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155节

  放在以前,开源很难,但是既然先帝已经开了海禁,自然就有了新的生财之道。

  户部也可以考虑和海商合作,参与其中获得利润。

  至于节流,叔大兄在文中已经把该说的都说了,我也没什么其他想法。

  不过前些天给江西家中寄信,不想这几日竟然没有商人回去。”

  说到这里,魏广德看着张居正说道:“虽然我可以用朝廷驿站往家中送信,甚至派出家丁专门跑一趟。

  但此事,还是让我有了点其他想法。

  户部和兵部共同掌管朝廷的驿递,平时传递公文,迎接往里官员,战事传递战报消息。

  但平时,这些驿递其实并没有太多事儿可做,属实浪费。

  善贷觉得,完全可以制定一个章程出来,让驿递可以接受百姓书信传递的差事儿。

  县内一般不会有这样的需求,多是跨府甚至跨省传递书信。

  可按照距离远近,驿递收取一定的钱财,这笔银子自然就是冲抵朝廷在驿递上的花费。

  即可以说这是算开源,也可以认为是在为朝廷节流。”

  “嘶”

  听到魏广德的话,张居正抽了口气。

  说实话,魏广德的提议是张居正没想到的,因为驿站制度是从大明开国就开始执行的,已经近二百年历史。

  驿站制度也一直没人提出来需要改变什么,自然也被官员们自动忽视了,因为他们可以从中获益。

  但实际上兵部每年交给户部的账单,张居正也是知道,驿递每年的花销其实非常巨大,大到一般人很难想象的程度。

  三百万两的开支。

  后世有多少人知道,大明一年在驿站和急递铺等通信方面的投入会如此巨大。

  三百万两的支出,大头其实不是驿卒,而是在官员迎来送往,在驿递房屋修缮和马匹车架的添置上。

  当然,其中只有一部分需要户部贴补,不过几十万两,二百多万两银子,其实都是分摊到地方杂税里面。

  张居以前并未关注,但现在不同了。

  现在魏广德提出为驿递开源,或者说是节流的法子,才让张居正忽然感觉到,貌似驿递的开支有点大了。

  明朝时期的驿站系统是一个庞大的通信和交通网络,对于国家的治理和军事通信具有重要意义。

  驿站的运营和维护需要大量的经费,这些经费主要来源于国家财政和地方人民的赋税。

  每个驿站的经费一般是按驿站的大小、人员和车马的多少来供给的,用于驿站物资的补充、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维护,以及驿夫酬劳的支付等。

  此外,明朝的驿站改革和制度调整,如马匹食量的增加和人员配置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驿站的运营成本。

  “善贷,你这门生意,怕是不赚钱,还是亏钱。”

  就在张居正思索驿递事务的时候,冯保忽然插话进来道。

  魏广德看向冯保,有些不解。

  “虽然民间有书信需求,但又有多少?亲族多在一个地方居住,那里需要书信联系。

  至于需要书信的,也即是官员和商贾,他们有的是渠道传递书信。

  至于你这次,不过是恰巧遇到没有商人往返罢了。”

  冯保解释道。

  其实,冯保的说法也不错。

  大明现在的制度,就是把百姓限制在自己的家乡,一般来说并没有书信往其他地方传递的需要。

  不过大明也坚持移民,其实许多宗族因此也分散在全国各地。

  所以,对于冯保的话,魏广德摇摇头,就把魏家分支,一部去了辽东,一部去了大同说了出来。

  “通过兵部帮忙查找,当年去辽东的亲戚已经有了消息,不过大同那支却因早年战乱没了信息。”

  魏广德开口说道,“若是有书信联系,他们也就可以给江西书信一封,也就不需要费劲寻找了。

  双林兄说民间没有这需求,少是确实,但未必没有。”

  “善贷所言极是。”

  张居正接话道,不过此时他考虑的不是魏广德提出的开发民间驿递,而是思考改革驿递,降低运营成本。

  “早先朝廷向辽东和西部移民拓荒,这许多人已经和本家失去联系多年,如果朝廷驿递能够提供便利通信的话,想来他们还是有需求的。”

  张居正都这么说了,冯保自然也不好多说什么,只是含笑点点头

  “善贷,你提到的驿递的事儿,在我看来,正是个好方向。

  谁能想到,驿递一年的开支已经超过三百万两银子了。”

  “什么?”

