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秦朝当神棍

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442节

  随后,心腹又问:“我们诬告槐谷子,有可能告赢吗?”

  赵佗摇了摇头:“槐谷子,狡猾啊。而且颇受陛下宠信,哪有那么容易告赢?最为关键的是,我们只有两个死人的口供,胜算很小。”

  心腹懵了:“既然如此,我们为何还要状告槐谷子?”

  赵佗呵呵一笑:“本将状告槐谷子,那是告给廷尉大人看的。给廷尉大人出气的。只要他出气了,咱们才可以受到重用。”

  “因此,我们这一次不是要真的让陛下相信槐谷子谋反,只要逼得槐谷子百口莫辩,让他很狼狈,就算是成功了。”

  “你放心,只要有廷尉大人在,即便告不赢槐谷子,咱们也不会有事。”

  心腹连连点头,然后有些不踏实的问:“廷尉大人,当真会保我们吗?”

  赵佗嗯了一声:“若我们有罪,陛下已经下令责罚,那样的话,廷尉大人有可能明哲保身。现在我们无罪,廷尉大人为何不保我们?本将在军中,也是有些分量的。”

  心腹放下心来,然后对赵佗说道:“那么末将就在今夜行动了。”

  赵佗嗯了一声:“前面就是高山县,在县中安排这一切吧。众目睽睽之下,也有不少旁证。不过,你要做的仔细一些,不要让人看出来,是咱们刻意安排的。”

  心腹说道:“小人明白,大人放心吧。”

  当赵佗带着三千人,浩浩荡荡来到高山县城跟前的时候。他看见城门前有一大群人正在迎接。

  原来是已经得到消息的高山县令,带着人出来了。

  赵佗满脑子都是嫁祸李水的事情,所以骑在马上懒洋洋的,直到走到近前才跳下马来。

  高山县令名叫柏暑,身材肥胖,整天笑眯眯的,是个挺和善的人。听说赵佗军要进城买粮,早早的就带着人等在这里了。

  柏暑看见赵佗下马,一脸热情的迎上去:“将军远道而来,着实辛苦啊。本官已经备下了酒宴,为将军接风洗尘。”

  赵佗拱了拱手:“多谢大人了。”

  一路上,柏暑殷勤备至。

  柏暑如此殷勤,倒不是因为官职高低。纯粹是因为赵佗乃是从咸阳城来的。在他这个偏远地方的小县令看来,算是天子身边的人了。

  两人正走着,忽然来了一阵风,将柏暑的袍子吹起来了。

  赵佗无意中看见,柏暑的里衣当中居然打着补丁。

  赵佗咦了一声,极为好奇的说道:“大人竟然如此清贫吗?”

  柏暑愣了一下,然后苦笑了一声:“将军想必也看到了,本县多山,农田狭小,百姓们生活的较为困顿。不久前发了一场小洪水,淹没了不少良田。”

  “有数千百姓衣食无着。本官无可奈何,只能联合县中的富人,捐出钱财来,帮着那些百姓度过灾荒。”

  “钱都捐出去了,故而本官的衣服,也就只能节俭着一些了。”

  赵佗哦了一声:“原来如此。”

  赵佗兴致缺缺,而柏暑却来了兴致。

  他甚至有些得意的说道:“不过,再过上三五年,将军再来看的时候,本县便不是这番光景了。到那时候,人人富足,家家安康,实乃人间乐土。”

  赵佗好奇的问道:“大人为何如此笃定?”

  柏暑说道:“只因本县要改名了。这奏折已经写好,正要派人送往咸阳。”

  赵佗都怀疑自己听错了:改个名字就可以人人富足?

  他问柏暑:“贵县要改成什么名字?”

  柏暑神神秘秘的说道:“要改成谪仙县。”

  赵佗一踉跄,差点摔倒:“谪仙县?”

  柏暑看见他一副难以置信的样子,笑眯眯的说道:“将军不要怀疑,你没有听错,便是谪仙县。商君别院的那个谪仙。”

  赵佗差点一剑砍了这个柏暑。

  这不是成心给人添堵吗?

  柏暑倒没有注意到赵佗的表情,他继续热情的介绍着:“谪仙未发迹的时候,曾经住在本县。”

  “县城旁边的那座高山,想必将军已经看到了。那上面还有一座庙,乃是谪仙炼丹的时候住过的。”

  “本县的不少百姓,都见过谪仙,认识谪仙。因此……本县改名为谪仙县,应当也无妨。毕竟和谪仙有这等渊源。哈哈……”

  柏暑笑了两声,发现赵佗的神色有点不对。

  他有点尴尬的问道:“将军……怎么了?”

  赵佗深吸了一口气,把不快都藏在心里面,微微一笑,说道:“无妨,本将只是好奇,即便这里与谪仙有渊源,又如何做到人人富足呢?难道谪仙会给每人几块金子不成?”

  赵佗还有话没有说出来:槐谷子那贪得无厌,厚颜无耻之徒,会平白无故的给你们金子吗?你们别腆着脸凑过去了。

  柏暑见赵佗这么问,脸上的表情更加得意了:“将军有所不知。本官与县中的豪强、商贾,一连就此事讨论了三天三夜。”

  “那三日,众人不论官职高低,皆可以畅所欲言,最后想出来了一个好办法。”

  赵佗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柏暑说道:“世人皆知,谪仙有大功与天下。只代田法一项,就救活了多少人?更不用说灭匈奴,分发牛羊,造纸术、石磨、馒头、仙酒……”

  “因此,说谪仙万人敬仰,也不过分。在下听说,谪仙的商君别院,进去一次不容易,往往要花上十万钱。即便如此,也有一些富人愿意进去,感受一下谪仙的仙气。”

  “如今本县改名为谪仙县。邀请天下间的有钱人,来游玩一番。看看谪仙曾经居住过的地方。逛逛谪仙曾经炼丹的地方。再和谪仙的旧友们交谈一番,岂不美哉?”

