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190节
李水说道:“臣岂敢欺瞒陛下?这三百人不日就要派往极西之地,到时候一看便知。”
嬴政微笑着点了点头,看样子对李水很赞赏。
斗牛愣了一下,脸上露出一丝喜色,大声说道:“开疆扩土?槐大人,你是臣,不是君,你有什么资格,操心开疆扩土的事?你这还不是僭越?牛某斗胆问一句,开疆扩土之后,是你的土,还是我大秦的土,还是陛下的土?”
李水的手又开始痒了。
好在淳于越很了解李水,立刻幽幽的说道:“槐大人,若你有理而打人,则可以令人心服口服。若你无理而打人,则会让人觉得你恼羞成怒。”
李水搓了搓手,说道:“好,那这耳光就先记下,我跟你们讲讲道理。”
“我槐谷子,近日招揽方士,组织探险队,要为大秦开疆扩土做准备。这其实不只是我个人的事,还是伏尧公子的事,是未央公主的事。”
“伏尧公子和未央公主,在我商君别院,有三成股份。可以说,商君别院,有几乎一半是伏尧公子与未央公主的。”
“上次岁首贺礼,扶苏长公子曾经写下一篇治国良策,虽然其中有些谬误,但是用心总是好的。伏尧公子听说之后,认为要见贤思齐,见不贤而自省焉。于是想要效仿长公子,为我大秦出一份力。”
“于是乎,他就命令臣,主持这一场大探险,为将来我大秦开疆扩土,打下基础。这件事,历时必定旷日持久,耗费必定多不胜数,伏尧公子却不想耗费国家钱粮,自愿以商君别院的财力支持此事。”
“伏尧公子未曾禀告陛下,是希望事成之后,给陛下一个惊喜。告诉陛下,他最钟爱的幼儿,不止天真可爱,亦可以托付大事。”
嬴政忍不住赞道:“好!”
而李水笑眯眯的行了一礼,接着说道:“所以,商君别院,其实是伏尧公子的,那也就是陛下的。既然是陛下用科举的形式招揽方士,既然是陛下开疆扩土。那又何来僭越一说呢?”
牛斗无话可说了。
至于李水招揽方士的事,嬴政也没有禁止,只是拍了一个小宦官,全程监督而已。只是监督,并不干涉。
一行人出了嬴政书房之后,淳于越淡淡的说道:“槐大人还是一如既往的牙尖嘴利啊。”
李水摇了摇头:“不行了,不行了。李信不在,我只剩一张嘴了。是个人都敢来踩我一脚了。”
说完之后,李水就向牛斗走过去了。
牛斗面色苍白,咬着牙撑着。
李水盯着他看了两眼,转身就走。
牛斗如释重负,长长的松了口气。继而他又忍不住问道:“槐大人,你不是要打牛某的耳光吗?”
李水有点纳闷:这人是不是贱啊?我都不打他了,他还要问一句,难道他挺失望?这是什么癖好?
李水看了牛斗一眼,淡淡的说道:“我谪仙什么级别?杀王离,灭赵高的人物。你配被我打吗?”
说完之后,李水就扬长而去了。
至于牛斗,站在那里,忽然伤心起来了。牛斗自幼饱读诗书,品行高洁,被推举入朝,成为博士。本来人人敬仰的存在,现在现在,李水却告诉他,他连一个耳光都不配挨……
牛斗忽然觉得,自己奋斗了半生,简直一无是处……
牛斗站在宫墙下伤心不已。而伏尧则在宫中研究留声机。
忽然,嬴政身边的小宦官过来,要伏尧去见皇帝。
伏尧以为要考自己功课了,连忙将书揣在怀里,一边走,一边背。
等进了嬴政书房之后,伏尧还没说话,就被嬴政狠狠的夸奖了一通。并且将一个精美的玉麒麟赏赐给他了。
伏尧抱着玉麒麟,一脸茫然的走出嬴政的书房:怎么回事?这到底是为什么?我最近做什么了?父皇最近有点莫名其妙啊……
…………
楚地,王恒历尽千辛万苦,终于见到了项梁。
项梁并没有藏在深山大泽之中。他就在吴县城中,住在一座大宅里面,锦衣玉食,日子滋润得很。
听说王恒的身份之后,项梁很感兴趣的见了王恒。
王恒感慨道:“项将军,好胆识啊。岂不知皇帝正在大索天下,四处捉拿你?”
