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朝当神棍 第62节
嬴政点了点头:“原来是王氏,好啊,很好。军中有王氏的人,公子中也有王氏的人,宦官中,也有王氏的人。很好。”
司豚只是躬身站在那里,不发一言。
嬴政说道:“罢了,季明此人,暂且不用杀了。留着他,朕反而有用。你去选一个和可靠的宦官,交好季明。日后,每日向朕报告他的一举一动。”
司豚应了一声,悄无声息的走了。
良久之后,嬴政淡淡的说了一声:“来人,唤季明进来。”
片刻之后,季明一脸恭敬的走了进来,问道:“陛下有何吩咐?”
嬴政忽然大怒:“右为尊,左为贱。你好大的胆子,进门之时竟然先迈左脚。这是贵贱不分,无礼之极,与蛮夷何异?来人,拖出去,重责八十。”
季明欲哭无泪:“先迈哪只脚,也牵扯到了华夷之辨吗?”
负责行刑的军士见季明来了,一副“怎么又是你”的表情。
季明叹了口气,熟门熟路的趴在那里挨揍。
虽然已经被打了很多次了,但是重则八十,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受完刑,季明已经虚弱不堪,站都站不起来了。
这时候,有个小宦官跑过来,伸手将季明扶住了。
季明扭头一看,居然是宦官小乙。
雪中送炭,最为难得。季明都快感动哭了,拉着小乙的手说:“最近我整天挨打,宫中人人见了我,避如瘟疫,唯有小乙你,还肯帮我一把。我这心里面……感激不尽呐。”
小乙也一脸苦涩:“当日我收受卢烈贿赂,差点铸成大错。卢烈伏法后,更无一个人肯理我。其实我何尝有叛逆之心了?我冤枉啊。我最能了解你的心思,故而今日冒昧,来搀扶你一把。”
季明拍了拍小乙的手:“好,好,这是同病相怜啊,以后咱们两个,便如亲兄弟一般,相互扶持。”
小乙搀扶着季明,一瘸一拐的走了。司豚站在角落中,观察良久,然后满意的点了点头,也转身走了。
…………
淳于越府上,又在宴饮。
宴请的,还是李水和李信。只不过今天李水和李信没有大吃大喝,他们时不时向门口张望,显然是在等人。
李信对淳于越说道:“姐丈,这扶苏公子,会来吗?”
淳于越淡淡的说道:“自然会来。”
淳于越有点不爽。最近李信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每天往自己府中跑,而且姐丈姐丈,叫的很亲热。
不仅如此,来了之后,总想在府中四处转转,一双眼睛到处乱瞄,越看越像是贼。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啊。淳于越怀疑李信是要偷东西。
可是淳于越又重礼,总不能把亲戚往外面赶,于是每天头疼的要命。
以前教训李信两句,李信都不耐烦的甩甩手,躲得远远的。现在……只当是没听见。淳于越悲哀的发现,自从李信和李水混在一块之后,脸皮也变厚了,刀枪不入,水火不侵。
就在淳于越沉思的时候,李水忽然一脸怀疑的看着淳于越,说道:“扶苏贵为公子,当真会听你的话?”
淳于越傲然道:“那是自然。扶苏公子尊师重道,老夫的话,他自然能听进去。”
李水眼前一亮:“尊师重道,敬重长辈?这个好啊。”
自从上次和李水谈过之后,淳于越也意识到,朝中之事,不能凭借一腔热血去做了。
万一扶苏没有扳倒槐谷子,反而失去了皇帝的宠信,那就得不偿失了。于是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劝诫了扶苏一番。
扶苏为人仁孝。先是有嬴政斥责他不该没有证据就敌视李水,后来有淳于越劝他暂且交好李水,收为己用。
虽然扶苏心中有不满,但是也答应下来了。
没想到李水这家伙,得寸进尺。扶苏刚刚答应,李水就声称要宴请扶苏。宴请的地点,居然是在淳于越府上。
淳于越越想越不对劲,这场宴饮,到底谁的东道?
