长补短。”李承乾稍微放下酒樽,对着禄东赞点点头,说道:“往来商贸彼此都能获益,另外,孤听说,吐蕃往南便是天竺。
当年东晋高僧法显,北魏惠生等人都曾经过西域前往天竺取经,若是能够通过吐蕃,岂不是更加安全便利。”
禄东赞一时间有些没有反应过来,怎么说通商,就又说成了取经?
不过虽然禄东赞没有看透李承乾的意图,但是他还是很认真的点头道:“赞普为陛下之婿,为殿下妹婿,他日若有事,只需持信一封至吐蕃,吐蕃必然全力协助。”
“如此便好。”李承乾再度举起酒樽,然后一饮而尽。
禄东赞也跟着喝了一杯,然后就看到李承乾点点头,朝着后面走去。
重新坐下之后,禄东赞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太子这话是什么意思。
不过禄东赞并没有注意到,当李承乾提及到通商两个字的时候,不少人的目光都落在了禄东赞的身上。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长安,丝绸之路的终点也是长安。
大唐是整个天下商贸最繁华的国度,商队之多,也是天下少有。
当然,这些商队多数是当世世家,贵族,甚至是宗室,皇族。
也就是说,这些商队背后的人,都在这个大殿当中。
通往吐蕃的商路很早就有,但是因为大唐和吐蕃的关系时好时坏,所以商路并不是很通畅。
如今大唐和吐蕃通婚,那么很多人立刻就会意识到这里面巨大的商业利益。
……
李承乾神色温和的和各国使者应酬着,对于这位大唐太子,没有一个人敢怠慢。
气质温润,但言语之间,却总能带出几分其他人难以想象的犀利。
天南地北,天涯海角,李承乾或多或少都能够说的上一些来。
既然要专注在诸番之外上,那么李承乾自然要用心一些。
至于吐蕃,李承乾的心思平定下来。
在大唐和吐蕃刚刚通婚的大背景下,他可以做一些手段,来削弱吐蕃的影响,但这段婚姻是绝对不允许被破坏的。
通商,是最隐藏的手段。
当然,更多的是为了方便兵部职方司的潜入。
诸番准备的同时,李承乾也在等玄奘归唐。
那也没有多远了。
现在提前布局日后,正是时候。
李承乾笑笑,朝着前面的高句丽,百济,新罗三国国使走了过去。
吐蕃或许很远,但半岛三国很近啊。
三国国使赶紧站了起来,然而李承乾随意的一句话,三国国使脸色微微一变。
“孤听说,东岛三国有不少两汉时期的孤本。”
……
阎立本坐在位置上,目光不时的扫过李承乾。
李泰今日没有能够出现在正旦大朝,这样阎立本有些不安。
听到李承乾一句“两汉时期的孤本”,阎立本立刻转头过去。
太子这是要做什么,他也要修书吗?
不知不觉中,李承乾的压力已经落了下来。
第82章 高阳和房遗爱,还有辩机
两仪殿外,李承乾缓慢的朝承天门走去。
李安俨在一旁小心的搀扶着,贺兰楚石带着数名卫士在后面小心护卫。
今日,李承乾一个人敬整个大殿上百朝臣,虽然喝的酒已经是极度稀释的,但量在那里,仍旧免不了有些头晕。
“殿下!”一个呼唤声从后方传了过来。
李承乾下意识的停步,侧身一看,就看到阎立本快速的走了上来。
“殿下!”阎立本走到了李承乾跟前,肃然拱手上揖。
“阎公。”李承乾稍微甩甩头,看了两仪殿一眼,然后又看向阎立本,有些疲惫点头道:“阎公可是有事?”
“是!”阎立本拱手,然后认真的说道:“敢问殿下,为何今日没有看到魏王殿下?”
“嗯?”李承乾愣住了,阎立本不知道?
是了,阎立本不知道。
昨日李泰被鞭打的时候,正是除夕夜宴的时候,殿中诸王和诸公主等人都喝的不少。
真正关注李泰事情的,恐怕只有长孙无忌、房玄龄和魏征几个人。
这一夜功夫,自然足够他们知道李泰受到了惩罚,因何受到了惩罚。
但,阎立本不知道。
前一阵时间,阎立本被严令不得再前往魏王府,李泰也被禁足,所以他对魏王府的事情知晓的不多,更别说,这些杀人的事情,李泰和房遗爱本就是在瞒着他的。
昨夜,李泰受罚,然而除夕夜宴之后,宫门关闭,任何消息都传不出去。
等到今日宫门开启之后,阎立本进宫,这才刚发现李泰出了事。
没办法,谁让阎婉昨夜也被留在宫里了呢。
毕竟李泰被打了六十鞭,一般人照顾,说不定会将人照顾死。
李承乾有些费力的抬头,看向前方的人群中,然后侧身问道:“阎公就没有问过伯父吗,伯父任魏王司马,刚才还一起喝了几杯?”
