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041节

  是的,不能保护他们维持统治,凭什么还要他们称臣。

  只是为了免得麻烦,才会向大明每年发一份“无事”的奏报。

  “边地土司得不到朝廷保护,持守两端,其实不过是边地土司对朝廷认同摇摆所致,边疆土司应皆有此特征。

  在东吁王朝迅速强大的背景下,其国又有极强的侵略性,为了自保必然选择向其臣服。

  当下西南边疆形势逆转,我朝实际上丧失大片版图疆域,皆因嘉靖朝云南巡抚之故,只因惜一张纸,丢失地方二千里。”

  魏广德接话道,随即他就把他所知,嘉靖初期到现在,云南地方上对西南土司间矛盾不管不顾,甚至隐瞒不报的情况说了出来。

  “据我所知,这东吁王朝就是原来的阿瓦王国,也是朝廷册封的缅甸宣慰司。但却遭到周围三国联合攻伐。

  结果朝廷任命的宣慰使即阿瓦王国国王被杀,土地被三国分占。

  阿瓦王国使者向云南地方求救,但是这一重大事件,时任云南巡抚却因担心被朝廷追责,选择隐瞒不报。

  其子借助母亲家族的势力建立东吁王朝,对我大明自然是心怀仇恨的。

  此事虽我大明理亏,可涉及国家大事儿,却不能这么看。

  朝廷要恢复对三宣六慰的控制,这个东吁王朝就是必须让其臣服的。”

  魏广德简单说了下情报中着重提到的,已经成为西南地区霸主的东吁王朝。

  “此次攻伐老挝宣慰司,一旦成功,其气势更盛,下一个必然就是木邦、孟养等土司控制的残余地区,皆与我大明接壤。

  周围已经没有其他可供征伐之地,其必然会反噬其主,觊觎云南。”

  魏广德继续分析道。

  听到他的话,张居正双眼瞳孔微微放大,随即就低下头思索起来。

  而一旁的刘守有只是嘴巴张了张,随即识趣的闭嘴,他也学着张居正的样子低下头。

  “谁要反噬其主,觊觎云南?”

  首辅值房门外,吕调阳的声音传了过来。

  他来到稍晚些,并没有听到魏广德前面所说的话,只听到最后两句,所以迈步进来就大声问道。

  “和卿兄来了,快请坐。”

  魏广德起身拱手作揖道。

  低着头的张居正和刘守有也都起身,几人相互行礼后才坐下。

  “和卿来了,先看看这个吧。”

  张居正把锦衣卫情报递给吕调阳,吕调阳接过只瞟了眼,就侧头看了眼刘守有,然后低头快速浏览手中文书。

  不多时,吕调阳已经看完手中锦衣卫情报,不由得闭眼思索片刻才说道:“善贷,还真被你猜中了。

  这东吁王朝断不能留,杀伐性太重。

  一旦其击败周边土司,目光必然看向东南,觊觎云南之地,怕不是虚言。”

  张居正听了吕调阳的分析,也是认同的点头,随即看向魏广德问道:‘那善贷说说,现下朝廷该如何做?’

  “立即下文云南巡抚,命令东吁王朝停止对老挝宣慰司的进攻。”

  魏广德开口说道。

  “嘶怕是没那么容易吧。”

  吕调阳开口说道。

  “只是寻个由头,插手缅甸之事。

  若是东吁王朝还听从朝廷旨意,西南自可罢兵,若东吁王朝不听从旨意,则朝廷就可以以抗旨的名义出手惩戒。”

  魏广德开口解释道。

  这就是汉人王朝对外出兵通常都要找理由,没有出兵理由一般也不会发动战事。

  不过,所谓出兵理由其实也不过是那么回事,主要还是看掌权之人的态度。

  若是铁了心要出手干预,鸡蛋里挑骨头也会找到理由。

  若是不想介入,那怕是使者被驱逐甚至被杀,也不会采取军事行动。

  “这东吁王朝和阿瓦王国,云南那边真敢一直隐瞒,也不派人探查清楚实情?”

  张居正此时在思考魏广德先前所说,东吁王朝实际上是阿瓦王国的复辟,他依旧不敢相信云南巡抚单子如此之大,治下发生灭国之事都敢隐瞒不报。

  “此事我从兵部调阅文档时看到过,当时云南方面接到消息应该是不敢置信。

  因为此时阿瓦国王已经被杀,而之前云南收到阿瓦王国求救奏疏却是轻忽了,并未引起重视。

  所以当时一直隐瞒下来不敢上报,当然也不是什么都不做,他们派出了永昌知府严时泰、卫指挥王训前往当地勘查实情。

  结果,夜间有乱兵在明军暂宿的驿馆喧哗闹事,并焚烧驿馆,杀死千户曹义,严时泰等势单力孤,仓皇逃回云南。

  恰在当时,云南发生了昆明土司安铨、凤朝文之乱,云南方面急于平息叛乱,自是无暇顾及缅甸之事,之后也未上报。

  只是因军事调动,所以兵部还有记载,但当时朝中的情况,兵部就算有人注意到,也是没人提及此事。”

  魏广德提到文凤之乱,张居正不甚清楚,可是身为广西人的吕调阳却是知道此事。

  “嘉靖六年的事儿?”