一刻钟后,扶苏还是来了。硬着头皮来的。
如果这宴饮是在李水的商君别院,扶苏一定会装病,或者找个借口不去。可是这宴饮在淳于越府上,他就不能不来了。
人若对恩师无礼,与禽兽何异?
扶苏向淳于越行了一礼,然后坐在了自己的位子上。
李信早就等不及了,见人已经到全了,忙抓起桌上的酒杯,给自己灌了一口。
喝过酒之后,李信满意的眯了眯眼,然后对扶苏说道:“扶苏公子尊师重道,恪守礼法,果然名不虚传啊。”
扶苏微微一笑,说道:“李将军谬赞了。”
旁边的李水摆了摆手,说道:“并非谬赞。扶苏贤侄啊,你在礼法这一块,做的确实不错。听说你最敬重长辈,槐某不才,嘿嘿,值得你尊重的地方不是太多,不过也有一些……”
扶苏神色一冷,淡淡的说道:“槐大人醉了。”
李水说道:“没醉,扶苏贤侄啊,我每日饮仙酒,早就千杯不醉了。”
扶苏压着一口火气,问道:“什么贤侄?本公子比你还长了几岁,你安敢如此无礼?”
李水咦了一声:“我乃伏尧之师,且与淳于博士称兄道弟。难道不是长了你一辈?叫你一声扶苏贤侄,不合礼法吗?”
扶苏脸色铁青,却想不出话来反驳。
李水站起来,走动扶苏面前,拍了拍他的肩膀,亲切的说道:“我知道,你看不惯我的为人。觉得我槐谷子为人嚣张,粗俗无礼。可你仔细想想,我除了不拘小节之外,做过伤天害理的事吗?我曾经欺男霸女吗?我曾经逼良为娼吗?”
“你气我自称谪仙,取得陛下的信任。且不说我是不是谪仙。就算我不是,自从我来了之后,陛下寻访仙山的心思,是不是消下去一大半?寻访仙山的费用,是不是大大的省下来了?那都是民脂民膏啊。”
“若我真是谪仙呢?你不想年年丰收,百姓再无饥馁之患,人人安居乐业吗?这是尧舜都达不到的治世啊。”
“我槐某有一颗兼济天下之心,只是没有表露出来罢了。满朝文武皆庸人,无人知我啊。然而我是君子,人不知而不愠,不跟他们计较。”
李水用这一套理论,已经给淳于越洗脑成功了。扶苏作为淳于越的弟子,更加单纯,听了李水的话之后,忍不住点了点头。
扶苏犹豫了一下,说道:“既然如此……槐大人,日后若能收敛一下言行,就更好了。”
李水溺爱的说道:“这孩子,槐什么大人,叫叔父。”
扶苏快哭了,总觉得事情有点不对劲,万万叫不出口。
淳于越咳嗽了一声,说道:“槐谷子,你适可而止吧。”
李水笑了笑,坐回到自己的位子上,心想:“扶苏这情商,做皇帝不太合适。不过好歹是个君子,讲究忠心,直接杀了有点可惜了。若能留下来帮伏尧拉拉人气,那还是可以的。”
想到激动处,李水嘿嘿的笑起来了。
第94章 为了天下苍生
淳于越见扶苏和李水握手言和,也松了口气。毕竟他还想教化李水,不想彻底翻脸。
为了避免李水再胡言乱语,淳于越打断了他,说道:“今日诸位来到府上,我便用馒头来招待诸位吧。”
李水听见这话差点笑喷了。这话如果放在后世,恐怕得笑死人。
淳于越破解了馒头的奥秘,李水也不太在意,毕竟这东西做出来,早晚会被人看穿。只是他没想到,淳于越能找到高人,短短一个月就弄明白了怎么回事。
现在既然淳于越也可以做馒头了,李水倒想要尝尝别人家的馒头什么味道。
然而,众人翘首以待,等了半个时辰,馒头还没来。
淳于越勃然大怒。
终于,有个仆役一脸害怕的走进来,跪伏在地,战战兢兢的说道:“大人,馒头做不出来。”
淳于越喝问:“为何?”
