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万盛世 第1166节
这,才是大明百姓的生活常态,解决问题的办法。
很快,对面的人走到缅军阵前,带头的那人直接摘下身上的佩刀丢在地上,才大声对着对面的人喊道:“我们是思个的卫士,思个要丢下族人逃往大明,我们不愿意跟着去,就把他抓起来献给缅王大人。”
“你们抓住了思个?”
缅军队长听到对面说思个在他们手上,心中顿时狂喜。
他们也是接到消息,所以才四处巡逻,就是想抓住思个。
大王可是恨他入骨,敢杀东吁王朝的使者。
思个,必须死。
当缅军确认了思个及其家人身份后,看着垂头丧气的思个,当即就大张旗鼓把人往蛮莫城里押送。
如果说思个还在抵抗,那孟养当地的百姓,或许还会心里有个念想,未必会真心实意投降。
可是现在思个被抓住了,缅王就可以顺理成章安排其他人担任这里的土司,成为这一片新的主人。
为了让孟养百姓投降,缅军是丝毫没有顾忌,直接拉着思个游街示众。
孟养这地方,说大其实也不大,思个也经常视察各地。
所以,这里的百姓,看到过他的人还真不少。
毕竟是土司,平时到这里来的时候都是骑着大象或者是马匹,左右都是亲卫护卫着,根本也不顾忌什么。
很快,思个被缅军抓住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传遍了全城,而这里的缅军主将也急忙向缅王上报此事。
天上掉下来的功劳,自然得接住了。
思个是生是死和他没关系,反正等着大王的奖励就是了,说不好还能有一块地盘,自己也做个土司。
土司,其实就是一个地方的诸侯,土皇帝,在自己的领地里欲所欲求,为所欲为,真的是人人羡慕的。
当然,富裕地方的土司,那就更让人嫉妒了。
三天后,在林子里喂了几天蚊子的李如桢总算也收到了消息,思个已经被缅军抓住了,他家一个没跑掉,是被他身边的亲卫抓起来献给缅王莽应龙的。
“走,召集派出去的人,我们回去。”
李如桢嘴里骂骂咧咧的,吩咐下去就要回去。
这西南地区的林子真不是人呆的地方,蛇虫鼠蚁也多,这几天真不是人该呆的地方,完全不比辽东的林子。
好吧,只是在这里守了几天,李如桢已经怀念起辽东的林子了。
实际上,这次带出来的人都是差不多的情况。
他们生在辽东,长在辽东,一下子离开家已经几千上万里路,不想家是不可能的。
“三爷,我们回去看来还得召点本地人,不然这几天还真够咱们喝一壶的。”
有亲近亲卫小声在李如桢耳边提醒道。
“嗯,有道理。”
李如桢点点头。
这几天西南林子里荒野求生的生活,可是把他们这些东北汉子折腾的苦不堪言。
要不是找了两个当地人帮忙,怕是都不一定活的下来。
“派个人,给家里送消息。”
李如桢又吩咐道。
他们的目标被缅军借助了,任务就算是没完成,自然要和老父亲说一声。
至于沐昌祚派出来的那一拨人,早在李家知道消息前就已经得到信儿。
蛮莫城里,可是有沐家眼线的,在游街那会儿,就有人出城抄小路跑过来报信了。
此时的孟养城里,莽应龙已经坐在原来是思个的位置上,在他下首都是这次带兵来助战的各家土司首领。
此时的孟养城外,缅军已经集结了近二十万人,三百头战象,这样的兵力,就算是他老爹统一缅甸的时候也没有达到,可以说是东吁王朝最辉煌的时刻。
手下兵多将广,莽应龙自然是无限憧憬。
等兵马休整完毕后,乘胜出击,继续向大明进军。
莽应龙已经盘算好了,一直打到昆明去,再和明国进行和谈,这次无论如何也要从大明咬下一块肉来。
此时的莽应龙志得意满,不由得和各家土司举杯畅饮。
从没见过这么多兵马的缅甸各地土司们,自然也是对他一顿阿谀奉承,大家都被胜利冲昏了头脑,都已经飘飘然起来。
第1064章查漏补缺
“早就听说大明的花花世界,那江南,据说不冷不热的”
“我看你是想见识江南的美女了吧,听说那儿的美女不仅长得漂亮,还都生的白净,可不是我们这边,黄不拉几的。”
“对,打下昆明,怎么着也得到江南逛一圈。”
“呵呵.我看你是想去抢一遍,看看能不能占下来。”
兴许都喝高了,此时曾经让他们噤若寒蝉的大明,在他们口中,似乎已经变成可以随意拿捏的国家。
这其实也不能怪这些土司轻视大明,就云南官员这些年干的那些事儿。
只要给钱,再大的事儿都能压住。
土司之间相互兼并,就算告到云南巡抚那里,只要送去一大笔财宝,啥事儿没有,就给你擦得干干净净。
虽说这些土司达成了心愿,可久而久之也就把大明看轻了。
也就是个空架子,光说不练。
虽然曾经明军到过缅甸,但那毕竟都是二百年前的事儿了。
就现在明国那些官员的样子,再大的帝国也经不起折腾,怕是早就没落了。
而他们呢?
