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33节

  “臣敢问陛下想以何种方式治天下?”

  顾康是个道德底线十分灵活的人,要说唯一的坚持估计就是要让顾氏持续伟大。

  确定皇帝的心思然后再给出回答便是表明了他的自信。

  对于顾康的这个回答,刘庄十分的意外,沉默了一下,眼神逐渐凌厉,格外铿锵的道:

  “朕,要完成先帝中元之伟业!”

  中元之伟业,那是刘秀在封禅之后所表达的宏伟志向;

  ——复前汉孝文帝时期之国力;

  抚西域,定匈奴;

  为大汉留下万世基业!

  顾康瞬间便明白了刘庄的想法,表情终是有了变化。

  能臣遇庸主,向来皆是以遗憾落幕。

  顾康一直都在担忧这件事。

  既要立伟业,便不能遇庸主。

  当刘庄说出这句话之后,顾康心中一直悬着的大石,终于是渐渐的落了下来。.

  ——————

  “永平二年三月,帝诏顾氏觐见,乃问策于康。

  康从容以对,言辞切要,条理井然。

  帝闻之,讶然称奇,遂与康促膝倾谈,至暮方休。”

  ——《后汉书.孝明帝纪》

第16章 明君贤臣,惠及天下

  对于皇帝重新启用顾氏,此番情形与当初召见之时所引发的影响,可谓天差地别。

  没有人知道那一日顾康到底与刘庄说了什么。

  然而,自那日起;

  顾氏仿若瞬间重现往昔荣光,再度绽放耀眼光芒,一切恰似当年顾啸在世之时。

  不出顾易的预料,顾康与刘庄两人的性格,不谋而合。

  刘庄是一个对臣子要求极高的人。

  而顾康则是一个务实主义者。

  当两人都有着相同的志向时,这两人便能发挥出一加一大于二的作用。

  于大业面前,任何阻拦都会被他们二人冲破。

  刘庄并未隐瞒自己对顾康的偏爱。

  起步便是让顾康做议郎,从而直接参加朝廷议事。

  这种起仕的开局。

  可谓是直接开创了先例,让人瞠目结舌。

  而自领议郎之后,顾康也是全然将自己的政治能力完美的彰显了出来。

  他从来不是什么初入朝堂的毛头小子,而是天生的政客。

  拥有着灵活道德底线的顾康,甫入朝堂,便送给了所有人一份大礼。

  顾氏并不是什么都没剩下!

  至少在如今还有人在世的开国功臣之中,当初不知道有多少人受过顾啸的恩惠。

  在如今这个注重品德的时代,这便是顾氏子弟天生的利器。

  帮助刘庄集权;

  连宗室与功臣,彻底定下恢复冕旒制度之事。

  压外戚。

  别说什么皇帝重用顾氏,便是有着启用外戚的心思。

  顾氏是顾氏,外戚是外戚!

  顾康利用着自己天生的政治嗅觉,帮助刘庄达成一件件的政治目标,让所有人都明白了这个道理。

  也正是因为如此,短短数月时间,顾康便再次从议郎被提拔到了尚书郎。

  这便是属于皇帝的宠臣级别了。

  议郎是可以参与朝事议论,而尚书郎则是可以进行实际的操作。

  帮助皇帝起草朝廷制度的诏书。

  随着如今尚书台的地位越来越高,这个位置早已是朝中上下炙手可热的存在。

  做到了这个位置,只要不出现任何的意外,将来的成就至少都会是九卿级别。

  此事一出,朝野巨震。

  虽然众人都已经看出了皇帝对顾康的恩宠。

  但顾康的晋升速度之快,仍是令人咋舌。

  好歹也先让顾康去地方历练一下啊。

  这才刚刚起仕多久便如此了,倘若以后再有功勋又当如何?

  难不成顾氏真是当兴?

  继顾啸之后,其子还能走到三公不成?

  这种突如其来的变化让所有人都始料不及。

  当然,也并不是没有人针对顾氏。

  如今之庙堂,不知有多少人不想要顾氏再次起势。

  但都不需要刘庄的帮助,拥有着90点政治属性的顾康便会直接教他们做人。

  似乎是因为顾易当初教育的关系,顾康似乎是已经看清楚了当代大族们的核心。

  不够牢固的政治同盟.家族内部的各种问题。

  当顾康抓住这其中的任何一点问题时,所有对他的攻击便都会迎刃而解,反倒是其中会有人受到惩罚。

  简单来说,就是顾康敢于掀桌子。

  顾氏底蕴不足的问题,在这一刻反倒是成了他的助力。

  他能掀别人,而别人却掀不动他。

  而这种事发生了两三次后,也便没有人再做无用功了。

  顾氏的再次崛起仿佛是已经成了定局,甚至有不少人都担忧起了顾康会报复。

  但顾康却没有心思陪他们斗。

  彻底站稳脚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不只是嘴上说说后,他便开始了自己最为擅长之事。

  ——种田!

  那日与刘庄的交谈之后,两人都一致认为要想达成那般伟业的前提必须是要恢复整个大汉的国力。

  其实刘秀的种种政策已经为大汉做好了完美的基础。

  他完美的让天下从大乱之后修养了过来。

  直至中元二年那一年,大汉人口已经有了四百多万户,人口更是达到了两千一百多万。

  如今数年过去,人口更是再次有了一点突破。

  这便有了盛世的基础。

  刘庄对此也是深以为然。

  随着刘庄再次下令让顾康兼领田曹掾属的那一刻起,这二人便直接开始了对田地的大规模整治。

  当然,这种事不可能是一蹴而就。

  认知的不足;生产力的限制;再加上各地的田地的不同;

  种种问题都注定了这件事只能慢慢来。

  顾康显然十分清楚这一点,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他便直接与刘庄建议。

  此次进行肥田的改革先从河北为始,先打开一道良好的局面。

  至于原因他也说的很清楚。

  因为随着顾氏在巨鹿的影响渐渐变大,巨鹿郡农户们的粮产渐渐变高周围的百姓们是看得到的。

  早已有人开始效仿了起来。

  彻底推行此事的阻力不会太大。

  而且他于巨鹿多年,对河北之地的土地早已了然于胸。

  至于其他各地则是可以先勒令各郡国实行试点。

  顾康显然是早就已经思考起了如何将自己的技术推广至全国,做起这些事可谓是得心应手。

  而对于顾康的建议,刘庄自然都应允了。

  他十分明白此事的重要性,甚至刘庄还决定自己要行“亲耕礼”,以起表率的作用。

  这就是刘庄此人的不凡之处。

  相比于那些一个个自命不凡的皇帝,他更愿意通过自己为表率以促成自己想要达成的目的。

  顾易一直都在默默的注视着一切,情绪有些莫名的复杂。

  似乎一切都在按照着他当初的设想来发展,又一切都截然不同了。

首节 上一节 33/2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