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226节
他是注定不可能停下脚步的。
在确保了大汉正在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之后,他便目光放到了曾经所关注到了外敌之上。
顾琛十分相信自己的判断。
不过他却也并未贸然动手,而是一点点的让大汉的后起之秀适应外敌的打法。
其中自是也包括一些擅长武术的顾氏子弟。
这就是传承。
直至如今——
甚至就连最底层的市井小民都已经察觉到了整个天下的变化。
平日里那些个于他们身上的作威作福的世家子弟渐渐完全消失了,甚至就连那些各不可一世的官老爷们,都再也不似昔日那般所作所为。
这种变化是极为明显的;
虽然如今的天下才刚刚结束大乱不久。
但所有人却都是能感觉到这前后的不同,废去世族私兵所带来的人口增长,包括将那些所收拢开拓出的土地依靠人口人给百姓。
种种变化都让人感觉出了大汉的焕然一新。
而不同还不仅仅是这些;
时局稳定吏治清明,就注定会再次引起思想上的井喷。
刘备对于太学的关注度亦是不低;
各种歌功颂德的文赋相继从太学之中传出,其中最为甚者便是曹操之子曹植所著的数篇歌赋。
没错,曹植就是曹操当初为整个曹氏留下的另一枚种子。
其主要原因便是因为曹植的才学。
曹植于文学上的造诣,确实是已经达到了让人望尘莫及的地步。
甚至就连顾琛在看到他的文章只是亦是惊动不已,还特意将他所著的《洛神赋》原篇收录到了家族之中,将其推荐进了太学之中。
刘备对于曹操的子嗣自是不会有什么好感。
但顾琛的推荐他亦是不得不在乎。
而如今曹植也未曾辜负顾琛的推荐,从不过问任何政事,只是通过实事来进行各种天马行空的创作。
他先后几篇文赋可谓是彻底让刘备对其心服口服。
不仅仅将他的文章传至天下,更是相继提拔其为太学之中的讲师。
在各种文赋的影响之下。
整个大汉思想上的进步亦是极大。
而随着天下彻底一统之后,在顾炜诸葛亮等人的建议之下,刘备也是于整个大汉天下,掀起了第一次的科举考核。
要想彻底让这种通过考核当官的制度深入人心,绝对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当前的大汉也注定无法让这种制度全面展开。
但这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
无论是刘备也好,疑惑是顾琛也罢,包括朝廷内最为关键的一些个臣子,都是对此事极为的重视。
甚至诸葛亮和顾炜这个当今朝中地位最高的两位大臣,更是决定亲自考校。
这件事注定会影响整个天下。
唯有让天下百姓都看到能有普通之人当选为了官吏。
才能让他们彻底意识到如今大汉的不同。
但以当前的大汉而言,此事注定艰难。
入选之人,几乎全都是世族子弟。
在之前的乱世之中,天下普通百姓连保住性命都难,又怎么可能会有人去钻研学问?
不过却也有例外;
各个州郡之中相继出现了一些寒门子弟,其才能丝毫不弱与世族子弟。
只可惜的是并没有真正的百姓。
虽然人不在洛阳,但顾琛还是让人将他们所有的考校回答送了过来,并不管其身份皆是认真看了一遍又一遍。
他相继关注到了几个人;
——颍川钟氏的钟会、泰山羊氏的羊祜、京兆杜氏的杜预等人。
这些世族子弟可谓是将自己的才能展现的淋漓尽致。
其考校所答的一切、对天下局势的建议等,说的都是极为在理。
至于寒门之人,顾琛也是注意到了不少人。
比如张华、邓艾等人。
能被送来顾琛这的人自是都有着不凡之处。
顾易也在注意着这些人,看着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他忽然便发现了自己之前忽略的一个问题。
——如今乱世已经结束;
这些个曾经闻名于青史之上的人合力治一国,会让整个天下变成什么样子?
就这么想着,顾易忽然便对未来有了些许的期待。
这些人的才能无需多言。
能够在青史之上留下姓名的人物,自是有着其不凡之处。
这绝对会让整个大汉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但顾易却也明白。
随着这些人相继出世,一个十分辉煌的时代终究还是要彻底落幕了。
时间如刀,终究会带走一切。
果然,顾易预料的不错。
就在章武六年。
马超突然于凉州之地暴病。
甚至都没能等到消息送到顾琛面前,他便轰然离世,临终上疏顾琛,将整个宗族都托付给了顾琛。
对此,顾琛十分的悲痛。
虽然这一路走来,追随他的将军并不在少数。
但马超绝对可称之为其中之最,堪为顾重要的心腹。
顾琛立刻将此事上奏给了朝廷。
而刘备也念马超之功,给了马超一个极为体面的丧事,并定谥为“威”。
——举国悲痛!
但这仿佛就是一个宣布着时代已经落幕的信号。
就在同年,八月;
——关羽病重。
关羽可是当前大汉除却顾琛之外的武将之首。
光凭着这一点便足以看出刘备到底有多么在乎自己的这个兄弟。
得知此事,一向勤政的刘备甚至就连上朝的心思都没有了。
直接便将国事交给了诸葛亮、顾炜。
而他自己则是要前去探望关羽。
关羽如今正在江东,受顾琛之令镇守江东,以免江东再乱。
虽然刘备的动作已经极为迅速,但只可惜天意如刀。
这两兄弟终究还是难以再会。
关羽并未能撑住,薨世于江东之地。
刘备问询后,瞬间便陷入了晕厥。
虽未能危及性命。
但整个人却仿佛在一瞬间便老了许多,再也没有了昔日的意气风发。
他回到了洛阳,以王侯之礼下葬了关羽。
谥为昭义。
以歌颂关羽之功。
自丧事之后,刘备身上的丧气也是越来越多。
他渐渐放下了不少的国事。
将心思渐渐转移到了对太子刘禅的教育之上。
但可惜的就是,刘禅的才能确实是差了太多,饶是顾氏的教育方式也不足以弥补这其中的差距。
这确实是让刘备愈发的对未来担忧。
当今之势,看似大汉蒸蒸日上。
但实则一切的稳定都是建立在顾琛与他还在世的基础之上。
如今故人陆续凋零。
他还能有几日?
顾琛还能有几日?
若是待他们接连逝去之后,刘禅这种才能真的能扛起整个天下吗?
上一篇: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