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第97节

  “鬼话。”李承乾将手里的公文扔在了桌案上,冷笑着说道:“这里十有八九,是皇妹遇到了高原瘴,身体不适,这才停下的。”

  “殿下,要不要派人去问一问?”一侧太子少詹事张玄素建议。

  李承乾抬头,看向殿中群臣。

  太子少詹事张玄素,太子家令李安俨,太子率更令长孙祥,太子仆独孤大宝,太子洗马令狐德棻,太子中舍人萧钧,还有一众太子舍人,全部在列。

  自从于志宁守孝归家之后,李承乾便开始时常将东宫诸臣带在身边,让他们多熟悉政事。

  太子监国,东宫的属官更多的介入三省六部九寺五监的政事,熟悉各部官员,渗透太子的影响力,这才是太子监国对东宫最大的益处。

  李承乾摇摇头,说道:“算了,自从大非川之后,皇妹就已经是人家的妻子了,如今松赞肯为了皇妹的身体而在通天河停留,也不是一件坏事。”

  “殿下,也说不定是松赞想要借助公主,在党项渗透影响力,甚至在关键时刻,让这些党项族人背离大唐。”李安俨微微拱手,神色肃然。

  “这是必然的,这本身就是在他们的计划当中的。”李承乾松了口气,然后摇摇头,说道:“随他去吧,这一次的婚事,经过了吐谷浑的那一跪之后,我大唐的收获便在吐蕃之上,诸国畏惧我大唐,更甚于畏惧吐蕃人,这便足够了。”

  “是!”李安俨轻轻躬身。

  李承乾抬头看向众人道:“诸卿还有什么看法吗?”

  殿中诸臣忍不住的摇摇头,他们对于吐蕃,对于那一带的局势了解的还不如李承乾多。

  “殿下!”一个声音突然在群臣身后响了起来,随即一个身材普通,身形消瘦的中年人站了出来,拱手道:“殿下,臣以为,松赞或许是在利用公主,来压迫和改革吐蕃的一些旧习,从而起到发展壮大吐蕃的目的。”

  李承乾看着站出来的太子典膳丞李延寿,忍不住的点头道:“李卿所言有理,若真是如此的话,松赞可就真的是个雄才伟略的人物了!”

  殿中群臣神色同时肃穆起来,如今的大唐四周诸国,虽然各有强弱,但其君主多有昏庸。

  即便是当年的突厥颉利可汗,也是被皇帝扔过去一个赵德言就直接废掉了。

  但如果松赞是这么一个拥有雄才大略的人物,那对大唐而言,绝对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继续搜集所有关于吐蕃的消息,百骑司在吐蕃搜集的情报也会送到东宫来,诸卿要多分析了解。”稍微停顿,李承乾看向李安俨,道:“关于吐蕃赞普在吐谷浑草原向父皇跪拜之事,让兵部职方司想办法多传扬出去一些,同时让吐谷浑慕容氏加强对吐谷浑的掌握。”

  文成公主虽然已经离开了大唐影响的范围,到了吐蕃,但是这件事情并没有结束。

  鸿胪寺少卿宇文崇嗣会跟着文成公主一路到吐蕃国都逻些。

  一直到他们在逻些正式的举办婚仪之后,他才会返回长安。

  跟着他一起去的商旅,还有兵部职方司的人,都会在这个时候,在吐蕃深深的扎根。

  这些情报会源源不断的送回长安,供百骑司,还有东宫的人分析整理。

  “喏!”李安俨,还有殿中群臣立刻拱手。

  李承乾稍微松了口气,然后看向前方,说道:“吐蕃的事情,一点点的来,先了解吐蕃,然后再深入吐蕃,最后挖掘他的根基。”

  “是!”

  ……

  李承乾身体稍微靠后,然后感慨的说道:“其实,若是松赞能够和皇妹有所子嗣,这件婚事也不失为一件美好的姻缘。”

  李承乾有后世人李乾的记忆,他知道,松赞在世的时候,对文成公主是极好的。

  整个吐蕃,除了松赞以外,就数文成公主在吐蕃的地位最高,那几乎就差点是文成公主要天上的月亮,松赞也都愿意为他摘下来的地步。

  但唯一的问题就是子嗣。

  最大的问题也是子嗣。

  李承乾不知道是文成因为身体到了高原不能适应,还是说是松赞故意不让文成公主有孕,但最后的结果,就是他们没有子嗣。

  更重要的是,松赞没有几年好活了。

  这些年,他南征北战,身上创伤无数,而吐蕃又缺乏足够治疗的伤药,最后导致松赞根本活不了几年。

  松赞一死,大唐和吐蕃的关系立刻急转直下。

  很快,禄东赞便开始入侵吐谷浑白兰部,最后更是直接灭了吐谷浑。

  之后就是大唐和吐蕃接壤的事情了。

  如果不出意外,皇帝一死,李承乾就很有可能要直接面对吐蕃的压力。

  吐谷浑一灭,吐蕃立刻就会威胁到西域,威胁到丝绸之路,大唐在丝绸之路上得到了庞大税收,立刻就会遭到惊人的影响。

  当然,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皇帝应该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希望李承乾将心思更多的用在这个方面。

  这样,李承乾就不会在长安培植力量,也就不会威胁到皇帝的地位,如此父子皆安。

  “诸卿都退下吧,张公留一下。”

  ……

  “殿下。”张玄素有些诧异的看着李承乾,如今整个大殿之中,也只有他们两人。

  “张公。”李承乾看向张玄素,认真的说道:“张公,于师如今离了长安,东宫诸事便以张公为主,然而孤最近发现,张公对于东宫诸事的统掌不足。”

  “殿下,臣……”张玄素脸色微微有些为难,他有些苦涩的说道:“臣对于这些事情并不擅长。”

