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079节

  虽然朝中首辅张居正看似忠厚老实,但若没有魏广德这个掣肘存在,局势会变成什么样也未可知。

  虽然,在没有魏广德出现的历史上,张居正如同诸葛孔明般为大明王朝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但没发生的事儿,谁敢保证?

  魏广德敢这么说,其实也是吃定两宫太后要的就是一个态度,大明必胜的态度,也好让她们在后宫安心罢了。

  魏广德赌两宫太后不敢赌,所以说话也是斩钉截铁。

  “阁老言重了。”

  陈太后或许并没有看透魏广德的想法,当即就说道:“哀家要提醒阁老的是,此事事关重大,一定要三思而行。

  若无把握,万万不可轻举妄动。

  毕竟,虽然说吕宋早已经是我大明领土,但毕竟祖宗已经将其放弃,否则断然不会如此长时间不派出新的总督。

  现今阁老既然打算收回,自然是好的,只是一定要谨慎,谋而后动,做到万无一失才好。”

  “臣谨遵懿旨。”

  魏广德低头拱手道。

  魏广德离开慈庆宫,而大殿里,李太后才开口说道:“姐姐,你看魏阁老如此尚武,到底时好时坏?”

  “难说。”

  陈太后轻轻摇头,苦笑道:“这两日哀家找人查找了那些宫中留档,确如他所说般,成祖太宗皇帝是封过吕宋总督,掌控过那里的一切大权。

  说起来,也算是我大明的疆土了。

  只是,毕竟这吕宋距离我大明千山万水,所以之后就再未被提起,或许朝中大人们早就遗忘了吧。

  只是旧港时,才派人召回人手,但好似最终也没有完成最后的行程。

  说起来,这两地确实是我大明之地,若是能在皇儿当朝时收回,也是大幸事。”

  说到这里,陈太后爱怜的摸着小皇帝朱翊钧的头。

  虽说皇帝不是谁都能摸的,但她们是谁,陈太后是他的嫡母,而李太后是他的生母,自然没什么。

  “只希望菩萨保佑,一切顺利。”

  李太后也知道收回两地是大功绩,可以让儿子获得巨大好处,所以也不纠结,只希望一切顺心就好。

第996章水师南下

  京城已经搞定,魏广德下条子让兵部行文。

  南海诸事,自然是交给水师提督俞大猷负责办理,还要给他临机专断之权。

  毕竟,从东南到京城的距离可不近,若是事事都要禀报,战机稍纵即逝,可能就会犯下大错。

  而之后,魏广德直接在值房里又给俞大猷写了一封信,打算稍后安排家人送过去。

  毕竟现在地位不同,虽然在朝中权势显赫,但越是如此,越是让宫中忌惮,所以他不能丝毫犯错。

  即便他和刘守有之间有了一定的默契,但魏广德也不敢保证刘守有就真的对他忠心。

  毕竟,锦衣卫是天子爪牙,他最应该效忠的还是宫里。

  何况,虽然刘守有控制锦衣卫,可那也不是铁板一块,他也未必能顾及到锦衣卫的方方面面。

  若是宫里单独派人监视他,通过东厂和锦衣卫,也是可以瞒过刘守有的。

  其实魏广德相信,宫里一定这么做了,只是不知道程度如何。

  不止是他,应该还有张居正才是。

  孤儿寡母,也就是真的黑了心的才能够欺负,稍微有点良心,还是不要打主意才好。

  想想多尔衮,就该知道寡妇带娃的利害了。

  还滞留在潮州外海的俞大猷当然不知道京城里的事儿,他此时还在焦急的等待各地的回报,也包括派出去侦查的两只水师船队。

  是的,俞大猷当然不会把希望寄托在猜测上,这些日子不断派人命令沿海卫所加紧防范和巡防,随时回报结果。

  目的,自然是不能让林凤海盗集团再有可趁之机在大明肆掠。

  正在船舱里翻看各地报来的文书,外面有亲兵快步推门进来,在他面前站定后抱拳道:‘大人,吕宋那边有消息了。’

  “什么?发现林凤踪迹没有?”

