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秦朝当神棍

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316节

  刘季扭头看了他一眼:“你疯了?打算抢官兵?”

  那人干笑了一声:“我是不敢。可兄长敢的话,我也会跟在后面。”

  几个人都点头说:“我等也愿意跟在后面。”

  刘季有些动心,问不远处的村民:“他们呢?”

  之前那人小声说:“我已经问过了,他们有的愿意跟着兄长劫掠来往的商队。有的不敢做这件事,但是愿意帮忙望望风。总之,全村百姓,个个都沾了脏事,不会有人告密的。”

  刘季满意的点了点头:“这样便好。”

  他看着那些正在大吃大喝的秦兵,想了想说:“这些人是兵,武艺高强,兵器锋利,我们绝不是对手。因此只能智取。”

  刘季扭头拽过来一个人:“你不是略懂医术吗?”

  那人苦着脸说道:“兄长就别取笑我了。我何时懂医术了?”

  刘季说道:“不久前,你不是曾帮人给牛诊病吗?”

  这话一出口,不少人都笑了。他们七嘴八舌的说道:“原本那牛只是有些不爱吃东西而已。结果他给牛抓了一些草药。牛吃了之后,口吐白沫,倒在地上,足足四五个时辰才能站起来。”

  刘季笑眯眯的说:“我要的便是这种草药。你去找来,悄悄的喂官兵的战马。这一次,咱们只要马,不伤人。”

  这位蹩脚的兽医哦了一声,悄悄的去找草药了。

  一个时辰后,百夫长一伙人吃饱喝足,已经休息够了。然后拿出来了秦半两,扔在了地上。

  村民看的目瞪口呆:原来……不是白吃白喝啊。

  眼看着百夫长等人骑马走远了,有个村民,小声对刘季说:“兄长,这些秦人,倒是军纪严明啊。”

  刘季把钱捡起来:“是啊。”

  那村民又说:“那咱们……还要不要他们的战马?”

  刘季说道:“草药已经喂下去了,为何不要?”

  周围的百姓都点了点头,带上工具,悄悄的尾随百夫长而去。

  百夫长那伙人纵马奔跑了十来里路,忽然那些马开始出汗,大汗淋漓,嘶鸣不已。

  百夫长有些惊慌。

  那些秦兵说道:“不如稍事休息吧,这马已然累坏了。若累死了马,咱们便寸步难行了。”

  百夫长点了点头:“这些日子,确实太急着赶路了。”

  说到这里,他跳下马来。

  结果那些马非但没有缓过来,反而出汗越来越多,最后站都站不住了,个个卧倒在地,口吐白沫。

  百夫长苦着脸说道:“这可如何是好?”

  那些秦兵都一脸懊悔,说道:“早听人说,楚地蛮荒,多烟瘴毒草。这马或许是吃了不干净的东西,再加上一路疲惫,现在撑不住了。”

  百夫长叹了口气:“马死了便死了。若能把宋留带回去,天大的罪过,也可以用功劳抵消了。可没有了马匹,我们如何把人带回去?”

  这些人正在发愁,远远的就来了一些村民。

  这些村民有的赶着牛车,有的牵着劣马。

  百夫长见这些村民有些面熟,好像是不久前村子里的那伙人。

  有秦兵拦住村民,问道:“尔等何人?牵着牛马,意欲何为?”

  刘季站出来,恭恭敬敬的说道:“我等要去镇子上采买些粮食。”

  他看了看秦兵,干笑着说道:“村中粮食,已经被诸位吃了不少。如今我们得了半两钱,要赶快将粮食买回来,否则的话,怕是要饿肚子了。”

  刘季又指了指劣马和牛车:“这些牲畜,是拉粮食用的。”

  百夫长看着牛车,幽幽地说道:“这些耕牛,走起来自然不如骏马跑得快,但是总好过我们步行回去啊。”

  秦兵们纷纷点头:“是啊。大不了我们坐着牛车,遇到了大的村镇,买一些好马也就是了。”

  于是百夫长对刘季说道:“我这里有一些战马,个个都是良驹。我用这些战马,换你的耕牛和劣马,你可愿意?”

