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秦朝当神棍

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261节

  李水淡淡的说:“在下每日明日苦想,夜不能寐,琢磨着怎么为陛下炼制仙丹。所以才疲惫至极,不留神睡着了。”

  嬴政满意的点了点头,对李水说道:“仙丹倒不着急。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槐谷子做的不错,我大秦蒸蒸日上,正在走上仙界那条路。不过朕也知道,现在炼丹,为时尚早。好在朕也等得起,就再给你几年时间。”

  李水恭敬的行礼:“陛下如此体恤臣,如此宽慰臣,真乃仁主也。臣感激涕零,无以言表,唯有肝脑涂地,为大秦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赵腾那伙人都看懵了:天底下还有这么不要脸的人?

  嬴政却很受用,满意的点了点头,对李水说道:“好,你有这份心便好。”

  淳于越眼看着李水表演欲旺盛,再不制止他,今日的议题恐怕就变成听谪仙拍马屁了。

  于是淳于越主动说道:“陛下,不知道召我等入宫,所为何事。”

  嬴政摆了摆手,有小宦官拿着几份卷子走过来,分发给众人了。

  嬴政淡淡的说:“这算学中的最后一题,乃是鸡兔同笼的变种。这三十来个人,倒是将答案都写对了。不过这解题的过程,却是闻所未闻。因此朕召你们来参详参详。这毕竟是科举,要为朕选拔官员,不能不慎重。”

  朝臣们答应了一声,都开始仔细的看题。

  这些人都不是蠢人,只是稍微看了一会,就有人微微一笑,冲李水说道:“这些人解题的思路剑走偏锋,不同常理,像是谪仙的风格啊。”

  李水也没有遮掩,淡淡的说道:“此乃仙术。仙界之人,就是这样解题的。”

  淳于越有点无奈,对李水说道:“谪仙,仙界也有鸡兔同笼的问题?你不要把所有事都扯上仙界,用仙界做你的盾牌。”

  李水一脸无辜的说:“仙界,当真是这样解题的。”

  嬴政的淡淡的说道:“仙界是不是这样解题的,暂且不论。在科举之上,有人用了这个办法。诸卿以为,朕应该判他对还是错?”

  李水一脸惊奇的说道:“他们做对了题目,为何要判错?”

  嬴政看着他,微笑着摇了摇头。

  这时候,淳于越站出来了,说道:“这解题的方法,老臣也大致了解了一些。只觉得这办法太过投机取巧,机心太重。若天下士人学会了这个办法,恐怕会影响他们的心性。让他们抛去规矩,变得好吃懒做,好逸恶劳,长此以往,天下风气败坏,我大秦岂能长治久安?”

  李水气的脑门上青筋直蹦,骂道:“放屁,放狗屁。迂腐,迂腐不堪。胡言乱语,一派胡言。”

  淳于越差点气晕过去:“老夫的年纪,做你的祖父也绰绰有余了,你在陛下面前,竟然如此辱我。”

  嬴政也淡淡的说道:“槐谷子,若你有什么见解,但说无妨,不必中伤他人。”

  李水哦了一声,说道:“方才淳于博士说,这办法太巧了,容易养成机心。那我问一句,相比于人耕田,牛耕是不是太省力了?容易让人好吃懒做?”

  “相比于兽皮树叶,丝麻衣服是不是太巧了,容易让人奢侈?”

  “相比于山间的野果,刚刚用石头砸死的野兽。醇酒佳肴,是不是太好吃了,容易让人流连忘返?”

  “按照淳于博士的逻辑,我们直接去做野人好了,只有做野人,才符合他的理想,才是尧舜之治。”

  “那我就要问一句了,尧舜时候,有没有饥荒?旱灾蝗灾来了,要不要饿死人?”

  “我大秦现在蒸蒸日上,各种发明层出不穷,我就敢保证,灾荒来了,凡是行我仙法的地方,不会饿死人。”

  “如此两相比较,难道饿死人的尧舜之世,才是淳于博士想要的?我请问博士,你想要的究竟是一个治世的美名,还是仅仅借此来攻讦我?怎么黎民百姓的生死,你全然不看在眼里吗?”

