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475节
陛下这一次带着他们来,显然不只是让他们看热闹来的。而是要他们递交意见,品评三位公子。
立储,不是皇帝一家一姓之事,它关系到天下人,因此朝臣的意见,还是要听一听的。
这些朝臣在心中暗暗比较了一番,最后给三位公子排了个次序。
扶苏公子第一,胡亥公子第二,伏尧公子最末。
扶苏公子的陇西郡,虽然有些萧条,户口减少,但是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公子初次执掌一郡,能够守成已经很不错了。
至于胡亥公子,本来法度严谨,和扶苏公子不相上下的。但是境内民怨沸腾,甚至出现了反贼,这就大大的扣分了。
最后伏尧公子……伏尧公子虽然折腾的很热闹,又是修路,又是收费站,又是休息处。
看起来花里胡哨的,很新鲜,但是华而不实。朝臣们始终没有忘记,这条路可是花了无数钱的钱财修起来的,想要回本?可能几辈子都赚不回来了。
真要让伏尧做太子,将来再做了皇帝。恐怕一通折腾下来,大秦的国库都要赔光了。
中午的时候,他们已经到了义渠城外。
与别的地方不同,义渠城外,并不萧条,反而很热闹。
无数的小商小贩,正在城外摆摊,看起来很像是商君别院外面的景象。
这些小商贩,似乎见惯了兵马,也并不怎么畏惧。
众朝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有点哭笑不得。
这伏尧公子,真行啊。
陛下到了,你不出城迎接也就算了,你倒是清清场啊。这场外乱糟糟的,像是个大集市,这成何体统?
嬴政让大军停留在外面,然后对身边的小宦官说道:“去把伏尧叫来。”
小宦官应了一声,带着两个人,骑上快马入城了。
很快,小宦官又回来了,一脸无奈的向嬴政说道:“伏尧公子,不在城内。小人打听过了,公子一早就去另一处集市了。而且……义渠城中的大小官吏,似乎也不知道陛下要来的消息。”
后面的胡亥快乐出声来了:真是天助我也。
他走到嬴政面前,躬身说道:“父皇,孩儿愿意带一支人马,驱赶这些商贩,迎接父皇入城。”
说了这话之后,胡亥心里很得意。
看看,看看,这可是伏尧的义渠城啊。结果伏尧自己不知道跑哪去了,反而让我这个客人迎接父皇。
如此一来,自己在父皇心中的印象,还能坏的了吗?
没想到,嬴政淡淡的说道:“不必了。就让大军留在外面,我们只带上百十来个随从,微服入城吧。”
胡亥微微一愣。
周围的朝臣也是微微一愣。
有人张口就想阻拦。
嬴政淡淡的说道:“伏尧的北地郡,颇有些新奇之处。若带着大队人马,就难以体会得到了。”
众人一想,好像确实是这个道理。
胡亥更是心花怒放:伏尧分明是把北地郡搞得一团糟。若父皇前呼后拥,直接住进行宫,那就什么也看不到,什么也听不到了。
倒不如微服入城,把伏尧干的好事尽收眼底。
于是,众人换了衣服,簇拥着嬴政入城了。
入城之后,很快就有一个面相很机灵的男子凑了过来。
周围的侍卫想要拦住这人,但是嬴政微笑着摇了摇头。
这男子倒没有招呼嬴政,而是向淳于越拱了拱手,彬彬有礼的说道:“见过大人。祝大人福寿安康。”
淳于越捻须微笑,说道:“想不到北地郡的百姓,倒如此懂礼啊。”
刚刚说到这里,那男子就左右看了看,然后从怀里面掏出来一个金碗。
他眼圈泛红,一脸哀伤,对淳于越说道:“这是小人祖传的金碗。黄金打造,珍贵无比。只是家中老母病重,实在无钱医治,只能把碗卖了换钱买药。”
“可惜北地郡无人识货,只肯用等重的黄金换我这只碗。可小人这碗制作不易,单单是这手艺也值一些钱啊。”
“小人恰好遇见了大人,看见大人慈眉善目,学识渊博,想必是个识货的大善人,因此请求大人,买了小人的碗,救小人的老母一命。”
淳于越感慨的说道:“你心中记挂着老母,祖传的金碗都能舍弃。很好啊,老夫就帮你一个忙。”
淳于越加价把金碗买下来了。那男子千恩万谢的走了。
结果男子刚刚离开,不远处就有个面相忠厚的人对淳于越说道:“这位大人想必是从外地来的吧?”
淳于越微微一愣:“何意?”