  冯保第一次知道朝廷的驿递这么费银子,三百万两,可不是个小数字。

  朝廷每年的收入,全部加起来也不过相当于几千万两,驿递都快相当于其中一成了。

  当然,冯保也清楚,其中朝廷负担的少,大头还是在地方。

  但这笔支出也不得了哇。

  魏广德不知道,他想打开办民间邮递,方便百姓联系的法子,在张居正的一番操作下,竟然变成了一场改革。

  明初,朝廷的驿站使用非常严格。

  但是到现在,已经出现巨大腐败的现象。

  此时的张居正虽然依旧醉酒,但心中已经在盘算制定新的《给驿条例》,对勘合的发行和管理以及驿站的使用规定了新的章程。

  看到张居正都找魏广德问计,冯保这会儿眼珠子一转,也跟着小声问道:“善贷,你看内廷二十四衙门,是不是也该改改?

  外廷都说内廷惯会花钱,却从不找钱,可内廷本就是为陛下服务的,哪里能够经营赚钱。”

  听了冯保的话,魏广德直接摇头,“内廷的事儿,还是双林兄去想办法解决吧,这不是我该插手的事儿。”

  “你呀你.”

  冯保听到魏广德这么说,只好用手指点了点他,也没在多说什么。

  “善贷,除了驿递,户部还有什么可以改的。”

  就在这时,张居正也接着冯保的话头问道。

  “户部,宝钞提举司就可以裁撤或者做其他的事儿。”

  魏广德想都没想就说道。

第1056章驿站

  “善贷,除了驿递,户部还有什么可以改的。”

  就在这时,张居正也接着冯保的话头问道。

  “户部,宝钞提举司就可以裁撤或者做其他的事儿。”

  魏广德想都没想就说道,或许今日是真喝多了,往常他都会多想想再回答的。

  “宝钞提举司?”

  听到魏广德说出这个衙门的名字,张居正面上就一阵古怪。

  内廷有个宝钞局,属于二十四衙门之一,不过这个衙门的工作是给皇宫提供厕纸用的。

  宝钞司出品的厕纸,也有粗、细之分,还有印花加香料杀的,反正玩出花来了。

  不过,魏广德说的提举司不是干这个的,它是归属户部,负责印制大明宝钞的衙门。

  虽然大明宝钞现在连厕纸都不如,但朝廷法理上并未废止大明宝钞,所以这个衙门依旧存在,这也是这年头地方官员捞银子的地方。

  每年上缴的税银,有很小比例可以用宝钞替换,各地府库也存着一些宝钞,但市面上实际已经没有宝钞流通。

  官员们也不可能收宝钞抵税,所以这里面还是有油水可捞的。

  所以到现在,虽然宝钞已经废了,但也没人上奏此事。

  “不行不行。”

  张居正此时摇着头,回答了魏广德的话。

  “呵呵,宝钞那东西,裁撤起来还是很麻烦的,毕竟事关祖制。”

  冯保也觉得好笑,插嘴道,“还是考虑做别的吧做什么?”

  冯保只是顺着往下说,不过说到这儿就反应过来,魏广德肯定考虑过了。

  “做什么?呵呵”

  魏广德这会儿酒意上头,跟着笑了两声,就揉揉额头。

  “你块说呀,宝钞提举司还能做什么?”

  冯保这会儿好奇的很,魏广德能把宝钞提举司玩出什么花样来。

  “大明宝钞这东西,现在民间连那草纸都不如”

  “善贷慎言。”

  张居正还保持一丝理智,急忙提醒他道。

  “嗨,话糙理不糙。”

  冯保这时候开口说了句,“善贷,继续说说,你说宝钞提举司除了印制没什么用的宝钞,还能做什么?”

  “纸钱。”

  “噗,哈哈.”

  冯保也是喝高了,听到魏广德的话当即就大笑起来。

  幸好嘴里没喝酒,否则这一桌酒菜也就不要吃了。

  其实对于他们这样的人,平时是根本不会这样失态的,不过魏广德给出的答案实在太出乎预料了。

  冯保在哈哈大笑,张居正也是一阵莞尔,只不过没冯保那么放肆大笑。

首节 上一节 1155/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