  刘季吓了一跳:“将军,私藏战马,乃是死罪啊。”

  百夫长摆了摆手:“无妨,本官会给你一纸文书,说明原委,保你无罪。”

  刘季又看了看躺在地上口吐白沫的战马,干笑了一声:“这……这是死马啊。”

  百夫长淡淡的说道:“这马分明还在喘气。”

  刘季一脸委屈:“将军,它们动都动不得了,还能活几个时辰?这不是……这不是欺压黔首吗?”

  有几个秦兵把眼一瞪,凶狠的说道:“以良驹换耕牛,怎么能是欺压你们?分明是你们占了便宜。这些战马只是累了,或许喂上几口水,休息上一会便可以站起来了。”

  百夫长拿出来了一串秦半两:“大不了。我再补给你些钱罢了。”

  刘季接过那串铜钱,苦着脸说道:“这些钱,也不够啊。”

  百夫长没理他,又迅速的写了一纸文书,交代清楚了原委,写明刘季拥有战马无罪。

  那些村民个个有些不开心,有几个还在祈求秦兵高抬贵手。

  但是秦兵根本不管这些,把牛马从村民手中夺过来,又把宋氏推上车,一扬鞭子,晃晃悠悠的离开了。

  等他们走远了,刘季把那个蹩脚的兽医拽过来,指着地上的战马问:“如何?”

  那兽医说:“根据往日医牛的经验,喂它们几口水,让它们在地上躺一会,等药劲过了,应该便可以站起来了。”

  周围那些村民都憨厚的笑起来了。

第363章 班师回朝

  在宋家村百里之外,有一片荒山,项梁正狼狈不堪的坐在一块石头上。而他身边,还站着几个蓬头散发的人,这些人一脸凶悍,看起来像是盗贼。

  不久前,就是这伙盗贼,把他从囚车中救出来了。

  项梁向这伙盗贼拱了拱手:“多谢诸位义士了,将来反秦兴楚,诸位都是大功臣。”

  那些盗贼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乐了。

  有盗贼说道:“项将军客气了,毕竟我们兄弟,盗用你的名号这么久了。你若死了,我们反而有些束手束脚了。”

  项梁沉默了。这些盗贼,果然不简单。

  王氏曾经在楚地养了一伙盗贼,专门打着项梁的旗号,打家劫舍,目的就是把项梁逼反。现在项梁被擒,这些盗贼又把自己救出来,显然是经过王氏授意的。

  项梁长舒了一口气,问道:“王翦老将军怎么说?”

  那些盗贼也没有否认,淡淡的说道:“王老将军说了,他能救的了将军一时,不能救将军一世,将军要反秦,只有一腔勇武还不够,必须要有智慧。”

  项梁听得脸色涨红,因为这话说的有点难听,几乎是在骂他没脑子了。

  项梁有些不服气,恨恨的说道:“此次,若非槐谷子从中搅局。楚地已为我所有。”

  盗贼笑眯眯的说道:“这个,王翦将军自然也是知道的。老将军在咸阳与槐谷子相处日久,自然知道他的本事。老将军说了,不日他就要把槐谷子哄回咸阳城去,到那时候,希望项将军能大展拳脚,莫要再让他失望了。”

  项梁冷冷的说道:“放心吧。”

  几个盗贼对视了一眼,从马背上拿出来许多金子,摆在了项梁面前:“这些,是王老将军送给项将军的,盼望着将军早日东山再起。”

  项梁点了点头,也没有推辞。

  现在的他身无分文,身边一个人都没有了。这些钱财,正好用来招兵买马。反正和王翦是合作关系,拿他的钱财也没有什么顾虑。

  那几个盗贼又说:“项将军,你若需要我们兄弟在旁边协助,我们也可以留下来。”