  张玄素,你让他劝谏,让他专心去做某一方具体的事情,他可以做的很好,但是,你让他去统掌一切,这就有些不在他的能力范围之内了。

  “张公。”李承乾轻叹一声,说道:“有些话,孤原本不愿意说的,但今日却是不得不说一说。”

  “殿下请讲。”

  “于师的官职,应该是散骑常侍,黎阳县公,检校太子詹事。”李承乾看了张玄素一眼。

  张玄素下意识点头。

  “如今于师归乡守孝,时间长达一年,若是说这一年之中,张公无法做到于师统帅东宫之能,那么父皇,很有可能会任命新的太子詹事到东宫。”李承乾神色肃然起来。

  “啊!”张玄素一时间没有反应过来。

  李承乾摇摇头,说道:“如今这半年还好说,东宫诸事不急,但明年春天,父皇就要考虑东巡之事,孤还要监国,张公若是无法及早做到统帅之事,那么父皇说不好真的会换人。”

  前世,皇帝就是换了。

  在于志宁归乡守孝之时,张玄素无法规劝李承乾,皇帝就任命工部尚书张亮检校太子詹事,而张亮又无法做到规劝之事,这才重新启用了于志宁。

  但那个时候,张亮已经检校太子詹事了,所以,于志宁转任太子左庶子,而原本只是以太子少詹事检校太子左庶子的张玄素,则检校太子右庶子,而太子右庶子李百药,要致仕了。

  李承乾不想张亮介入东宫,因为这个家伙的心思根本就不在东宫之内。

  甚至于在后来,他私养五百义子,意图谋反。

  李承乾希望张亮能够靠近李泰。

  这样,才能让李泰造反的资本越来越厚,加上齐知玄那班人,李泰必然走上谋逆之路。

  “张公,东宫诸事,让家令多多辅佐你,尽量快的将一切统掌起来,孤宁可你升任太子詹事,也不愿意父皇调别人来。”李承乾言辞诚恳的看着张玄素。

  “臣知道了。”张玄素认真的点头。

  ……

  看着张玄素离开的背影,李安俨站在一侧,低声问道:“殿下,若是张公升任太子詹事,那么太子少詹事,岂不是一样要进人来。”

  “这个自然,只不过那样的话,进来的人可选择的就多了。”李承乾目光中带着一丝兴奋,然后轻声说道:“若东宫太子少詹事出缺,孤希望魏相能举荐中书舍人马周任太子少詹事。”

  能有马周,谁要张亮。

  “好了。”李承乾收回思绪,将手里的奏本递给李安俨,说道:“高阳和城阳大婚,父皇不用孤去洛阳,让表兄长孙祥代替孤去,不过孤看,你也跟着一起去,将孤和太子妃的贺礼一起送过去。”

  李安俨顿时就明白了李承乾钻的空子。

  皇帝让太子率更令长孙祥代替太子去,但是没说太子妃。

  李安俨代替太子妃去,也不是什么大事。

  “殿下可是在考虑贺礼之事?”李安俨小心的看着李承乾。

  李承乾轻轻摇头,说道:“贺礼之事,孤心中有数,孤想的,其实是梁国公的事情。”

  “房相?”李安俨顿时肃然起来,拱手道:“殿下,房相可是又做什么事情了?”

  “不,房相什么事情都没做。”李承乾笑笑,满是深意的说道:“自从房遗爱调任松州之后,房相就什么事情都没做了。”

  “殿下的意思,是房相和魏王切割了?”李安俨脸上满是惊讶。

  “除了如此,还能有什么能解释得通的。”李承乾抬头,看向殿外,轻声说道:“既然房相暂时不想和青雀勾连在一起,那么孤就更推一步,彻底切割他和青雀。”

  “殿下,那么以前的事情?”李安俨有些不确定的看向李承乾。

  “慢慢来。”李承乾轻轻摇头,眯着眼睛说道:“有房相在,青雀做什么事情,都有最后的意见可以咨询,房谋杜断,这可不是玩笑的,所以,要切断房相和青雀。

  至于说房相之事……”

  李承乾轻轻冷笑,说道:“他和青雀的事情,岂是那么容易想切断就切断的,只不过是现在他想要切断,而孤要让他知道,孤想看到他和青雀分割,甚至之前的事情都不追究。”

  “房相会和魏王切割,但最后,一定会被魏王牵连。”李安俨缓缓的点头,面色凶狠。

第117章 从今日起,房家在储君之争中中立

  夜色黄昏,火把高燃。

  洛阳,紫微宫。

  无数红绸,密密麻麻的缠绕在每一根梁柱之间,欢喜的鼓乐声轻松的跳跃其间。

  乾阳殿中,宗室,百官,外戚,无数人目光温和的看向从殿外走进的杜荷和城阳公主,房遗爱和高阳公主两对披红戴绿的新人。

  李安俨神色平静的站在长孙祥身侧,站在丹陛之下,最靠上方的位置。

  他们今日是代表太子而来,再加上长孙祥是长孙皇后的族侄,当年更是被长孙皇后亲自抚养过一段时间,所以他们站在这里,没有人敢说不对,尤其是皇帝默许的情况下。

  ……

  丹陛之上,皇帝高座。

  李世民目光柔和的看着走进殿中的城阳和高阳两人。

  城阳是他和观音婢的次女,而高阳虽然不是嫡女,但一直以来,也都惹他喜爱。

  如今两个女儿一起出嫁,他的心中多少有些不舍,但也仅仅是不舍而已。

  对于自己给两个女儿选择的夫婿,皇帝自认为是满意的。

  一个是杜如晦的次子。

  一个是房玄龄的次子。

首节 上一节 97/66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天可汗回忆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