忠厚男子说道:“方才那人叫马扁。乃是此地的一个骗子,专门坑骗外来的富人。每次都是卖金碗给老母治病。”
“几个月下来,他的金碗最少卖出去了几十个。其实这碗是铜的。”
淳于越掂了掂,果然分量不对。顿时有些懊恼。
那忠厚男子说道:“这位大人,义渠城人多嘴杂,什么人都有,想要在这里常住,不受坑骗,可不容易。若大人有兴趣的话,不如小人给你讲讲这里面的门道。”
淳于越大喜,点了点头。
旁边的嬴政和朝臣也一副很感兴趣的样子。
那忠厚男子指了指不远处的茶楼:“咱们去那边,一边喝茶,一边聊天,如何?”
朝臣好奇的问道:“喝茶?”
那忠厚男子笑眯眯的说道:“此乃本地喜闻乐见的妙物,诸位尝到之后,定然赞不绝口。”
众大臣都答应了。
淳于越好奇的问:“请问高姓大名?”
忠厚男子憨厚的笑了:“无姓,叫我茶托就好了。”
第490章 不好意思拒绝
茶托长得很憨厚,说话又彬彬有礼,甚至一举一动,都透着一股子儒家的礼仪风范。
只用了三分之一柱香的时间,淳于越就被茶托征服了,对他产生了好感。
其实如果是在别的地方,淳于越也未必会这么快沦陷。
关键是……他对北地郡印象太坏了,又刚刚被马扁骗了一次。故而,在别人的衬托下,淳于越觉得这茶托的道德水平格外的高。
其他朝臣,对茶托的印象也很好。觉得这个年轻人如此憨厚,又如此热情,还有点风趣,经常几句话就把大家逗得捻须微笑。
在风趣之外,茶托还在暗暗的吹捧诸位朝臣。
茶托的吹捧,不是那种笨拙的拍马屁,假的要命的夸赞。而是从侧面烘托,春风化雨一般轻柔,润物无声,直达心田……
很快,在场的人都喜欢上了茶托。
茶托一脸诚恳的说道:“诸位大人可愿意去茶楼一叙?”
众人都点头:“愿意,愿意。”
茶托又挠了挠头,干笑了一声:“只是,在下囊中羞涩,请不起这么多人。”
朝臣们都很豪爽的说道:“不用你请,我们请你就好了。”
茶托大喜,向众人连连行礼:“诸位大人,快随我来吧。”
朝臣们如沐春风,一脸微笑的跟着茶托走了。
李水和李信走在最后面。
李水低声对李信说:“李兄,小心一些,此人不对劲。”
李信奇怪的看着李水:“不对劲吗?他的名字确实古怪了一些,但是……好像也无所谓吧?人品似乎挺好的,刚才还夸我容貌英武,令人钦佩。”
李水很鄙视的看着他:“你的抵抗力也太差了,被人稍微夸几句就忘乎所以了?”
李信没说话,心里却美滋滋的:槐兄嫉妒我了。呵呵,一定是嫉妒我了。
李水对李信说道:“一会进去之后,一定不要喝茶,略微坐一坐就好了。”
李信纳闷的看着李水:“喝茶?什么是喝茶?”
李水叹了口气:“到时候你就知道了,咱们进去吧。”
在李水的印象中,茶叶这时候还没有在中原推广开来。
不过……很显然自己的出现,加快了历史进程。
这也难怪,自己以谪仙的身份,给中原带来了多少好东西?造纸术、印刷术、铁锅……现在又灭了匈奴,打通西域,鼓励商业,互通有无。
茶叶提前到达中原,其实是板上钉钉的事。
而茶托这种职业,也跟着应运而生了。
今天这帮朝臣,可能会被人狠狠的宰一顿吧。
李水能提醒他们,但是想了想,还是没有开口。
一来,义渠城中肯定不止这一处宰客的地方,就算今天找个借口把朝臣给引到了别处。可来日呢?他们早晚会中招。
这并不能挽救义渠城的口碑。
二来,这些朝臣太讨厌了,让他们吃个亏也好。不吃亏,怎么成长?
李水忽然觉得自己是一个教育家。
茶楼装修得很豪华,但是众人进去以后,总觉得有点怪怪的,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
忽然,有人嘀咕了一声:“这地方,倒和谪仙楼有几分相似啊。”
众人一看,还真的有点像。不,不是有点像,是越看越像。
谪仙楼是两层楼,这里也是两层楼。
谪仙楼的二楼有包间,这里也有包间。
紧接着有人发现店里面挂着一块匾。上面写着四个大字:仙气飘渺。
有人看了看李水,一脸狐疑。
李水面无表情,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