  俞大猷当即放下手里公文,急声问道。

  “说是已经发现了,林凤还在吕宋岛上。”

  亲兵答道。

  “可有文书,快把人带来,我要亲自问话。”

  俞大猷马上下令道。

  很快,蜈蚣船船长就被带进了船舱。

  不等来人行礼,俞大猷已经亟不可待的询问起来情况。

  要知道,这段时间对他来说,可谓度日如年。

  因为迟迟没有得到林凤海盗集团踪迹的汇报,他就担心出幺蛾子。

  特别是担心另一件事儿,那就是林凤带人绕过东番岛北上,袭击北方沿海府县。

  大明防倭,主要是在东南,北方防御一向薄弱。

  虽然,这样的可能性很低,可一直没有林凤的消息,让俞大猷难免胡思乱想。

  前些天,日日都待在船楼上等候消息。

  可毕竟上了岁数,长时间待在船楼上吹海风,让一世英豪的俞大猷也终于扛不住了。

  这两天才回到船舱里等候,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从对方手里接过邓子龙的文书,一边快速拆开一边问道:“确定林凤还在吕宋吗?”

  “回禀提督大人,林凤在吕宋的消息应该不假。”

  虽然他离开的时候,明军并没有派人侦查核实,但任谁也知道,李锦这样的海商,应该是不敢编造谎言欺骗官府的。

  要知道,海商的根本就是海船,若是他敢戏弄水师官兵,可想而知他以后的海船就不要想在海面上航行了。

  大海上发生的事儿,谁又能知道。

  那百户船长一边讲述他们此行经历,主要就是和李锦遭遇,以及李锦返程时专门找到他们回报了林凤消息这段。

  俞大猷耳中听着他的话语,眼睛盯着邓子龙的书信,脸上很快就浮现出了笑容。

  是的,他也想到了,海商李锦不敢欺骗他们。

  如此,林凤大部还在吕宋岛上的消息,应该是为真。

  俞大猷也注意到邓子龙采取的行动,那就是就地征招藩民组成军队,和夷人般组建藩兵围剿林凤。

  “来人。”

  俞大猷大喝一声道。

  “大人。”

  旁边的亲兵当即接令道:“大人有何吩咐。”

  “立即传令,各船马上整顿物资,准备出航。”

  俞大猷命令道。

  “是。”

  亲兵答应一声,快速出门而去,传达消息去了。

  “你先下去休息,此行吕宋,还要你们领航,让将士们好好休息一日,大军明日启程。”

  俞大猷马上说道。

  物资,南海水师是不缺的。

  这些日子,为了随时可以出动,水师消耗的各类物资都是从潮州府运送,所以站船上物资应该不缺。

  只是毕竟是出海,稳妥起见,才让各船再查查,看什么物资欠缺,今日就要补充完整。

  俞大猷心中已经在默算,蜈蚣船来回要大半个月时间,这还是因为船桨划水的原因。

  现在风向并不好,自然对南海水师南下活动是有影响的。

  预计,此次航行抵达目的地,可能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像大福船这样的战船,全靠风帆使力,本身速度就欠缺。

  可惜,现在大明也没有更好的海船可以替代它。

  蜈蚣船,我就是小些的可以,造大了,机动性依旧堪忧。

  其实,受到技术发展限制,西方此时也没有什么好的船型,可以兼顾不同季节航行。

  所以,西方海船出海,也是需要看季节和天气的。

  西方此时的航海技术,并不比大明先进多少。

  最起码,在东亚海域就是如此。

  等人离开后,俞大猷稍微考虑片刻,又对着舱门喊道:“来人。”

  舱门被推开,外面的亲兵快步进来躬身听令。

  “传令登莱水师,让他们驻守在潮州外海,等候各地军报。

  若是发现有倭寇踪迹,立即出发围剿,叫徐乔安过来见我。”

  虽然要带兵离开,可俞大猷也没有忘记水师的职责。

  上次,他率部北上,就给了海盗机会。

  这次,他再次率部南下,自然不会留下丝毫缝隙给他们钻。

  登莱水师继续驻留在此,若有海盗来袭,可以立即出击。

  虽然登莱水师战力稍弱,可毕竟是朝廷的兵马,火器也是按照战船标准配齐的,战力对上其他不入流海盗,还是有一战之力的。

  第二天清晨,伴着太阳从东边海平线上出现,大明南海水师要展开自成立以来的第一次的远征海外的军事行动。

首节 上一节 1079/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