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隆万盛世

隆万盛世 第1163节

  缅北复杂的山地地形说原因之一,更主要的是那里的热带雨林,让大军行动非常艰难。

  只要缅甸还有青壮兵员,还有抵抗的意志,明军遭遇第二次安南之事也未必不能。

  如果按照李成梁的计划,把缅甸青壮聚集在千崖、麓川一带聚歼,那后续在缅甸的军事行动可就轻松了。

  毕竟那里剩下的,可都只有老弱病残,他们的抵抗力非常低下,大明对那里的统治才会得到加强。

  至于移民实边,那也是必然的。

  只不过移民的策略,暂时没不能提出来,战事未起就讨论移民之策,传出去不就说明对缅战争其实是朝廷处心积虑搞出来的,还不知道会被那些老学究喷成什么样子。

  正好,引缅军入境,聚而歼之,他们也就没有谴责的理由了。

  人家都打进国门了,难道还不兴出手惩戒。

  只能说李成梁对大明朝廷并不是真正熟悉,否则也不会害怕因为缅军入境遭遇弹劾罢职。

  当然,如果他不事先向京城说明情况,京城里没人出面保他,朝堂真闹起来,他这个官儿还真有可能不保。

  不过现在内阁当权的,不管是张居正还是魏广德,其实多少都对兵事有所了解。

  所以即便弹劾奏疏再多,他们也会选择压下来看情况。

  如果李成梁不能控制云南的局势,到那个时候,才有可能直接拿掉他。

  很快,给李成梁的书信写好,魏广德直接找了信封封好,连同先前的两张纸条一起交到张吉手里。

  “回信,你一会儿交给那个信使,这两张条子,你马上派人送到朱大人和谭大人府上去。”

  魏广德吩咐了东西的用途,想想又说道:“你再派人去趟张首辅府邸,就说晚点我过去一趟,有事儿相商。”

  直接登门造访有失体面,魏广德就让张吉先派人知会一声,这样就不唐突了。

  若是张居正有事儿,要么他会推迟或者提前,要么就会说明情况,让魏广德改日登门。

  毕竟两人都在内阁,平日里见面机会多,根本不愁没时间谈事儿。

  只是,李成梁的书信,几乎已经肯定云南战事很可能会在今日爆发,魏广德还是打算连夜过去说明情况。

  兵事,绝对不是可以轻视的。

  魏广德把李成梁的书信收起来,一会儿打算带到张居正那里,让他看看。

  反正这封书信里也没什么不可见人的内容,只是描述了他到达云南后了解到的实情。

  而这些,恰恰也是他和张居正两个久居高位的人,最想知道的,地方上的真实情况。

  在家里吃过晚饭,和家人说了一声,魏广德就穿着便服出府。

  府门外轿子已经准备好,他上轿后,轿夫一声号子,大轿离地而起,向着张府急行而去。

  这些,都是张吉事先安排好的。

  张居正府上已经回了消息,首辅在家中等候魏阁老大驾。

  出了内城,魏广德一行很快就到了张府门外,游七已经恭迎在府门等候。

  接上魏广德,游七在前面的带路,直接把他引到张居正书房里,张居正已经在房中等候。

  “善贷,随便坐,到了我这儿随意就行。”

  “叔大兄,这么晚了还打搅,实在感觉兹事体大,最好尽快告知你才是。”

  两人简单寒暄几句,就在书房里坐下。

  张居正的书房颇大,其实是两间屋的格局,用后世的话来说其实算三间大瓦房。

  外屋是个小型会客室,里屋比外屋更大,也才是真正的书房。

  房中四壁都是书架,放着张居正爱看的各种书籍。

  和魏广德不同,魏广德的书房,旁边专门有间小库房,用来放置他看过的书籍。

  因为记忆好,看过一遍大多都能记住,所以也没必要摆在书房,没事儿翻出来再看。

  魏广德翻看的书籍涉猎也很广,不过都是看过后就丢小库房里,免的占用书房的书架。

  他书房里的书,其实多是当初嘉靖朝时买的道家书籍,都晦涩难懂,魏广德一时半会儿没看明白,就丢书架上了。

  后来皇帝也换了,魏广德也就不怎么看这些买回来的道家典籍了,就摆在那里充当门面。

  毕竟,道家的书,其实也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传承着中华文化,这些书其实很有意思。

  也因为晦涩难懂,实在无聊的时候,魏广德就会翻看一阵子。

  “今日不知所来何事?”