那仆役说道:“府中并未储备宿麦,天色微明之时,小人便去街上买。发现许多朝臣的仆役都在求购宿麦,个个一无所获。我等询问一番,发现咸阳附近的宿麦,早就被商君别院的人搜刮一空了。”
“我等又追到商君别院。发现一个叫苍夫的老农。他自称是别院的管家,说收购宿麦,乃是要做大事。我们要买宿麦,他们倒也愿意卖,不过要十万钱一石。”
“我们与他理论,说自古以来,未曾听说十万钱一石的宿麦。这价格简直荒唐。与拦路抢劫的盗贼无异。”
“那苍夫却说,他乃乡下老农,不会识字,不能算数。听说仙酒卖十万钱一杯。他就学了过来,把宿麦也定了十万钱一石的价钱。”
“后来他又说,宿麦太贵,倒也无妨。他们也卖馒头,便宜的多,五百钱一个。”
“这个价钱也很离谱,小人不敢做主,只能马不停蹄的赶回来,请大人定夺。”
淳于越看着李水:“商君别院,是槐大人的产业吧?”
李水干笑了一声,有点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而扶苏刚刚对李水有了些好感,现在脸上又露出来鄙夷的神色。
李水有点无奈,只好解释说:“公子勿怪,我这样也是为了天下苍生啊。”
淳于越有点无语:这家伙动不动就是为了天下苍生,真是大言不惭。
而李信,一边喝酒,一边暗暗的想:“槐兄有些意思。在陛下面前,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为了炼丹。在扶苏面前,无论做什么事,都是为了苍生。随机应变,真是令人佩服啊。”
扶苏并不知道李水的底细,一脸好奇的问道:“高价贩卖馒头,为何是为了天下苍生?”
李水说道:“请问公子,那普通百姓,会吃馒头吗?”
扶苏摇了摇头。他虽然贵为公子,虽然有些天真,但是儒家就是要关心民间疾苦,所以百姓的生活,他还是了解一些的。
百姓们缺粮,只能勉强饿不死罢了。而馒头,只取宿麦中的精华,有一部分就浪费掉了。故而普通百姓,即便手中有宿麦,也是不肯做成馒头吃的。
李水说道:“吃馒头的,只能是达官贵人。这些人,家家有良田千亩,宅院无数。他们不缺钱,只缺山珍海味。愚叔将馒头的价格卖的高一些,就可以将他们府中堆积如山的钱拿出来一些。然后用这些钱,劫富济贫,救助百姓,这岂非救济苍生?”
扶苏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不过马上又问道:“槐大人打算怎么劫富济贫,救助百姓呢?要将这些钱分给穷人吗?”
李水有点无语了,这天真的人,就是这样,喜欢刨根问底。
李水想了想,说道:“这个……直接把钱给了百姓,那是不行。久而久之,百姓会变得懒惰,只想着被接济,不想劳作了。”
“我的打算,是用这些钱,继续推广仙术。等将来大秦遍地仙术,到那时候,三五亩农田,可以长出来普通人家数年的口粮。天下间,怎么还会有饥荒?那时候,人人都吃得上馒头,愚叔也就不必如此辛苦了。”
“贤侄啊,愚叔为了天下苍生,不惜卖高价馒头,自污清名,心中有百般痛苦,却无人可说啊。”
扶苏听得大为感动,举起酒杯来,说道:“槐大人,我敬你一杯。”
李水也端起酒杯来,一饮而尽。
淳于越心里有点不是滋味:“我对扶苏的教授方法,是不是错了?平时教了太多道理,反而让他看不清楚人心险恶,人情世故。槐谷子这家伙,没脸没皮,什么自污清名,他有清名吗?他在乎名声吗?”
这一场酒宴,除了淳于越之外,其他人都喝的极为高兴。
等到红日偏西的时候,李水和李信才醉醺醺的告辞。
扶苏本也打算离开,淳于越却叫住了扶苏,将他拉到后堂,低声说道:“槐谷子此人,厚颜无耻,小人耳。你可不要贸然相信。”
扶苏应了一声,说道:“是,徒儿会用心观察,看他是真的为民请命,还是只想聚敛钱财。”
上一篇:操控祖宗,从东汉开始创不朽世家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