项梁呵呵一笑,不以为意的说道:“楚地百姓,人人思楚王。秦人县令,在这里就是聋子、瞎子。即便他知道我在这里,又能奈我何?”
“他敢抓我吗?他若敢抓我,顷刻之间,便有数千人群起呼应,攻打县城,杀了县令,救我出去。”
王恒微微一笑,说道:“既然项将军在楚地深得民心,为何迟迟不反呢?难道忘了国仇家恨了?”
项梁淡淡的说道:“如此看来,项某应当立刻斩了你,毕竟当初灭楚,你祖父是罪魁祸首啊。”
王恒摇了摇头:“我祖父,不过是一把刀而已。刀锋所向,这把刀说了并不算,刀后面的人说了才算。”
“你要仇恨的,应当是秦皇室,而非我祖父。我相信项将军,一定明白各为其主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吧?”
项梁呵呵笑了一声:“你既然找到这里来,看样子是要叛主了?”
王恒摇了摇头:“不是叛主,是提醒主人,我王氏还有用。”
项梁早就猜到了王恒的目的,马上说道:“想要我帮你们?”
王恒说道:“难道不是帮将军自己吗?”
项梁想了一会,说道:“我需要武器、钱粮。”
王恒说道:“钱财好说,武器与粮食目标太大,一旦被查获,我王氏必定毁于一旦。我可以令一商队,以在江淮间往来贩卖的名义,暗中资助你。”
项梁点了点头:“好,只要有钱财,我随时可以换成粮食,可以招募人手,打造武器。”
王恒又问:“项将军打算何时起兵?”
项梁想了想,说道:“至少准备两年有余。”
王恒摇了摇头:“不可。时间拖得太长,到那时候,我王氏日益式微,恐怕帮不上将军了。我建议你半年之内起兵。”
项梁说道:“半年起兵,太过仓促,我无力夺取天下。”
王恒呵呵笑了一声:“项将军好大的志向。”
项梁又说道:“即便不攻取天下,至少要收复楚国故土。半年,我顶多招募几千人马。人数太少,无法抵挡秦军。”
王恒呵呵笑了一声,说道:“如今天下太平,谁愿意跟着将军拼命?将军自然招募不到人手了。在下倒有一计,可以让将军迅速起事。”
“若将军信我,半年之内,务必起兵。这支兵马,攻入咸阳自然不够,可是攻下附近郡县,恐怕是够了。”
“到那时候,皇帝闻讯,必定令我王氏前来平叛。你我双方,在楚地征战不休。今日你杀敌八百,明日我杀敌一千。不出三个月,楚地战火连绵,一片溃烂。乱兵加上盗贼,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法纪废弛,农田荒芜,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到那时候,将军竖起招兵旗,那些走投无路的百姓,为了一口饱饭,必定会加入到项将军的麾下。数十万大军,顷刻可得。”
项梁听得目瞪口呆,有些佩服,又有些畏惧的看着王恒:“你……你好毒的计策。”
王恒呵呵笑了一声:“项将军,你要夺取天下,恢复故国。这都是用人头堆积起来的。你又何必故作仁义呢?”