  闲聊一阵,张居正直接把话引入正题。

  魏广德也不含糊,从衣袖中摸出李成梁的书信,递到张居正面前说道:“叔大兄先看看再说。”

  张居正接过书信,看了信封就知道来自何处。

  抽出信纸,凑到烛台前就看起来。

  五支蜡烛散发出来的光亮,足够他看清楚信上字迹。

  这年头,也只有像他们这样的人家才会如此奢侈点亮五支蜡烛,就算一些地主豪绅也不会如此做。

  没有出乎魏广德预料,张居正很快就开始皱眉。

  显然,云南的实情和张居正了解的情况也是差距甚大,所以对李成梁的禀报很是震惊。

  “汝契不知道朝廷知不知道云南的情况,所以不好直接行文兵部,选择给我书信说明此事,实在让人触目惊心。”

  魏广德还是帮着李成梁找补了一句,这么大的事儿,不走官面,而是私下书信禀报,多少有些说不过去。

  不过其实类似情况,张居正也没少遇到,自然知道是怎么回事儿,也不会去深究。

  “善贷,你觉得如何?”

  张居正是在问魏广德对李成梁的计策,引诱缅军到保山、施甸一线再开打,还要派出奇兵突袭木邦和孟密,封锁缅军西逃之路,最大程度杀伤缅军,为之后进军缅甸清扫障碍。

  “听闻那边山高林密,真要让缅军逃回去,大军入缅清剿怕是麻烦的很。

  能够在保山、施甸重创缅军大部,即便有残余缅军逃回,当不会对大军进剿制造多大的麻烦。

  不过正如汝契担心的,消息传回京城,怕是不少人会坐不住,对他发起弹劾。”

  魏广德把自己的考虑说了下,张居正也是点头。

  其实看完李成梁的书信,他也觉得此策自豪。

  在熟悉的地形围歼缅军有生力量,明军的损失就可以降到最低。

  这种仗打下来,朝廷是获益的。

  “俞大猷那边有消息吗?”

  张居正忽然问道。

  “茫茫大海,水师出动以后,联系就很难维持。

  不过算算时间,兵部的行文应该已经送到吕宋了,兴许他们已经出兵旧港了。”

  魏广德开口说道。

  “我现在担心一个情况,那就是云南战事未起,志辅那边已经到了缅甸。”

  张居正开口说道。

  这年头通信确实麻烦,陆地靠马,水上靠船,稍不注意就会有纰漏。

  “叔大兄大可不必担心,志辅没那么傻,出兵前必然会打听清楚的。”

  魏广德笑道。

  “还是送个消息给他,让他关注缅甸局势为好。”

  张居正小声说道。

第1062章灭口和反叛

  “父亲,父亲。”

  李如松大喊着冲进院子,李成梁皱着眉走出来冲他吼道:“毛毛糙糙的做什么?被狗撵了?”

  “嘿嘿,要是狗,我直接一刀劈过去,我还真不会跑。”

  李如松嬉皮笑脸冲到李成梁面前,旋即想到过来的原因,不由得急道:“爹,刚刚收到的消息,孟养破了。”

  “什么?”

  李成梁先是大惊,随后马上就平静下来。

  孟养能坚持两月不失陷,其实已经很出乎他的预料。

  面对人多势众的缅军攻势,思个靠着手中不多的人马坚守几个山口,抵抗了这么长时间已经很难得了。

  “什么时候发生的事儿。”

  李成梁很镇定的问道。

  “三天前。”

  李如松急忙答道:“据说是耿马土司罕虔勾接了思个手下一个叫霍拔的首领,放缅军攻入孟养。

  思个没有防备,损失惨重,孟养已经顶不住了。”

  “思个有消息吗?”

  李成梁更关注的还是西南这些个土司,只要这些土司没有被杀死,就难免死灰复燃。

  其实,就算他们本人被杀,只要还有后人活着,跑回大明来。

  等西南事态平息以后,靠着当年赏赐的诰敕、印信、符牌和冠带能证明身份的东西,说不好还能从朝廷手里要回丢失的东西。

  这些,当然不是李成梁想要给的。

  说不好听点,那就是留下后患。

  所以,在李成梁看来,最好是思个所有子嗣都被杀光才好。

  至于旁系,那可就多了,朝廷肯定是不会承认的。

  “这个不清楚,消息只说思个兵败,缅军正在追杀。”

首节 上一节 1163/1447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在秦朝当神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