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221节
可付出的代价却也不小。
他已经完全被榨干了。
而且这还是在有着顾琛这种堪称BUG级别的人存在,才勉强达到了这种效果。
后续的修正若是越来越强的话.
那顾氏所面对的危机到底还有多少?
顾氏能够抗住嘛?
虽然局势已经彻底定下,但顾易也并未感觉到些许放松。
相反,整个人的心反倒是愈发紧绷。.
——————
“建安十四年,兖州大雨兼旬,江河横溢。
顾琛伐曹,初围鄄城,夜半堤溃,营垒尽没;复攻廪丘,霹雳骤降,云梯焚毁。
曹昂策马巡城,戟指阴霾高呼:“此天雨洗甲,正显神佑曹氏!“
三军擂盾应和,声震四野,军心渐安。
然琛后却于山中观星,后再攻鲁县,借天时夺彭城数地,占泗水河畔。
昂恐琛水淹鲁县,只得撤军。
八月,琛佯溃于东阿,昂素轻琛弄术,嗤曰:“天雨困贼,正宜擒之!“
率铁骑追袭,入蒙阴狭谷。
时暴雨如天河倾泻,山壁轰鸣,琛令死士掘断岩根。
须臾间泥石奔涌,似黄龙覆地,曹军马陷流浆,重甲成累,昂赤足攀岩得脱,佩剑没于淤中,兖州遂安。
会刘备破徐州,青州震动,昂仓皇北遁冀州。
琛乘势渡河,冀民感顾氏之恩,沿途献粟开城。
昂困守河间,见大局难改,于十一月再败于琛后,遂伏剑而亡。”
——《炎汉书,顾琛列传》
第87章 刘备称帝,十方征渡使
山河日月轮转中,千秋人物尽随风,功过兴亡终作冢。
大局彻底注定。
随着曹昂的身死,接下来的天下已经没有了半点的悬念。
江东之地内乱不休;
益州刘璋更是早早的便派人见了顾琛,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万事似乎皆已落幕。
但于顾琛而言,他要做的仍旧还有许多。
天下虽定,但却百废待兴。
且不说顾琛还想完成顾熙未靖的伟业,于天下世族的大仇,他尚未得报。
以顾琛的性格,他又怎么可能止步于此?
顾琛注定会一直向前。
直至彻底完成他心中早已定下的目标。
时间匆匆而逝。
顾琛并未对刘协刘辩两人下手,只是将他们控制了起来,而他自己则是率军开始于整个冀州之地朝着幽州征伐而去。
在临近巨鹿之时,马超张辽等人还以为顾琛会返回巨鹿祭祀顾氏先祖。
但顾琛却摇了摇头。
“未复祖父之志,我岂有颜面面见顾氏先祖?”
简简单单的一句话让所有人触动不已。
纵观如今天下,又有何人比得过顾琛的功勋?
刘备吗?
——还不够。
刘备如今在刘氏宗亲之中确实不凡,但要说能够比得过顾琛却显然还是差了太多。
其实到了现在。
顾琛麾下已经有很多人打起了小心思。
想要试探顾琛的态度,放出了一些想让顾琛称帝的流言。
这件事在整个军中都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毕竟顾琛麾下的这些人对顾琛真的是绝对的信服。
但顾琛却迅速将这个流言压了下去。
谁都可以称帝。
唯独他不行。
但凡他要称帝,顾氏几代先人留下的美名瞬间便会烟消云散。
——尤其是顾熙这个对他影响最大的祖父。
只要顾琛选择了称帝。
那代表着顾熙荣耀的三扶龙庭便会立刻转向,成为他人污蔑顾熙之名的理由。
顾琛可以不在乎别人。
但顾熙的威名除外!
建安十五年,四月;
顾琛以雷霆之势扫清冀州。
除巨鹿之外,但凡冀州世族皆有损伤,坞堡被破,私兵被遣。
各大世族土地都被严格的清算。
他们当然有过抵抗。
但面对顾琛这种早已威名震天下的人而言,他们又岂能挡得住?
其中最为严厉的自是曾经与袁氏相连最深的世族。
荀氏、杨氏等等曾经扬名整个天下,堪称大汉最为强盛的一批世族,终是迎来了顾琛最后的清算。
顾易原本以为以顾琛的性格会将他们所有人屠戮殆尽。
但顾琛的决定却出乎了顾易的预预料。
他只是将主脉之人全部屠戮,其余脉系主干亦是如此。
而至于其他人,他只是让人将这些人羁押了起来。
顾琛似乎是在筹划着什么。
他的目光从未仅仅停滞在扫清天下之上,甚至就连顾易都看不出顾琛到底是想要做些什么。
——消息不断传开,各州百姓无不闻讯落泪。
四海彻底沸腾。
在这个英雄枭雄四起的时代,顾琛终是走到了最后,以一人之名彻底将所有人都压了下去。
建安十五年,六月;
顾琛正式踏足幽州,再次向幽州世族亮出了手中的刀锋。
同时间,刘备正式平定青州。
朝着冀州而来。
他于邺城见到了当今所谓的“大汉天子”刘协。
这一幕甚至都引起了顾易的关注。
他是真的想看看,有着如此变化的刘备到底会如何对待大汉的这个天子。
当然,这一切自是在顾琛的默许之下。
其实刘备当初于洛水祭祀之时说出“刘与顾共天下”那种话后,便已经获得了顾琛的认可。
如今也差的就是临门一脚罢了。
刘备确实有了很大的转变。
若是在原本的历史之中以刘备的性格怕是不会在这种时候表明野心。
但现在则完全不同。
刘备原本还想先去帮助顾琛,等到顾琛归来之后再做打算。
但诸葛亮却劝住了他。
有些事,他必须要自己做完。
刘备看出了其中的干洗,随后亦是听劝采取了行动,与刘协诉说着天下;诉说着大汉社稷;
而随后——
便是熟悉的三辞三让戏码。
建安十五年,十月;
刘备正式从刘协手中接过了大汉皇帝的权杖,改元“章武”,即皇帝位。
成为了自汉灵帝之后历经三帝之后唯一一个拥有实权的皇帝。
上一篇: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