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75节

  “是!”李安俨拱手,说道:“吐蕃国使说,诸事都需要殿下定个大则,才好继续谈下去,江夏王不知道为何也赞同了。”

  李承乾眉头瞬间皱了起来。

  文成公主的来历,其实长安百姓并不追究。

  皇帝的女儿,除了嫡女以外,有一批人,母或早亡,或不明,但养在长孙皇后的名下,到了快出嫁的时候,才赐予封号。

  对于这种宗室女代替皇帝女儿出嫁的事情,在如今天下还是秘密。

  所以不管是长安百姓,还是吐蕃人,都不知道文成公主,其实并不是皇帝的亲生女儿。

  但这种事情,瞒得了别人,瞒不过李道宗。

  因为文成公主是他的亲生女儿。

  李承乾轻叹一声,这种亲生女儿作为别人的女儿出嫁的事情,哪个父亲能受得了。

  这倒也罢了,关键是这里面的礼节,李道宗很可能会跟吐蕃人站在一起,这就麻烦了。

  “让他们都进来吧。”李承乾略微沉吟,心中已经有了盘算。

  ……

  “臣等参见太子殿下,殿下新年康健,福寿绵延。”吐蕃国使禄东赞,礼部尚书李道宗,宗正寺卿窦诞,太常寺卿庾俭,鸿胪寺少卿宇文崇嗣,齐齐拱手。

  一旁,于志宁,张玄素,李百药,孔颖达,长孙祥,令狐德棻,萧钧等人站在左侧。

  “平身,都请坐吧。”李承乾温和的点点头。

  “谢殿下。”众人齐齐拱手。

  随后,李道宗毫不客气的坐在了左侧上首,李承乾微微点头。

  李道宗是李承乾的堂叔,还是文成公主的亲生父亲,还是礼部尚书,如果没有李承乾,他才是在这件事情当中话语权最大的,甚至前世也是因为他,大唐赐于吐蕃的嫁妆,才会那么丰厚。

  东宫诸臣很快坐在了李道宗的身后。

  禄东赞坐在李承乾的右侧上首,其他人坐在禄东赞的后面。

  李承乾神色逐渐平静下来,然后看向禄东赞,问道:“国使,皇帝已经下旨,正月十六,皇妹文成从长安出发,那么吐蕃赞普,能在同日从逻些出发吗?”

  逻些,吐蕃国都,李承乾轻松的就说出来这个名字,禄东赞的心里不由得微微一沉。

  “可以,正月初一,外臣便已经飞书传信回逻些,不管如何,正月十六日,赞普必定从逻些出发。”禄东赞神色肃然的点头。

  从逻些出发,只要出了逻些城,基本也都算。

  甚至于吐蕃人只要在文书上说松赞干布正月十六日离了逻些,便不会有人再多说什么。

  李承乾点点头,然后说道:“正月十六日,皇妹从长安出发,赞普从逻些出发,那么赞普究竟可以在什么地方迎接皇妹?”

  禄东赞沉思道:“通天河北岸如何?”

  李承乾神色冷漠的摇头:“不行,太远。”

  “苏毗是吐蕃的属国,所以赞普最多可以抵达通天河南岸,而通天河宽阔险峻,赞普能抵北岸,已经是千难万难了。”说到这里,禄东赞无奈的看向李承乾,说道:“更何况,殿下,南边的党项诸地,是大唐的州郡。”

  “那么大唐在通天河北岸,专立一州,以送公主嫁入吐蕃如何?”李承乾转身看向李道宗,说道:“取名昌州如何,光明美好曰昌,国势繁盛曰昌,子嗣繁茂曰昌,王叔以为如何?”

