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第70节

  熙顿首流涕,誓曰:“臣虽死,不负陛下深虑。”

  ————《后汉书·孝和孝殇帝纪》

  和编辑沟通过了,应该就是下周上架了。

  上架当天会爆更。

  目前是2w字+一章月票加更。

  还望兄弟们多多支持一下,月票砸过来,上架当天都会一起结算的。

第32章 灾患丛生,大汉之劫

  刘肇的突然崩世,仿佛就为这正在蓬勃发展的大汉按下了暂停键。

  百天的天子;

  摄政的太后与臣子;

  整个大汉自这一日起,就好像是已经要到了崩溃的边缘。

  稍有不慎,一切便会顷刻崩塌。

  在这种时局危险之时,顾熙与顾康之间的差距就完全体现了出来。

  顾熙的政治属性确实算是优秀。

  但却也做不到如顾康那般深谋远虑。

  他做不到时刻都保持坦然,能立刻调整状态,面对接下来的政事。

  当摄政重担压到他的身上之时。

  顾易能明显的看出来,顾熙有些迷茫了。

  这或许也有着年龄还小的关系。

  直至过了两日后,他这才有所好转,前去见了太后。

  长乐宫。

  当邓绥看到顾熙走进来后,表情并未有何变化,只是淡淡道:“予还以为,先帝所托非人。”

  “太傅会一蹶不振呢。”

  邓绥的语气颇为严肃,给人的感觉格外威严。

  “臣,拜见太后。”

  顾熙先是拱手行礼,旋即轻叹道:“先帝崩世,臣悲痛不已,确有疏忽了。”

  “今日臣来见太后,便是商谈朝政之事。”

  对于如今朝堂上的情况顾熙其实十分清楚。

  群臣不安。

  这件事必须要迅速解决,如若不然的话,随着时间的流去此事绝对会愈发严峻。

  甚至足以威胁到大汉的社稷。

  邓绥确实是个十分聪明的女子,听到顾熙这话后,便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

  沉吟了片刻,旋即正色道:“太傅有何想法?”

  “臣意让陛下直接登基。”

  顾熙立刻开口,沉声道:“必须要朝堂大臣、天下百姓知道,我大汉君位稳固。”

  “直接登基?”

  邓绥微微蹙眉。

  如今大汉礼制完备,且是以孝治天下。

  按礼而言。

  天子崩世,先行国丧,新君要经守孝、祭祀等一系列程序后,才可行登基大典。

  顾熙如今显然就是要跳过这些。

  虽看似于礼不和。

  但对于当前的大汉而言,却是一个最好的办法。

  不得不说,邓绥才智确实不凡。

  她只是想了想后,便点了点头:“太傅所言有理,新君却应直接登基,稳江山社稷。”

  说着,她的语气一顿。

  “然这登基大殿,该有何人代天子前去呢?”

  登基大典可不是小事。

  其中规矩繁多。

  敬天地,祭宗庙。

  这一系列的规矩,显然不是一个百天天子能够完成的。

  邓绥这话,显然便是要在摄政之中分一个高下了。

  其实这也是当前大汉人心动荡最重要的原因。

  天子年幼太后依礼摄政。

  而顾熙又是先帝临终托孤的摄政重臣。

  这两者之间,不分上下便定会引起波澜。

  没办法,刘肇根本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从小的经历让他有着对外戚的防范,但要说是能完全信任顾熙这个臣子,又怎么可能?

  他这样安排,本就是要让两者相互牵制。

  这就是帝王心术之中的平衡。

  也好在无论是邓绥也好,亦或是顾熙也罢。

  两人都十分的清楚如今的大汉根本经受不起内斗,如若不然定会引起更大的乱子。

  邓绥说起了这话,自是在问顾熙的态度。

  顾熙自然能听出她话中的深意。

  不过倒也并未犹豫,十分坦然的便道:“于公于私,自是由太后代行。”

  “哦?”邓绥表情微微一变,似乎是对顾熙的反应有些诧异。

  以如今朝堂上的形势来看,群臣们都需要进行站队。

  顾熙的此举。

  实在是能给太多人留有遐想空间了。

  这已经算是在让权了!

  且还表现的如此坦然,邓绥自是有些诧异。

  但紧接着,顾熙的表情就突然严肃了起来,紧紧的盯着邓绥道:“臣只是会帮先帝看好这个天下。”

  “以待天子及冠,替先帝将整个天下交于陛下之手。”

  顾熙的语气出奇的严肃。

  他可以让权!

  但邓氏也别想着如当初的窦氏那般。

  这是底线。

  邓绥默默的看着顾熙,沉吟了片刻,旋即淡淡一笑:“有太傅此话,予心安矣。”

  “还请太傅放心。”

  “予非窦后,自会与太傅一般,替天子看好整个天下。”

  “太傅请先回府吧。”

  “待到明日,自可召集百官言陛下登基之事。”

  无声的合作。

  顾熙微微点了点头,旋即便朝着邓绥行了一礼后,转身便走出了长乐宫。

  次日,此事传出,朝野震动!

  并不是因为天子直接登基,毕竟所有人也都明白,这也算是朝局所迫。

  真正让所有人都震惊的是顾熙竟然让权了!

  此事的影响对于群臣而言太大了!

  自刘肇崩世起,满朝群臣便一直在考虑着如何站队的问题。

  这几乎已经成为了所有人的心病。

  面对这执掌天下的权力,两人又怎么可能不争权?

  而到了他们这个地步,只要邓绥顾熙争斗一起,他们又怎么可能不进行站队?

  要想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孑然一身。

  那注定是两边都不讨好,定会付出相当大的代价。

  能走到今天之人哪个不是老狐狸?

  这个道理他们还是很清楚的。

  最关键的是,有着阴氏全族罢官的下场在前。

  这件事对于群臣而言,可以说都是关乎着身家性命的选择,他们自然无比忧愁。

  但现在.顾熙竟然让权了?

首节 上一节 70/23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唐李承乾:请陛下称万岁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