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586节
张良站在月色下,越想越是激动。如果以伐无道、诛暴秦为口号,或许造反真的能够成功。
之前自己散尽家财,寻求刺客,那其实是大错而特错了。
杀了秦王又怎么样?秦人可以再立新君,治标不治本。
张良心中激动,想要和李水分享自己思考的成果。不过转念一想,现在实在不早了,还是算了,于是他怀着激动地心情回到了住处,在床上躺了一夜,根本没有睡着。
翌日,一大早,张良来到商君别院,求见谪仙。
不过听说谪仙还没有起床,于是他一直在院子里等到了日上三竿。
中午时分,李水终于出来了。
他看到张良之后,微微一愣,然后不好意思的说道:“昨夜梦到与仙友畅谈。故地重游,别有一番滋味啊,因此流连忘返,耽搁了时间。”
张良顿时极为崇敬的看着李水。
李水微笑着问道:“你有事?”
张良恭恭敬敬的说道:“昔日谪仙的问题,今日良心中已有了答案。特来禀告谪仙。”
李水有点纳闷,心想:我问他问题了?我何时问他问题了?我问他什么问题了?
李水不动声色,高深莫测的点了点头:“嗯,说来听听。”
张良说道:“造反的缘由,张良已经想好了。乃是为万民请命,君王无道,可伐之,救万民于水火。”
李水恍然大悟,心想:原来是这个问题啊。
他冲张良微微一笑,说道:“不错,你果然是天资聪颖,一点就透啊。”
张良微微一愣,心想:一点就透?这是什么意思?
等等,昨天晚上点我的,不是计奴吗?当时并没有旁人,而且谪仙也已经睡了。难道说……
是了,谪仙千变万化,也许他见我苦苦思索,求而不得,因此怜悯我,化形为计奴,给我指点迷津。
如此一来,谪仙解开了我多日的困惑,又顾全了我的颜面。
谪仙真的是……对我太好了。
张良越想越是激动,忽然拜倒在地,痛哭流涕的说道:“良,感激不尽。”
李水:“……”
这家伙什么毛病?怎么动不动就激动起来了?不会精神有问题吧?
李水一脸嫌弃的把张良搀扶起来了:“不要如此激动,快收敛一下心神,免得急火攻心啊。”
张良连忙应声:“是,张良现在还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与谪仙相比,境界真是差得远了。”
李水哦了一声,也没有说别的。
张良忐忑不安的问道:“谪仙,如今我已经找到了造反的理由,那我们应当何时动手?”
李水微微一笑,说道:“你只是找到了理由而已。那我问你,造反之后,应当如何治理天下?你会吗?”
“百姓应当收取多少赋税,既能保证朝廷运转,又不会让百姓困顿。朝臣应该如何驾驭,可以让他们感激君王恩遇,却又不会恃宠生娇?如果天下大旱,你如何救济灾民?如果洪水泛滥,你如何应对?如果有敌国外患,你如何发兵?”
张良愣了一下,张口就要说。
这些问题,其实难不倒他。
张良家族,累世为韩相,从小耳濡目染,学到了很多。
然而,李水并没有给他学习的机会。而是淡淡的说道:“我知道你可以侃侃而谈,说的头头是道,但是那都是纸上谈兵而已。没有经过验证,谁知道是不是能够奏效?”
张良微微一愣,然后十分惭愧的说道:“谪仙教训的是。”
李水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的说:“造反之后,若不能给百姓一个太平天下,那怎么对得起那血流成河,白骨累累?”
“所以,一定要慎之又慎。否则的话,你是辜负了天下人啊。将来青史留名,留下的却是骂名。”
张良听得冷汗遍体,十分后怕的说道:“微谪仙,良险些误人误己。”
李水微微一笑,说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样吧,你就在本仙这里历练一番,从小事做起,循序渐进。什么时候历练成了,本仙再放你出去一搏。”
张良极为感激的答应了。
李水说道:“几日之后,本仙要举办一个颁奖仪式。这是谪仙奖第一届颁奖,一定要做的完美无缺。这个重任,就交到你身上吧,看看你能不能做好。你若能做好,本仙再委派其他重任给你。”
张良使劲点了点头,一脸坚定的说道:“谪仙放心,张良定然不会让谪仙失望。”
李水满意的点了点头,伸了个懒腰去吃饭了。
好了,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张良来操办颁奖仪式,这下可以彻底放心了。
李水心里美滋滋。
第572章 陪跑的淳于越
花红柳绿,春意盎然。咸阳城中,处处张灯结彩,仿佛要过节一般。
人人都知道,明日便是谪仙奖颁奖的时候了。
这是第一届谪仙奖,但是关于它的内容,已经传得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
主要还是因为伏尧的报纸。
自从上次卖化肥制作了几张报纸,发现效果不错之后,伏尧就上了瘾,专门安排了几个人,专门编辑一些百姓喜闻乐见的内容。隔两三天就出上一份报纸。
关中百姓如今富裕起来了,一两文钱对他们来说并不算什么。买一份报纸,了解一下天下大事,挺好的。
得益于报纸的宣传,人人都知道,明日谪仙奖要选定文学、数学、地理、化学、医学、物理,六门大奖。
获奖的六个人,会平分一万镒黄金。
一万镒黄金,那是什么概念?