  项梁摇了摇头:“不必了。我项氏遍布楚地,只要有我出面,几日之内,便可重新拉起一支人马。只要王老将军高抬贵手,不要将项氏一网打尽便可以了。几位义士冒死将我救出来,造反的事,就不敢劳烦你们了。”

  项梁不是不想用这些人,而是不敢用这些人。

  如果项梁身边有三千项氏子弟,自然欢迎盗贼加入,增强自己的实力。可现在自己是孤身一个,若真的接纳了他们,到时候必定主客易位,自己变成了傀儡。

  那些盗贼似乎早就猜到了项梁会这样回答,只是微微一笑,说道:“既然如此,咱们就此别过了。对了,吴郡城外,有一座白石桥。每隔十日,王老将军会派人在桥上等候。若项将军有什么吩咐,可以派人去联络。”

  项梁点头答应了。

  这些盗贼给项梁留下了一匹马,然后一甩鞭子,向远处走了。

  项梁发现他们的马匹刚健有力,奔跑起来速度都是一样的。他顿时一愣:这些人的马,是军马啊。

  紧接着,项梁开始猜测,这些人未必是真正的盗贼,可能是军中的秦兵。

  项梁靠着一块石头,默默的思索:王翦为何要把我抓了?又要把我放了?为何要秦兵假扮成盗贼救我?

  良久之后,项梁忽然明白过来了。王翦,未必能真正的掌握这十万大军。有一部分将军,应当是来牵制王翦的。

  如此说来,自己需要王翦配合,壮大自己。而王翦也需要自己帮他翦除不听话的将领?若那些有异心的将领都死了,这十万大军,不就是王翦一个人说了算吗?

  项梁想到这里,嘿嘿笑起来了,他觉得和王翦的合作,内容越来越丰富了。

  招兵买马,重整旗鼓。项梁从地上爬起来,收起了金子,打马向远方奔去了。

  …………

  吴郡城。现在李信与王翦合兵一处,都驻扎在这里。

  李水和李信正站在庭院中晒太阳,而他们面前,是一脸悲愤的吴刚:“项梁被十万大军擒住,装在囚车中,送往咸阳,路上竟然被劫走了?竟然被盗贼劫走了?大秦的虎狼之师,何时如此不堪一击了?”

  吴刚拱了拱手,说道:“谪仙大人,李大将军。在下以为,其中必有蹊跷啊。”

  李水冲吴刚微微一笑:“我知道,你报仇心切,有可能关心则乱。这件事,要冷静的想一想。或许,当真是押送囚犯的秦兵太无能呢?”

  李信也说道:“是啊。王翦无论如何,也不至于故意放走项梁吧?”

  吴刚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毕竟这种事,他自己也不大相信。

  李水两眼望天,好一会又说:“不过,项梁逃走了,对王翦来说,确实比较有利啊。”

  他想了想,扭头对吴刚说:“你留在楚地,继续追击项梁吧。在追击项梁之余,要广泛收集情报。看看王翦在做什么,王恒在做什么。王翦手下的士卒在做什么。每隔五日将搜集来的东西写在纸上,遣人送往咸阳。”

  李信说道:“我带来的三千人马,个个身手不凡,为人机警,就调拨给你使用。你带着他们,在楚地好好作为一番。”

  李水又从怀中拿出来望远镜,递给吴刚:“此物名曰仙目。俗称望远镜。这镜片是精心打磨而成,可以看到数里之外。便于发现敌踪,你留下吧。”

  吴刚感激涕零。

  等吴刚走了之后,李信对李水说道:“槐兄,楚乱已经算是平定了,我们该回去了。”

  李水嗯了一声:“伏尧公子几次来信,催我回去,似乎咸阳城中有事。反正我们这三千人,目的乃是救出会稽王,如今事情已经办妥,回去复命领赏吧。”

  两人正商量着,有个小卒跑了进来,恭恭敬敬的说道:“二位大人,王翦老将军有请。”

首节 上一节 316/12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