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567节
嬴政问道:“何人?”
赵佗说道:“廷尉李斯。”
朝臣们都深吸了一口气:报复来的好快啊。李斯刚刚指使人弹劾了他,他立刻就要报仇?这个赵佗,倒是有些血性。
嬴政有些不快的看着赵佗。
他觉得赵佗是在蓄意报复,有意搅浑水,于是冷冷的说道:“说来听听。若你蓄意诬陷,朕绝不能饶你。”
赵佗应了一声,然后大声说道:“臣要弹劾廷尉李斯,蓄意谋反。”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这样的罪名,是要与人不共戴天啊。
更有一些人看着赵佗,恍惚间仿佛看到了李水。
这不是谪仙常用的手段吗?
而李斯则看了赵佗,心想:此人真是找死啊。今日无论如何,都要他死无葬身之地。呵呵,居然敢状告本官谋反,你以为你是槐谷子吗?今日我定然让你后悔莫及。
嬴政问道:“你可有证据?”
赵佗说道:“有。李斯勾结了十数名朝臣,结成朋党,日日在暗中谋划,凡是与他有嫌隙之人,都要群起而攻之,必将其置于死地而后快。”
“数月之前,末将从南越回来。李斯亲自迎接,处处维护末将。那时候末将与商君别院有嫌隙,李斯亲自帮忙说和。”
“那时候,李斯不知道臣在南越无尺寸之功吗?李斯的同党不知道臣在南越无尺寸之功吗?他们都知道,他们清清楚楚。但是他们与我把酒言欢,谁也不会弹劾我。”
“那时候,李斯不知道我曾经囚禁了商君别院的匠户吗?但是他毫不介意。”
“起初的时候,末将很受感动,觉得李斯礼贤下士。但是久而久之,我发现并非如此。李斯并不是关照同僚,而是妄图将同僚变成他的门客。”
“陛下,若朝中大臣,变成了李斯的门客。那么久而久之,李斯在朝中就会说一不二。”
“他会变成权臣,蒙蔽天听,左右朝纲。昔日三家分晋,田氏代齐,殷鉴不远啊。”
嬴政面色顿时一肃,显然赵佗的话打动他了。
赵佗再接再厉,说道:“臣侦知李斯的险恶用心之后,心生厌恶,有心远离他。谁知道李斯却极力的拉拢我。”
“我万般无奈,只能故意向他索要钱财,索要美人。如果他能对我心怀不满,也许就放我离开了。”
“谁知道,李斯这阴险小人,气量如此狭小,为了区区一些黄金,几个美人,竟然让同党在朝堂上弹劾我,要将我置于死地。”
“若有朝一日,真让李斯获得了权柄。那朝堂之上,还能说话吗?是不是有人说一声反对李斯的话,立刻就要被杀了?”
李斯听到这里,冷汗已经刷刷的流下来了。
他万万没想到,这个赵佗竟然如此能言善辩。
而赵佗心中也是分外得意,有些感慨的想:冯刃疾,果然善于弹劾啊。幸好他教了我这些话,否则的话,我岂能告倒李斯?
第557章 东方来的勇士
李斯一党,本来打算今日在朝堂上,把赵佗钉死的。
没想到赵佗绝地反击了。而且巧妙地利用了李斯一党的弹劾。
现在可好,赵佗居然变成了不愿意结党营私的义士,之前五四三番羞辱李斯,也变成了为了脱离李斯,不得已而为之。
而李斯,变成了小肚鸡肠的奸臣,为了留住人才,不择手段。只要入了他的门下,就不允许再脱离,否则的话,就要置之于死地。
这和盗贼匪徒有什么区别?
这时候,李斯再也不能躲在幕后指挥了。
他站出来,声泪俱下的说道:“陛下,这是赵佗对老臣的诬陷啊。老臣绝对没有结党营私,绝对没有……”
他还没有说完,赵佗就幽幽的说道:“听闻,李斯大人向门下的多位朝臣,都借了大量的钱财,多者数百万,少者也有数万钱。”
“而且借钱之后,从来没有提一句要还钱。”
“大人你在府中锦衣玉食,饮酒作乐。而你门下之人,却捉襟见肘,敢怒不敢言,每每见了大人,还要强颜欢笑。”
“试问,大人这等行径,是在勒索呢?还是在征捐税呢?”