  吕调阳问道。

  魏广德点点头,算是确认了此事发生的时间。

  已经过去这么久,就算朝廷要追责,也是无从说起,当事人早就是一杯黄土。

  “可行,让云南马上发文,命令东吁王朝立即停止对老挝的进攻。”

  张居正这时候做出了决断,要插手此事,不能让其继续坐大。

  “现在下文,也不知道来不来得及。”

  吕调阳瞟了眼文书末尾的时间,叹气道。

  “来不来得及倒是其次,必须亮明朝廷的态度。”

  张居正当即正色道。

  魏广德点头说道:“正是如此,朝廷要恢复对缅甸等宣慰司的影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儿,但必须要做,否则边疆土司必定彻底抛弃大明。

  这莽应龙也是的大胆,居然胆敢效仿我朝金字红牌制度,向云南边地除车里宣慰司外的其他宣慰司土司“赠以宝带、缅铎”,俨然成为这里的君王。

  若朝廷不闻不顾,朝廷威严必将丧失殆尽,三宣六慰也不再入我大明版图。”

  “可若是老挝已经战败呢?朝廷又该如何作为?”

  吕调阳皱眉问道。

  “让云南向所有宣慰司下文,让他们如实禀报详情,然后让莽应龙到昆明做出解释。”

  魏广德当即接话道,“此事,当知会右军都督府,让李成梁着手预备,调动云南、贵州都司、四川和广西大军。

  若是莽应龙到昆明认错受罚还好,若是不然,则发兵征讨之。”

  此时,在张居正等人不知道的情况下,魏广德脑海里已经浮现在另一幅东亚地图。

  自然,是参照后世的国界划分,只是将缅甸也划入大明版图,而印度洋也将变成大明的西海。

  是的,中国一直有东、南、西、北四海的传说。

  其中北海并不是指后世的黄海,而是黄海以北的区域,一直到白令海峡附近。

  虽然历史上,有人说中国的北海可能指的是贝加尔湖,不过不管是在唐朝还是之后的明朝,其实都已经对黑龙江以北广袤土地有所了解。

  唐朝在此地设置了黑水都督府,明朝也建立了努尔干都司,一切迹象都显示,中原王朝实际上已经对朝鲜半岛以北还有一片大海是清楚的,这就是日本海和鄂霍茨克海组成的北海。

  至于西海,在史籍中多指青海湖、咸海、里海甚至是波斯湾,而现在魏广德要将他定下来,就是印度洋。

第965章宫里议事

  魏广德在脑海中幻想着大明,或者说后世中国的版图,东、南、西、北四海龙王的地盘都凑齐了。

  而在张居正和吕调阳短暂交谈后,也基本认可了魏广德的打算,那就是要调动西南的明军对缅甸东吁王朝采取军事行动。

  实际上,在事情爆出来前,魏广德就已经做了很多准备。

  对此,张居正和吕调阳都是心知肚明的。

  如果真的临阵退缩,或许就会真如魏广德话里所说,西南二千里疆域将会失去。

  不管是首辅还是辅臣,他们谁都负不起这个责任。

  “善贷,此事还是尽快通知宫里吧。”

  虽然今日已经去过,可涉及到军事,张居正也不敢就由他们内阁三人就商定下来,至少也要和宫里说一声。

  “嗯,好,一起过去吧。”

  魏广德点点头,不过四人走出值房时,魏广德还是交工一个中书,对他说道:“去右军都督府,把李成梁叫到宫里来候着。”

  不管宫里如何决定,大抵绕不过内阁。

  就当下的局势,两宫太后要保住祖宗传下来的江山,也必须按照内阁的商议,准备在西南发动军事行动。

  向着慈庆宫走去的路上,魏广德小声对张居正说道:“叔大兄,户部那边也要知会一声,西南四省的钱粮就地封存,湖广和两广那边也先存在那边。

  若是要打仗,少不得钱粮支持,来回运输也是麻烦。”

  “工部已经开始铸币,要不要户部拨一批银币过去?”

  张居正知道魏广德是在为调动大军所需军饷考虑,明朝出动卫所兵,都要先向调动卫所拨出一笔开拔银,这是惯例。

  银子不到位,当兵的未必愿意走。

  至于所谓的军令,其实也就那么回事。

  前些年,朝廷精力不是在北方就是在东南,对西南的关注很少。

  虽然西南时常有土司作乱,也大抵是从四省调兵,一些封赏也是有拖欠,都是等到四省粮税收起来再拨付。

  最多就是将湖广钱粮也调过去,补充不足。

  张居正点点头,这次开战事关重大,是绝对不能因为钱粮闹出幺蛾子。

  要是开战前士卒因为吃不饱饭,拿不到饷哗变,那丢脸可就丢大了。

首节 上一节 1041/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