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1164节
等了这么长时间,就等了这么一句话?
他们甚至严重怀疑,淳于越以学习的名义,把大家邀请到这里来,就是为了说这么一句话。
怎么呢?
诸位同僚,都是你们两个认亲的一环?
这是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淳于越和槐谷子同流合污了?
总之,在众人质疑的目光中,淳于越越来越羞耻。
他只好摆了摆手,说道:“诸位,请回吧。”
然后,他逃也似的跑到了后院。
其他的朝臣都是一副不能理解的样子,摇了摇头,离开了。
反正……到目前为止,有了一个好消息,那就是以后不用来这里上课了。
至于淳于越会不会说大家的坏话……
应该是不会的,毕竟不是大家自己不来的,是淳于越不让大家来的。
除此之外……不用上课之后,大家就有时间,来淳于府拜访淳于越,说一些正事了。
比如旁敲侧击的问问他,当日都跟陛下说了些什么……
朝臣们走了,淳于越府中,又恢复了安静。
包括府门外,也冷清下来了。
木头画的那些车位还在,但是再也停不满马车了。
那些摆摊的小贩赚不到足够的钱,一边骂骂咧咧,一边撤离了这里。
有小贩唉声叹气的说道:“还是谪仙的商君别院好啊。”
“看看淳于府,这刚赚钱没两天,又改了章程。”
“朝令夕改,简直笑话一样嘛。”
第1083章 儒学的春天
朝臣都离开了,淳于府立刻恢复原状。
有一种被人打回原形的感觉。
淳于越看着冷清的家,忽然间有点接受无能。
以前家中,也是这样的冷清,从来没觉得有什么啊。
怎么热闹了两天之后,再次冷清下来,自己反倒有些无法接受的感觉呢?
淳于越摇了摇头,心想:看来,老夫还得继续修心啊。
他正要回到书房的时候,恰好看见身边的小厮,正在唉声叹气。
淳于越立刻板起脸来,说道:“如今大秦蒸蒸日上,陛下又是圣明君主。你生活在盛世之中,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吗?为何要在这里唉声叹气?”
小厮愣了一下,老老实实的说道:“小人只是觉得……”
“前几日有很多大人来这里,小人很开心。”
“现在诸位大人都走了,而且再也不会来了,小人有些难过。”
淳于越听了之后,一板一眼的说道:“此乃外物也,不可因为外物,扰乱我们的心境。”
小厮应了一声:“是,大人教训的是。”
淳于越虽然表面上在教训小厮,但是他内心深处,其实是十分开心的。
毕竟这小厮所思所想,都是他的所思所想。
淳于越感觉自己找到了共鸣,感觉自己后继有人了。
而小厮看着大门口,心想:前几天开着出租车位,捞了不少好处啊。以后……恐怕就没有这等好事了。
他站在大门口,越看越惆怅。
前几天,那些车夫为了能有一个好位置,每个人都对他客客气气的。
不仅说话的时候,一口一个阿兄的叫着。
个别机灵的,还要给他怀里塞钱。
现在么……一去不复返喽。
…………
淳于越失落了一个时辰,然后调整好了心态,开始写一份奏疏。
在这奏疏当中,他阐述了儒学治国的道理。
这些道理,其实大部分都是最近朝臣的作业。
淳于越从中选取了一些有道理的,进行了汇总。
这些道理,大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小到君子的立身之本,可谓是面面俱到。
按照淳于越所说,如果能贯彻下去的话,大秦必定可以传承万世,而且百姓可以重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上古美好时光。
最重要的是,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能生活在大秦,乃是一件幸事。
不会对君王,不会对朝廷,产生任何怨怼。
阐述完了这些大道理之后,第二部分就是具体的方案了。
这一部分,淳于越有些耻于承认,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他参考了商君别院的模式。
在他的模式当中,他建议朝廷开办学堂,来传授儒学。
这些学堂,都是朝廷负责支出的。
如今大秦物阜民丰,国库充盈,负责这一部分,倒也没有什么问题。
触及学堂,淳于越命名为童生学堂。
在里面学习的,都是儿童。
对于这些儿童,也不用教他们太高深的道理,只需要用论语、孟子、中庸,等等儒学典籍,给他们开蒙罢了。
目的是让他们识字。
毕竟他们年纪还小,教太多大道理,他们也理解不了。
等到学会了识字,通过了考核之后,就可以到第二等学校了。
这第二等学校,淳于越命名为秀才学堂。
毕竟能通过考核的,都是优秀人才。
因此称之为秀才。
而没有通过考核的,虽然淳于越没有给他们命名,但是他私底下称这些人为废柴。
这些废柴,就只能去各地打工了。
不过他们已经学会了识文断字,就算是打工,也有不小的优势。
而秀才学堂,就是教的圣人的高深知识了。
他们在这里,要理解圣人的思想,圣人的言论,以圣人的行事准则,要求自身。
第三等学堂,淳于越称之为大学。
进了大学的人,都是从青年蜕变为成年的人。
而且大学的录取率不高,这里面的人,都是真正的优秀人才。
这些人在大学里面,会系统的学习儒家学说,并且要和当今现实结合起来。
在这里面,儒学并非是空谈,反而有了现实基础。
在往上,就是太学。
进入太学之后,基本上就算是半只脚迈入官场了。
这些太学生,一方面继续学习,另一方面,则被分配到各个部门,给官员打下手。
写写奏疏,送送诏令,反正是熟悉一下官场。
然后,再择优授予官职。
淳于越写完之后,感觉对这些安排很满意,于是送到了嬴政的案头。
嬴政看完之后,沉思了一个时辰,然后把李水和李信叫过去了。
在路上的时候,李信对李水说道:“槐兄,有一件事,我始终有些不明白。”
李水说道:“李兄绝顶聪明,居然也有不解之事吗?”
李信无语的说道:“槐兄,你莫要取笑。”
“其实带兵打仗,行军布阵,我是要胜过你的。”
“但是论治国,我就要差一些了。”
“为何最近每次谈论军国大事,陛下都要我在场?”
李水沉思良久,说道:“莫非陛下是要培养你?”
李信无奈的说道:“陛下有必要培养我吗?”
李水说道:“那就只有一个可能了,你起一个衬托作用。”
李信说道:“衬托什么?”
李水说道:“以你的呆滞,衬托我和陛下的聪敏。”
李信:“……”
虽然很不想承认,但是他说的好像很有道理啊……
…………
嬴政书房。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