  淳于越张口结舌,差点晕过去。他发现,李水骂人的时候,虽然难听,但是自己不那么生气。但是李水讲道理的时候,自己就像是有一团伙被憋在心里,完全发泄不出来。

  淳于越很想反驳,但是他根本不知道怎么反驳,这让他头痛不已。

  幸好,旁边的李斯幽幽的说:“这方法,简单是简单。然而是否可靠?要知道一个办法提出来,是要经过千锤百炼的。这新的方法,若有什么纰漏,恐怕贻害无穷。”

  李水笑眯眯的说:“我们可以验证一番。廷尉大人找几个精通算学的人,和我比一比,就比较鸡兔同笼这种问题,越难越好。”

  李斯看了看嬴政,嬴政点了点头。

  时间不长,有几个人被叫进来了。这些人当中有命题人,也有批试卷的小吏。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爱好,就是喜欢研究算学。现在,就由他们来出题。

  李水仔细看了看,没有看到周青臣的影子,看来嬴政为了避嫌,没有让他进来。

  出题人和小吏低声交谈了几句,很快出了一道题。

  李水在草纸上写写画画,只用了两分钟,就公布了答案。而淳于越那伙人,才刚刚开始解题。

  李斯有点不甘心,又请那些人重新出了一道题。结果还是不到两分钟,李水又解出来了。

  到后来,出题人干脆开始出其他类型的题目。有些题目之怪,即便是学富五车的朝臣,也要好好琢磨琢磨。

  而李水毫不费力,全部答出来了。

  古籍中的难题,弯弯绕很多,凭空想象的话,确实很考验智商。但是李水根本去想,而是一招鲜,直接代数,列出几个方程来,完全解出来了。

  最后王绾李斯等人都看傻了,有些不甘心,但是不得不服输。

  李水满意的笑了笑,说道:“陛下,各位大人,请不要排斥新的思想,新的方法。陛下为什么要开专利室?就是要天下有才智之人,集思广益。只要办法行之有效,可以为我大秦谋福祉,我们就应当支持。”

  “尧舜之世,不单单需要喊几句高风亮节的话,不单单需要道德礼仪。还需要实实在在的粮食,衣裳,金银。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要百姓们饿着肚子去尧舜之世,那样的治世,是对于权贵们来说的,于天下人毫无关系。”

  嬴政点了点头,说道:“槐谷子言之有理。这种新的解题方式,很好,朕予以通过。”

  李水笑眯眯的道了一声谢。

  …………

  与此同时,策论考试正在进行。

  考题很简单:东汉末年,诸侯割据,有曹操,有袁绍,有袁术,有刘表……昔日大汉臣子,不再听天子号令,各自为政,攻伐不断,以至于生灵涂炭。试分析行如何保证天下大一统。

  胡亥看着这道题,脸色渐渐的变了。不是说,策论从三国中出题吗?这题……确实有三国中几个人物,可特么的,这道题和三国有关系吗?这分明是问大秦的政事啊。把曹操那几个人,换成齐桓公晋文公,完全说得过去。

  可怜胡亥在谪仙楼听了几十场书,把胡姬这些年积攒的钱财几乎消耗一空,结果就得来这么个东西?这就是谪仙楼所谓的,科举从三国中出题?

  胡亥想死的心都有了,这谪仙楼,也太坑人了,简直是丧尽天良啊。

第311章 地圆说

  毕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场科举,周青臣等人的意见是,以稳为主,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所以这一次的策论题,出得并不怪,反而有些基础。如果认真研究朝廷的政策,很容易答出来。

  但是很多考生都没有答好。这些人一般都花了很多钱,听了很多回商君别院的书,结果发现自己用无数钱财就买了几个人名,全都气的热血上涌,差点就掀桌子了。

  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胡亥,他写字的时候手都在不断的颤抖,接连错了好几个字,差点把试卷都写废了。

  最后胡亥在考场上深呼吸,强迫自己镇定下来,凭借着平日的积累,拼尽全力写了一些内容。

  很快,策论考试结束了。今年的科举,也就算是彻底结束了。

  胡亥出了考场之后,越想越生气,于是快步向谪仙楼的方向走去了。

  等他赶到谪仙楼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聚集了很多人,大多是今岁参加科举的考生。大家群情激愤,嚷嚷着让王老实退钱。

  王老实只是一介商贾,地位很低。可是他面对群情汹汹的贵族子弟,居然毫不怯场。

  只见王老实站在谪仙楼门口,慢条斯理的说:“诸位,你们来这里听三国,可是我逼着你们来的?”