这些年虽然战事频繁,但是手下的兵将可都是久经沙场的老兵,但作战经验就不是明国那些兵马可比的。
更别说当初杀了明国的百户,最后不也是不了了之。
看到手下这帮土司的叫嚣,莽应龙乐呵着没插话,就是静静的听着。
这就是人心可用,在胜利面前,什么担心都没有了。
其实,莽应龙一开始最怕的就是这些人畏惧明国,不愿意跟着他干一票大的。
现在不用他来激励,只是带着他们打下孟养,把钱财一分,什么话都敢说了,也敢跟着他干了。
钱财,他王宫里面有的是。
这些年东征西讨,打下无数土司和国王的王宫,可是积攒了不少。
在不知不觉中,莽应龙已经体会到以战养战的精髓。
不要怕花钱,只要对外打一仗,什么都有了。
小兵,就分些金银给他们,一个个就乐得屁颠屁颠的。
将领,就直接划块地盘让他们做土司。
下次征兵开战,他们跑的比谁都快。
因为不仅是他,手下也都跟着得了好处。
只要领地不断扩大,他的实力就会越强大。
他不仅要对东边的明国出手,还要对北方的莫卧儿王朝出手,都是有大片土地和庞大人口的。
只不过,他也知道这两个国家都太大了,一次性解决怕是有点难度,得慢慢蚕食。
这次对大明,还是只要云南一块地盘就好了。
然后就该向北,先解决那里的几个小国,就可以直接接触到莫卧儿王朝。
“大王,现在军队士气高昂,我们什么时候发兵明国?”
终于,下面热闹的人群里有人发现了开始活跃,现在忽然沉静下来的缅王,于是端着酒杯大声向他询问道。
莽应龙收回思绪,看着手下这些。
这个时候,先前还说的兴高采烈的土司都停下交谈,看向他。
“你们这么急着去大明?”
莽应龙开口说道。
“大王,现在我们的情况,用明国人的话来说,就是趁胜追击,大事可成,你们说对不对。”
“对。”
“就是,昆明是个好方法,打下来,以后天热就去那里避暑,听说那里凉快。”
“以前去过一次,是不错.”
莽应龙见自己一句话,下面人又情绪激动起来,于是起身摆摆手,下方瞬间就安静下来。
见到这样的场面,莽应龙很自得。
别人或许不知道,这下面坐着的人,哪个不是桀骜不驯之辈。
近百年缅甸的动荡,老实的早就被人吃干抹净了。
但是,现在只是自己一个动作,他们全都老实了。
这说明什么?
还不是臣服,都臣服在他之下。
欣喜之余,莽应龙才大声说道:“听说大明已经开始在边境戒严,好像是有了准备,你们难道不害怕吗?”
“得了吧大王,就明国那些官员的尿性,我们还怕他,嘿嘿.”
“哈哈.”
说话的是耿马土司罕虔,他的话引起其他土司的一阵哄笑。
对付大明官员,这些土司都是有经验的,给点银子随便糊弄就行。