咸阳城亚富淳于越,有这么多黄金吗?
换而言之,如果你得到了谪仙奖,没准一跃就成为大富豪了。
谁说瞎琢磨没有用?简直太有用了。
以往百姓们崇拜力大无脑的,能把农田耕好就行。现在他们忽然发现,原来思考这么重要啊,长一个好用的脑袋瓜,琢磨出点东西来,原来可以迅速发家致富。
于是在短短时间内,大秦形成了一股尊重知识的风气。
李水感慨不已:“鼓吹什么尊重科技,鼓吹什么尊重知识,都是虚的,重要的还是要有利可图啊。”
百姓们对于谪仙奖,是抱着一种看热闹的心态。猜测一下谁会获奖,畅想一下自己得了那些黄金过什么日子。
但是有些人,对于谪仙奖就有点不淡定了。
最典型的就是淳于越。
因为伏尧公子刚刚带着两个匠户来了,向他询问了一番《尧舜之乡》的写作心得。
并且伏尧透露,尧舜之乡,已经放到了评委会的案头,有可能获奖。
一想到这个,淳于越心中就一阵激动。
他不爱钱,真的,一点都不爱钱。
他真正爱惜的是名声。
谪仙奖,已经炒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了。如果自己的尧舜之乡获得了文学奖,那不是会名扬天下吗?
淳于越摇了摇头,自言自语的说道:“也不对,也不对。老夫并不爱名。嗯,老夫一点都不爱名。老夫盼望着获奖,是希望天下人能认可尧舜之乡。”
“天下人认可了尧舜之乡,也就等于认可了儒学治国。老夫是为了一个彬彬有礼的盛世在努力啊。”
淳于越深吸了一口气,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面,开始写获奖感言了。
他已经听人说过了,凡是获奖的人,都要写一份获奖感言。
淳于越觉得,自己获奖,大概是板上钉钉都事了吧?
因为按照李水给出的规则,谪仙奖的各项奖项,只能颁给活着的人,不幸去世的,就不追授了。
活着的人当中,有谁写过书吗?
李斯确实写过几篇文章,但是能与自己的尧舜之乡相提并论吗?显然不能。
至于未央公主和伏尧公子的书……淳于越根本没有放在眼中。那也叫书?
所以,淳于越分析了一番之后,觉得这个奖自己是拿定了,因此,这个获奖感言还是提前写好的比较好。
在写之前,淳于越先给这篇感言定了个基调:不能显得太热切,那样有谄媚槐谷子之嫌。应当平淡一些,不屑一顾一些。要表现出来,自己不贪财,不好名,只是为了天下苍生,所以才写了那本书。
定好了基调之后,淳于越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笔走龙蛇,在纸上挥洒起来了。
…………
“大人,大人,小人想到了一条可以回本的计策。”周贵谄媚的向王绾说道。
王绾看见这个周贵,就气不打一处来。
奖牌还没有卖完呢,这家伙竟然敢在自己面前露面?
不过,最近王绾从商君别院借来了不少钱,不仅把欠款还清了,而且家中富裕了不少,心情也好了一点。因此没有向周贵发火。
王绾看着周贵,淡淡的说道:“你又有什么主意啊?”
周贵说道:“小人今日在街上卖奖牌的时候听人说,有人开了盘口,赌文学奖得住是谁。有人猜测是淳于越博士,有人猜测是未央公主,还有人猜测是北冥有鱼。”
“咱们不如重重的押上一笔,若是能赢了,昔日奖牌的亏空,就可以全部赢回来了。”
王绾听到这里,心中一动。
虽然说现在富裕了,不缺钱了,但是府中的这些钱,毕竟是借来的,用着不太踏实。
虽然说这些钱根本就没有打算还,但是王绾毕竟不是李水,脸皮还没有厚到那种程度,总是有些心中不安。
如果重重的押上一笔,能够赢了的话,也许就可以将商君别院的钱还上了,自此以后,自己可以踏踏实实的享受荣华富贵了。
想到这里,王绾来了一点兴趣。
他问周贵:“你觉得,我们应当买何人赢啊?”
周贵说道:“自然是买未央公主赢了。”
王绾好奇的问道:“这是为何?”
周贵说道:“咸阳城中,人人都知道,伏尧乃是谪仙的徒弟,而公主又是伏尧的姐姐。如此一来,公主定然与谪仙交好。谪仙要颁奖,不给公主给谁?”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