苏勖是当年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甚至还娶了李承乾的姑母、高祖皇帝的十女南昌公主。
昨夜如果不是南昌公主感染了风寒,苏勖也应该在除夕夜宴上的。
本来,以苏勖秦王府十八学士的身份,还是驸马都尉,本来已经超脱了皇权争斗,但可惜,皇帝任命他为魏王府司马,甚至于不少武功苏氏子弟,都在魏王府任职。
反而是李承乾的东宫,虽然苏淑是他的太子妃,但除了婚嫁时带入东宫的一些仆人之外,基本上就没什么苏氏子弟了。
“苏司马对于此中详情也知晓不多。”阎立本直接摇头,看向李承乾问道:“殿下可是知道什么吗?”
“此事孤不大好说。”李承乾有些不舒服的摇摇头,道:“如今新年,阎公若是无事,不妨等等,父皇那里没几天就将青雀送出宫了。”
“怎可能无事?”阎立本这个时候心中不安,已经顾不得许多,认真的拱手问道:“殿下,《括地志》编修紧张,初三上值之后,诸事忙碌,还需要魏王去主持。”
“阎公若是真有事,不妨去问问其他人,孤这里对于内情并不清楚,而且昨夜,房二郎也在殿中,阎公不妨去问问二郎。”李承乾神色淡漠了下来,然后转身朝承天门方向走去。
阎立本一时恍然,随即他的脸色就阴沉了下来。
房遗爱。
太子说的没错,房遗爱昨夜也在两仪殿,要问,最好也是去问房遗爱。
只不过之前,房遗爱不过是六品的魏王参军,根本就没有进入两仪殿的资格。
现在宴席散去,说不定他已经走了。
……
宫道之上,步辇缓缓的朝东宫而去。
李承乾看着阎立本快步的朝朱雀门而去,然后侧身看向李安俨道:“派人盯着一点,看看这个时候,我们这位将作少匠,究竟会去找谁?”
“喏!”李安俨微微躬身,然后护送李承乾一路返回东宫,然后才自己去忙。
“贺兰,你也回去吧。”李承乾抬头看向贺兰楚石,说道:“休息两日,后日就要来上值了,多休息休息。”
贺兰楚石稍微犹豫了一下,但还是拱手道:“喏!”
看着贺兰楚石离开,李承乾轻轻笑笑。
平常到了腊月二十七二十八,百官基本心思便已经不在朝务上,甚至于腊月初三初四,百官下值走的也早。
原因便是,大唐的年节只有三天。
没错,眼下的确只有三天,循周礼而定。
当然,现在的大唐官员,每五日休沐一日。
原本的历史上,李治登基之后,嫌百官太闲,改五日一休沐为十日一休沐,但冬至和正旦日的休假却达到了七天。
从上四休一,到上九休一,其实仔细算一算,官员们还是亏的。
后来节假日增多,那是李隆基时候的事情了。
……
稍微收拾心思,李承乾从桌案之下拿出一张纸笺,拿起细竹毛笔,落笔开始盘算了起来。
去年的一年,已经过去。
今年的很多事情,都要开始细细准备。
首先于内,今年必须要将治疗腿伤的真正方略定下来,如今他虽然有了李秦的大食医术,但说实话,治伤的时候,李承乾还是希望孙思邈能在旁边看着的,这样他才能安心。
其二是《考工志》需要继续,东宫需要从地方招收更多的工匠,然后渗透入将作监,乃至于工部和兵部。
虽然他表面上不能插手军权,但他还是需要为他的父皇攻伐高丽做准备。
原本历史上这一次无功而返,而且他的父皇还旧疾发作,现在李承乾介入,局面如何还不好说。
其三,便是针对李泰,房遗爱暂时离开了魏王府,但魏王府因为《括地志》,依旧有不少的人才,他需要针对这方面下手。
最好让《括地志》的完成大大延后。
压迫李泰,但又让李泰感到还有希望,然后再削弱他的力量,来回反复。
皇帝不是对李泰还有希望吗?
可以,慢慢来。
其四,便是对外,吐蕃,皇帝昨夜说了诸番之事,他也可以参与,尤其是吐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