第93章 父子齐心,算计吐蕃人

  紫色的奏本摆在眼前,密密麻麻的字体后面写着两个字:不准。

  李承乾抬头,看向崇教殿中众人,然后又看向坐在右侧上首的禄东赞,淡淡的说道:“国使,可惜了,孤原本还想让皇妹从大唐的土地上出嫁,但父皇不准立昌州,统辖党项诸州。”

  “党项有松州管辖,就不劳烦昌州了。”禄东赞很勉强的笑笑。

  党项诸州在蜀西群山之中,再往西,通天河,就是苏毗的边界;党项往南就是吐谷浑。

  党项诸州实际上早年全都是吐谷浑的附庸。

  只不过吐谷浑被大唐打的灭国之后,党项诸州就成了大唐的羁縻州。

  李承乾说的昌州,就是在苏毗,党项和吐谷浑中央那一片。

  至于再往西,就是一片千里水沼地。

  如果大唐真的在那里立昌州,就等于直接和吐蕃接壤。

  日后,吐蕃想要往东往南,都会立刻受到大唐的挟制。

  ……

  殿中群臣,李道宗是实实在在的宗室名将,他一眼就看出了昌州位置的关键。

  他甚至能够想象到,皇帝看到这本奏章时的惊讶,但可惜,中间隔着党项和吐谷浑,那里根本就是一片飞地,难以统辖,徒耗人力。

  “如此也好。”李承乾神色随意的合上奏本,然后看向禄东赞:“既然如此,那么就让赞普到通天河接亲吧。”

  “多谢殿下体谅。”禄东赞顿时松了口气。

  李承乾侧身看向李道宗,说道:“王叔,孤看,就由你和安国公,率五千左骁卫骑兵,五千右领军卫骑兵,同时征调两万吐谷浑骑兵,到通天河北岸送亲如何,毕竟路途遥远,而且并不安定,多带点兵也是好的。”

  禄东赞猛然抬头,他刚放下去的心顿时就紧了起来。

  大唐的礼部尚书李道宗,本身就是军中悍将,能力甚至还在陈国公侯君集之上。

  至于安国公执失思力,右领军卫大将军,那更是军中杀神,五年前灭吐谷浑就有他的一份。

  大唐一路杀上玛积雪山,杀过苦海和乌海,杀到了黄河源头柏海,差一步就是通天河。

  ……

  “殿下说笑了。”李道宗难得轻松的笑笑,说道:“三万骑兵,人家还以为我们是去打仗,去示威的,而不是去送亲去的。”

  “王叔说的是!”李承乾想想点头,然后看向禄东赞,脸色平静的说道:“国使,你认为如何?”

  禄东赞嘴角稍微抽搐,说道:“赞普可以前行一步到柏海迎亲。”

  “不行,太远。”李承乾神色瞬间冷漠下来。

  他还不知道吐蕃人吗,前一世的时候,禄东赞就是到柏海迎亲的。

  从兰州到鄯州,到日月山青海湖,再到吐谷浑高原,然后上玛积雪山乌海和苦海,跋涉两百里雪山高原去柏海。

  光是高原反应,就能折腾掉人半条命。

  “殿下以为哪里好。”禄东赞面色沉冷的看向李承乾,他如何看不出来,太子心中是有自己的想法了。

  “苦海如何?”李承乾突然笑笑,说道:“反正也就柏海往北百十里路。”

  “苦海是吐谷浑的领地,如此侵犯,是否不妥?”禄东赞有些弄不清楚李承乾想做什么。

  但不管怎么,只要是李承乾想要做的,他就坚决反对。

  “吐谷浑是大唐属国,大唐和吐蕃两国要做什么,吐谷浑敢不同意吗?”李承乾神色冷漠下来。

  六年前,大唐灭了吐谷浑,然后重新立国,吐谷浑的国力衰败到了极点,但偏偏在三年前,吐蕃趁机杀了过去。

  之后,松赞便裹挟吐谷浑和党项的骑兵,直接杀往了松州。

  吐蕃人要去,什么时候问过吐谷浑同意了。

  禄东赞顿时嘴里一阵发苦,他有些没有想到,大唐太子的言辞竟然这样犀利,他只能苦涩的拱手道:“殿下……”

  “其实以孤的意见。”李承乾看着禄东赞,直直的说道:“以孤的意见,赞普最好是到鄯州,不,到兰州来亲自迎亲,如今才能体现诚意……孤这个做兄长的,总得为皇妹讨些面子。”