征捐税三个字,让李斯打了个寒战。
“这个赵佗,竟然如此牙尖嘴利?往日怎么没有看出来?”李斯越来越心慌了。
他回头看了赵佗一眼,更是恨得牙根痒痒,心想:老夫为何借钱?还不是为了给你买宝剑吗?结果你这个忘恩负义,背信弃义,厚颜无耻之徒,我……
李斯深吸了一口气,向嬴政解释说:“陛下,老臣借了钱财,是一定会归还的,只是近日有些拮据,因此拖得时间长了一些。”
那些被借钱的朝臣也纷纷站了出来,说道:“我等是自愿借给廷尉大人的,不存在勒索。廷尉大人也从来没有赖账的意思。”
“我等与廷尉大人,志趣相投,乃是好友,并非门客关系。”
这些朝臣众口一词的为李斯开脱,在嬴政看来,这就更可疑了。
他知道,赵佗说的其实没有错,朝中这些重臣,都有自己的班底。
王绾有,李斯也有,淳于越也有。赵腾也有一些。冯去力对下属的御史们也是说一不二。
李信倒没有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过也与军中不少将领交好。
这样一路看下来,倒是槐谷子最让人省心啊。
因此,嬴政决定趁这个机会,好好敲打敲打朝臣,让他们知道畏惧,让他们知道收敛。
嬴政没有说话,但是李斯只要看嬴政的表情,就明白了一大半。
李斯是个聪明人,而且跟在嬴政身边很久了。他太了解嬴政了,他知道,自己这次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大意了,太大意了啊。
本以为皇帝足够信任,自己可以趁机收拢朝中的大臣。或许是这些年顺风顺水,忘记了陛下是什么样的人了。
李斯心中有些苦涩,觉得自己有时候真的是聪明过了头了。
陛下,确实宠信自己,但是有一个前提,就是不能触动他的底线。
这么多年来,李斯一直小心翼翼,在嬴政许可的范围内做事。
没想到赵佗这家伙,上来直接把嬴政的底线提高了。一直踩着线的李斯一下到了线外。
李斯闭上了眼睛:如果皇帝执意要杀我。那我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对于皇帝来说,天下有这么多人,也许再找一个人做廷尉也就是了。
李斯觉得,自己要做那个杀鸡儆猴的猴子了,因此有点放弃抵抗了。
朝堂上静悄悄的,没有任何一个人站出来替李斯说一句话。
朝臣之间的斗争,总是你死我活的斗争。
李斯败了,别人就有了出头的机会。谁愿意开这个口呢?
这时候,李水一脸严肃的站了出来,对嬴政说道:“陛下,臣以为,廷尉大人乃忠贞之士,绝对不会谋反。”
朝臣:“???”
槐谷子这家伙是不是吃错药了?他向来最喜欢诬告别人谋反,现在怎么会帮人开脱?
嬴政也有点纳闷的看着槐谷子,不知道他在搞什么。
李水一脸感慨的说道:“廷尉大人,是一位能臣啊。为我大秦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样的人,岂能轻易降罪?”
“臣恳请陛下,认真调查一番,若廷尉大人真的有不轨之举,再杀了他也不迟。”
嬴政听到这里,心中微微一动:是啊,昔日秦灭六国,李斯出谋划策,确实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如果今日杀了他,后世的人怎么看朕?没有容人之量?可以共苦不能同甘?
其实,嬴政是不相信李斯有谋反之心的。原因很简单,李斯是个聪明人,应该可以看出来,谋反没有任何出路。
嬴政想要治李斯的罪,无非是告诫天下官吏,引以为戒罢了。除此之外,就是预防。
嬴政知道,自己还在的时候,李斯绝不敢轻举妄动。可是自己不在了,那就不一定了。
现在被李水这么一提醒,嬴政已经改了主意。
这只猴子,不能李斯来做,得换个人。
于是嬴政点了点头,说道:“槐谷子,言之有理。”
嬴政采纳了李水的意见,决定派人调查李斯一番,再做定夺。
如果李斯真的有问题,到时候再降罪也不迟。
当然了,那样的调查,多半就沦为了走过场了,李斯有没有罪,能不能找到证据,不全是看皇帝的态度吗?
经过李水的仗义执言,李斯被保下来了。赵佗的弹劾,变成了一件待调查的案件而已。
李斯没有受罚,甚至没有受到皇帝的训斥。
朝议结束,百官缓缓地向外面走。
李斯走到李水面前,向他行了一礼:“老夫,多谢谪仙仗义执言。”
李水正色道:“廷尉大人何必谢我?本仙也只是陈述事实罢了。”
李斯感慨的说道:“往日,老夫对谪仙有些偏见,真的是错了啊。”
李斯谢过之后,还有不少朝臣都来向李水道谢。
他们都是李斯一党的人。如果李斯倒了,他们也没有好果子吃。因此对李水还是很感激的。
李水一脸谦逊的安抚了他们几句。然后和李信一块,笑眯眯的走了。
李斯走的很慢,他有点不解:这个槐谷子,究竟是怎么回事?平白无故的,他为何要救我一命呢?
直到李斯回到家中,管家对李斯说道:“主人,我最近听说了一件事。”
李斯嗯了一声,心不在焉的说道:“何事?”
管家说道:“近日,赵佗一直乔传打扮,频繁出入于商君别院。之前他曾经被咱们的人撞见了几次,但是咱们的人一直不敢相信那就是赵佗。”
“可是今日散朝之后,赵佗直接去了商君别院,连改装都没有。”
“因此小人连忙来告诉主人,这个赵佗,可能投靠了槐谷子。”
李斯欲哭无泪:“你这消息,也太及时了。”
事到如今,李斯已经彻底看明白怎么回事了。
赵佗,一直都是李水的人。至于他从什么时候开始变成了李水的人,李斯就不知道了。
不过李斯隐隐约约能猜测出来,赵佗一系列匪夷所思的行为,应该都是李水的手笔。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