  众考生嚷嚷着说:“你虽然没有逼我们,但是你是骗我们来的。”

  王老实好奇的问:“我何时骗你们了?”

  考生们说:“你说三国与科举有关。”

  王老实说道:“那是不是有关吗?”

  考生们更生气了:“出现几个名字,也算是有关吗?”

  王老实说道:“谪仙楼已经几次重申,说科举考试,会借用三国中的人物,仅此而已。陛下也三令五申,说只是借用人物,于三国中的情节毫无关系,即便是没有听过三国的人,也不影响答题。”

  “你们当时都听到这些话了,依然要来谪仙楼听书,我有什么办法?”

  考生们一愣,隐隐预约的记得,好像确实有这么回事。

  不过现在大家吃了个大亏,谁肯承认?都纷纷说道:“哪有这回事?我们可不知道。”

  王老实却不紧不慢,朝身后的匠户招了招手。匠户搬过来一台留声机。

  王老实缓缓地摇动留声机,里面传来一个小宦官的声音:“陛下有令,科举只是借用三国中人物,于三国情节毫无关系。诸位考生不要在此浪费时间,即便从未听过三国,在科举中也不会吃亏。”

  随后,里面传来了王老实的声音:“是啊,三国于科举关系不大,各位还是回去,认真温习吧。”

  然后是那些考生七嘴八舌的声音:“我们自愿听三国。怎么?王老板,我们已经付了钱了,你还要把我们挡在外面不成?快放我们进去吧。”

  王老实笑眯眯的说:“诸位都听到了?现在还有什么话好说?”

  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无言以对。最后他们把火气放在了李水身上,人人心中暗骂:“这家伙非要搞出什么仙耳来,真是吃饱了撑的。现在居然连声音都可以作为证据了,还要不要人说话了?”

  考生来闹事,附近有不少人围观。现在眼看着考生吃瘪,不少人都笑眯眯的看热闹。

  而王老实趁着这个机会,宣布说:“谪仙有令。为了推广未央公主的书,为了让咸阳百姓,可以有更好的娱乐活动。这三国,要降价啦。听一回书,只要十个钱,人数不限。”

  考生们差点吐血:我们之前花了几千万来听书。一转眼你变成了十个钱?

  而周围围观的贫农则兴高采烈,他们虽然穷,但是十个钱还是能拿出来的。

  王老实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嗓子,又大声说:“原则上,三国每天只讲一回。但是如果诸位交上一百钱,就变成咱们谪仙楼的会员了,可以多听一回。当然了。多听的这一回,也是要交十个钱的……”

  周围的百姓纷纷点头,觉得收费还算合理。

  胡亥终于忍不住了,揪住王老实的衣服,大声喝道:“你是什么意思?坑完了我们就降价?是觉得我们很蠢吗?”

  那些考生群情激愤,大声嚷嚷:“谪仙楼什么意思?不许降价,维持原价……”

  王老实似乎被吓到了,哆嗦着说:“好的,好的,那我们维持原来的价格,刚才的作废。”

  这话一出口,周围的百姓不干了。他们已经琢磨着去听书了,现在价格忽然变了,又变成一个永远出不起的高价。谁能甘心?

  有人哭哭啼啼的说:“咱们这些百姓,一年到头,从早忙到晚,从晚忙到早,活着是为了什么?现在谪仙楼主动降价,让咱们也听听达官贵人们听过的书,谁知道这些富贵人,还不许咱们听。”

  另一群人也哀声说道:“穷人便不是人了吗?连听书都不许吗?大秦律法,哪有这一条?”

  也有些人胆子比较大,藏在人群中大声嚷嚷:“我等要听书,谁敢威胁谪仙楼,我们就去内史大人那里告状。”

  这个提议得到了不少人的认可:“对对对,赵大人是谪仙的至交好友,他一定会帮着我们的。”

  王老实一脸为难:“这价格,是降还是不降?”

  胡亥有点头大。这些贱民,胆子真是越来越大了,动不动就要去赵腾那里告状。

  这件事如果闹起来,让陛下知道了,听说他带领着考生欺负百姓,恐怕会造成不好的影响啊。

  于是胡亥咬了咬牙,说道:“降,降吧,商君别院的事,我等也不好干涉。”

  王老实又问那些考生:“诸位呢?”

  考生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咬着牙点了点头:“我们赞同胡亥公子。”

首节 上一节 261/12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