  “在下相信,天下人定然会络绎不绝的到我谪仙县来。而这些富人来的时候,哪个不是车马簇簇,仆从如云?”

  “这么多人,总要吃吧?这么多马,总要喂吧?到了谪仙县,总不能空手而归吧?要不要带上一两件特产?”

  “譬如谪仙庙附近的山石,谪仙泉里面的清水?当然了,谪仙的这些东西,他们是不可以私自带走的,可以向我们买。”

  “我听说,商君别院附近,一些小商贩靠着做生意,个个富足起来了。”

  “我高山县百姓,应当也可以靠着这一点,多赚一些钱财,早日吃得饱,穿得暖。”

  赵佗听得目瞪口呆,良久之后,才幽幽的说道:“县令大人,可真是聪明啊。”

  柏暑谦虚的说道:“将军过奖了。这些办法,大多是那些商贾提出来的。这些商贾做别的不行,论起赚钱来,总是说的头头是道。”

  “当然了,那些商贾也不敢居功。他们多半曾今去过咸阳,见识过谪仙的种种手段。”

  “据他们说,他们提出来的这些建议,不过是照猫画虎,在模仿谪仙而已。”

  “所以,本县的所作所为,乃是追随谪仙。”

  赵佗心里恨的牙根痒痒。

  尤其是他忽然发现,柏暑说的这些计划,没准还真的可以实现。他心里就更难受了。

  于是赵佗阴阳怪气的说道:“县令大人,对这商贾倒是亲切的很啊。只是商贾不事产业,奢侈浪费。县令当心本末倒置,反而伤了农事。”

  柏暑摆了摆手,笑着说道:“断然不会。自从灭了匈奴之后,天下间牛马充足,本县虽然贫困,但是得益于牛马价格低廉,两三户合伙,便可以买上一头牛。”

  “一头牛,抵得上十个人力。因此农事不仅不会荒废,而且粮食收获得更多。这省下来的九个人,就可以互通有无,做做生意,补贴家用。”

  “而且本县还听说,陛下在宫中宴请了一些有志于出海的商贾,看来陛下对于那些忠于朝廷,有利于百姓的商贾,还是支持的。”

  “本官也觉得,商贾有利亦有弊,不能因噎废食,一概禁止。最好的办法是扬长避短,取其利而去其弊。若他们能让百姓吃饱穿暖,何乐而不为呢?”

  “将军放心,这些都是本官和乡绅、商贾仔仔细细讨论过的,绝对万无一失。”

  赵佗哦了一声。心里更加郁闷了。

  这个高山县,真的挺能给人添堵的。

  这时候,赵佗一抬头,忽然看到前面街心立着一块大石头,有几个石匠正在凿那块石头。

  赵佗好奇的问道:“这是……”

  柏暑说道:“他们在给谪仙造一尊等身像。将来天下人到我谪仙县游玩,虽然见不到谪仙本人,但是在等身像下看看,那也不错。”

  赵佗:“……”

  他的手很痒,很想给这个县令来上一剑啊。

第467章 谪仙显灵了

  为了能在众目睽睽之下干掉粪金和牛角,赵佗忍了。

  他脸色阴郁的参加了柏暑准备的接风宴。

  宴饮上,不仅有官吏,有豪强,还有本地的商贾。

  赵佗喝了几杯酒,心中很恼火。

  这些低贱的商贾,也配坐在这里?

  赵佗扭头看了看柏暑,心想:高山县的县令,真是自甘堕落啊,居然与商贾为伍。

  而柏暑见赵佗看过来,立刻友善的笑了笑,然后举杯遥祝。

  赵佗也只能勉强挤出来一丝笑意,把酒喝掉了。

  酒席间,这些人倒还算客气。毕竟赵佗是从咸阳城中来的。

  在场的宾客聊来聊去,最后话题又到了谪仙身上。

  对此赵佗已经有心理准备了,在他看来,这个高山县的人都已经对谪仙两个字着魔了。

  把县名改成谪仙,在大路中央放置槐谷子半身像,鼓励百姓从事和槐谷子有关的事……

  赵佗叹了口气:真想甩袖子走啊。

  算了,算了,再忍忍吧。买粮已经结束了,部将大概正在布置杀死粪金和牛角。

  再等上一两个时辰就好了。快了,快了。

  就在这时候,有一个商贾忽然举着酒杯站起来,要给赵佗敬酒。

  赵佗差点把酒壶摔在他脸上:给我敬酒?你也配?

  但是他忍住了。

  已经忍了这么久了,不差这一会了。

  于是赵佗喝了一口酒。

  商贾却得寸进尺的问道:“将军乃咸阳人,见闻自然比我们要广的多了。不知道将军有没有见过谪仙?能不能跟我们说说谪仙的风采?”

  这话一出口,在场的人都安静下来了。

  赵佗忽然有一种感觉,这些人,好像都是为了听这些东西而来的。

首节 上一节 442/1201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