  李承乾最后一句话,将禄东赞想要说出的话,直接憋了回去。

  人家以兄长的身份,任性的要求些什么,禄东赞能说什么。

  但是兰州,鄯州已经是大唐边境,兰州更是大唐西部重镇。

  松赞干布去兰州迎亲,开什么玩笑。

  带的人多了,大唐心生戒备。

  带的人少了,万一大唐将人扣死在兰州怎么办。

  禄东赞最后不得不点头:“那便听太子的,在苦海迎亲。”

  “很好。”李承乾终于满意的点点头,然后继续说道:“其他便是公主出嫁待遇,等于弘化公主吧。”

  弘化公主,太宗皇帝之女,去年二月,皇帝遣左骁卫将军、淮阳王李道明,右武卫将军慕容宝节携带大批陪嫁物资,护送弘化公主入吐谷浑王慕容诺曷钵成婚。

  “不行,必须高于弘化公主。”禄东赞神色断然,然后坚定说道:“吐蕃国势比吐谷浑强出太多,大唐不能以对待吐谷浑,等同对待吐蕃。”

  李承乾转身看向李道宗,李道宗这个时候微微侧过了头。

  那是他的女儿,他自然希望女儿能嫁到好些,这样嫁妆厚些更好,但此事是太子做主,他不好赞同也不好反对。

  李承乾低头默默的思索,半天不说话。

  这个时候,窦诞,于志宁和张玄素他们都不再说话,他们都看的出来太子在这件事上格外有主见,而且诸言都难以反驳,最关键的,他们看的出来,太子对吐蕃比他们要熟悉的多。

  “高一等于弘化公主,详细之数,比对吐蕃聘礼之数,再高一些。”李承乾抬头看向禄东赞,咬牙说道:“国使,大唐不会亏待自己的女儿,但也不亏待自己的女婿,有些事情,孤之前已经说过了,就不再重复,你心里要有数。”

  禄东赞心里顿时一紧,他知道太子说的是子嗣之事,对于这件事太子和整个大唐都有疑虑。

  “殿下放心,殿下之言,臣必告知赞普。”禄东赞沉沉拱手。

  李承乾点点头,说道:“好了,我们再商量其他细节……”

  ……

  正月十六,皇宫挂满红绸,劈里啪啦的爆竹声响的不停。

  一身赤黄色衮龙袍的李世民,神色复杂的站在太极殿东厢房门口,看着欢庆的队伍从侧畔转入献春门,到万春殿接公主。

  他能听到一阵阵嬉闹的声音。

  他知道,那是年轻人们在出题为难禄东赞和噶尔·论钦陵一行人。

  皇帝平静的笑笑,然后侧身看向身后众人,问道:“太子此番行事,虽然有些任性,但朕怎么觉得,你是别有所图?”

  李承乾眼角余光扫了右侧的面色肃穆长孙无忌和房玄龄等人,然后才拱手道:“父皇,此次联姻,归根结底,不过是吐蕃人在利用大唐的威势,来震慑苏毗,羊同,党项和吐谷浑诸国。”

  “大唐也是如此,用联姻来缓和吐蕃的野心,然后等待时间,坐观其败。”皇帝平淡的带过这一句话,然后看向李承乾道:“所以,你想要让江夏王和安国公,率一万精锐骑兵,同时征调两万吐谷浑骑兵,到通天河北岸送亲?”

  “这原本是儿臣的想法,示威嘛,吐蕃人可以,大唐也可以。”李承乾神色突然谨慎了起来,然后拱手道:“然而儿臣前段时间研习医术……突然发现,当年大唐征伐吐谷浑,前后遇到了两个难题。”

  “医术?”李世民皱了皱眉头,看向李承乾道:“哪两大难题?”

  “其一,是大军上高原之后,体力弱一些的,很快就会得呼吸不畅,浑身无力的症状,便是身体强一些的,也不过是稍后反应罢了,医家将其称之为高原瘴。”稍微停顿,李承乾说道:“当年因为吐谷浑太弱,征伐时间太短,此事虽有发生,但军中并无太多注意,只有军中医官有所记载。”

  皇帝的脸色沉了下来,点点头道:“你继续。”

首节 上一节 75/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