项梁缓缓地点了点头:“好,半年之内,我必定起兵。”
王恒又说道:“项将军,王氏与你的合作,只限于一时。当将军实力雄厚,足以灭秦,或者王氏重新得到权柄,掌控朝政的时候。你我双方战场相见,必定是要拼个你死我活的。盼望将军勿怪。”
项梁呵呵一笑,说道:“这个道理,我自然明白。到那时候,是秦继续执掌天下,还是楚一统中原。就要看你我各自的本领了。”
王恒点了点头。
正事顷刻之间,已经商议完毕了。忽然,项梁低声说道:“咸阳城中的槐谷子,此人你是否听说过?他在关中的所作所为,可否告知一二?”
第236章 心很大的项伯
王恒听项梁问起槐谷子,不由得想起来咸阳城中,那个流传很广的谣言。
他微微一笑,好奇的问道:“槐谷子,当真是项将军派去咸阳的细作?”
项梁有点尴尬,点了点头。
王恒又问:“这槐谷子,当真贪图荣华富贵,投靠了大秦,背叛了项将军?”
项梁面子有点挂不住了。这件事说出去,实在有些丢人。
好在王恒适可而止,微微一笑,安慰说道:“这也是人之常情,知人知面不知心,项将军也不可能了解所有人的心思。”
项梁点了点头。
王恒又说道:“至于槐谷子在咸阳城中。唉,混的风生水起啊。实不相瞒,我王氏落败,就是拜槐谷子所赐。此人诡计多端,阴险狡诈,而且又厚颜无耻。难对付的很。”
项梁有点纳闷,心想:这槐谷子,我倒也见过几次。每次都战战兢兢,老老实实的。难道当初的一切都是装出来的?若真是装出来的,此人城府,深不可测啊。
项梁问了一番槐谷子的情况,越听越吃惊。他甚至有点怀疑,王恒是不是在骗自己。
王恒当然没有骗项梁,当然了,也没有把所有的话都告诉项梁。毕竟王氏与项梁合作,是基于共同的利益,暂时暗中往来。双方,最终还会是敌人。
所以王恒只是挑着无关紧要的,随便说了说而已。
说完了槐谷子之后,王恒又说道:“我来的时候,发现槐谷子派出去了很多信使。正在四处散播消息,说要招揽天下间的方士。不知道项将军听到消息没有。”
项梁微微一笑,说道:“自然是听到了。”
王恒问道:“那项将军,有没有趁机派出细作,冒充方士,混入商君别院呢?”
项梁微微一笑,没有说话。
其实一个月前,在他刚刚听到消息的时候,就已经把人派出去了。
派出去的,正是他的胞弟项伯。
经过槐谷子的事之后,项梁已经有点不相信外人了。所以派去了项伯,并且让项伯化名为景鲍,谎称是景绻的族弟。
如此一来,有景绻的协助,应该可以顺顺利利的打入商君别院。
项伯临行前,项梁曾经给他制定了是几个目标。第一目目标,是获得槐谷子的信任,推荐入宫。如果第一目标无法达成,就进行第二目标,留在咸阳城,打探消息。如果打探消息也有困难的话,就进行第三目标:杀了槐谷子,早日回楚地。
项梁反复思量,觉得自己的计划完美无缺,现在就静候佳音了。
算算时间,这时候项伯已经到咸阳了吧。
王恒见问到派遣方士的事,项梁就微笑不语。知道他是不愿意说,于是站起身来,准备告辞了。
他来项梁这里,只是为了结盟,不是为了交友。事情说清楚了,就早点离开吧,否则的话,万一被有心人看到,会变得很麻烦。
项梁自然也知道这些,没有留他,甚至没有亲自送他,而是让一个家仆,将他送到了门外。
王恒也不在意,出门之后,立刻打马出城,准备回咸阳。
…………
咸阳城,项伯正在景绻家中。
他总觉得景绻府中有点不对劲。景绻这家伙,无论走到哪,都有一个叫九婶的大娘伴随左右。
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景绻换口味了?
景绻干笑了一声,看了看九婶,又看了看项伯,硬着头皮问道:“项兄,你怎么来了?”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